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政协提案
淳农提〔2023〕15号-关于对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9号提案的答复
答复日期:2023-05-10   点击率:
  • 所属类别:请选择
  • 提案人:徐文明
具体内容:

提 案 人:徐文明

提案内容:经常可以从网友、抖音发的视频及聊天记录的方面获悉,一些善男信女有意或无意的将一些外来鱼种投入千岛湖水域,由于外来鱼类在千岛湖水域没有天敌,外来鱼种便大量繁殖,可能会破坏原有的水生态系统,危害原有水生动植物的多样性。

经鱼类多样性调查研究,在千岛湖水域范围内已探明鱼类114中,其中有9种外来物种(占5.61%),包括蓝鳃太阳鱼、尼罗罗非鱼、吉利罗非鱼、斑点叉尾鮰、大口黑鲈和白斑狗鱼,这6个外来种在千岛湖湖区均有分布,其中蓝鳃太阳鱼、尼罗罗非鱼2个外来种还出现在河流环境中。外来鱼种的已经成为淳安县特别是千岛湖湖区的入侵物种,如果任由这些外来鱼种不断增加,可能将对淳安县的鱼类多样性及水生态环境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加强防止外来鱼种不断增加,保护千岛湖水生态系统平衡已刻不容缓。

1.制定管控方案、强化宣传引导。要制定合理的外来鱼种不断增加的管控方案,禁止新增外来鱼类,控制已有外来鱼种的增量,从政策上明确规定禁止在千岛湖及千岛湖支流域内的开放水域投入外来鱼种,实施长效性管理。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方法加大宣传,不要随意引进、养殖外来鱼种,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针对需要放生的,必须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并引导到指定空间进行有效放生。

2.加强源头管控、实施综合治理。千岛湖及千岛湖支流域内的都是开放水域,面积广袤,且大部分地方都是无人区,单靠管控、执法是无法避免的,需要加快科学研究,针对不同外来鱼种科学合理制定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注重源头的预防,增加外来鱼种监测频次,提高早期预警能力。加大人工外来鱼种捕捞力度和技术,适当增加本土鱤鱼、黑鱼等来控制太阳鱼大量繁殖,通过综合治理,严控外来鱼种继续扩散,尽早控制外来鱼种的增加。

3.加强执法检查、开展联防联控。加强对外来鱼种来源渠道执法检查,外来鱼种进入千岛湖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仅靠某个或某几个部门是不够的,也不能通过几次执法就可以消除的,需要相关部门、社会等力量联合起来,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联防联控,同时设施奖罚措施,开展有奖举报,全民参与监督。


  • 办理单位:淳安县农业农村局
办理结果:

徐文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防止外来鱼种不断增加,保护千岛湖生态系统的建议》的提案已由县政协提案委员会转交我局承办。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千岛湖渔业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建议,从宣传引导、综合治理、强化执法和联防联控等方面,阐述了千岛湖外来物种防控的重要性及相关的举措,这不仅仅是社会、媒体关心和关注,事关千岛湖生态保护的问题,也是我们当前渔政执法管理过程中时刻关注、重点谋划、强化管理、科学防控的工作重点。对您提案的建议,我们结合实际,从渔业角度作如下答复,敬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千岛湖渔业资源

千岛湖蓄水六十余年来,鱼类的组成及区系特点也在发生变化,从江河型鱼类向湖泊型鱼类演变,鲴、鲤、鲫、蒙古红鮊、青梢红、团头鲂、餐条等鱼类数量增多。降、溯河性鱼类在库内已绝迹,半洄游性的鲢鳙青草赤眼鳟等,由于进行了四大家鱼的人工放养,鲢鳙鱼已经成为千岛湖的主体。为数不多的江河型、溪流型鱼类如刺鲃、光唇鱼、唇鱼骨和一些鲃科鱼类的分布区域迁移至水库的支流处。

目前千岛湖鱼类的优势种群主要为鲢鳙鱼,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在鲢鳙鱼资源下降的时候,太湖银鱼短时间形成优势种群,后因饵料和生存空间的竞争,银鱼群体衰退。因禁渔效果不理想,上溯到河-库交汇及浅滩产卵的鱼类种群数量在减少,比如鲴类,而在止水能产卵的银飘、餐条、大眼华鳊种群数量在增加。从上海海洋大学的调查来看,目前千岛湖鱼类优势种群前十位的分别为:银飘鱼、似鱎、贝氏䱗、鲢鱼、间下鱵、蓝鳃太阳鱼、大眼华鳊、鳙鱼、半䱗、点纹银鮈。

二、关于千岛湖外来物种

据调查,千岛湖现有9种外来物种,包括蓝鳃太阳鱼、尼罗罗非鱼、吉得罗非鱼、斑点叉尾鮰、大口黑鲈和白斑狗鱼。这些外来物种主要是原来网箱养殖逃逸或违规放生进入千岛湖水体中,有的已经能自然繁殖形成了种群。外来物种的入侵的主要因素是这些外来种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强,目前外来物种种群数量最多的为太阳鱼和罗非鱼。特别是太阳鱼,一年的繁殖期从4月持续到11月,属于多次性产卵的鱼类。且太阳鱼适应性强,生性凶猛,爱吃鱼卵。另外,太阳鱼背鳍较大、较长且多刺,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太阳鱼,使它们降低了被其它大型掠食性鱼类捕食的机率。所以太阳鱼已经对千岛湖土著鱼类种群构成极大的威胁,很明显的是,这几年大眼华鳊种群数量在减少,这与大眼华鳊的繁殖场所栖息太阳鱼有关。罗非鱼因其特殊的繁殖习性,雌性罗非鱼将受精卵含在嘴巴中孵化,孵化出的幼鱼还可雌鱼口腔中躲避敌害,所以成活率很高,致使罗非鱼在千岛湖种群数量增长快。

