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乡镇窗口(资源库) >鸠坑乡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

淳安县鸠坑乡人民政府2022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3-02-02 来源: 鸠坑乡 点击率:
  • 索引号:002512974/2023-24857
  • 文 号:
  • 发布机构:鸠坑乡
  •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计划总结
  • 公开日期:2023-02-02

2022年,鸠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锚定“茶韵鸠坑、有机小镇”定位,持之以恒抓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民生福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2022年亮点工作

(一)聚焦高质量绿色发展,推动产业带动共富。依托悠久茶文化和优质茶资源,连续14年成功举办茶博会,2022年以“贡茶鸠坑·龙井祖庭”为主题召开专家研讨会,从历史渊源、品质内涵、种质资源等多个维度研讨鸠坑茶的品种优势,通过政府搭台、名家献言的形式,推动茶产业转型发展,从而达到百姓受益的目的。推进青苗渔村打造,对村庄环境、房屋立面、配套设施进行整治提升,引进社会资本对村落整体包装,打造共享民宿村,同时布局渔业相关资源全力打造休闲渔村项目,丰富旅游业态。经初步测算,仅依靠一期规划,就可以为村内提供就业岗位近50个,预计每年可为村民提供近80万元的收入。流转180余亩土地,完成十二坝新良种茶基地建设,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融入生态景观、有机元素,打造全县最美茶园网红打卡点。推动茶博馆装修,通过现代展陈与鸠坑茶“源”千年历史古风展示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将展馆打造成一个集茶文化、历史、生态发展为一体的沉浸式茶廊。

(二)聚焦乡村环境提升,推动生态引领共富。围绕“高标准保护、高水平建管”要求,持续推进污水运维精细化提升,完成沿湖沿溪污水终端提升改造项目10个、鸠坑溪交接断面水质和自动监测站建设,稳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达标率和鸠坑溪出境断面水质。常态化做好检查巡查工作,建立巡查检查机制,动态开展沿湖沿线巡查,生活垃圾分类、清洁乡村工作检查,2022年以来生态环境有效提升,其中垃圾分类被3次列入县级红榜。

(三)聚焦体制机制完善,推动发展融合共富。深刻认识共同富裕的内涵本质,围绕两山转化,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头,建立“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主导、基地示范、农户参与,统一规范茶园生产、采摘标准,通过订单收购、二次返利等方式,实现优质优价,助推企业、农户双丰收。如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万岁岭”经营模式联结基地1000余亩、农户200多户,带动农户增收200万元。

二、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鸠坑乡将进一步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谋发展、抓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进一步做优产业,着力厚植深绿发展新优势

继续围绕“三茶”统筹发展共富示范区建设目标,通过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上持续发力,全力打造鸠坑茶金名片,努力走出一条茶产业融合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1.深挖茶文化,铸就茶形象。深化鸠坑茶文化的挖掘与展示,持续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跟踪鸠坑茶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厚重鸠坑茶生产历史。坚持节庆搭台,产业推介,持续开展茶树王祭祖、茶博会等系列活动,加强与科研机构、媒体合作,进一步宣传推介鸠坑茶,推动茶文化活动交流。推进“茶树王”核心区块打造,通过翠峰塘联茶文化精品村建设以及鸠20、鸠16、鸠211等单株母树保护区等项目建设,常青“古茶树群”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全力打造“茶文化朝拜圣地”。

2.深耕茶产业,打造茶品牌。加强与县级部门的对接联系,整合各类茶种质资源,开展百茶园建设,并将其打造成县级茶产业观光旅游胜地。持续做好夏秋茶保价基金,对低于市场价的茶叶给予保底补贴,为企业拓展市场和农民稳定增收保驾护航。做好“鸠小青”系统研发(茶产业数字系统),从茶叶生产、防治、销售、农旅融合多维度进行数字化提升。利用低成本、可定制、数字化通用农业生产监控体系,结合茶叶种植、生长数据模型,同时满足茶叶生长中环境实时监测、远程汇聚与收购价格显示等功能,改变传统产销监控模式。

3.深化茶科技,彰显茶活力。充分发挥茶专家、茶协会、茶企、茶农的资源优势,推进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依靠茶科技,做大做强茶产业。强化有机生产,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落实统防统治和肥药双减工作,严守保护底线,促进生态美富。继续做好杭州市整乡镇推进山区产业发展项目,出台补助政策,鼓励茶企新建、改建、扩建茶叶加工厂房和设备更新换代。突出科技引擎,加大与浙江大学等院校合作力度,推进中小茶厂提升、鸠坑茶精深加工改造等一批项目,坚持内培外引,提升鸠坑茶发展内生动力。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茶叶专家作用,促进茶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进一步做精环境,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新示范。始终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抓环境治理,巩固美丽城镇、3A级景区镇创建以及涉水设施整治成果,拉高标杆,坚守生态红线,强化临湖地带项目动态监管,推动科学发展。持续推进垃圾分类撤桶入户工作,提升农户分类质量。深化“三清三整三提升”载体,开展农村治污、垃圾分类、清洁乡村等农居环境整治行动,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有人管、管得好”。

