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提案
淳农提〔2023〕2号-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31号提案的答复
答复日期:2023-05-10   点击率:
  • 所属类别:请选择
  • 提案人:管利明
具体内容:

提案内容:淳安是浙江省唯一的有性系国家级茶树良种——鸠坑种的发源地。目前在鸠坑乡仍有一片保留比较完整的古茶树群,树龄最大有800年左右,被当地茶农誉为“茶树王”,是江南最大灌木茶树。2003年,鸠坑茶种搭载神舟五号遨游太空,成为我国首个进行航天育种的茶树种子。同时鸠坑茶因具有很强的抗寒、抗旱等优点,北至山东,南至福建等地都有广泛的种植,还引种至前苏联、几内亚、马里、阿尔及利亚、格鲁吉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也被业内人尊称为“母亲茶”。茶技人员潜心培育的“鸠20”“鸠16”等良种,已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新良种。同时淳安的茶文化也源远流长,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早在唐朝,这里的鸠坑茶已是贡茶,《茶谱》等多部历史专著都有“睦州鸠坑茶”的记载。近年来我县围绕鸠坑有机茶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茶企普遍规模不大,在疫情冲击下生存不易,且企业主及大户资金实力不强、文化水平不高,会炒不会卖、会卖不懂茶现象突出,缺乏强有力的炒茶“大哥”和龙头企业带动引领。

为此,建议要加强茶产业全链式补助,加强龙头茶企的培育引进,支持鸠坑“三茶”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改善茶主产区交通条件,从而推动淳安茶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一)加大对茶产业全链式补助。一是加大有机生产补助力度。近几年,以“有机千岛湖”建设为目标,大力推广有机化栽培模式,全面推进肥药双减行动,目前,全县无公害认证茶园13万亩,绿色、有机认证茶园1.1万余亩。先天的生态底色加上后天的人工保护,“生态”成为千岛湖茶极具竞争力的金名片。但实际仍有绝大部分茶园未实现有机生产,建议应统尽统、全域监管,有机补助全覆盖。二是加大对茶叶加工环节补助。目前淳安建的茶厂比较早,规模比较小,生产流程难以符合现代茶厂的要求。建议持续加大茶厂改造的力度,同时在土地要素上要加大政策倾斜、支持产业发展上要有政策突破。三是加大茶科技运用补助。响应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号召加大对茶叶机械化采摘、加工的研发、采购、应用和淘汰更新的补助力度,出台接地气、茶农茶企想要的补助政策。

(二)加强龙头茶企的培育引进。一是引进市级国企或品牌龙头茶企参与茶生产经营。依靠市属国企或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引领和整合低小散茶企资源,创新营销模式,依托鸠坑茶优质种质品牌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鸠坑茶品牌,提高鸠坑茶整体效益。二是引进销售大咖,推进茶企联销。引进销售网红,或电商销售团队,成立统一销售公司,注册或利用统一品牌,帮助乡域茶企、大户销售茶叶成品,在市场化运作与乡茶企合作基础上,以作出的贡献率予以奖励补助。

(三)支持鸠坑“三茶”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当前,鸠坑乡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上持续发力,打造三茶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茶产业促进共同富裕之路,建议出台扶持政策,带动引领三茶统筹发展探索实践,推动千年贡茶复兴,发挥鸠坑茶最大带动效应。

(四)改善茶主产区交通条件,推进“青虹大桥”建设。2020年底千黄高速淳安段通车,威坪片区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鸠坑乡交通条件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鸠坑茶核心产区(老鸠坑片)仍处于乡域“断头路”的源头,茶商、游客均需原路折返。鸠坑乡与威坪镇接壤,鸠坑乡青苗村至威坪镇的大桥在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被列为重点实施项目,该项目实施对鸠坑乡和鸠坑茶发展将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恳请着眼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推动鸠坑茶产业提档升级,改善偏远地区交通条件,积极推动“青虹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启动建设。


  • 办理单位:淳安县农业农村局
办理结果:

管利明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我县茶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在淳安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淳安茶产业发展的建议》已交我局办理。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提案办理工作,召集相关业务职能科室就此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茶叶是我县的传统主导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9万亩,2022年,在疫情反复、采工紧张、天气不利的严峻形势下,全县茶叶产量达到5285.7吨,产值10.09亿元。近年来,我县在围绕您提出的加大对茶产业的补助、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支持鸠坑茶三茶统筹示范区建设等方面,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对茶产业全链式补助。

