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妹——点“菌”成金献智慧
记县九届政协委员余建妹
县第九届政协委员余建妹是县生态产业局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农艺师。21年来,她扎根基层,一直从事食药用菌新品种引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新型栽培基质开发利用及推广等工作,把智慧与汗水奉献给了农技推广事业。
“我们干农技的责任就是运用专业知识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余建妹常说的这句话,道出了她几十年义无反顾扑在基层农技推广事业上的原因。平时只要有时间,即使风霜雨雪,菇农的一个电话就能把她“拽向”山间地头。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培育食用菌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余建妹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成为我县贯穿食用菌育种、栽培、生产全程,融合科技研发、难点突破、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科研服务人员之一,不仅为全县优质食用菌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还为全县食用菌丰产、农民增收作出突出贡献。
为帮助菇农科学扩大生产规模,丰富可食用菌种类,余建妹跑乡镇,深入基地,做起了菇农的“服务员”、“咨询员”、“指导员”、“培训师”,致力他们都成为科学种植食用菌的“明白人”。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我县栽培食药用菌种类提高到近20种,各类食用菌从2006年20.5万袋、产值71.7万元,上升至2019年的2014万袋、年产值1.1亿元;2013年,她还与千岛湖桑都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合作突破野生桑黄袋栽技术,实施桑黄仿生态栽培,建立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桑黄袋栽示范基地。
不仅如此,余建妹还开展千岛湖大型真菌调研项目。4年来,她常常进入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里进行真菌资源天然状况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千岛湖区域野生大型真菌资源种类和分布,共调查采集鉴定大型野生真菌511种,制作标本536个,拍摄3266幅高清野生菌图片,创建液体和干燥标本室各1个,编写完成《千岛湖大型真菌》,填补了千岛湖区域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资料的空白,为有效保护开发和科学利用食用菌奠定了基础;她还推广应用微生物发酵床实现规模猪场养殖零排放、废菌棒循环利用二次栽培食用菌、“菌—稻”轮作、林下套种、菌渣生产有机肥、沼气或果蔬基质等生态循环技术,实现产业节本、增产、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县九届政协农科组的一名委员,我铭记职责,时刻收集菇农意见建议,撰写成提案,将他们的声音传得更远;也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产业,从而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带动菇农致富。”余建妹积极开展各类调研活动,广泛收集民声民意,认真履职,撰写一系列有关农业发展方面的提案,为本土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四年来,她提交相关提案8件,社情民意9条,2018年还被评为“优秀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