关于高度重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18-08-17 16:21:22 来源: 淳安县政协   点击率: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

农村“空心化”是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随着我县以“八八行动”为主抓手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空心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近期,县政协农业科学工作组深入乡镇和部门,专题就我县农村“空心化”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县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主要特点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不断“外流”,我县农村常住人口逐年减少,不少村庄都出现了“人走房空”现象,并由此逐渐演化为了“五缺”“五空”的“空心村”。

1.“五缺”。一是缺人才。经过几轮村级班子换届,村干部队伍政治化、年轻化、才干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但总体而言,村级班子中“领头雁”人才仍严重缺乏,懂农业、懂管理、懂经营的村干部更是凤毛麟角。同时,各类规划、建设等人才也相当紧缺,我县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日益凸显。二是缺人气。除“春节”等节假日外,大多数农村平时较为冷清,加上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的短缺,很难吸引和留住外来游客,乡村旅游人气总体不足。三是缺资源。村集体资源较少,原有集体资产能卖则卖、能分则分,基本上处于“一穷二白”的窘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情况普遍。如山林、土地等,几乎全部承包到户,集体没有提留;茶园、桑园、果园等,也廉价长期出租给私人经营;有的村连溪沟也出租给私人养鱼,普遍存在着“民不富村里穷”的现象。四是缺项目。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制约,村集体普遍无力筹措发展资金,在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无项目可用、有项目难落地”的现象较为突出。五是缺办法。受上述“四缺”影响,全县大部分农村缺少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办法,不少农村仍停留在农作物种植和粗加工的初级阶段。

2.“五空”。一是人口“空心化”。据2017年农经年报统计,淳安38.75万农民,外出务工11.79万人,占30.43%。其中,常年外出的有10.61万人,占27.38%。加上外出上学、参军等人员,平时留在农村的人口很少,“386199”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60岁以下的壮年劳动力逐年减少。二是村庄“空心化”。自我县实施下山移民、农民异地转移以来,全县有3978户12814人分别转移安置到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部分农民到城镇(城市)购房置业,“人走屋空”现象十分明显。农户建房逐步向村庄周边扩张,村中老房闲置现象普遍。三是到户经营“空心化”。据统计,全县耕地面积180654亩,其中:家庭承包经营耕地17129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4.82%;机动地面积1423亩,占0.78%。由于农村人口常年外流,涉及出租、转让等方式流转经营的农户有43752户,占全县家庭承包经营户总数的36.86%;流转面积72616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0.2%。流转经营的耕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仅为12661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7.43%,还有一些地处相对偏僻的耕地,普遍存在抛荒现象。四是集体经济“空心化”。据统计,2017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当年实现可分配收入总额13086万元,同比增长11%,经营性收入总额5548万元,同比增长10.65%。但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村均仅为30.79万元,经营性收入村均仅有13.05万元。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在20万元以下的村高达8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0.57%。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高达9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2.46%。五是农业产业“空心化”。2012至2017年,全县蚕桑产业从2017年的8.04万亩25527万元下滑到2017年的5.96万亩12178万元,面积和产值分别下滑了25.87%和52.29%;食用菌则从2012年的2409万袋10815万元下滑至2017年的1970万袋10046万元,产量和产值分别下滑了18.22%和7.1%。近年来,我县虽已投入政策扶持资金1351万元发展精品民宿,但民宿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较为有限。据统计,2017年全县22家精品民宿直接销售淳安农产品184.5万元,支付村集体房屋租金42.3万元,农户房屋出租96.5万元;淳安籍用工125人,月均工资收入为3295元。

二、主要对策和建议

1.千方百计留住人。没有人,乡村振兴只是一句空话。一是留住本地人。要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推进“农业+”模式,加大“千岛湖”品牌宣传推介,不断拉长茶、果、食用菌、中药材产业链,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要通过春节、端午、重阳等节俗活动以及村文化礼堂等载体,弘扬家乡文化,让在外的淳安学子、务工创业人员感念乡情、感恩家乡,推动淳安籍人员回乡创业。二是吸引外地人。以“百源经济”为抓手,推动农业园区(基地)+乡村民宿+生态环境+农耕文化+乡村旅游的共建共生共享模式,促进旅游由“湖区精致游”向“山区归真游”延伸,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化。要深化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让“三农”文化成为乡村旅游的底蕴,不断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防止出现杭黄高铁、千黄高速开通后形成千岛湖旅游的“过道”效应。同时,继续优化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淳安家置业。

