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统计局 >统计信息 >经济运行进度数据 >

淳安县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 2022-11-25 来源: 统计局 点击率:
  • 索引号:00251227X/2022-24116
  • 文 号:
  • 发布机构:统计局
  •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经济运行数据分析
  • 公开日期:2022-11-25

今年以来,全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化推进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延续恢复增长,总体呈现“回暖向好、进中承压”运行特点。四季度,我们将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协同推进、奋力冲刺,力争优势指标做得更优,短板指标补得更好,继续位于全省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优秀序列。


一、总体运行情况

据初步统计,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半年回升1.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56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1.92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工业增加值34.30亿元,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110.23亿元,同比下降0.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5:27.4:58.1。


从增长动力看:前三季度GDP占比较大的行业是工业、其他非营利服务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占GDP比重为18.1%、17.0%、14.8%、10.8%和10.1%;对GDP增长贡献较大的是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和金融业,贡献率分别为78.3%、46.6%、44.5%和38.9%;与上半年相比,工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6大行业增速有所回升,农林牧渔业、建筑业等4大行业增速有所回落。 


二、具体运行特点


(一)农业生产较为稳定,生猪当季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10亿元,增长3.7%,增速比上半年回升1.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呈现“四增一降”态势:农业产值27.85亿元,增长4.3%;林业产值4.03亿元,增长9.6%;畜牧业产值2.79亿元,下降13.3%;渔业产值2.38亿元,增长11.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5亿元,增长9.9%。种植业中水果生产价量齐增,枇杷、桃、梨等水果长势良好;蔬菜、食用菌稳中略增,中草药稳中向好。林业生产有增有减,森林修复面积减少,竹木采运增加。畜牧业生产大幅下降,其中生猪三季度当季出栏2.20万头,同比下降25%。渔业因夏季旅游火热,酒店宾馆水产品需求量较大等原因,生产持续增长。


(二)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当月增速回落较快。1-9月,全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4.81亿元,增长10.3%,其中9月当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97亿元,增长3.9%,比8月当月回落6.0个百分点。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6.14亿元,增长4.5%,其中9月当月同比增长3.6%,比8月当月回落10.0个百分点。从新兴产业看,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1.67、3.99、2.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7%、2.1%、4.6%。分行业看,全县规上工业22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其中6个行业增速高于20%。三大主导行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66亿元,增长7.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21亿元,增长13.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10亿元,增长15.0%。从重点企业看,前三季度19家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共计产值63.43亿元,增长30.5%,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4.8%。其中农夫山泉4家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6.62亿元,同比增长7.3%,较1-8月回升2.5个百分点;康盛4家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27亿元,同比增长3.6%,较1-8月回落1.2个百分点。


(三)规上服务业降幅收窄,旅游经济持续复苏。前三季度,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0.23亿元,同比下降0.3%,较上半年降幅收窄2.1个百分点。从相关产业看,房地产业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仍是拉低我县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前三季度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14.59亿元,同比下降11.5%,较上半年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9.14亿元,同比下降5.0%,较上半年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从规上服务业企业看,1-8月全县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8.77亿元,同比下降9.8%,较1-7月回升3.2个百分点。从旅游市场看,据文旅数智通平台(移动手机信令)显示,1-9月全县共接待游客603.1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285.67万人次,分别恢复至上年同期的89.7%、93.1%。


(四)有效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1-9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5.7%。投资“4+1”结构实现全面增长。其中交通投资增长62.0%,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99.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2.1%,项目民间投资增长57.8%,工业投资增长204.1%。二、三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第一产业同比下降50.2%,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99.0%、13.3%。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扩大。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2%,较1-8月扩大1.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5.91万平方米,下降36.5%;商品房销售额20.40亿元,下降41.2%。


(五)消费市场略有回升,限上住宿由负转正。1-9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38亿元,增长2.6%,比1-8月回升1.0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实现社零8.19亿元,增长10.0%。从限上数据看,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9亿元,同比增长9.0%。按行业分,四大行业呈“三正一负”态势,限上批零住餐业分别实现零售额1.67亿元、8.19亿元、1.99亿元和2.54亿元,除餐饮业同比下降7.1%外,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分别分别增长31.7%、14.4%和1.3%。按城乡分,城镇增速好于乡村。城镇实现零售额11.39亿元,增长12.0%;乡村实现零售额3.00亿元,下降0.6%。按消费品类分,限上零售额排名前三的为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1.96亿元,下降14.3%;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83亿元,增长176.6%;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1.00亿元,增长6.0%。


