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提案
淳农提〔2023〕10号-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1号提案的答复
答复日期:2023-05-10   点击率:
  • 所属类别:请选择
  • 提案人:王有军
具体内容:

提 案 人:王有军

提案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浙江省要在2025年取得共富示范创建的实质性进展,之于淳安而言,挑战和机遇并存。共同富裕创建,产业是支撑,关键联系点就在于产业与农民利益的紧密融合。而作为农民利益归集点的村集体经济增收问题是共富视角下值得探究的课题之一。

一、村集体资产经营存在主要问题

村集体经济是集体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能进一步促进区域内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能为村民的美好生活提供更有效的保障。但就目前县域集体经济发展而言,还存在不少瓶颈问题:

一是村集体领导产业思维欠缺,产业招引主观能动性不足。过去几年的临湖综合整治给县域腾挪了不少产业空间的同时,也使得部分村干部对于产业发展的思路出现了盲区,对于发展的思路普遍欠缺,对新兴的产业合作模式缺乏系统的理解,很多时候追求“看得见”的眼前效益,对产业长远、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缺乏洞察力,导致主观上观望大于行动现象。

二是村域自有资产资源梳理不透,转化不深,效益不显。村集体对于村内自有资产、村民闲置资产和可转化资源的排摸梳理不彻底,对于自身资源在现有县域产业发展链条端所处位置定位不清,缺乏统筹性的资源有效转化思路和途径,导致很多优质资源闲置,或者未产生与之等价的价值转化,效益体现上差强人意。

三是政策的创新不足,集体资产资源缺乏整合转化的基本条件。从普遍性的角度讲,政策具有极高的适应性,但由于没有结合农村盘活集体资产资源的特点进行政策创新和优化,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可操作性。例如,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应加强整合土地资源,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如果用地政策对盘活集体资产资源的支持力度不够,就会影响土地资源的整合发展。在城镇化的发展中,有大量农民进入城市打工,逐步脱离了农村生产,导致部分农用地被荒置,或者仅被作为绿化功能,不能发挥农村土地资源的更大价值,无法将村集体资产的市场化价值发挥出来。

四是品牌意识欠缺,无法有效组织已成型的自有品牌体系,存在“墙内有花无人知”的窘境。村集体资产和资源转化,品牌效应的加持是有效实现价值转化途径之一。但目前而言,县域范围内村集体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除了下姜村以外,几乎没有。而下姜村的品牌对于村集体经济和产业的品牌联动效应也发挥不显,而时有让人误将“下姜村”与“大下姜”两个概念混淆的情况,品牌凸显和产业联想结合度不足。

三、意见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个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要突出重点、抢补短板,构建“产业发展,塑人为先”的集体经济发展理念。“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在集体资产资源整合发展过程中,村级组织干部是重要的角色之一。要注重对村集体领导班子配备和专业培训,要打造一支能够适应市场,在市场化竞争机制中,能带领村集体组织及时抓住经济发展的时机,充分把握市场发展的走向和机遇,带领村民实现发展和致富的优秀领头人。要充分注重并强化村集体组织干部产业发展能力和产业谋划的能力。

2.以集体资源价值转化为导向,精准摸排,理清账本,为集体经济的发展谋篇蓄力。产业发展的资本是资源,途径是资源有效转化。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农业办工业和农业发展服务业这个方向来梳理村域自有资源和村民闲置资源。从产业补台的视角出发,积极开发产业外延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将村集体排摸的资源进行精准匹配,例如农林资源对标植物生物科技,房产资源瞄准功能性总部等等,努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联动融合发展。

3.强化政策接地导入,多方式探索村集体资产盘活利用模式。从村集体经济的整体发展角度来看,农村用地荒芜的实质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在全面推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村集体用地经营性入市的探索。围绕“村集体+社会资本”模式,将闲置资源以出让、出租、作价入股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开发,让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转移模式让村集体的资产变现,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二是通过“农户或村集体+农文旅产业化企业”形式,将村域的闲置农林资源统一租赁或作价入股给农文旅产业化企业来统一运营,既规范资源零散开发带来的治污运维、垃圾分类等实际问题,也可让村集体多一份稳定运营收入,例如可将村内风景较好,符合用地规划的闲置用地租赁给企业进行露营基地建设等。三是“农户+ 城镇居民”模式,利用我县生态环境好、农村物价水平低等多样优势,将闲置农房出租给城镇居民或联合开发乡村民宿,吸引城镇居民到农村休闲度假、养老。

