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需要我们不断的传承和发扬。诗词歌赋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彩部分,它需要通过吟诵和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前者是听觉艺术,后者是视觉艺术。
由于历史的原因,吟诵读书法曾一度中断,以至于被称为“绝学”。2008年6月7日,吟诵读书法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读书法,自古读书皆吟诵,以前所谓“读书声”,今天称为“吟诵”。千年以来,吟诵在学堂里和文人之间代代相传。而近百年来随着教育方式的改变,吟诵逐渐淡出课堂、淡出国人的记忆,传承千年以上的“读书声”濒临失传。要建设文化强国,弘扬传统文化,必须从抢救文化的声音——“读书声”开始。
新安清调,简称“清调”,顾名思义,其发源地在新安文化的中心地带——淳安县(包括原遂安县)。一说真正起源在瀛山书院,瀛山书院位于浙江省淳安县西北六十公里的马凹里(今姜家镇上郭村)。南宋乾道七年(1171)、九年(1173),礼部侍郎詹仪之两次邀请朱熹来瀛山书院讲学。“与之往复问学,商补《大学·格致章》”。朱熹亲临瀛山书院讲学,四方学子闻风纷至沓来,听朱子授课,跟朱子学诗词古文吟诵,时日一久,自成腔调。因其清新自然,悠然动听,与新安的清新山水很是契合,故人称“新安清调”。
改革开放以来,淳安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千岛湖旅游开发,在推出自然风光的同时,打造人文景观,挖掘传统文化。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章剑清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在挖掘清调吟诵这一传统文化上,章剑清等人时常深入民间,拜访多位有私塾经历的老先生,聆听并录制了他们吟诵的诗文。在此基础上,章部长对挖掘出来的清调吟诵材料进行整理,提炼和优化,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清调调式。使清调这一地方传统文化得以重新回归。
如今,浙江的清调吟诵工作均出现了蓬勃发展局面。省、市、县三级专门成立清调吟诵专委会,经常发布清调吟诵文字和录音资料。目前,清调吟诵已在萧山、余杭、富阳、临安、建德、桐庐等地广泛开展。2020年8月,在千岛湖开展的“清调对话唐调、越调”活动,也广受关注,传为佳话。2020年12月,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朱立侠博士在浙江做了有关清调的讲座。2021年5月30日,由杭州市拥江办、杭州市文联主办的首届“拥江杯”杭州市诗文吟诵大赛中,清调吟诵一枝独秀,几乎垄断所有奖项。2021年10月31日,在富阳举行的“施肩吾杯”中华诗文吟诵大赛中,清调依然大放异彩,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和研习。
为进一步发扬光大最具淳安特色的新安清调文化,建议如下:
(一)建议在寒暑假组织全县的教育工作者,开展清调吟诵的线下培训,认识新安清调的特色、吟诵教学的意义。通过几期的线下培训及线上学习,要求全县的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学会并掌握新安清调的38个基本调的吟诵。
(二)建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逐步把新安清调吟诵这门特色课程纳入全县各中小学的日常课程中,让孩子们爱上吟诵,爱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章百秀委员:
您的《关于把新安清调吟诵纳入县中小学课堂提案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是我县一直重视并始终抓在手上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多年来也力所能及地做了不少努力。
一是开发校本教材,传承传统文化。一方面积极开发以国学经典为主的校本教材。如实验小学开发编撰的《淳实诵》、浪川小学诵读的《三字经》和南山学校《经典诵读》等。另一方面开设以诵读为主的校本课程。如千岛湖镇第六小学开设的“六小好声音”课程、千岛湖镇第八小学“朗读亭”的设置与吟诵课程的开设。
二是搭建活动载体,弘扬传统文化。一是打造“书香”“墨香”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各校园的围墙、教学楼的外墙,走廊、课室墙壁和课室后面的黑板等作为《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国学经典》等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无处不在。二是不断优化宣传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姜家镇中心小学开展“乡村少年宫”文化辅导活动,以书法教学,古诗词吟诵,经典故事学习等为主要辅导内容,让孩子在学习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是创新教学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培养诵读指导师,打造专业师资队伍。2021年共组织了10多位导读员外出培训,有效促进了诵读指导员能力的提升。同时,将诵读融入教师教学中。国学诵读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语文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联系。语文学科主要通过课前三分钟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营建孩子们与经典对话的环境,随时随处感受经典的魅力。此外,还把经典诵读与每周的社团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社团活动来激励孩子们积累祖国文化的精髓,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开展古诗文诵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经典的质量。
关于您提的“把新安清调吟诵纳入县中小学课堂的建议”,我们将继续完善落实措施:组织编写适合中小学教学的中华古典诗词吟诵教材,根据小、初不同阶段设计古典诗词吟诵的课程内容,打造一批区域内具有示范意义的“中华古典诗词吟诵”优秀课程。培养组建一支吟诵专业导师团队,评选吟诵特色学校,并将古典诗词吟诵纳入中小学相关的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增设古典诗词吟诵项目,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发挥学校的文化教育功能,进一步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厚植传统文化。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淳安教育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关心关注,为淳安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