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审计局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审计公开 >审计结果公告 >

淳审公告〔2022〕5号-淳安县村级“三资”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公告

发布日期: 2022-04-01 来源: 审计局 点击率:
  • 索引号:002512261/2022-22544
  • 文 号:
  • 发布机构:审计局
  •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审计结果公告
  • 公开日期:2022-04-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和县政府批准的年度审计计划(淳委审办〔2021〕5号)的要求,淳安县审计局自2021年4月13日起派出审计组,对全县村级“三资”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重点审计了千岛湖镇、枫树岭镇、文昌镇、石林镇、浪川乡5个乡镇2018-2020年的村级“三资”管理情况,并对重要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 被调查事项的基本情况

截至2020年底,淳安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339个,资产总额31.77亿元,其中货币资金3.77亿元。按资产经济性质分:经营性资产8.43亿元,非经营性资产23.34亿元;按资产形态分:流动资产5.04亿元,农业资产0.12亿元,长期资产3.26亿元,固定资产23.31亿元,无形资产0.04亿元。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516.03万亩,其中:耕地26.11万亩,园地38.94万亩,林地449.86万亩,养殖水面0.61万亩,农田水利设施用地0.51万亩。

截至2020年底,全县村集体负债合计13.55亿元,其中:流动负债2.56亿元,长期负债10.99亿元

2018-2020年,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分别为0.66亿元2.06亿元2.48亿元,年平均增幅93.85%。年经营性收入20万以上的村集体个数从2018年53个增加到2020年339个,实现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全覆盖。

二、 审计调查评价意见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县级各部门不断优化村级“三资”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村级财务监督机制建设:一是相继出台一系列“三资”管理规范性文件,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二是持续强化多部门协同监督管理举措,强化监督追责问责;三是率先推进“三资”数字化改革工作,实现村级“三资”账务处理智慧化、数字化转型。但是,审计中也发现部分乡镇及村集体在“三资”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纠正和完善。

三、 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一是并村不并账造成资金管理违规;二是部分村级市场化主体违规分配利润;三是白条抵库现象较为普遍;四是部分村集体定期存款未实行竞争性存放;五是部分村集体违规挪用土地征收补偿费;六是部分村集体“公积公益金”当万能科目使用。

(二)资产管理存在诸多漏洞。一是部分村集体不按程序操作造成村集体资产损失;二是个别村集体违规投标造成“表见代理”风险;三是经营性资产租金132.43万元收缴不及时;四是部分村集体资产被无偿侵占;五是房产租赁合同不规范,存在租期超《合同法》规定、未考虑资产的增值、合同要素不完整、以往审计发现的问题未整改到位等情况。

(三)小额工程管理规范化须加强。一是在建工程质量把控不严,存在材料以次充好、工程偷工减料、未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等行为;二是工程质量监管存在较大漏洞,存在重要工程变更未经审批手续、工程项目监管缺位、档案管理工作混乱、工程验收失实、施工资料不完整等问题;三是结算审核把关不严,存在现场查勘不到位、工程结算资料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四是部分村干部违规承揽工程。

(四)债权债务清理不够及时。一是部分村集体化解债务能力较弱。二是部分村集体债权清理不及时形成“无头帐”。

(五)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一是三资管理制度修订不及时;二是村报账员待遇保障跟进不及时。

(六)其他财务收支违规行为。存在涉嫌挪用不动产资料收集劳务费的问题。

四、审计处理意见及建议

对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县审计局已依法出具审计报告,并提出完善管理机制、强化财务监督、加强资产管理、规范工程管理等建议。

五、 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县农业农村局及各被审计乡镇高度重视,积极整改,如出台多项三资管理制度,完善三资管理机制;督促收回资金84.01万元,化解债务80万元,强化资金资产管理等。其他相关问题正在整改中。


打印】【 】【 背景颜色】【 辅助线】 【 关闭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发布机构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4-01

有效性

淳审公告〔2022〕5号-淳安县村级“三资”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公告

发布日期: 2022-04-01

浏览次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和县政府批准的年度审计计划(淳委审办〔2021〕5号)的要求,淳安县审计局自2021年4月13日起派出审计组,对全县村级“三资”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重点审计了千岛湖镇、枫树岭镇、文昌镇、石林镇、浪川乡5个乡镇2018-2020年的村级“三资”管理情况,并对重要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 被调查事项的基本情况

截至2020年底,淳安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339个,资产总额31.77亿元,其中货币资金3.77亿元。按资产经济性质分:经营性资产8.43亿元,非经营性资产23.34亿元;按资产形态分:流动资产5.04亿元,农业资产0.12亿元,长期资产3.26亿元,固定资产23.31亿元,无形资产0.04亿元。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516.03万亩,其中:耕地26.11万亩,园地38.94万亩,林地449.86万亩,养殖水面0.61万亩,农田水利设施用地0.51万亩。

截至2020年底,全县村集体负债合计13.55亿元,其中:流动负债2.56亿元,长期负债10.99亿元

2018-2020年,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分别为0.66亿元2.06亿元2.48亿元,年平均增幅93.85%。年经营性收入20万以上的村集体个数从2018年53个增加到2020年339个,实现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全覆盖。

二、 审计调查评价意见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县级各部门不断优化村级“三资”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村级财务监督机制建设:一是相继出台一系列“三资”管理规范性文件,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二是持续强化多部门协同监督管理举措,强化监督追责问责;三是率先推进“三资”数字化改革工作,实现村级“三资”账务处理智慧化、数字化转型。但是,审计中也发现部分乡镇及村集体在“三资”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纠正和完善。

三、 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一是并村不并账造成资金管理违规;二是部分村级市场化主体违规分配利润;三是白条抵库现象较为普遍;四是部分村集体定期存款未实行竞争性存放;五是部分村集体违规挪用土地征收补偿费;六是部分村集体“公积公益金”当万能科目使用。

(二)资产管理存在诸多漏洞。一是部分村集体不按程序操作造成村集体资产损失;二是个别村集体违规投标造成“表见代理”风险;三是经营性资产租金132.43万元收缴不及时;四是部分村集体资产被无偿侵占;五是房产租赁合同不规范,存在租期超《合同法》规定、未考虑资产的增值、合同要素不完整、以往审计发现的问题未整改到位等情况。

(三)小额工程管理规范化须加强。一是在建工程质量把控不严,存在材料以次充好、工程偷工减料、未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等行为;二是工程质量监管存在较大漏洞,存在重要工程变更未经审批手续、工程项目监管缺位、档案管理工作混乱、工程验收失实、施工资料不完整等问题;三是结算审核把关不严,存在现场查勘不到位、工程结算资料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四是部分村干部违规承揽工程。

(四)债权债务清理不够及时。一是部分村集体化解债务能力较弱。二是部分村集体债权清理不及时形成“无头帐”。

(五)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一是三资管理制度修订不及时;二是村报账员待遇保障跟进不及时。

(六)其他财务收支违规行为。存在涉嫌挪用不动产资料收集劳务费的问题。

四、审计处理意见及建议

对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县审计局已依法出具审计报告,并提出完善管理机制、强化财务监督、加强资产管理、规范工程管理等建议。

五、 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县农业农村局及各被审计乡镇高度重视,积极整改,如出台多项三资管理制度,完善三资管理机制;督促收回资金84.01万元,化解债务80万元,强化资金资产管理等。其他相关问题正在整改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