多年来,我县对茶产业的发展都极为重视。2021年出台的《淳安县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政策中,涉及茶产业的有产业基地、换种改植,技改、购机补助、品牌宣传等诸多方面。在世行项目中,每年实施茶园水土保持、统防统治项目面积都在5万亩以上,补助资金600万元左右。2022年针对疫情对淳茶生产的影响,还及时出台了疫情春茶生产补助政策,下发茶园采收、定点收青、交通补助各类补助资金111.58万元;持续推进茶叶低温指数保险政策的实施,累计共投保茶叶生产规模主体32个,茶叶大户9户,投保茶园面积4503.66亩,保额1209.525万元,投保金额(净保费)达60.48万元,完成理赔茶农保险金额36.15万元;积极推进茶叶加工技改和厂房建设,2022年全县共有申报主体11个,预计补助金额达350万元,申报茶叶首台引进1家,补助6.8万元。下一步,我们在原有支持茶园宜机化改造、绿色培管、技改投入、品牌宣传等产业政策以外,利用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建议加大有机生产补助力度,在原有认证补助的基础上,对获得有机认证茶园经验收培管合格补助100元/亩,建设有机千岛湖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在技改补助上建议优化原有补助政策范围和补助比例的限制,提高政策的落地性;利用院县合作、校企合作等平台,加快茶叶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在生产中应用,提升科技竞争力。

二、加强龙头茶企的培育引进。

为了鼓励农业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在贷款贴息、品牌创优、专卖店开设、农机购置补贴等诸多方面都出台了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规模化经营,更新扩建名茶加工厂,支持企业收青加工。目前我县规模茶叶生产主体260余家,其中精深加工企业7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的有27家。近年来引进了茶多酚、茶食品等精深加工企业2家。丰富茶产品种类,延长产业链条。千岛湖茶叶市场继续发挥我县茶叶销售主渠道作用,2022年交易额 14.1亿元。2022年投资1200余万元改造提升的茶叶市场以崭新面貌投入使用。下一步在龙头企业打造上,坚持招引与培育双并举,一方面建议加快推进里商乡塔山茶叶加工产业园建设,加大前期基础设施和部分固定资产投入,积极对接我省及周边茶叶头部企业,洽谈合作意向,以“筑巢引凤”的方式,引进有影响、有渠道、有技术的产业龙头来淳落户。另一方面,对我县有一定实力且有强烈发展愿望的茶企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企业需求,扩大补助范围和力度,建议采用精准滴灌方式培育本地龙头茶企,打造千万元以上产业发展集群。

三、支持鸠坑“三茶”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

当前,鸠坑乡政府在县政府整乡推进项目的支持下,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上持续发力,打造三茶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鸠坑乡政府整合鸠源问茶、皇岭访古等“鸠坑八景”,加强与安徽省璜田乡对接,联合开发万岁岭等资源,打造一条集登山健步、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茶马古道”。2022年对鸠坑茶王景区进行了改造提升的基础上,投资2000余万元集茶文化、茶事体验、休闲交流为主体鸠坑茶博馆基本完工。流转茶园150余亩,建设一处以“茶叶、茶香、茶舍、茶汤、茶点、茶酒、茶餐、茶曲、茶艺”等融合“九茶”元素的茶文旅综合体项目积极探索茶产业促进共同富裕之路,带动引领三茶统筹发展探索实践,推动千年贡茶复兴,发挥鸠坑茶最大带动效应。下一步,将持续支持鸠坑乡紧紧依托鸠坑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产业空间规划,合理布局,重点打造茶树王、茶旅综合体等区块及沿线节点,丰富文化氛围,以文化赋魂茶产业发展,提升鸠坑品牌竞争力,打造三茶统筹示范区。

四、关于“青虹大桥”建设。

鸠坑乡与威坪镇接壤,鸠坑乡青苗村至威坪镇的大桥虽然在十四五规划被列为重点实施项目,该项目实施对鸠坑乡和鸠坑茶发展将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但由于受资金、环境等诸多原因限制,目前“青虹大桥”项目还只能是预备交通项目。仍然需要各方力量的重视和支持。


分管领导:余青平,联系电话:64838078

承 办 人:李  继,联系电话:64826913


            淳安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10日


  • 答复时间:2023-05-10
  • 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