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强化我县用电安全监管遏制电气火灾等涉电安全事故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 2022-08-02 16:55:48 来源: 淳安县应急管理局 点击率: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

各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

为有效提升我县用电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电气火灾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运行,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县用电安全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重要意义

随着我县城市规模和人员密集场所的不断增加,各类风险要素积聚叠加,同时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给城市建设、管理、运行带来新问题、新风险。存量风险和新增风险交织叠加并日趋复杂,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面临极大挑战。尤其是当前我县用电安全领域还存在电气管线设施设计冗余不足、老旧小区设施老化和用电负荷激增等突出问题,导致用电安全风险突出,进一步加大用电安全监管指导迫在眉睫。

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通过深化长效监管机制、强化用电宣教推广、优化技防措施等一系列措施,全方位排查隐患问题,全角度梳理监管漏洞,集中整治各类电气事故隐患,最大限度预防和避免因电气故障导致的各类事故,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主要任务

(一)严格落实社会单位主体责任。坚持使用单位是用电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硬件保障方面:社会单位要重点关注保障用电安全资金和设备投入情况,确保配电房、配电箱、电路管线及各类技防措施符合要求,并依法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其正确佩戴和使用,确保环境场所具备安全用电条。人员培训方面:社会单位要重点关注用电从业人员配置情况、人员教育培训情况及人员持证情况,规范带电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确保带电作业人员技能和意识符合岗位条件。制度建设方面:社会单位要重点关注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落实情况,结合法规要求和企业实际,做好制度、规程和预案的定期修订,为管理提供保障依据,实现机制运行精准高效。隐患排查方面:定期开展本区域电气隐患大排查,对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用电负荷超额、配电房设置不符合标准以及未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私拉乱接电线、使用无证、“三无”电器产品现象及时整改。

(二)严厉整治电器产品生产源头。将电器产品生产企业资质审批、认证管理作为抓好全县用电安全的重要抓手,严格资质审批和认证管理,不得以任何名义降低安全门槛,同时加大对已取证企业的日常监管力度,严查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等生产企业在绝缘材料、阻燃原料、线芯材质、线径等方面不按标准或降低标准生产的违法行为;严查套牌、贴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生产秩序,强化源头管理。

(三)严格把控电器产品销售过程。聚焦电器产品批发市场、销售储存仓库以及销售门店等重点场所以及各类电商网络渠道,进一步加大检查执法检查力度和频次,严厉打击销售无证或伪造、冒用认证证书、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和不合格商品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电器产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严肃查处建设工程违法行为。统筹抓好工程电气设计和工程电气施工,设计方面:严格按照电气工程设计质量终身负责制的相关要求,对设计单位不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于因电气设计不符合标准规范和对施工图审查机构不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审查行为而导致电气火灾事故的分别追究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单位责任。施工方面:加强电气施工质量管理,严查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采购有关电气设备及配套产品不符合设计要求等问题隐患;严查监理单位施工质量的监理责任履行不到位;严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使用质量不合格电器产品和违规安装现象导致的设备损坏、防护措施失效等隐患问题。依法追究因电气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火灾事故的施工、监理单位的责任。

(五)严密推进用电领域隐患排查。以乡镇为基本单元,重点排查村镇、社区、住宅小区公共区域电气线路敷设、连接及电表箱等硬件配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重点关注村镇、社区、住宅小区是否存在超负荷用电情况、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电线、是否使用假冒伪劣或“三无”电器产品等管理问题。同时要督促社区、物业等管理方严格落实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做好专业人员配置,定期做好巡查检查工作,同时要经常性开展针对群众的安全用电常识宣传。对整治难度大的区域性电气安全隐患上报县安委会实行挂牌督办。

(六)严厉打击从业人员无证上岗问题。在严格把关电气相关资格证书的审核发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针对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相关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根据职责,加强对电气行业从业人员配置情况、持证上岗情况的检查,核查人员配置是否符合要求以及资格证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切实提高全县电气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从业人员业务技能符合岗位要求。

