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县高标准完成消薄增收任务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19-09-19 16:29:13 来源: 县政协   点击率: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

县委、县政府:

消薄增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推进我县高标准完成消薄增收任务,近期,县政协农业科学工作组走访乡镇和部门,专题就消薄增收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杭州地区唯一的加快发展县,消薄增收工作点多面广,基础差、任务重。2018年以来,我县以“争当省市消薄样板示范,走在26个加快发展县前列”为目标,将农村农民消薄增收列入全县“六大攻坚战”,精准施策,强力推进,创新形成了“六项主要原则”“六大保障机制”“六招六法”等推进工作的“二十四计”,较好地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和农民群众持续增收。截至2018年底,425个村社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17786万元,经营性收入609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5.92%和9.84%;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5.9%。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当前我县消薄增收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和解决。

1.认识问题。个别推进主体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同程度存有“3020终极目标论”“资源匮乏悲观等待论”“缺乏技能难增收论”等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部分乡镇、村存在任务观点,满足于完成年度的考核目标,没有形成村集体经济和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少数村干部在完成消薄攻坚“3020”目标中,囿于三年任期,在处置村集体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存有“短视”行为。

 2.能力问题。部分乡镇、村面对消薄增收任务存在“本领恐慌”问题,对如何推进消薄增收工作思考不深、办法不多,习惯用老经验、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少数干部甚至束手无策,无所作为。个别乡镇、村为完成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度任务,还存在打擦边球凑数字的现象。

3.后劲问题。一是可持续的经营性收入偏低。2018年我县425个村社中,经营性收入为6094万元,其中可持续经营性收入为3168万元,仅占经营性收入的51.98%。二是合作创收项目不理想。如:汾口镇26个村投入1438.14万元在集镇合购商铺用于租赁,每村每年收入仅为0.9万元;威坪镇11个行政村投入110万元入股威坪镇三都花园来料加工房,租金收入绩效也不理想。三是权属不清影响收益。千岛湖镇、汾口镇、威坪镇、左口乡等64个村联建物业经济项目或合购商铺,产权边界不够清晰。石林、里商、枫树岭、姜家等乡镇所属个别村,购置的商铺没有量化股权给相关村。

4.考核问题。用什么标准来评价消薄增收的实际绩效,直接关系这项工作的成效。从目前情况看,对纳入我县“消薄增收”攻坚战的乡镇和部门,唯以结果论英雄,只对任务完成情况的绝对值进行最终考核,而对乡镇村“自主消薄”的要求不高,创新性做法鼓励力度不够。这种评价机制,与全过程绩效考核相比,较为粗放,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打擦边球、资源处置短期化、消薄增收“短视化”等弊端,也不利于预防“数字消薄”现象。

三、主要建议

1.咬定目标。一是深化共识。结合“破旧立新、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把消薄增收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提高站位、坚定信心。二是掌握实情。要摸清家底,全面掌握当地的资产资源;要了解上情,实时把握消薄增收工作政策;要了解近情,学习借鉴邻村、邻乡、邻县甚至邻省的好经验、好做法。三是挂图作战。明确消薄增收的远近目标,突出产业为先、造血为重,编制“消”“增”清单,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持之以恒加以推进。

2.汇聚合力。一是激活内生动力。要加强指导和推动干部群众立足自身优势,明确发展定位,找准发展路径,进一步唤醒和整合当地沉睡的各类资产资源,以优质项目增强内生造血功能。二是发挥团队合力。聚合乡村振兴工作队、农村科技服务队、农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和乡贤等各类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加强技术、资金、项目等资源的对接与整合,帮助各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三是用足政策助力。要用足、用活各类政策,切实将政策红利有效地落实到消薄增收的全过程。要用心、用情与省市部门联系和对接,积极谋划可行性项目,最大程度发挥各项政策、各类资金在消薄增收中的实效。

3.多措并举。一是借力改革强活力。借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建设用地改革等机遇,进一步研究细化集体资产盘活、资源开发、闲置农房利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改革措施和政策,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二是借力外援促增收。要继续做好千岛湖智谷项目中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融资的资金股权量化到村工作,加快落实好村经营性收入。推动西湖区双浦“消薄”产业园建设,通过“绿色”通道,加快业态、产业培育,尽早形成“消薄”能力。三是借力抱团促发展。强化自主消薄,鼓励各村进一步梳理“一村一策”,百花齐放推进消薄。对确因资源禀赋无力自身消薄的村,要强化统筹、整合要素、创新政策扶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以县或乡镇为单位,实行跨区域抱团发展、联合开发、委托经营来实现薄弱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强化保障。一是优化绩效考核。建议增加过程性考核,强化自主消薄等创新性考核内容。同时,强化消薄增收绩效管理,防止“不计成本”的工作方式,严格按照省定经营性收入核算口径,重点加强对经营性收入核算口径的检查指导,从源头杜绝“数字消薄”的现象。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对消薄增收项目,要加强对立项环节、运营环节的指导,特别是要加强对项目可行性、落地性、风险防控性的调研。要重视项目建成后的利用,促进资产出租、项目引进或自主增收。同时,要加强对经营性收入、补助性收入账务处理的业务指导。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持续深化“党建+消薄增收”模式,进一步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把有经营能力水平的人才吸收到村干部队伍,或纳入到村干部人才储备库。同时,根据新的目标任务,建议对消薄目标村重新摸排,完善“一村一单位、一户一干部”结对方案。


