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窗口(资源库) > | 梓桐镇 > | 规划计划 > | 计划总结 > |
分享到: |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梓桐镇围绕全镇发展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攻坚克难、抢抓落实、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和抗洪抢险大阻击战,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镇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现将全年特色亮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艺术发展底盘更加稳健。一是艺术招商再结硕果。全年累计招引社会投资项目7个,全年招商引资工作排名位居全县前列。其中,作为进一步丰富全镇艺术业态的蜗牛房车露营基地、小隐园酒店项目和胡江露营基地3个重点艺术项目累计吸引社会资本6000余万元,建成后将成为梓桐“大艺术”“大文创”文章中的重要版图。此外,税源招商也实现逆势上扬,在全县税源发展乏力的大背景下,截至目前,已经实现税收收入123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80万元,预计全年能够实现税收收入15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26万元,税收增幅也位居全县所有乡镇前列。二是艺术品牌日臻响亮。牵头举办江南文化名镇联盟启动仪式,成功面向长三角地区打响梓桐艺术小镇名气,创新举办第六届书画文化节,依靠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艺术文化内容再次登上央视。成功与市教育局、浙江省艺术馆先后合作签订面向全市师生艺术培训的“青葵计划”、中等职业学校师生职业能力大赛和全省首家乡村流动美术馆。举办高太祺个人画展、省、市诗词(楹联)之乡创建活动、诗路花园·江南秘境巡回展、新农民培育营进县城、宁波大学艺术写生等系列艺术活动。流动的中共淳安县委纪念馆建成营业,车野俱乐部卡丁车公园、慈溪花海、德隐陶局、百爱朵娜岛成为新式网红打卡点,配合府前街书画院、梓桐书画院、梓桐艺术馆、蚁巢艺术馆等已有艺术场馆,全年共计开展写生、研学活动30余场次,接待中国美院、杭师大、浙师大、宁波大学等院校和临安美协、武义美协等写生团及市县各级疗养团、乡旅团等游客超过80余万人,带动民宿、餐饮等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实现旅游收入超过1600万元,成为拉动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三是艺术氛围愈发浓厚。充分利用浓厚书画氛围,在写书法、画国画基础上,引进陶艺、版画和兼职艺术家,以进一步丰富新农民培育营课程形式,德隐陶局、蚁巢版画班、油画班等一批面向农民、游客的全新艺术培训课、体验馆陆续营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开班200余次,培养成熟“农艺人”300余人,梓桐艺术进县城、进杭城、进魔都等主题活动相继开展,今年“我们的日子——千岛湖梓桐新农民绘画艺术展”、“我们的日子——民匠学堂师生作品展”走进上海,多件作品拍卖成交,成功实现艺术变现。
二、农业消薄模式日渐成熟。一是“番薯革命”再升级。在120余亩“制干番薯”基础上,创新引进种植“网红小香薯”,建成涵盖6个村的80余亩小香薯基地,将“番薯革命”延伸至全镇各村和70%的低收入农户,两季小香薯上市以来一直销售火爆,累计将带来30余万元的经营性收入,直接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2000余元,成为集体增收、百姓致富的“新宠儿”。这一做法得到省市媒体关注,“梓桐小香薯”“网红小香薯基地”等报道登上浙报和杭报头版。二是发展规模化农业。鼓励各村开展规模化土地流转,发展毛豆、大葱、茶叶、甜玉米、莲藕等高效作物,依托全镇“茶叶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全镇已拥有良种茶园7000余亩,中药材等经济作物2500余亩,水稻基地300余亩、大葱基地200亩、毛豆基地200亩、甜玉米基地55亩、莲藕基地15亩。同时,依靠引进钱进农业、娘心农品馆、文佳农业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为全镇消薄增收打开新通道,为相关村带来10万/年的稳定收入。三是注重借力发展。将各类帮扶项目与消薄增收紧密结合,全年累计安排联乡结村、区县协作等28个项目用于消薄增收,落实资金472万元。充分利用帮扶单位的渠道资源,打造稳定的农产品“点对点”销售平台,在市教育局等帮扶单位支持下,甜玉米、毛豆、小香薯等农产品进省城、进省市农博会、展销会等销售渠道日渐稳定,截至目前,已帮助销售梓桐小香薯、唐家甜玉米、诗画小曲酒、杏富消薄莲等一批网红农产品200余吨,实现增收70万元。
