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提案
“关于把下姜村打造成我县高质量发展金名片的建议”,“关于统筹大下姜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区域共同富裕的建议“
答复日期:2023-05-16   点击率:
  • 所属类别:请选择
  • 提案人:何晓莲
具体内容:

关于把下姜村打造成我县高质量发展金名片的建议


提 案 人:何晓莲

提案内容:下姜村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典型代表和我省“共同富裕”的示范点,随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下姜村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到下姜来考察学习、旅游观光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要抓住机会,乘着党的二十大的东风把下姜村打造成我县又一张亮丽的金名片。为此,建议:

1.确定名片主题,增艳下姜村的红色亮点。如果说千岛湖的名片是绿色,那么下姜村的名片就是红色。下姜村是六任省委书记的基层联系点,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实践的展示窗口,是“四种人”要求的首提地。我们要充分挖掘下姜村的红色文化,打响“四种人”品牌,高标准推进新时代党性教育基地品牌提升工程,给下姜村的红色主题增光添彩。

2.夯实名片载体,完善“三同”党性教育品牌模式。去年市委党校到下姜开展“三同”教育主体班已有9个。同时,2022年12月15日,在全市党群服务打擂比武活动中,枫树岭镇“主题党日三同教育套餐”项目入围决赛,并获评“全市最佳主题党日套餐”。今年,省委党校主体班已确定到下姜村开展“三同”教育。“三同”教育已逐步成为下姜村党性教育的一块品牌。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丰富“三同”教育内容,如学员们在下姜村接受党性教育时,可以开展一个别样的主题党日,聆听一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上一堂农家板凳课堂、参与一次田间劳作、组织一次夜访农户、制作一餐农家美食。让学员们在体味到“原滋原味”“党味醇厚”党性教育的同时,也能品尝到下姜村独特的“土味浓浓”“辣味十足”的乡村味道。

3.擦亮名片亮点,塑造下姜村“品牌”人物。人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下姜村的发展离不开下姜村老百姓的创新和奋斗。所以要打造出一批能够代表“下姜精神”的典型人物。如三次接待过省委书记、带领下姜村从走出贫困,到今天依然是下姜村品牌宣传员的姜银祥老书记;为了发展乡村经济,第一个带头开民宿、第一个带头做沼气池的姜祖海老党员;第一个回乡创业的年轻人,现如今担任村党总支书记的致富带头人,如今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姜丽娟等等,有了这些有血有肉的下姜村村民的生动形象,使下姜村的品牌内容更加充实。

4.构建平台,做好“下姜村”品牌输出。一是共富平台。持续推进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的打造,作为走进中央党校课堂的样板案例,我们要不断推进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的挖掘和研究。外聘省内处知名专家对它进行研究和推广,形成“下姜村”品牌中的一个共富打造的亮点。二是产品平台。除了现有的“下姜村”“下姜红”等系列品牌,还需加强与其它乡村的联系,共同开发新产品,丰富品牌产品品种。同时拉升产品的产业链、供应链,稳固产业链的安全性。一体化建立品牌标准、品牌示范基地、品牌准入制度,探索与淳安农特产品行业、金融业行业等进行品牌授权开展战略合作。三是活动平台。常态化举办感恩日、旅游文化节、民俗节等活动,加快下姜村品牌价值转化。

 

 

 

 

 

 

 

 

 

 

 

 


 

关于统筹大下姜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区域共同富裕的建议

 

提 案 人:李刚

提案内容:淳安县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由枫树岭镇、大墅镇的25个行政村组成,地域面积达到350平方公里,覆盖人口2.5万人。近年来,大下姜联合体深挖下姜村区位政治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统筹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文旅产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探索走出一条“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跨区联动发展新模式,形成能在县内外复制推广的发展经验。

一、大下姜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效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水青山建得越来越美。近年来,大下姜联合体始终把生态资源作为最宝贵的核心资源。先后实施农村沼气、河道整治、污水纳管等工程,开展农村智能化垃圾分类,开展屋立面整治和墙体美化、拆违拆旧行动,完成下姜景区规范化管理、大下姜文旅客厅展示馆、研学营地、大下姜农产品馆、下姜村乐享中心等项目,将旧村庄变成了今天国家4a级景区。