(六)居民收入平缓增长,城乡差距逐步收窄。根据抽样调查显示,前三季度我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47元,同比增长5.5%,较上半年回升0.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27元,增长3.5%,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97元,增长6.7%,较上半年回升0.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我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130元,增长4.3%。分城乡看,城镇人均消费支出24067元,增长2.6%。农村人均消费支出11626元,增长5.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年同期的2.48:1缩小为2.40:1。


(七)财政收入降幅扩大,税收收入下降明显。1-9月,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0.63亿元,下降21.4%,较1-6月降幅扩大3.8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7亿元,下降16.9%,较1-6月降幅扩大5.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3.92亿元,下降27.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0.6%。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为4.12、4.29、1.6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4.6%、15.4%和11.8%。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17亿元,增长8.0%,增速比1-6月回落3.7个百分点。


(八)金融存贷平稳运行,企业贷款增长有力。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64.60亿元,增长12.0%,比8月末回落3.7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79.59亿元,增长17.1%;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90.89亿元,下降1.3%;广义政府存款余额59.77亿元,下降21.2%;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2.60亿元,下降67.5%。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64.02亿元,增长13.8%,与8月末持平。其中,住户贷款余额252.67亿元,增长6.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11.33亿元,增长24.1%。


(九)市场主体稳定增长,注销情况明显扭转。截至9月底,全县在册市场主体35428户,同比增长5.4%。其中:企业13837户,同比增长16.7%;个体工商户20982户,同比增长6.5%;外资企业112户,同比增加2.8%;农民专业合作社497户,同比减少4.6%。从新增市场主体看,1-9月,我县新增登记市场主体4109户,同比增长9.5%。其中:企业1641户,同比增长8.5%;个体工商户2456户,同比增长10.4%;外资企业5户,同比减少37.5%;农民专业合作社7户,同比增长16.7%。从注销市场主体看,1-9月,全县市场主体注销数量为2505户,同比增长4.0%,增幅较上半年下降26个百分点。


(十)就业形势总体平稳,辅助保障有力有效。1-9月,因疫情因素,大型线下招聘会举办受限,全县实现新就业人数4346人,较去年同期下降41.1%;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86人,较去年同期下降8.3%;但通过举办各类线上和线下招聘活动,累计为1288家企业发布近2.2万个岗位信息,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100人次,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另外,截至9月底,开展各类职业培训8045人次,同比增加28.7%;完成新入驻大学生创业园企业5家,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笔88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79.2%和84.4%。


三、四季度冲刺工作建议


(一)抓紧抓实项目建设。一是压实责任强推进。围绕政府投资项目和重点社会投资项目两大领域,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进,特别是针对未完成计划节点、还未开工等问题项目,要一对一专题研究,及时纾困,力争抢回时间和进度,确保全县项目四季度能够加速冲刺。二是提前谋划强突破。围绕杭淳开高速、千岛湖抽水蓄能电站、秋口水库、国储林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进一步坚定信心,专班运作,提前谋划、提前开展各项前期工作,争取四季度项目前期有重大突破,为2023年顺利开工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提升服务强保障。围绕项目“早开工、快推进”工作目标,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和要素保障力度,审批服务部门要做到现场“提前看”,审批“提速跑”,要素保障部门要做到资金和指标跟着项目走,为项目四季度冲刺提供强有力保障。四是抢占机遇抓政策。在前期申报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金融工具和专项债储备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库,尽可能争取有利份额,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紧抓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专项政策,切实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


(二)抓紧抓实工业回升。一是强化“龙头龙尾”企业协同发力。针对当前库内正向拉动20强企业和负向拖累20强企业,10月底前制定形成目标责任清单、任务清单,落实专人跟踪负责,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努力挖掘增长潜力,助力好的企业快速发展、差的企业迎头赶上。二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力争全年新增工业机器人40台,重点行业典型企业工业设备联网率提高5%,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5个,智能工厂2家以上,数字化车间2个。加大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力度,重点推进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企业整治清退,全年盘活低效益工业用地100亩以上。三是全力推进在建项目早投产、早达产。聚焦千啤饮料生产线、农夫山泉年增28.5万吨天然水技改、先芯三期、美科年产1.2亿套LED技改、云上天泉2.41亿瓶饮用水技改等5个投资超5000万元项目投产达产项目,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清单,开展动态跟踪,推动项目早投产、早达产,对项目建设滞后问题限时服务督办,加快形成工业产出增量。同时,要充分发挥七大重点产业专班作用,力争年底前在重大产业项目招引上有新的突破。