【返回顶部】

关于推进我县高标准完成消薄增收任务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19-09-19 16:29:13

浏览次数:

县委、县政府:

消薄增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推进我县高标准完成消薄增收任务,近期,县政协农业科学工作组走访乡镇和部门,专题就消薄增收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杭州地区唯一的加快发展县,消薄增收工作点多面广,基础差、任务重。2018年以来,我县以“争当省市消薄样板示范,走在26个加快发展县前列”为目标,将农村农民消薄增收列入全县“六大攻坚战”,精准施策,强力推进,创新形成了“六项主要原则”“六大保障机制”“六招六法”等推进工作的“二十四计”,较好地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和农民群众持续增收。截至2018年底,425个村社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17786万元,经营性收入609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5.92%和9.84%;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5.9%。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当前我县消薄增收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和解决。

1.认识问题。个别推进主体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同程度存有“3020终极目标论”“资源匮乏悲观等待论”“缺乏技能难增收论”等消极思想和畏难情绪。部分乡镇、村存在任务观点,满足于完成年度的考核目标,没有形成村集体经济和低收入农户增收的长效机制。少数村干部在完成消薄攻坚“3020”目标中,囿于三年任期,在处置村集体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存有“短视”行为。

 2.能力问题。部分乡镇、村面对消薄增收任务存在“本领恐慌”问题,对如何推进消薄增收工作思考不深、办法不多,习惯用老经验、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少数干部甚至束手无策,无所作为。个别乡镇、村为完成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度任务,还存在打擦边球凑数字的现象。

3.后劲问题。一是可持续的经营性收入偏低。2018年我县425个村社中,经营性收入为6094万元,其中可持续经营性收入为3168万元,仅占经营性收入的51.98%。二是合作创收项目不理想。如:汾口镇26个村投入1438.14万元在集镇合购商铺用于租赁,每村每年收入仅为0.9万元;威坪镇11个行政村投入110万元入股威坪镇三都花园来料加工房,租金收入绩效也不理想。三是权属不清影响收益。千岛湖镇、汾口镇、威坪镇、左口乡等64个村联建物业经济项目或合购商铺,产权边界不够清晰。石林、里商、枫树岭、姜家等乡镇所属个别村,购置的商铺没有量化股权给相关村。

4.考核问题。用什么标准来评价消薄增收的实际绩效,直接关系这项工作的成效。从目前情况看,对纳入我县“消薄增收”攻坚战的乡镇和部门,唯以结果论英雄,只对任务完成情况的绝对值进行最终考核,而对乡镇村“自主消薄”的要求不高,创新性做法鼓励力度不够。这种评价机制,与全过程绩效考核相比,较为粗放,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打擦边球、资源处置短期化、消薄增收“短视化”等弊端,也不利于预防“数字消薄”现象。

三、主要建议

1.咬定目标。一是深化共识。结合“破旧立新、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把消薄增收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提高站位、坚定信心。二是掌握实情。要摸清家底,全面掌握当地的资产资源;要了解上情,实时把握消薄增收工作政策;要了解近情,学习借鉴邻村、邻乡、邻县甚至邻省的好经验、好做法。三是挂图作战。明确消薄增收的远近目标,突出产业为先、造血为重,编制“消”“增”清单,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持之以恒加以推进。

2.汇聚合力。一是激活内生动力。要加强指导和推动干部群众立足自身优势,明确发展定位,找准发展路径,进一步唤醒和整合当地沉睡的各类资产资源,以优质项目增强内生造血功能。二是发挥团队合力。聚合乡村振兴工作队、农村科技服务队、农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和乡贤等各类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加强技术、资金、项目等资源的对接与整合,帮助各村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三是用足政策助力。要用足、用活各类政策,切实将政策红利有效地落实到消薄增收的全过程。要用心、用情与省市部门联系和对接,积极谋划可行性项目,最大程度发挥各项政策、各类资金在消薄增收中的实效。

3.多措并举。一是借力改革强活力。借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建设用地改革等机遇,进一步研究细化集体资产盘活、资源开发、闲置农房利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改革措施和政策,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二是借力外援促增收。要继续做好千岛湖智谷项目中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融资的资金股权量化到村工作,加快落实好村经营性收入。推动西湖区双浦“消薄”产业园建设,通过“绿色”通道,加快业态、产业培育,尽早形成“消薄”能力。三是借力抱团促发展。强化自主消薄,鼓励各村进一步梳理“一村一策”,百花齐放推进消薄。对确因资源禀赋无力自身消薄的村,要强化统筹、整合要素、创新政策扶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以县或乡镇为单位,实行跨区域抱团发展、联合开发、委托经营来实现薄弱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强化保障。一是优化绩效考核。建议增加过程性考核,强化自主消薄等创新性考核内容。同时,强化消薄增收绩效管理,防止“不计成本”的工作方式,严格按照省定经营性收入核算口径,重点加强对经营性收入核算口径的检查指导,从源头杜绝“数字消薄”的现象。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对消薄增收项目,要加强对立项环节、运营环节的指导,特别是要加强对项目可行性、落地性、风险防控性的调研。要重视项目建成后的利用,促进资产出租、项目引进或自主增收。同时,要加强对经营性收入、补助性收入账务处理的业务指导。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持续深化“党建+消薄增收”模式,进一步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把有经营能力水平的人才吸收到村干部队伍,或纳入到村干部人才储备库。同时,根据新的目标任务,建议对消薄目标村重新摸排,完善“一村一单位、一户一干部”结对方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