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提案
淳农提〔2023〕6号-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7号提案的答复
答复日期:2023-05-10   点击率:
  • 所属类别:请选择
  • 提案人:唐辉明
具体内容:

提 案 人:唐辉明

提案内容:淳西南片区是淳安县的粮油作物主产区,其中以水稻农业为发展核心的汾口镇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7915吨,初步形成了以水稻育种、种植、收割、销售的产业链条体系,具备发展高质量粮油产业的优势与潜力。但在基层实践过程中存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产后加工业发展程度不高、品牌优势不足、物流仓储能力偏弱等短板限制了粮油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具体问题如下:

1.专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滞后,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全县范围内农业种植大户数量逐渐增多,农业机械拥有量较5年前大大增加,但该部分主体大多分头运营、各自为政,未形成专门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等社会化服务的服务体系,陷入了农机拥有量上升但全域机械化水平发展滞缓、全生产环节机械化应用率不高、农业集约化程度较低等发展困境,不利于粮油产业规模化发展。以汾口镇为例,全镇拥有粮食生产机械62台,种植机械10台,联合收割机8台,粮食烘干机12台,整体机械拥有率较高但都分散在6个农业种植大户中且多为同类型机器重复采购,未形成资源共享、机器共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导致各种植大户也无法实现全种植过程机械化,只能在中间部分环节开展机械作业,农业种植小户也仍以人工种植为主,无法发挥农机应用最大效益。

2.产后加工业发展滞后,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全县参加育种、种植等生产环节的种植主体多,但从事粮食加工的专业企业或机构较少,粮食产后加工市场几乎空白,生产的粮食需运输至县外大型加工企业加工,增加企业额外生产成本。以汾口镇为例,镇域内尚未有专业加工企业,所有粮食产物加工、烘干、包装都需运送至开化县等地进行加工。如淳安县千岛湖仙川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今年产粮850吨,全部运至开化县加工企业加工,加工后再运回本地进行销售,加工费和来回运费平均增加6万元/年的生产成本。

3.物流仓储能力不足,非生产类成本高昂。一方面全县各地的地方仓储空间有限,难以满足粮食仓储需求。同时,随着“非粮化”整治工作推进,未来几年全县粮食收储空间也将面临挑战。以汾口镇为例,目前该镇仓储空间仅有1840平方米,其余部分都运至开化县专业仓储基地储存。另一方面全县范围内的乡村物流体系仍未贯通,集装物流到达千岛湖镇后到各乡镇需付费转运,还有部分地区的物流只能到达集镇,村级物流站点未贯通,无法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4.品牌运作能力较弱,产品销售竞争力低。我县虽然拥有一定的粮食产业基础和特色,但品牌运作能力不足,缺乏稻米商品属性的深度挖掘,品牌核心价值、市场品牌定位和顾客群体不明确,营销规划不完整。加之目前多数农户仍以自产自销、本地商超销售等传统销售渠道为主,不利于产品打开市场、打响品牌知名度。以汾口镇为例,该镇推出“汾口田礼”“淳山淳水牌大米”等区域品牌,虽然粮食品质有保障但也仅在淳安本地有一定知名度,但发展后劲不足,与五常大米、金龙鱼大米等不可相提并论。

基于当前高质量发展粮油产业所面临的短板与限制,结合我县发展实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县域粮油产业生产链、加工链、销售链,促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1.完善粮油产业一体化服务体系,向产业规模化转型。一是加大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力度,通过财政扶持、信贷支持、人才培育等手段针对性培育育秧插秧、统防统治、机收、烘干仓储等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主体,促进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向规模化、全程化方向发展。二是加快发展“流转+托管”方式,发挥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的带头作用,鼓励大户共同成立行业合作组织,实现农机共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针对小户经营者发展统一流转、全程托管的农业发展模式,扩大接受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受众范围。三是完善农户参与社会化服务奖励机制,通过给予参与农业生产托等项目的农户适当优惠,激发农户参与积极性。

2.构建粮油产地加工仓储系统,向加工高效化迈进。一是加快粮食仓储加工中心建设。建设综合评价粮油产量、地理区位、运输成本、辐射范围等因素,在汾口镇等中心镇落地集加工、仓储于一体的综合粮食加工中心,形成从供种、育秧、管理到加工、收购、销售全环节的统一产业链。二是加快粮食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发挥我县与衢州、安徽交界地理优势,建设物流集散中心,推动粮油项目向中心集聚。同时,完善镇乡村三级物流运输体系,打通农产品重要产地运输的“最后100米”,促进粮油产品生产降费提效。