(三)抓紧抓实扩大需求。一是加快消费市场复苏。11月份举办“金秋购物节”,利用前期消费券剩余资金开展促消费活动,预安排400万元用于汽车消费券、300万元用于商超百货消费券,再一轮刺激消费市场。尽快研究新一轮服务业政策,将招引贸易零售总部如大型电商零售、汽车零售等新增纳入补助范围,引导做大明年消费市场,尽量减少今年消费刺激对明年社零指标的高基数影响。二是全力拉动淡季旅游市场。持续在县内外推广千岛湖100种玩法,延长外来游客逗留时间、增加落地消费。通过产品优化、合作共赢方式,持续激发县内旅游需求。适时举办千岛湖铁人三项赛、千岛湖公开水域游泳公开赛、环千岛湖公路自行车等大型精品体育赛事,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旅游优惠政策,打造冬季体育赛事旅游产品。三是加快释放房产政策效应。充分发挥“淳十条”8000万元资金撬动作用,力争12月底前拉动商品房销售1000套,增加商品房销售面积10万平方米。11月份,支持房地产行业协会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组织开展“人居展”活动。按照经济稳进提质八大攻坚战行动方案,尽快启动优秀房企评定并及时兑现奖励政策,积极引导服务房企造浓销售氛围。


(四)抓紧抓实提振信心。一是持续深化纾困帮扶。尽快组织实施我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接续政策及县级助企纾困专项扶持政策集成化“回头看”,切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坚持精准分类施策,针对政策“看得到、吃不到”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评估机制。二是扎实推进助企服务。加快建立县稳定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稳定。加大潜力主体培育力度,力争在月度入库最后1个多月有企业入规纳统。密切关注展芯科技、贝欧等10余家退库风险企业,“一企一策”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持续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走访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问需求、问建议、解难题。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规范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政务网办效率,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打造“淳心服务、安心好办”的政务服务品牌。持续推进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更好实现项目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加快推进工业用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试点,打造更多示范样本。


打印】【 】【 背景颜色】【 辅助线】 【 关闭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251227X/2022-24116

发布机构

统计局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2022-11-25

有效性

淳安县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 2022-11-25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全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化推进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延续恢复增长,总体呈现“回暖向好、进中承压”运行特点。四季度,我们将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协同推进、奋力冲刺,力争优势指标做得更优,短板指标补得更好,继续位于全省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优秀序列。


一、总体运行情况

据初步统计,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半年回升1.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56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1.92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工业增加值34.30亿元,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110.23亿元,同比下降0.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5:27.4:58.1。


从增长动力看:前三季度GDP占比较大的行业是工业、其他非营利服务业、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占GDP比重为18.1%、17.0%、14.8%、10.8%和10.1%;对GDP增长贡献较大的是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和金融业,贡献率分别为78.3%、46.6%、44.5%和38.9%;与上半年相比,工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6大行业增速有所回升,农林牧渔业、建筑业等4大行业增速有所回落。 


二、具体运行特点


(一)农业生产较为稳定,生猪当季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10亿元,增长3.7%,增速比上半年回升1.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呈现“四增一降”态势:农业产值27.85亿元,增长4.3%;林业产值4.03亿元,增长9.6%;畜牧业产值2.79亿元,下降13.3%;渔业产值2.38亿元,增长11.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5亿元,增长9.9%。种植业中水果生产价量齐增,枇杷、桃、梨等水果长势良好;蔬菜、食用菌稳中略增,中草药稳中向好。林业生产有增有减,森林修复面积减少,竹木采运增加。畜牧业生产大幅下降,其中生猪三季度当季出栏2.20万头,同比下降25%。渔业因夏季旅游火热,酒店宾馆水产品需求量较大等原因,生产持续增长。