(三)进一步做活民生,着力筑就幸福生活新品质。聚焦弱势困难全体,优化社会救助政策,提高救助金精准帮扶效能。切实强化“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建设,深入开展基层基础网格化大排查,强化与派出所、司法所、各村法律顾问的工作衔接,充分发挥警民联调、司法进综治中心及村级法律顾问的作用,多方借力,构建“大调解”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及时消除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隐患。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安全隐患治理,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四)进一步做实党建,着力提升干事创业新水平。以抓深抓实“七张问题清单”提高党的领导力为关键,紧紧围绕“争先晋位 全域建强”工作目标,按照“党建统领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的工作思路,通过在“抓干部队伍”“抓党建基础”“抓人才引进”等方面发力,将基层党建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同时,重点结合新茶博馆开馆仪式,拟邀请茶叶采购商和校企合作团队参与,争创茶叶领域乡村共富人才综合体。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建议

(一)加强龙头茶企的培育引进。鸠坑茶企普遍规模不大,企业主及大户资金实力不强、文化水平不高,会炒不会卖、会卖不懂茶现象突出,缺乏强有力的炒茶大哥和龙头企业带动引领。建议统筹县级力量,引进市级国企或品牌龙头茶企参与鸠坑茶生产经营,同时引进销售大咖,推进茶企联销。

(二)支持鸠坑“三茶”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当前,鸠坑乡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上持续发力,打造三茶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茶产业促进共同富裕之路,建议出台扶持政策,带动引领三茶统筹发展探索实践,推动千年贡茶复兴,发挥鸠坑茶最大带动效应。

(三)积极推动青虹大桥项目落地。鸠坑交通条件目前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鸠坑茶核心产区(老鸠坑片)仍处于乡域断头路的源头,市民游客游玩均需原路折返。希望着眼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改善偏远地区交通条件,积极考虑推动鸠坑口青虹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启动建设。


打印】【 】【 背景颜色】【 辅助线】 【 关闭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2512974/2023-24857

发布机构

鸠坑乡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2-02

有效性

淳安县鸠坑乡人民政府2022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3-02-02

浏览次数:

2022年,鸠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锚定“茶韵鸠坑、有机小镇”定位,持之以恒抓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民生福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2022年亮点工作

(一)聚焦高质量绿色发展,推动产业带动共富。依托悠久茶文化和优质茶资源,连续14年成功举办茶博会,2022年以“贡茶鸠坑·龙井祖庭”为主题召开专家研讨会,从历史渊源、品质内涵、种质资源等多个维度研讨鸠坑茶的品种优势,通过政府搭台、名家献言的形式,推动茶产业转型发展,从而达到百姓受益的目的。推进青苗渔村打造,对村庄环境、房屋立面、配套设施进行整治提升,引进社会资本对村落整体包装,打造共享民宿村,同时布局渔业相关资源全力打造休闲渔村项目,丰富旅游业态。经初步测算,仅依靠一期规划,就可以为村内提供就业岗位近50个,预计每年可为村民提供近80万元的收入。流转180余亩土地,完成十二坝新良种茶基地建设,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融入生态景观、有机元素,打造全县最美茶园网红打卡点。推动茶博馆装修,通过现代展陈与鸠坑茶“源”千年历史古风展示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将展馆打造成一个集茶文化、历史、生态发展为一体的沉浸式茶廊。

(二)聚焦乡村环境提升,推动生态引领共富。围绕“高标准保护、高水平建管”要求,持续推进污水运维精细化提升,完成沿湖沿溪污水终端提升改造项目10个、鸠坑溪交接断面水质和自动监测站建设,稳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达标率和鸠坑溪出境断面水质。常态化做好检查巡查工作,建立巡查检查机制,动态开展沿湖沿线巡查,生活垃圾分类、清洁乡村工作检查,2022年以来生态环境有效提升,其中垃圾分类被3次列入县级红榜。

(三)聚焦体制机制完善,推动发展融合共富。深刻认识共同富裕的内涵本质,围绕两山转化,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头,建立“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主导、基地示范、农户参与,统一规范茶园生产、采摘标准,通过订单收购、二次返利等方式,实现优质优价,助推企业、农户双丰收。如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万岁岭”经营模式联结基地1000余亩、农户200多户,带动农户增收200万元。