2.精准施策兴好业。推动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一是坚持绿色发展。要围绕推动“两山”理论高水平转化的目标,建立“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协调发展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推行绿色技术,实行清洁化生产,用生态化理念、生态化技术和生态化模式来引领农业协调发展。二是坚持科技支撑。以“互联网+”为抓手,以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智慧农业示范园区等为载体,在农业生产基地内集成应用物联网技术、无线通讯、遥感定位、监测预警与网络技术、自动控制与辅助决策支持技术等,推动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数字农业和智能农业一体化发展。三是坚持大众发展。要让农民最广泛地参与到我县产业发展中来,既要坚持茶、果、药、菌、蜂、竹、菜、油茶等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的发展,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也要坚持规划引领,依托农业自然资源、农村人文资源、旅游人气资源,突出淳安“水秀、山青、民勤、史古、物丰”的特色,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3.多管齐下育好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一是培育“新农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中小学开设农业乡土技能课程,立足茶、桑、果、药等主导产业,灌输农业基本常识和实用技能;在农民学校开设农村专业技能培育课程,建立实训基地,大力培育一支实学、实用、实干的“新农人”队伍。二是培养“新农干”。着眼基层,立足农村,从“培育”“带动”的角度出发,推动农村基层干部在产业基地发展、休闲民宿经营、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领军式”作用。同时,采取梯度式培育、阵地式实践、阶段式运用的方式,分层次、分阶段启用经过实践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储备人才,充实到农村一线干部队伍。三是提升“新农技”。通过院校合作、网络教育、实地培训等形式,持续有效提升能人“农创客”、乡土“田秀才”、农村“新匠人”等“新农技”人才的专业素养,重点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新农技”骨干。鼓励涉农部门的农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包村、包片、包户开展农业技术指导。

4.因地制宜开好源。立足低收入农民、村集体“双增收”,充分考虑“长线”与“短期”相结合,深入分析梳理当前我县在“双增收”方面培育增长点,因地制宜探索“双增收”发展之路。一是摸清“增收”底数。注重把握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样本安排的客观性、数据变动的真实性,建立能准确反映相应年份农民收入、村集体收入的真实情况的“双增收”的基准数据库。二是广辟“增收”财源。跳出淳安看淳安,打破瓶颈拓思路。在总结“淳安消薄六法”和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借势借力,充分发挥市级部门、协作区县(街道、平台)的优势,通过发展异地物业、异地平台、异地组团等形式,采取合作、入股等方式来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时,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动农民增收产业发展,搭好农民就业平台、让低收入农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三是强化“增收”合力。要把“双增收”作为全社会、各级各部门共同关注、合力推进的工作。要党政合力推,在政策、路径、目标、措施上形成合力,全县党员干部齐上阵、共出力、出真力。要社会同出招,特别是鼓励工商资本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要经常性地梳理“双增收”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经验,造浓舆论氛围,形成全社会共推“双增收”的良好局面。

【返回顶部】

关于高度重视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18-08-17 16:21:22

浏览次数:

农村“空心化”是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随着我县以“八八行动”为主抓手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空心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近期,县政协农业科学工作组深入乡镇和部门,专题就我县农村“空心化”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县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主要特点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不断“外流”,我县农村常住人口逐年减少,不少村庄都出现了“人走房空”现象,并由此逐渐演化为了“五缺”“五空”的“空心村”。

1.“五缺”。一是缺人才。经过几轮村级班子换届,村干部队伍政治化、年轻化、才干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但总体而言,村级班子中“领头雁”人才仍严重缺乏,懂农业、懂管理、懂经营的村干部更是凤毛麟角。同时,各类规划、建设等人才也相当紧缺,我县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日益凸显。二是缺人气。除“春节”等节假日外,大多数农村平时较为冷清,加上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的短缺,很难吸引和留住外来游客,乡村旅游人气总体不足。三是缺资源。村集体资源较少,原有集体资产能卖则卖、能分则分,基本上处于“一穷二白”的窘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情况普遍。如山林、土地等,几乎全部承包到户,集体没有提留;茶园、桑园、果园等,也廉价长期出租给私人经营;有的村连溪沟也出租给私人养鱼,普遍存在着“民不富村里穷”的现象。四是缺项目。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制约,村集体普遍无力筹措发展资金,在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无项目可用、有项目难落地”的现象较为突出。五是缺办法。受上述“四缺”影响,全县大部分农村缺少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办法,不少农村仍停留在农作物种植和粗加工的初级阶段。