(二)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当月增速回落较快。1-9月,全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4.81亿元,增长10.3%,其中9月当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8.97亿元,增长3.9%,比8月当月回落6.0个百分点。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6.14亿元,增长4.5%,其中9月当月同比增长3.6%,比8月当月回落10.0个百分点。从新兴产业看,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1.67、3.99、2.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7%、2.1%、4.6%。分行业看,全县规上工业22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其中6个行业增速高于20%。三大主导行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1.66亿元,增长7.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21亿元,增长13.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10亿元,增长15.0%。从重点企业看,前三季度19家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共计产值63.43亿元,增长30.5%,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4.8%。其中农夫山泉4家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6.62亿元,同比增长7.3%,较1-8月回升2.5个百分点;康盛4家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27亿元,同比增长3.6%,较1-8月回落1.2个百分点。


(三)规上服务业降幅收窄,旅游经济持续复苏。前三季度,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0.23亿元,同比下降0.3%,较上半年降幅收窄2.1个百分点。从相关产业看,房地产业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仍是拉低我县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前三季度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14.59亿元,同比下降11.5%,较上半年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9.14亿元,同比下降5.0%,较上半年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从规上服务业企业看,1-8月全县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8.77亿元,同比下降9.8%,较1-7月回升3.2个百分点。从旅游市场看,据文旅数智通平台(移动手机信令)显示,1-9月全县共接待游客603.1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285.67万人次,分别恢复至上年同期的89.7%、93.1%。


(四)有效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1-9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5.7%。投资“4+1”结构实现全面增长。其中交通投资增长62.0%,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99.0%,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2.1%,项目民间投资增长57.8%,工业投资增长204.1%。二、三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第一产业同比下降50.2%,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99.0%、13.3%。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扩大。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2%,较1-8月扩大1.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5.91万平方米,下降36.5%;商品房销售额20.40亿元,下降41.2%。


(五)消费市场略有回升,限上住宿由负转正。1-9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38亿元,增长2.6%,比1-8月回升1.0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实现社零8.19亿元,增长10.0%。从限上数据看,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9亿元,同比增长9.0%。按行业分,四大行业呈“三正一负”态势,限上批零住餐业分别实现零售额1.67亿元、8.19亿元、1.99亿元和2.54亿元,除餐饮业同比下降7.1%外,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分别分别增长31.7%、14.4%和1.3%。按城乡分,城镇增速好于乡村。城镇实现零售额11.39亿元,增长12.0%;乡村实现零售额3.00亿元,下降0.6%。按消费品类分,限上零售额排名前三的为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1.96亿元,下降14.3%;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83亿元,增长176.6%;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1.00亿元,增长6.0%。


(六)居民收入平缓增长,城乡差距逐步收窄。根据抽样调查显示,前三季度我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47元,同比增长5.5%,较上半年回升0.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27元,增长3.5%,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97元,增长6.7%,较上半年回升0.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我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130元,增长4.3%。分城乡看,城镇人均消费支出24067元,增长2.6%。农村人均消费支出11626元,增长5.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年同期的2.48:1缩小为2.40:1。


(七)财政收入降幅扩大,税收收入下降明显。1-9月,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0.63亿元,下降21.4%,较1-6月降幅扩大3.8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7亿元,下降16.9%,较1-6月降幅扩大5.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3.92亿元,下降27.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0.6%。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为4.12、4.29、1.6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4.6%、15.4%和11.8%。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17亿元,增长8.0%,增速比1-6月回落3.7个百分点。


(八)金融存贷平稳运行,企业贷款增长有力。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64.60亿元,增长12.0%,比8月末回落3.7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79.59亿元,增长17.1%;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90.89亿元,下降1.3%;广义政府存款余额59.77亿元,下降21.2%;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2.60亿元,下降67.5%。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64.02亿元,增长13.8%,与8月末持平。其中,住户贷款余额252.67亿元,增长6.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11.33亿元,增长24.1%。


(九)市场主体稳定增长,注销情况明显扭转。截至9月底,全县在册市场主体35428户,同比增长5.4%。其中:企业13837户,同比增长16.7%;个体工商户20982户,同比增长6.5%;外资企业112户,同比增加2.8%;农民专业合作社497户,同比减少4.6%。从新增市场主体看,1-9月,我县新增登记市场主体4109户,同比增长9.5%。其中:企业1641户,同比增长8.5%;个体工商户2456户,同比增长10.4%;外资企业5户,同比减少37.5%;农民专业合作社7户,同比增长16.7%。从注销市场主体看,1-9月,全县市场主体注销数量为2505户,同比增长4.0%,增幅较上半年下降26个百分点。