二、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鸠坑乡将进一步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谋发展、抓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进一步做优产业,着力厚植深绿发展新优势

继续围绕“三茶”统筹发展共富示范区建设目标,通过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上持续发力,全力打造鸠坑茶金名片,努力走出一条茶产业融合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1.深挖茶文化,铸就茶形象。深化鸠坑茶文化的挖掘与展示,持续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跟踪鸠坑茶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厚重鸠坑茶生产历史。坚持节庆搭台,产业推介,持续开展茶树王祭祖、茶博会等系列活动,加强与科研机构、媒体合作,进一步宣传推介鸠坑茶,推动茶文化活动交流。推进“茶树王”核心区块打造,通过翠峰塘联茶文化精品村建设以及鸠20、鸠16、鸠211等单株母树保护区等项目建设,常青“古茶树群”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全力打造“茶文化朝拜圣地”。

2.深耕茶产业,打造茶品牌。加强与县级部门的对接联系,整合各类茶种质资源,开展百茶园建设,并将其打造成县级茶产业观光旅游胜地。持续做好夏秋茶保价基金,对低于市场价的茶叶给予保底补贴,为企业拓展市场和农民稳定增收保驾护航。做好“鸠小青”系统研发(茶产业数字系统),从茶叶生产、防治、销售、农旅融合多维度进行数字化提升。利用低成本、可定制、数字化通用农业生产监控体系,结合茶叶种植、生长数据模型,同时满足茶叶生长中环境实时监测、远程汇聚与收购价格显示等功能,改变传统产销监控模式。

3.深化茶科技,彰显茶活力。充分发挥茶专家、茶协会、茶企、茶农的资源优势,推进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依靠茶科技,做大做强茶产业。强化有机生产,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落实统防统治和肥药双减工作,严守保护底线,促进生态美富。继续做好杭州市整乡镇推进山区产业发展项目,出台补助政策,鼓励茶企新建、改建、扩建茶叶加工厂房和设备更新换代。突出科技引擎,加大与浙江大学等院校合作力度,推进中小茶厂提升、鸠坑茶精深加工改造等一批项目,坚持内培外引,提升鸠坑茶发展内生动力。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茶叶专家作用,促进茶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进一步做精环境,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新示范。始终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抓环境治理,巩固美丽城镇、3A级景区镇创建以及涉水设施整治成果,拉高标杆,坚守生态红线,强化临湖地带项目动态监管,推动科学发展。持续推进垃圾分类撤桶入户工作,提升农户分类质量。深化“三清三整三提升”载体,开展农村治污、垃圾分类、清洁乡村等农居环境整治行动,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有人管、管得好”。

(三)进一步做活民生,着力筑就幸福生活新品质。聚焦弱势困难全体,优化社会救助政策,提高救助金精准帮扶效能。切实强化“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建设,深入开展基层基础网格化大排查,强化与派出所、司法所、各村法律顾问的工作衔接,充分发挥警民联调、司法进综治中心及村级法律顾问的作用,多方借力,构建“大调解”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及时消除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隐患。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安全隐患治理,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四)进一步做实党建,着力提升干事创业新水平。以抓深抓实“七张问题清单”提高党的领导力为关键,紧紧围绕“争先晋位 全域建强”工作目标,按照“党建统领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的工作思路,通过在“抓干部队伍”“抓党建基础”“抓人才引进”等方面发力,将基层党建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同时,重点结合新茶博馆开馆仪式,拟邀请茶叶采购商和校企合作团队参与,争创茶叶领域乡村共富人才综合体。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建议

(一)加强龙头茶企的培育引进。鸠坑茶企普遍规模不大,企业主及大户资金实力不强、文化水平不高,会炒不会卖、会卖不懂茶现象突出,缺乏强有力的炒茶大哥和龙头企业带动引领。建议统筹县级力量,引进市级国企或品牌龙头茶企参与鸠坑茶生产经营,同时引进销售大咖,推进茶企联销。

(二)支持鸠坑“三茶”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当前,鸠坑乡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上持续发力,打造三茶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茶产业促进共同富裕之路,建议出台扶持政策,带动引领三茶统筹发展探索实践,推动千年贡茶复兴,发挥鸠坑茶最大带动效应。

(三)积极推动青虹大桥项目落地。鸠坑交通条件目前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鸠坑茶核心产区(老鸠坑片)仍处于乡域断头路的源头,市民游客游玩均需原路折返。希望着眼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改善偏远地区交通条件,积极考虑推动鸠坑口青虹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启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