三、环保工作责任深入人心。切实扛起高质量保护千岛湖水质的责任,常态化、高要求推进清洁乡村、美丽庭院、五水共治和垃圾分类工作,一批 “美丽荣誉”落户梓桐。梓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终端成功入选市级最佳终端、杜井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和市级美育村顺利通过验收,成功申报西湖AAA级景区村庄和AAAA级景区镇,黄村精品村开工建设,创新开展垃圾分类“桶长制”,提升分类精准度,全镇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牢记环境修复责任,高效有序推进尾矿库清运,按照目标任务要求,截至年底,需完成千岛湖矿产品有限公司尾矿库清库工程60%,目前实际进度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65%,整个清运过程平稳有序。
四、基层党建固本强基。一是圆满完成村调工作。提早谋划、迅速行动,圆满完成慈溪、练溪两村撤并。按照主动上门走访农户、基础工作夯实在前、村调政策宣传到位的要求,第一时间抽调镇村业务骨干,成立攻坚专班,全面走访梳理涉调村重点难点问题,实现撤并村农户走访、联系全覆盖,村民、社员股东户代表会议平均参会率99.35%,同意率100%,撤并过程平稳有序。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顺利完成18个村支委换届,村委换届相关工作有序推进中,进一步优化村级组织干部队伍结构。推出“七色助跑团”升级版,结合全镇“七大工程”,在红色党建、橙色乡旅、黄色消薄、绿色环保、青色特产、蓝色民生、紫色宣传七支攻坚助跑团基础上,由主要领导带队成立胡江露营基地、西湖村马楼、尹山下山移民、水稻种植和工业园区收储五支攻坚专班,全程参与重点工作推进,进一步拧紧干部干事发条,全镇干部“多挑一些、多争一分、快跑一步”的工作意识已经形成。三是强化党员管理。常态化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利用党员义工载体,扎实推进党员轮训、实践教育等工作,组织全镇党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镇村产业发展、民生实事等各项工作。
二、下步工作思路
1、环境保护力求新成效。始终铭记生态保护这个第一任务,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切实扛起新时期环保重担。面对更高的保护要求,将继续深入推进清洁乡村、治污运维、垃圾分类等常规性工作力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临湖地带综合整治、肥药双控、退耕还林等工作,确保全流域水质达标。
2、艺术产业力求新突破。通过近年来的打造,“一点多元”的艺术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伴随人气不断涌入,已有的接待、服务能力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因此,在明年我们将继续重点抓好石川坞酒店二期、露营基地、房车营地等几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在明年实现落地营业。在此基础上,依托研学项目、“千名大学生进梓桐”写生等活动的推进,精细化打造梓桐特色书画康养旅游、研学路线。
3、消薄增收力求新进展。虽然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但对照新阶段目标要求,任务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正是深知如此,我们目前就已经开始围绕“一村一策”“一村一产”的模式,结合各村产业,因地制宜,帮助部分区域偏、资源少的脱贫困难村出谋划策,计划发展例如餐饮接待、连片农业等一批投资小、效益好、增收稳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巩固全镇消薄增收工作成果。
4、常态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积极应对疫情防控新形势,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动态调整防控策略,紧盯重点地区返程人员,分类管控相关人员,做好疫情输入防范工作,着力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坚决守住疫情防线。
5、党建工作力求新作为。经历村级组织换届之后,一批新人上岗,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及时做好刚刚培训和就职教育,以激发新人干事活力。同时继续加强基层人才培养,一方面加强教育培养,依托主题教育、党员义工等平台,培养一批善作为、敢担当的接班人;另一方面,强化组织管理,提前谋划村级组织换届,通过完善组织建设让一批在外乡贤志士主动参与到村集体的工作中来,为组织建设贡献力量。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2512958/2023-24847
发布机构