4.聚焦品牌张力,紧扣村域品牌能量的整合效应,以点带面促进村集体经济联动多维度发展。注重实施品牌培育计划,加大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建设,创建区域品牌、产业品牌、产品品牌。扶持一批、培育壮大一批、发展一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打造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纽带、以农户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化项目运营和品牌营销的能力,引导领头人立足于该村的实际特点,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实现文化、环境、人脉等各方面的整合,为该村经济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例如下姜村,要充分把握和发挥现有品牌资源优势,依托大下姜的产业匹配和支撑体系,做大下姜村集体经济,并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实现梯度产业互补、共进发展态势。


  • 办理单位:淳安县农业农村局
办理结果:

王有军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从共富视角出发,提高村集体经济经营收入的建议》(第21号)已交县农业农村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先后实施淳安县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淳安县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并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先后列入全县“十大专项行动”、“七大攻坚战”赋旗竞赛中,举全县之力扎实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22年,全县337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5498.82万元,增幅17.11%,经营性收入19141.47万元,增幅29.81%。全面实现村集体总收入5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其中经济强村(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数185个,占比54.9%

一、培养人才,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力量

一是加强培训机制。加强农村产业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培训阵地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用,定期组织村干部集中培训,进行经营能力相关知识辅导,提高乡村人才综合素质。2023年3月,我局组织各强村公司负责人进行强村公司业务培训;2023年4月,杭州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创业创新培训班,淳安推荐5名优秀村主任参加培训;后续我局还将做好村会计、农经干部业务培训,并会同组织部做好村主要干部履职轮训,提升乡村两级干部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二是完善激励机制。2022年,开展村党组织“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对于评定为4星以上行政村村干部报酬进行上浮,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同时做好农经干部职能目标考核,评选十佳农经员,县各级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集体个人申报工作,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进行表彰,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力量。

二、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发展方案

一是清产核资,排摸资源。在以前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核实的基础上,继续积极引导各乡镇、村以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为核心,开展集体三资家底摸排,完善集体资产清查核实工作,切实在盘活资源上下功夫。同时,指导乡镇村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数据,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使用、处置、定期报告等制度,切实摸清农村集体家底,掌握资产变动情况,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二是因地制宜,制定计划。利用已有资源,因地制宜,分年度制定“一村多策”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书,创新发展举措,细化实施方案,拓宽发展渠道,抓好分类施策,不断提升村集体发展可持续性。如瑶山乡天坪村利用其自然生态风光,借助瑶山商会力量,建设“众筹”民宿,发展高山康养民宿群,目前已有稳定租金收入15余万元。

三、强化政策,凝聚村集体经济发展合力

一是村集体用地经营性入市的探索。围绕“村集体+社会资本”模式,将闲置资源以出让、出租、作价入股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开发,让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转移模式让村集体的资产变现,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目前《淳安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实施方案》文件以在送审阶段,下一步准备出台。二是闲置农房的盘活。利用我县优美的生态环境,村集体可将村内连片闲置农房进行改造提升,将其出租给社会资本联合开发乡村民宿,吸引城镇居民到农村休闲度假、养老。如鸠坑乡青苗村,盘活连片闲置农房6幢,计划利用市级闲置农房盘活专项资金对其进行提升改造后出租给社会资本进行运营,本年五一期间开张运营,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

四、品牌培育,培育村集体共富产业

一是注重品牌培育,提升品牌价值。淳安县大部分村集体以经营销售农产品作为增收渠道,在销售农产品过程中,注重农产品自身品牌培育,依托千岛湖优质自然环境,提升淳安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如威坪镇洞溪村“威酱坊”带动周边23个村种植辣椒及其他酱原料,产业链年销售超过千万,一年就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带动老百姓增收超300万元。淳安县郁川村福寿面共富工坊,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主体牵头创立“福寿面”索面品牌,集资建成集传承、体验、培训、展示、销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索面非遗馆”,还通过线下体验、线上直播、索面节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2022年索面销售同比增长22.6%,户均月增收2000-4000元。二是强化项目运营和品牌营销的能力。如由大下姜25村成立的杭州千岛湖大下姜振兴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社会招聘职业经理人,把握和发挥“大下姜”品牌资源优势,依托大下姜的产业匹配和支撑体系,做大做强公司,2022年向村集体分红45万元。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继续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分管领导:汪雪梅,联系电话:64836300

承办人:方雯怡,联系电话:64832187




            淳安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10日


  • 答复时间:2023-05-10
  • 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