(七)大力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教育。在村镇、社区、校园、企业、住宅小区、高层住宅等重点场所大力开展安全用电的警示教育、操作培训、应急演练等专项活动,持续加大用电安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向社会、民众、操作工人普及用电安全知识。要重点关注老年群体、小学和幼儿园的未成年人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用电教育,切实强化重点人员的安全用电防范技能。要持续加强用电安全文化建设,结合安全生产宣传“五进”行动相关要求,扩大宣传覆盖范围,将用电安全知识渗透至基层,通过应急(安全)宣教体验馆、社区宣传栏、农村文化大礼堂等平台,灵活运用二微一抖、视频号等新媒体载体,将安全用电氛围贯穿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安全防护意识。

(八)积极构建用电监管长效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将智慧用电技术等相关技防措施作为探索安全用电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应用智慧用电技术,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更好地发挥各类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用电领域的作用。要注重对当前结果的梳理和分析,针对发现用电安全的隐患问题和宣传教育措施落实过程中的短板问题和突出亮点,准确把握其中规律特点,找准症结根源,着眼长远,从监管制度上进行完善,确保监管长效机制和宣教长效机制持续优化。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本辖区(领域)的用电安全管理,充分认识做好用电安全监督管理对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意义,聚焦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用电主体责任、政府和相关部门落实安全用电监管责任两个重点责任落实,根据属地(行业领域)特点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职责清晰,组织有序,行动有力。

(二)聚焦重点问题,加大排查力度。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区域(领域)规律特点,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条块结合,科学统筹,对照前期梳理的风险普查情况,确保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全面覆盖,另要重点对前期电气事故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针对性的开展排查工作,持续保持用电安全“严查、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最大限度的消除可能引起电气事故的不稳定因素。

(三)强化宣传教育,注重实绩实效。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要聚焦意识提升和技能提升两个关键,围绕内容和方法两个重点,不断探索安全用电宣传新形式、新内容,全方位、持续性的做好群众安全用电宣教工作,实现宣传内容常新、活动不断、氛围浓厚。同时,要贴近实际,提升内容深度,从需求出发,促进各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安全用电行为的逐步养成。

(四)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警示曝光。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执法力度,将隐患排查和行政执法进行有机结合,严格查处、移送本行业领域内安全用电相关的违法行为,并以行刑衔接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加大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同时,要在公开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在各类媒体进行常态化曝光,促使广大群众通过典型案例深刻认识违规用电的严重危害性,强化社会宣传警示效应。



淳安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7月15日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淳安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强化我县用电安全监管遏制电气火灾等涉电安全事故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 2022-08-02 16:55:48

浏览次数:

各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

为有效提升我县用电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电气火灾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运行,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县用电安全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一、重要意义

随着我县城市规模和人员密集场所的不断增加,各类风险要素积聚叠加,同时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给城市建设、管理、运行带来新问题、新风险。存量风险和新增风险交织叠加并日趋复杂,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面临极大挑战。尤其是当前我县用电安全领域还存在电气管线设施设计冗余不足、老旧小区设施老化和用电负荷激增等突出问题,导致用电安全风险突出,进一步加大用电安全监管指导迫在眉睫。

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通过深化长效监管机制、强化用电宣教推广、优化技防措施等一系列措施,全方位排查隐患问题,全角度梳理监管漏洞,集中整治各类电气事故隐患,最大限度预防和避免因电气故障导致的各类事故,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主要任务

(一)严格落实社会单位主体责任。坚持使用单位是用电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硬件保障方面:社会单位要重点关注保障用电安全资金和设备投入情况,确保配电房、配电箱、电路管线及各类技防措施符合要求,并依法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其正确佩戴和使用,确保环境场所具备安全用电条。人员培训方面:社会单位要重点关注用电从业人员配置情况、人员教育培训情况及人员持证情况,规范带电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确保带电作业人员技能和意识符合岗位条件。制度建设方面:社会单位要重点关注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落实情况,结合法规要求和企业实际,做好制度、规程和预案的定期修订,为管理提供保障依据,实现机制运行精准高效。隐患排查方面:定期开展本区域电气隐患大排查,对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用电负荷超额、配电房设置不符合标准以及未设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私拉乱接电线、使用无证、“三无”电器产品现象及时整改。

(二)严厉整治电器产品生产源头。将电器产品生产企业资质审批、认证管理作为抓好全县用电安全的重要抓手,严格资质审批和认证管理,不得以任何名义降低安全门槛,同时加大对已取证企业的日常监管力度,严查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等生产企业在绝缘材料、阻燃原料、线芯材质、线径等方面不按标准或降低标准生产的违法行为;严查套牌、贴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生产秩序,强化源头管理。