3.建立区域农品子品牌策略,向产品品牌化发展。一是做强农品品牌矩阵。健全以“千岛农品”为核心的品牌体系。优选县域内大米、茶叶、蜂蜜等产业的代表性品牌,搭建子品牌体系,实现“一个拳头对外”。二是做优现代销售模式。充分运用农村电商项目及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推动优势农产品“走出去”。通过探索线下直营店、县外专供点等形式,将产品名号“打出去”。三是做精农旅体验项目。运用规模农业资源,在县域范围内发展集采摘、体验、研学、观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基地。同时,擦亮特色农事节庆活动品牌,实现粮油产品“软推广”。


  • 办理单位:淳安县农业农村局
办理结果:

唐辉明委员:

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县粮油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加快粮油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通过县政府转交我局办理。局领导高度重视此建议办理工作,召集相关业务职能科室就此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完善粮油产业一体化服务体系,向产业规模化转型。一是加快土地流转。2021年生态农业产业政策对规模流转进行了重点扶持,对当年连片流转耕地50亩以上,给予村集体每亩500元的工作经费补助。二是出台扶粮政策,招引种粮企业。我县粮食生产政策水稻补助标准自2020年起提高到每季每亩500元,稻麦复种700元每亩,再生稻800元每亩,规模旱粮种植200元亩,园地套种旱粮60元每亩;对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规模种粮主体除享受农机补贴外,自支部分再给予50%补助,粮食生产功能区外自支部分再给予25%补助。通过政策激励,2021-2022引进种粮主体5家,累计承包种粮面积4000亩以上。三是县农发集团兜底经营。通过市级统筹农田水利提质增效综合示范工程项目实施,项目建设前已流转至社会主体(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大户等)经营利用的,由原主体继续流转经营;项目建设对连片50亩以上,具备规模化、集约化利用条件的高标农田无经营主体的整体流转至县农发集团,由县农发集团进行集中经营利用;同时,地租增值收益进行二次分红,让老百姓多受益。四是订单收购。县农业农村局与浙江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农业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浙江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自2023年起计划5年内在淳安县履行稻谷收购订单农业从1000亩扩增到20000亩以上。通过政策扶持、主体引进、兜底经营、订单农业等多举措,完善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向规模化转型。

二、构建粮油场地加工仓储系统,向加工高效化迈进。通过整合全县目前正在实施的省市各级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计划两年左右时间在汾口镇逐步建成农事服务能力在10000亩以上的农事服务中心1个,在威坪镇和姜家镇分别建立农事服务能力在3000亩以上的农事服务中心各1个;同时,我县粮食生产政策对为散户或村经济合作社提供水稻机械化统一育秧、插秧及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累计总面积达到300亩以上的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给予1.5万元的奖励;形成从供种、育秧、管理到加工、收购、销售全环节的统一产业链。在加快粮食物流中心建设方面,我局将积极主动对接县生态产业和商务局,根据产业发展,完善镇乡村三级物流运输体系。

三、建立区域农品子品牌策略,向产品品牌化发展。一是加强“千岛农品”区域公共品牌管理。在扩大品牌许可的基础上,要在品牌运营和推广上下功夫,后续将建议委托国企运营区域公共“千岛农品”品牌,力争品牌市场化运营和产品销售上有大突破。进一步整合强化千岛农品品牌管理和运营力量,发挥“1+3”(千岛农品工作专班+千岛农品共富促进会、千岛湖品牌农产品馆、千岛农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作用。二是培训产品矩阵。根据“千岛农品”品牌定位和质量要求,梳理一套“千岛农品”主推品类,挖掘产品特色,明确优势品种和打造“爆品”。鼓励企业新产品、新包装研发,以产品文创化、旅游地商品化,提高游客购买和在地化销售,通过集中宣传,以一批新形象产品扩大“千岛农品”市场影响力。三是做强品牌营销。持续推进与明康汇、盒马等大型供应链合作,做优产销协同,提高产品销售带动产业发展。推进品牌馆建设,持续扩面品牌销售布点。实施重点产品专项营销,提升市民消费影响力。四是培育品牌龙头。培育品牌销售主平台,提升做强千岛湖品牌农产品馆。加强全县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挖掘、遴选和培育,对有规模、有标准、有市场的潜力企业如我县部分种粮企业,已经有一定知名度,予以重点扶持和培育,探索柔性和刚性相结合的“千岛农品”母子品牌经营机制,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品牌。

再次感谢您对我县粮油生产工作的关注,同时希望您今后继续对我们“三农”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分管领导:方伟文   联系电话:65020623

承 办 人:杨佩贞   联系电话:65030399




            淳安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10日


  • 答复时间:2023-05-10
  • 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