梓桐镇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2-02
有效性
梓桐镇2021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3-02-02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梓桐镇围绕全镇发展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攻坚克难、抢抓落实、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和抗洪抢险大阻击战,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镇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现将全年特色亮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艺术发展底盘更加稳健。一是艺术招商再结硕果。全年累计招引社会投资项目7个,全年招商引资工作排名位居全县前列。其中,作为进一步丰富全镇艺术业态的蜗牛房车露营基地、小隐园酒店项目和胡江露营基地3个重点艺术项目累计吸引社会资本6000余万元,建成后将成为梓桐“大艺术”“大文创”文章中的重要版图。此外,税源招商也实现逆势上扬,在全县税源发展乏力的大背景下,截至目前,已经实现税收收入123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80万元,预计全年能够实现税收收入15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26万元,税收增幅也位居全县所有乡镇前列。二是艺术品牌日臻响亮。牵头举办江南文化名镇联盟启动仪式,成功面向长三角地区打响梓桐艺术小镇名气,创新举办第六届书画文化节,依靠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艺术文化内容再次登上央视。成功与市教育局、浙江省艺术馆先后合作签订面向全市师生艺术培训的“青葵计划”、中等职业学校师生职业能力大赛和全省首家乡村流动美术馆。举办高太祺个人画展、省、市诗词(楹联)之乡创建活动、诗路花园·江南秘境巡回展、新农民培育营进县城、宁波大学艺术写生等系列艺术活动。流动的中共淳安县委纪念馆建成营业,车野俱乐部卡丁车公园、慈溪花海、德隐陶局、百爱朵娜岛成为新式网红打卡点,配合府前街书画院、梓桐书画院、梓桐艺术馆、蚁巢艺术馆等已有艺术场馆,全年共计开展写生、研学活动30余场次,接待中国美院、杭师大、浙师大、宁波大学等院校和临安美协、武义美协等写生团及市县各级疗养团、乡旅团等游客超过80余万人,带动民宿、餐饮等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实现旅游收入超过1600万元,成为拉动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三是艺术氛围愈发浓厚。充分利用浓厚书画氛围,在写书法、画国画基础上,引进陶艺、版画和兼职艺术家,以进一步丰富新农民培育营课程形式,德隐陶局、蚁巢版画班、油画班等一批面向农民、游客的全新艺术培训课、体验馆陆续营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开班200余次,培养成熟“农艺人”300余人,梓桐艺术进县城、进杭城、进魔都等主题活动相继开展,今年“我们的日子——千岛湖梓桐新农民绘画艺术展”、“我们的日子——民匠学堂师生作品展”走进上海,多件作品拍卖成交,成功实现艺术变现。
二、农业消薄模式日渐成熟。一是“番薯革命”再升级。在120余亩“制干番薯”基础上,创新引进种植“网红小香薯”,建成涵盖6个村的80余亩小香薯基地,将“番薯革命”延伸至全镇各村和70%的低收入农户,两季小香薯上市以来一直销售火爆,累计将带来30余万元的经营性收入,直接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2000余元,成为集体增收、百姓致富的“新宠儿”。这一做法得到省市媒体关注,“梓桐小香薯”“网红小香薯基地”等报道登上浙报和杭报头版。二是发展规模化农业。鼓励各村开展规模化土地流转,发展毛豆、大葱、茶叶、甜玉米、莲藕等高效作物,依托全镇“茶叶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全镇已拥有良种茶园7000余亩,中药材等经济作物2500余亩,水稻基地300余亩、大葱基地200亩、毛豆基地200亩、甜玉米基地55亩、莲藕基地15亩。同时,依靠引进钱进农业、娘心农品馆、文佳农业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为全镇消薄增收打开新通道,为相关村带来10万/年的稳定收入。三是注重借力发展。将各类帮扶项目与消薄增收紧密结合,全年累计安排联乡结村、区县协作等28个项目用于消薄增收,落实资金472万元。充分利用帮扶单位的渠道资源,打造稳定的农产品“点对点”销售平台,在市教育局等帮扶单位支持下,甜玉米、毛豆、小香薯等农产品进省城、进省市农博会、展销会等销售渠道日渐稳定,截至目前,已帮助销售梓桐小香薯、唐家甜玉米、诗画小曲酒、杏富消薄莲等一批网红农产品200余吨,实现增收70万元。