(三)严格把控电器产品销售过程。聚焦电器产品批发市场、销售储存仓库以及销售门店等重点场所以及各类电商网络渠道,进一步加大检查执法检查力度和频次,严厉打击销售无证或伪造、冒用认证证书、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和不合格商品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电器产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严肃查处建设工程违法行为。统筹抓好工程电气设计和工程电气施工,设计方面:严格按照电气工程设计质量终身负责制的相关要求,对设计单位不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对于因电气设计不符合标准规范和对施工图审查机构不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审查行为而导致电气火灾事故的分别追究设计单位和施工图审查单位责任。施工方面:加强电气施工质量管理,严查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采购有关电气设备及配套产品不符合设计要求等问题隐患;严查监理单位施工质量的监理责任履行不到位;严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使用质量不合格电器产品和违规安装现象导致的设备损坏、防护措施失效等隐患问题。依法追究因电气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火灾事故的施工、监理单位的责任。

(五)严密推进用电领域隐患排查。以乡镇为基本单元,重点排查村镇、社区、住宅小区公共区域电气线路敷设、连接及电表箱等硬件配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重点关注村镇、社区、住宅小区是否存在超负荷用电情况、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电线、是否使用假冒伪劣或“三无”电器产品等管理问题。同时要督促社区、物业等管理方严格落实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做好专业人员配置,定期做好巡查检查工作,同时要经常性开展针对群众的安全用电常识宣传。对整治难度大的区域性电气安全隐患上报县安委会实行挂牌督办。

(六)严厉打击从业人员无证上岗问题。在严格把关电气相关资格证书的审核发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针对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相关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根据职责,加强对电气行业从业人员配置情况、持证上岗情况的检查,核查人员配置是否符合要求以及资格证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切实提高全县电气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从业人员业务技能符合岗位要求。

(七)大力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教育。在村镇、社区、校园、企业、住宅小区、高层住宅等重点场所大力开展安全用电的警示教育、操作培训、应急演练等专项活动,持续加大用电安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向社会、民众、操作工人普及用电安全知识。要重点关注老年群体、小学和幼儿园的未成年人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用电教育,切实强化重点人员的安全用电防范技能。要持续加强用电安全文化建设,结合安全生产宣传“五进”行动相关要求,扩大宣传覆盖范围,将用电安全知识渗透至基层,通过应急(安全)宣教体验馆、社区宣传栏、农村文化大礼堂等平台,灵活运用二微一抖、视频号等新媒体载体,将安全用电氛围贯穿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安全防护意识。

(八)积极构建用电监管长效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将智慧用电技术等相关技防措施作为探索安全用电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应用智慧用电技术,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更好地发挥各类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用电领域的作用。要注重对当前结果的梳理和分析,针对发现用电安全的隐患问题和宣传教育措施落实过程中的短板问题和突出亮点,准确把握其中规律特点,找准症结根源,着眼长远,从监管制度上进行完善,确保监管长效机制和宣教长效机制持续优化。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本辖区(领域)的用电安全管理,充分认识做好用电安全监督管理对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意义,聚焦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用电主体责任、政府和相关部门落实安全用电监管责任两个重点责任落实,根据属地(行业领域)特点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职责清晰,组织有序,行动有力。

(二)聚焦重点问题,加大排查力度。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区域(领域)规律特点,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条块结合,科学统筹,对照前期梳理的风险普查情况,确保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全面覆盖,另要重点对前期电气事故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针对性的开展排查工作,持续保持用电安全“严查、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最大限度的消除可能引起电气事故的不稳定因素。

(三)强化宣传教育,注重实绩实效。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要聚焦意识提升和技能提升两个关键,围绕内容和方法两个重点,不断探索安全用电宣传新形式、新内容,全方位、持续性的做好群众安全用电宣教工作,实现宣传内容常新、活动不断、氛围浓厚。同时,要贴近实际,提升内容深度,从需求出发,促进各生产经营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安全用电行为的逐步养成。

(四)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警示曝光。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执法力度,将隐患排查和行政执法进行有机结合,严格查处、移送本行业领域内安全用电相关的违法行为,并以行刑衔接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加大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同时,要在公开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在各类媒体进行常态化曝光,促使广大群众通过典型案例深刻认识违规用电的严重危害性,强化社会宣传警示效应。



淳安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