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雯委员:
您好!您《关于开展全民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建议》的提案已转县红十字会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十二分的感谢您对我县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为深入贯彻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高水平推进应急救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浙委办发〔2021〕75号)和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高水平推进“红十字救在身边”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办发〔2022〕29号)精神,实施“生命守护”工程,健全完善我县应急救护长效机制,提高全县居民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水平。
一、实施“救在身边”专项行动。一是“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学校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列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纳入学生军训课程,巩固提升初中10课时、高中6课时教学,在校学生高中阶段逐步推行“双证”(毕业证+救护员证),鼓励区域内高等院校学生主动参加救护员培训,提高学生救护员证持证率;校医、体育老师、安保人员等取证率达到100%。对取得救护员证的校医、体育教师、班主任等开展救护师资培训,鼓励教职员工参加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培训时间纳入培训学分与课时管理。在学校配备急救箱、AED、应急救护一体机等急救设备,建设“博爱校医室”,同时进行设施使用培训。依托救护服务阵地,发展救护志愿服务队伍,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二是“救在身边·交通救护伴行”行动。加大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应急救护培训力度,实现一线从业人员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全覆盖,重点加大公共交通和校车司乘人员、交通枢纽一线窗口服务人员、邮政人员、快递外卖员等救护员取证培训力度。在汽车站、高铁站加快配置急救箱、AED、应急救护一体机;在公共交通工具配置急救箱等设施设备。三是“救在身边·机关先行”行动。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全县机关干部素质能力培训体系,列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初任培训、党员春训冬训、中青年干部培训等各类培训班内容,纳入党校主体班次教学内容,将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纳入“主题党日”必学内容之一。四是“救在身边·志愿同行”行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博爱家园等阵地设立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急救技能训练馆,结合健康素养进礼堂等活动,为基层群众传授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村两委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应急救护员取证率达100%,将应急救护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内容,打造“救在身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列品牌项目。将应急救护培训列入志愿者通识培训内容,建立具备专业应急救护技能的志愿者参与重大赛事、活动应急救护服务保障的长效机制。建设应急救护志愿者队伍,积极招募“急救侠”救护员志愿者,推广应急救护取证培训与志愿者注册相结合,做好志愿者数据平台的融合共享,在“志愿汇”平台开放“红十字急救侠”志愿队伍管理端口。做好“红十字救在身边”中央文明委重点工作基层联系点的创建工作。五是“救在身边·安老护老”行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养老服务行业深入推进应急救护工作,优化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基本技能,提高应急救护能力。在康养联合体建立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应急救护师工作室,不断提高养老护理员持救护员证比例。六是“救在身边·救援先锋”行动。将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作为应急救援力量培训、演练、竞赛的重要内容。到2025年,全县社会应急力量救援队员救护员持证率达到95%以上。在应急救援力量救援队员中培育一批救护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自主性,不断提升我县社会应急力量应急救援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七是“救在身边·助力企业安全生产”行动。按行业落实主管部门责任,加强快递、物业、旅游、矿山、建筑、电力、危化品等重点行业的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提升高危、重点岗位人员的自救互救、防灾避险技能,在高危、重点岗位安全员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员中实现应急救护员全员持证。
二、加强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专职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应急救护人员职业化发展路子,扩大专职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县红十字会至少有2名专职应急救护师资。二是加强兼职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建设。扩大救护师资培养力度,在大型企业、重点领域、高危行业等培养一批师资队伍,提高行业部门自身应急救护培训能力。各乡镇、有关部门、行业要选送有爱心、有时间、有精力,取得救护员证的人员参加应急救护师培训。重点在教育、卫生、旅游、交通等专业人员中培养兼职应急救护师。探索建立兼职应急救护师参与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三是加强应急救护师资队伍管理。严格执行各级应急救护师培训标准,实行应急救护师分级培训、动态管理、继续教育制度。遴选优秀应急救护师,建立应急救护培训师工作室,打造精品课程。
