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部门窗口(资源库) > 农业农村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 >

激活企业核心资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3-11-24 13:47 来源: 农业农村局 点击率:
  • 索引号:002512288/2023-27984
  • 文 号:
  •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乡村振兴
  • 公开日期:2023-11-24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2512288/2023-27984

发布机构

农业农村局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有效性

激活企业核心资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

养殖塘也能生金了!近日,在2023年浙江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联合体会议上,工商银行淳安支行与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渔业生物活体资产抵押贷款合同,并于当日完成1000万元贷款资金的发放。这也是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签下的渔业生物活体资产抵押贷款第一单。

  “相当于激活了企业的核心资产。”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说,截至10月末,企业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即鲟鱼)账面价值达到6.8038亿元,占企业总资产的53.36%。受限于渔业生物活体资产抵押难题,此前企业主要通过信用贷款方式支撑资金需求,这一政策突破,为养殖型企业打开了新通道。

  鲟龙科技是全球鱼子酱行业的龙头企业,2022年企业鱼子酱出口量占我国鱼子酱出口量的68%,在全球市场占据约三分之一份额。鲟鱼养殖周期较长,从苗种养殖到可加工成鱼子酱通常需要7—15年。根据企业养殖鲟鱼的成本报表、评估报告,鲟龙科技和工商银行淳安县支行率先“试水”,首期鲟鱼活体抵押贷款额度1000万元,期限三年,利率3.5%。如果该模式实现覆盖推广,未来养殖塘里的鲟鱼们,预计可为企业增加约2.5至3亿元的贷款额度。

  农业项目普遍具有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市场及生产技术的影响和收益不稳定的特点。此前,省农业农村厅在调研全省农业重大产业项目、“千项万亿”工程农业农村优先领域项目进度时注意到,省内养殖类企业大多通过信用贷款、设施抵押贷款来解决资金需求难题。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制定全国首个《浙江省畜牧业、渔业资产抵押贷款操作指引(暂行)》(下称“指引”),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指引明确了开展抵押贷款的主体、额度、期限和利率、程序、贷后管理等内容。”省农业农村厅计财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养殖水产品资产的贷款额度问题,指引创新性地提出可通过养殖日志及投饲率,历史养殖水平和区域产量,结合当地市场价格和同等品牌售价等因素综合评估确定。

  针对银行不能贷、不敢贷的融资风险担忧,指引明确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租赁、保险、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机构联动,还支持和鼓励贷款人对畜牧业、渔业资产抵押贷款实施尽职免责制度。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金融资本是非常重要的源头活水。浙江将围绕农业农村投资需求重点,不断完善金融支持政策、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持续激活乡村资源、盘活金融支农通道。”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三季度,全省涉农贷款新增1.08万亿元,授信规模居全国第一;全省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9.2%,高于全国50.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一。

  据悉,鲟龙科技的这次贷款也是工商银行大力支持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工行淳安支行积极迎合国家政策导向,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期望和要求,围绕金融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持续在涉农和普惠领域发力,两项贷款余额一路创新高,尤其是普惠贷款余额更是实现了“三年三倍”的高速增长,并积极主动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更是多次完成了系统内、区域内多个首笔创新型业务,为乡村区域经济发展浇灌了金融活水。

(文稿来源:今日千岛湖数字报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