2.“五空”。一是人口“空心化”。据2017年农经年报统计,淳安38.75万农民,外出务工11.79万人,占30.43%。其中,常年外出的有10.61万人,占27.38%。加上外出上学、参军等人员,平时留在农村的人口很少,“386199”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60岁以下的壮年劳动力逐年减少。二是村庄“空心化”。自我县实施下山移民、农民异地转移以来,全县有3978户12814人分别转移安置到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部分农民到城镇(城市)购房置业,“人走屋空”现象十分明显。农户建房逐步向村庄周边扩张,村中老房闲置现象普遍。三是到户经营“空心化”。据统计,全县耕地面积180654亩,其中:家庭承包经营耕地17129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4.82%;机动地面积1423亩,占0.78%。由于农村人口常年外流,涉及出租、转让等方式流转经营的农户有43752户,占全县家庭承包经营户总数的36.86%;流转面积72616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0.2%。流转经营的耕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仅为12661亩,占流转总面积的17.43%,还有一些地处相对偏僻的耕地,普遍存在抛荒现象。四是集体经济“空心化”。据统计,2017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当年实现可分配收入总额13086万元,同比增长11%,经营性收入总额5548万元,同比增长10.65%。但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村均仅为30.79万元,经营性收入村均仅有13.05万元。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在20万元以下的村高达8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0.57%。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高达9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2.46%。五是农业产业“空心化”。2012至2017年,全县蚕桑产业从2017年的8.04万亩25527万元下滑到2017年的5.96万亩12178万元,面积和产值分别下滑了25.87%和52.29%;食用菌则从2012年的2409万袋10815万元下滑至2017年的1970万袋10046万元,产量和产值分别下滑了18.22%和7.1%。近年来,我县虽已投入政策扶持资金1351万元发展精品民宿,但民宿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较为有限。据统计,2017年全县22家精品民宿直接销售淳安农产品184.5万元,支付村集体房屋租金42.3万元,农户房屋出租96.5万元;淳安籍用工125人,月均工资收入为3295元。

二、主要对策和建议

1.千方百计留住人。没有人,乡村振兴只是一句空话。一是留住本地人。要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推进“农业+”模式,加大“千岛湖”品牌宣传推介,不断拉长茶、果、食用菌、中药材产业链,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要通过春节、端午、重阳等节俗活动以及村文化礼堂等载体,弘扬家乡文化,让在外的淳安学子、务工创业人员感念乡情、感恩家乡,推动淳安籍人员回乡创业。二是吸引外地人。以“百源经济”为抓手,推动农业园区(基地)+乡村民宿+生态环境+农耕文化+乡村旅游的共建共生共享模式,促进旅游由“湖区精致游”向“山区归真游”延伸,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化。要深化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让“三农”文化成为乡村旅游的底蕴,不断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防止出现杭黄高铁、千黄高速开通后形成千岛湖旅游的“过道”效应。同时,继续优化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淳安家置业。

2.精准施策兴好业。推动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一是坚持绿色发展。要围绕推动“两山”理论高水平转化的目标,建立“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协调发展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推行绿色技术,实行清洁化生产,用生态化理念、生态化技术和生态化模式来引领农业协调发展。二是坚持科技支撑。以“互联网+”为抓手,以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智慧农业示范园区等为载体,在农业生产基地内集成应用物联网技术、无线通讯、遥感定位、监测预警与网络技术、自动控制与辅助决策支持技术等,推动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数字农业和智能农业一体化发展。三是坚持大众发展。要让农民最广泛地参与到我县产业发展中来,既要坚持茶、果、药、菌、蜂、竹、菜、油茶等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的发展,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也要坚持规划引领,依托农业自然资源、农村人文资源、旅游人气资源,突出淳安“水秀、山青、民勤、史古、物丰”的特色,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3.多管齐下育好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一是培育“新农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中小学开设农业乡土技能课程,立足茶、桑、果、药等主导产业,灌输农业基本常识和实用技能;在农民学校开设农村专业技能培育课程,建立实训基地,大力培育一支实学、实用、实干的“新农人”队伍。二是培养“新农干”。着眼基层,立足农村,从“培育”“带动”的角度出发,推动农村基层干部在产业基地发展、休闲民宿经营、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领军式”作用。同时,采取梯度式培育、阵地式实践、阶段式运用的方式,分层次、分阶段启用经过实践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储备人才,充实到农村一线干部队伍。三是提升“新农技”。通过院校合作、网络教育、实地培训等形式,持续有效提升能人“农创客”、乡土“田秀才”、农村“新匠人”等“新农技”人才的专业素养,重点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新农技”骨干。鼓励涉农部门的农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包村、包片、包户开展农业技术指导。

4.因地制宜开好源。立足低收入农民、村集体“双增收”,充分考虑“长线”与“短期”相结合,深入分析梳理当前我县在“双增收”方面培育增长点,因地制宜探索“双增收”发展之路。一是摸清“增收”底数。注重把握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样本安排的客观性、数据变动的真实性,建立能准确反映相应年份农民收入、村集体收入的真实情况的“双增收”的基准数据库。二是广辟“增收”财源。跳出淳安看淳安,打破瓶颈拓思路。在总结“淳安消薄六法”和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借势借力,充分发挥市级部门、协作区县(街道、平台)的优势,通过发展异地物业、异地平台、异地组团等形式,采取合作、入股等方式来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时,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动农民增收产业发展,搭好农民就业平台、让低收入农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三是强化“增收”合力。要把“双增收”作为全社会、各级各部门共同关注、合力推进的工作。要党政合力推,在政策、路径、目标、措施上形成合力,全县党员干部齐上阵、共出力、出真力。要社会同出招,特别是鼓励工商资本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要经常性地梳理“双增收”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经验,造浓舆论氛围,形成全社会共推“双增收”的良好局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