三、关于外来物种的防控

外来生物入侵,是仅次于栖息地丧失而威胁生物多样性的第二大因素,是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重大生态和生物安全事件。在千岛湖外来物种调查中发现的外来物种中,齐氏罗非鱼属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尼罗罗非鱼属第三批入侵物种名单。针对千岛湖外来物种的现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开展外来物种本底调查。

近来年,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性的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和外来物种调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对外来物种进行专门调查,上海海洋大学唐首杰博士团队对千岛湖齐氏罗非鱼一直进行跟踪调查。环保部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评估,2020-2021年,上海海洋大学开展鱼类多样性调查并形成了《淳安县鱼类多样性现状调查与评估报告》(2020-2021年),对千岛湖外来物种有了基本的掌握,可切合实际制定一些相关的防控措施。

(二)依托院校合作科学防控。

2022年7月份,推动淳安县人民政府与上海海洋大学签订院地合作协议,将千岛湖水生外来物种防控技术研究作为重要课题纳入合作体系,指导我县渔业主管部门科学做好外来水生物种防控工作。

(三)采取有效措施清种除害

一是物理除害。动员渔民对罗非鱼、太阳鱼等外来物种进行专项捕捞。二是生物防控。比如增殖放流肉食性鱼类鳜鱼对太阳鱼进行捕食,探索其他生物防控措施的可行性。三是种群抑制。通过加强千岛湖土著鱼类自然繁殖管理和加大人工增殖放流力度,促进千岛湖土著鱼类种群合理的结构和资源蕴藏量,来抑制外来物种种群数量。近几来年,每年的土著鱼类增殖放流数量都在4000万尾以上。

(四)强化执法打击违规行为

2022年10月10日,我局对当事人余景华养殖、销售未经国家或省批准的外来水生物种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犯罪嫌疑人余景华在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共养殖、“调水”(即暂时放养一段时间后出售),清道夫鱼苗、成品鱼共130余万尾,2022年6月至9月期间在淳安县千岛湖镇宕里村求坑源水库上方和威坪镇团结铁匠家自然村码头水泥路内侧水塘、团结铁匠家码头均存在外溢清道夫鱼的情况。本案作为打击外来入侵物种的典型违规案例进行查处,必将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从反面加强对外来物种防控工作的宣传。

四、关于外来物种防控的工作重点

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对下一步外来物种防控工作重点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宣传引导、增强防控意识

千岛湖是一个水质和环境优越的开放型自然水体。外来物种进入千岛湖渠道多,防控难度大。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和科普宣传,提高市民自觉的外来物种防控意识,可以形成自觉抵制、自我监督、自行防范的人民大众防控网络。要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特别是新近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等,要普及外来物种危害和科学防控知识。

(二)强化机构协调、建立防控制度

建立由农业部门牵头,环保、水利、各乡镇等各单位在内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全面综合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治工作。因养殖、休闲观光的需要,在外来物种引进之前,应由农业部门会同科研机构进行引进风险评估,由环保部门作出环境评价,多方协调行动共同高效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治工作。

(三)强化院县合作、探索除害路径

外来物种防范和综合治理,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措施,目前采取的物理、生物、种群抵制等措施,对千岛湖太阳鱼、罗非鱼防控虽有一定效果,但彻底抑制还难以达到,需要研究出更有效的清种除害办法。

(四)强化源头管控、实施综合治理

千岛湖外来物种来源主要有几方面,一是无意释放或丢弃;二是违规放生;三是养殖逃逸;四是自然入侵。防控方面采取也相应措施,通过宣传和科普,增强外来物种防控意识,杜绝无意行为。严厉查处违规放生行为,建立统一的科学放生基地(金山鱼湾生态放流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渔业增殖增殖放流活动,加强检疫工作力度并建立外来物种疫情报告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

(五)强化执法检查、杜绝违规发生

充分发挥现有渔政管理网络和千岛湖数字渔政监控网络,加大对湖面及其周边的外来物种监管。同时,通过大力整合渔业资源保护力量,形成了以渔政为主体、以公安为后盾、以乡镇为支撑,执法与护渔、专管与群管、分片管理与资源专管、水面管理与市场监管、日常管理与快速反应、目标考核与监督检查六结合的渔政管理新模式。健全和完善渔政管理110体系建设,建立水陆机动快速反应渔政队伍和20分钟水面快速反应圈。严厉打击外来物种违规行为,有力保护千岛湖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

以上答复,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最后,期盼您能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千岛湖渔业事业的发展。


分管领导:彭革东,联系电话:64818128

承 办 人:沈  鹏,联系电话:64813825




            淳安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10日



  • 答复时间:2023-05-10
  • 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