(十)就业形势总体平稳,辅助保障有力有效。1-9月,因疫情因素,大型线下招聘会举办受限,全县实现新就业人数4346人,较去年同期下降41.1%;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86人,较去年同期下降8.3%;但通过举办各类线上和线下招聘活动,累计为1288家企业发布近2.2万个岗位信息,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100人次,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另外,截至9月底,开展各类职业培训8045人次,同比增加28.7%;完成新入驻大学生创业园企业5家,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笔88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79.2%和84.4%。


三、四季度冲刺工作建议


(一)抓紧抓实项目建设。一是压实责任强推进。围绕政府投资项目和重点社会投资项目两大领域,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进,特别是针对未完成计划节点、还未开工等问题项目,要一对一专题研究,及时纾困,力争抢回时间和进度,确保全县项目四季度能够加速冲刺。二是提前谋划强突破。围绕杭淳开高速、千岛湖抽水蓄能电站、秋口水库、国储林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进一步坚定信心,专班运作,提前谋划、提前开展各项前期工作,争取四季度项目前期有重大突破,为2023年顺利开工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提升服务强保障。围绕项目“早开工、快推进”工作目标,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和要素保障力度,审批服务部门要做到现场“提前看”,审批“提速跑”,要素保障部门要做到资金和指标跟着项目走,为项目四季度冲刺提供强有力保障。四是抢占机遇抓政策。在前期申报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金融工具和专项债储备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库,尽可能争取有利份额,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紧抓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专项政策,切实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


(二)抓紧抓实工业回升。一是强化“龙头龙尾”企业协同发力。针对当前库内正向拉动20强企业和负向拖累20强企业,10月底前制定形成目标责任清单、任务清单,落实专人跟踪负责,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努力挖掘增长潜力,助力好的企业快速发展、差的企业迎头赶上。二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力争全年新增工业机器人40台,重点行业典型企业工业设备联网率提高5%,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5个,智能工厂2家以上,数字化车间2个。加大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力度,重点推进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企业整治清退,全年盘活低效益工业用地100亩以上。三是全力推进在建项目早投产、早达产。聚焦千啤饮料生产线、农夫山泉年增28.5万吨天然水技改、先芯三期、美科年产1.2亿套LED技改、云上天泉2.41亿瓶饮用水技改等5个投资超5000万元项目投产达产项目,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清单,开展动态跟踪,推动项目早投产、早达产,对项目建设滞后问题限时服务督办,加快形成工业产出增量。同时,要充分发挥七大重点产业专班作用,力争年底前在重大产业项目招引上有新的突破。


(三)抓紧抓实扩大需求。一是加快消费市场复苏。11月份举办“金秋购物节”,利用前期消费券剩余资金开展促消费活动,预安排400万元用于汽车消费券、300万元用于商超百货消费券,再一轮刺激消费市场。尽快研究新一轮服务业政策,将招引贸易零售总部如大型电商零售、汽车零售等新增纳入补助范围,引导做大明年消费市场,尽量减少今年消费刺激对明年社零指标的高基数影响。二是全力拉动淡季旅游市场。持续在县内外推广千岛湖100种玩法,延长外来游客逗留时间、增加落地消费。通过产品优化、合作共赢方式,持续激发县内旅游需求。适时举办千岛湖铁人三项赛、千岛湖公开水域游泳公开赛、环千岛湖公路自行车等大型精品体育赛事,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旅游优惠政策,打造冬季体育赛事旅游产品。三是加快释放房产政策效应。充分发挥“淳十条”8000万元资金撬动作用,力争12月底前拉动商品房销售1000套,增加商品房销售面积10万平方米。11月份,支持房地产行业协会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组织开展“人居展”活动。按照经济稳进提质八大攻坚战行动方案,尽快启动优秀房企评定并及时兑现奖励政策,积极引导服务房企造浓销售氛围。


(四)抓紧抓实提振信心。一是持续深化纾困帮扶。尽快组织实施我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接续政策及县级助企纾困专项扶持政策集成化“回头看”,切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坚持精准分类施策,针对政策“看得到、吃不到”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评估机制。二是扎实推进助企服务。加快建立县稳定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稳定。加大潜力主体培育力度,力争在月度入库最后1个多月有企业入规纳统。密切关注展芯科技、贝欧等10余家退库风险企业,“一企一策”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持续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走访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问需求、问建议、解难题。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规范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政务网办效率,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打造“淳心服务、安心好办”的政务服务品牌。持续推进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更好实现项目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加快推进工业用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试点,打造更多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