三、加强应急救护阵地建设。一是落实应急救护培训阵地。按照“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常态化”要求,2025年前培育打造1个以上集培训、体验、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应急救护培训示范基地,11个以上应急救护实训基地,3个以上应急救护培训考点,2个救护师工作室,6个急救技能训练馆,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个集培训、学习辅导、实操体验等功能的应急救护培训阵地,并逐步向村(社区)拓展。二是加快建设应急救护服务阵地。整合已有医疗急救场地、设施设备等,在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等建设红十字救护站、服务站,公共交通工具普遍配置急救箱。已建成的红十字救护站、服务站、“博爱校医室”要加强人员值守,做到常态化开放。三是科学布设AED。按行业落实主管部门责任,在车站、高铁站、体育场馆、学校、行政中心、养老服务机构等人群密集公共场所配置AED,倡导居民小区配置AED。抓好AED使用培训,探索建立“机长制”和第三方机构参与AED维护机制,落实好AED配置后管控机制,组织人员参与阶段性评价,确保AED“能用”“管用”。
四、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和管理模式改革。一是进一步规范应急救护培训各项标准。严格按照省市培训要求和标准,依托救护师资工作室和专家顾问,培训师资定期进行交流、学习、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制订统一的培训要求,对培训课程定期进行绩效评估。二是实现应急救护数据归口管理。建立统一数据库,强化全县应急救护培训、公共场所AED配置、急救箱配置、应急救护志愿者等数据归集和动态管理。三是实施“教考分离”试点工作。按照“管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原则,探索开展救护员培训“教考分离”改革试点,逐步实现救护员取证考试统一,培训由各类社会机构承担。充分发挥社会的培训力量,鼓励支持有资质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推进应急救护培训社会化。
五、推进应急救护整体智治。一是加快应急救护培训系统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充分利用好省市推广的“救在身边”数字化应用管理系统。在“浙里办”和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线应急救护培训服务,方便公众网上学、掌上学、码上学。在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加快应急救护培训系统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推广网上视频理论学习,实现应急救护培训技能操作和考核全流程精密结合。二是构建多跨协同应用场景。实现120急救指挥系统、救护员和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与AED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交互,建立应急救护联动响应机制,为掌握专业救护技能的志愿者、工作人员发挥“第一响应人”作用搭建平台。重点在4A级景区、综合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场所推广应用。迭代升级淳安景区救护E站,实现4A以上景区全覆盖。
六、推进“救在身边”文明行动。一是倡导“救在身边”文明新风尚。将应急救护科普宣教知识纳入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纳入精神文明和卫生健康创建活动。将应急救护科普宣教作为居民的健康素养内容之一推广普及。二是突出“救在身边”主题宣传。结合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国际志愿者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策划开展影响面广、影响力大的主题宣传活动。三是营造“救在身边”宣传氛围。发挥主流媒体重要传播阵地作用,创新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传播方式,加大应急救护公益广告和科普宣教视频图文的传播力度。利用车站、高铁站、公交车等公共场所中的宣传设施,播放应急救护公益视频等,鼓励具备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市民使用急救设施设备实施紧急现场救护。
七、加强组织领导、政策保障和褒扬激励。一是成立应急救护工作专班,专班成员由淳安县“红十字救在身边”文明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组成,专班办公室设在县红十字会。设“救在身边”专项行动小组,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负责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各部门各乡镇进一步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应急救护工作,红十字会加强能力建设,切实承担起组织协调职责。二是将应急救护工作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护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对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建设应急救护阵地、公共场所配置急救设施设备等经费予以支持和资助。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应急救护公共服务力度。有关部门要履职尽责,支持和配合红十字会开展相关工作。将救护员取证培训作为重点岗位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三是大力弘扬应急救护工作先进典型,开展身边“最美应急救护师”“最美救护员”等选树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救护师资、救护员、模范单位及时给予褒扬激励。推荐优秀救护师资、救护员参加“最美系列”选树活动,提升“救在身边”社会影响力,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氛围。
再次感谢您对我县救护培训工作的关心,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分管领导:吕仙梅,64813482
承办人员:方华美,64825991
淳安县红十字会
二O二二年五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