三、环保工作责任深入人心。切实扛起高质量保护千岛湖水质的责任,常态化、高要求推进清洁乡村、美丽庭院、五水共治和垃圾分类工作,一批 “美丽荣誉”落户梓桐。梓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终端成功入选市级最佳终端、杜井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和市级美育村顺利通过验收,成功申报西湖AAA级景区村庄和AAAA级景区镇,黄村精品村开工建设,创新开展垃圾分类“桶长制”,提升分类精准度,全镇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牢记环境修复责任,高效有序推进尾矿库清运,按照目标任务要求,截至年底,需完成千岛湖矿产品有限公司尾矿库清库工程60%,目前实际进度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65%,整个清运过程平稳有序。
四、基层党建固本强基。一是圆满完成村调工作。提早谋划、迅速行动,圆满完成慈溪、练溪两村撤并。按照主动上门走访农户、基础工作夯实在前、村调政策宣传到位的要求,第一时间抽调镇村业务骨干,成立攻坚专班,全面走访梳理涉调村重点难点问题,实现撤并村农户走访、联系全覆盖,村民、社员股东户代表会议平均参会率99.35%,同意率100%,撤并过程平稳有序。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顺利完成18个村支委换届,村委换届相关工作有序推进中,进一步优化村级组织干部队伍结构。推出“七色助跑团”升级版,结合全镇“七大工程”,在红色党建、橙色乡旅、黄色消薄、绿色环保、青色特产、蓝色民生、紫色宣传七支攻坚助跑团基础上,由主要领导带队成立胡江露营基地、西湖村马楼、尹山下山移民、水稻种植和工业园区收储五支攻坚专班,全程参与重点工作推进,进一步拧紧干部干事发条,全镇干部“多挑一些、多争一分、快跑一步”的工作意识已经形成。三是强化党员管理。常态化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利用党员义工载体,扎实推进党员轮训、实践教育等工作,组织全镇党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镇村产业发展、民生实事等各项工作。
二、下步工作思路
1、环境保护力求新成效。始终铭记生态保护这个第一任务,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切实扛起新时期环保重担。面对更高的保护要求,将继续深入推进清洁乡村、治污运维、垃圾分类等常规性工作力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临湖地带综合整治、肥药双控、退耕还林等工作,确保全流域水质达标。
2、艺术产业力求新突破。通过近年来的打造,“一点多元”的艺术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伴随人气不断涌入,已有的接待、服务能力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因此,在明年我们将继续重点抓好石川坞酒店二期、露营基地、房车营地等几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在明年实现落地营业。在此基础上,依托研学项目、“千名大学生进梓桐”写生等活动的推进,精细化打造梓桐特色书画康养旅游、研学路线。
3、消薄增收力求新进展。虽然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但对照新阶段目标要求,任务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正是深知如此,我们目前就已经开始围绕“一村一策”“一村一产”的模式,结合各村产业,因地制宜,帮助部分区域偏、资源少的脱贫困难村出谋划策,计划发展例如餐饮接待、连片农业等一批投资小、效益好、增收稳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巩固全镇消薄增收工作成果。
4、常态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积极应对疫情防控新形势,严格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动态调整防控策略,紧盯重点地区返程人员,分类管控相关人员,做好疫情输入防范工作,着力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坚决守住疫情防线。
5、党建工作力求新作为。经历村级组织换届之后,一批新人上岗,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及时做好刚刚培训和就职教育,以激发新人干事活力。同时继续加强基层人才培养,一方面加强教育培养,依托主题教育、党员义工等平台,培养一批善作为、敢担当的接班人;另一方面,强化组织管理,提前谋划村级组织换届,通过完善组织建设让一批在外乡贤志士主动参与到村集体的工作中来,为组织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