二是赓续红色旅游,红色品牌引领越来越强。以打造沉浸式党性教育基地为目标,系统开发“习近平总书记下姜村帮扶路”“千岛湖保护路”“大下姜共富路”三条精品课程线路,打造“全国村书记论坛”党建品牌、“梦想大讲堂”培训品牌,开设“听老书记讲习近平总书记在下姜的小故事”等主题课程,成功创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

三是创新融合发展,金山银山做得越来越大。大下姜联合体依托绿水青山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立下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户以资源、资金、人口三种方式自由入股公司,通过“村集体+企业”“村干部+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统一管理和分客,推动36家民宿抱团发展。引进社会资本发展农业民俗观光体验项目,打造腊月草莓、六月鲜桃、八月葡萄、启梦农园、莫岛生态蜂蜜谷等智慧农旅产业。

二、大下姜文旅协调发展的短板

一是基础设施亟需完善。大下姜区域地处浙西山区,区位优势不明显,现有对外交通以淳杨线、枫常线为主,部分片区存在“阻梗路”现象,不能满足群众出行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白马乳洞、磨心尖、铜山唐代采矿遗址、原始次森林大源林区、千亩杜鹃花海、千岛湖大峡谷等自然资源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跟不上当前户外游发展的步伐。

二是红色资源渴望赋能。虽然有“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战斗遗址”的近代革命红和“六任省委书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基层联系点”的现代红,但红色旅游起步晚、影响力小、缺乏整合,发展不成熟,开拓创新意识欠缺,对接市场意识不足,农文旅产业发展很难形成规模化效益。

三是乡村人才急需丰富。大下姜区域留守在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小孩和部分学历偏低的青年,由于素质教育的不足,农民对文化产业没有概念,对特色文化产业认同感较低。民俗文化传承人后继乏人、红色文化宣传创新不足;大下姜区位相对偏远,文创扶持政策力度不大,导致高层次人才和乡村经营人才稀。

四是文旅融合体系亟待健全。大下姜区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资源丰富,但投资分散、各自为政、相互独立,缺乏通盘和整体考虑,没有形成一条主题鲜明的旅游线路,散失了规模效应,阻碍了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导致丰富的文化产业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

三、大下姜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是纵深推进下姜至白马红色研学项目。整合红色核心资源,积极争取省委党校或市委党校设立下姜分校,高标准建设下姜新时代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总结提升“四种人”、“三同”教育理论体系,并结合《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立足“2+5+10”精品课程,“两个化先行”以及“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为主题的专题课程,精心打造一条以“课堂学习+实景体验”为主要方式的沉浸式、嵌入式党性教育教学路线。

二是全面推广红色+绿色疗休养旅游项目。引进市场主体,开发五狼坞千岛湖大峡谷、汪村茶文化体验园和磨心尖露营基地等项目,推广攀岩、溜索、戏水以及石头画、汉服秀、书法秀等游客体验项目;依托市场主体运营,推进下姜现代产业园、源塘莫岛蜂业等7个教育实践基地提升改造,带动观光农业发展;以政府引导为主,策划下姜民俗文化节、开蜜节、红高粱文化节、白马地瓜干节等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积极探索“节庆+产业”新模式;通过《下姜村的绿水青山梦》、《我和我的家乡》等影视剧取景地的带动效应,培育发展影视文创新型业态。

三是做大做强“农品出山”助农增收项目。大力开发白马地瓜干、艾灸、抹茶、葛根面、蜂蜜、香榧、高粱粿、麻糍、腊豆腐等具有大下姜辨识度和下姜文化内涵的特色农产品,推广红高粱酒和蜂蜜果酒饮料以及千牧山、淳鹏等饮用水产品;依托大下姜振兴公司和下姜梦农业公司、云上大下姜抖音直播平台为主要载体,推广“书记进城卖山货”和“书记网上直播带货”,推进“农品出山”,并利用端午、中秋、年货节等重要节日节点集中销售,形成稳定消费群。

四是大力支持返乡创业创新深入推进“两进两回项目。深入推进“两进两回”,为返乡创业人员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引导支持乡贤能人回乡创业,引入农村职业经理人和乡村运营师参与乡村经营管理,立足人才引领发展、自主就业创业、特色产业带动、公共服务保障有情政策保障,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产业园、农创客产业园等各类农村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各类资源向平台集聚,为返乡创业提供空间。


  • 办理单位:组织部
办理结果:

何晓莲委员、李刚委员

你们好!首先感谢们对于“大下姜”区域发展的关心,在县政协十届次会议上分别提出的《关于把下姜村打造成我县高质量发展金名片的建议》和《关于统筹大下姜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区域共同富裕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大下姜”联合党委的基层堡垒作用,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以“四种人”为遵循,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要求,以党建引领“大下姜”区域脱贫攻坚、共同致富,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重要窗口”美丽乡村魅力风景线,逐步形成“大下姜”区域联动发展新模式。

一、“大下姜”区域联动发展情况

一是发挥品牌效应,升级红色培训产业挖掘大下姜“红绿”教育资源,联动中洲等周边地区,做强教育培训产业。开发精品课程。深入挖掘总书记联系下姜故事、帮扶下姜实践探索、“两山”理论实践、“四种人”要求等红色资源,推出《习近平总书记下姜小故事》等课程。加强与党校系统联动,深入下姜走访调研,形成精品课程《落实“四种人”要求 锻造康美团队淳安铁军》,成为党性教育主打课。提升教学环境。新建“下姜人家”,配套5个规格不一的会议室,可同时容纳400余人培训。在周边地区改建大墅孙家畈教学点、中共衢遂寿中心县委旧址、红色电影院、新安书屋,开发下姜至集镇乡村振兴示范街区,打造特色现场教学线路。

二是加大区域联动,突破深绿科研产业。招引科研企业。落地莫岛智能生态蜂业项目,布局智能蜂箱2600余桶,成为国内首个数字化蜂业研究基地。加强下姜三大农业园区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深化优质农产品研究与品牌建设。加强校地合作。复旦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先后在大下姜建立实践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开展科研活动。

三是推动平台共建,发展七彩旅游产业。优化旅游环境。建成源塘、薛家源2个市级精品村,启动伊川市级精品村和枫树岭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推动7个核心村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和“垃圾分类示范村”。枫常公路改建工程、集镇自来水厂新建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落地实施,进一步提升大下姜发展基础。丰富旅游业态。落地麦浪、梦逸的院子等精品民宿,下姜村民宿总量达34家527个床位,并带动周边发展热情。新增杭州书房、“下姜红”旅游纪念品商店等业态串联下姜村及周边地区各景区村落、景点。

二、“大下姜”区域联动发展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挖“大下姜”区域联动发展经验,不断补齐发展短板,以红色资源赋能“大下姜”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入塑造“四种人”党建品牌。优化调整“四种人”先锋指数测评体系,常态化开展“四种人”标兵选树引领活动,营造人人争做“四种人”的浓厚氛围。对衍昌、白马、大桥头等白马红色革命老区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碑、红军墙、指挥部、衢遂寿县委遗址、红军古道、白马伏击战、苏维埃造币厂等红色革命文化遗址进行修缮提升,建设练兵场、衍昌红色研学中心等项目,丰富特色红色旅游线路,打造新时代党性教育实践基地。

二是倾力打造核心人物IP。围绕“杭州千岛湖大下姜乡村共富新媒体有限公司”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倾力打造以“姜丽娟”为代表的核心人物IP,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推动农产品上线,努力成为对外销售农产品的新农人典范、大下姜的传播使者。力争将姜丽娟打造成为百万甚至千万粉丝的正能量作者,短视频和直播年曝光量达到10亿以上。为下一步打造乡村达人矩阵奠定基础。

三是大力丰富共富载体。深化产业项目“引导激励”机制和“大下姜振兴‘强村’公司+大下姜帮带‘富民’公司”体系,运作大下姜共同富裕基金,开展公益资金和公益项目募集,进一步丰富共富载体。注重“下姜村”“大下姜”品牌商标保护和地瓜干、红高粱酒、蜂蜜、艾草产品、桑黄等产品市场化标准运用,探索推出县域旅游、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主体与市民、游客共同参与的“游票集”公益项目,强化产品品质管控,市场拓展,品牌推广等举措,加快品牌赋能。常态化“下姜村感恩日”,党员干部“亮家训、晒承诺”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下姜村特色品牌价值。

四是全力搭建人才共享平台。由杭州市委办公厅牵头,组建全市首个乡村振兴人才支援站,网罗营销、规划、农业、民宿等行业高层次专家,为大下姜输送科研人才,不定期开展科研活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乡村振兴。

非常感谢们对“大下姜”区域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分管领导:付  帅        联系电话:13735813100

承 办 人:童勇敏        联系电话:13666666303 

 

中共淳安县委组织部

2023年5月16日


  • 答复时间:2023-05-16
  • 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