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人社局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

淳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4-04-02 来源: 淳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点击率:
  • 索引号:593095219/2024-28835
  • 文 号:
  • 发布机构:人社局
  •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计划总结
  • 公开日期:2024-04-02

2023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围绕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工作重点,系统推进就业创业、人才人事、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来电等各项任务,攻坚克难,成效明显。

一、       就业创业工作蹄疾步稳,牢牢稳住基本盘

1.稳就业,拓宽招聘渠道。坚持扩大就业,稳定就业形势,通过电视、微信、抖音、云聘会等平台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58场次,累计组织2820余家次企业参加,累计提供60000余个就业岗位。组织“智汇千岛,才创未来”系列引才招聘全国行活动,累计组织94家次企业赴湖南科技大学、武汉工商学院等11校3地举办各类招引人才活动。建设两个线下零工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发布各类零工岗位2500余个,进场求职人数800余人次,服务我县百姓获取零工就业信息。2023年,我县城镇新增就业6426人。

2.促发展,服务企业用工。企业用工监测顺利开展。开展企业用工监测,企业用工监测为季度性抽样调查,我县共选取86家规上用工企业作为样本,企业年底从业人数较年初增幅为0.18%,用工总体保持稳定。简化办理流程,提升兑现速度,实行大数据比对,实现人社领域助企纾困政策“免申直享”,企业零申请、零上门,就能享受待遇。全年共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失业补助金、一次性留工补贴、各项见习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失业金等政策资金4300余万元。

3.助创业,营造创新氛围。联合县委组织部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因地制宜建成来料加工、农旅融合等类型共富工坊110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6942人。依托乡镇人力社保站,推进引进企业合作项目工作,共引进培育包括林下套种中药材示范基地、林下套种黄金项目、共富工坊项目、辣椒酱制作项目等4个创业项目。开展首届淳安创新创业大赛,面向海内外20余个高校、研究中心、人才集团等平台征集项目274个。

二、引才育才质量不断提升,注入发展新动能

1.落实各类人才政策。制定公布《淳安县2023-2024年紧缺专业目录》。积极开展钱江特聘专家申报,入选特聘专家8人。认定市、县人才292人、107人,引进35周岁以下高校毕业生1716人,兑现人才政策资金2258余万元。推荐申报国家海外创业类人才计划6人,申报数为历年最多。新建1家博士后工作站,成功引进7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工作站设站招收比达100%,招收博士后人数和设站比达到历年之最高。推荐申报杭州市留学生创业资助项目1个,资助金额15万元,实现近年来留创资助项目零的突破。

2.实施高技能人才提质行动。出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百业百匠”技能竞赛活动,强化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全年开展技能竞赛74场,评估认定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7家,新增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推荐浙江杰出工匠1人、浙江青年人才14人、浙江工匠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257人,兑现高技能人才奖补资金304万元。实施企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扩容行动,全年新增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16家,开展技能等级认定企业37家,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326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687人。我县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新增技能人才数等指标列全市第一。

3.实施特色产业技能强基行动。围绕构建“4+1”深绿产业体系,优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机制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制度,引导劳动者按需自主选择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技能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实施乡村特色小吃培训提升行动,创新制定“苞芦粿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并列入省级考核规范标准。鼓励支持县内民办培训机构引入“建德豆腐包制作”“小笼包制作(嵊州)”“鱼丸制作(石浦)”等特色小吃类技能培训,促进乡村特色小吃产业专业化发展,助力乡村劳动力提技增收。全年开展乡村特色小吃类技能培训75期2605人次。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彰显共富型特征

1.创新开展工伤数智应用。针对工伤参保覆盖不全、预防意识薄弱、认定取证困难、基金安全不够等问题,以建筑行业为对象切入治理,依托真薪平台开发工伤数智应用,提升工伤管理能力,以简化业务经办、开展多维监督、消减参保盲区、加强工伤预防为手段,提升用人单位和职工工伤预防意识,筑牢工伤保险基金安全。截至12月底,我县工伤认定428件,较2022年减少63件,同比下降12.94%,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735万元,较2022年增加64万元,同比增长3.89%。相关做法获得省人社厅厅长、副厅长批示肯定。

2.高质量完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紧扣考核指标,联合税务、劳保等部门通过政策宣传、上门督查、经办培训等方式,深入推进参保扩面和基金征缴,保障我县参保人数和参保率。截至12月底,全县参加社保培训的企业和乡镇社保专干1000余人,全县企业养老参保人数70352人,较上年末68875人增加了1477人,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我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四,考核优秀,累计获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项性责任额减免200万元。

3.平稳落实各类社保待遇调标提待。高度重视待遇调整及发放工作,按时做好各类待遇发放工作,企业退休(职)新增人员2746人,实际正常发放33905人,月发放养老金共计11587.11万元;机关事业退休新增人员362人,实际正常发放6006人,月发放养老金共计4807.83万元;城乡居保新增人员7904人,实际正常发放人员96062人,月发放养老金6396.89万元。稳妥做好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工作,2023年7月,完成2023年淳安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工作。涉及全县退休人员3.77万人,调待资金3519.79万元,其中,企业养老3.19万人,调待金额2622.23万元,平均调整额度117.95元;机关事业单位0.58万人,调待金额897.56万元,平均调整额度223.1元。及时做好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发放和退休人员预发转实发的计发工作。

4.规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引导企退人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发挥余热,贡献社会,展现企退人员精神风貌与多元活力。通过数智应用等“微改革”,一点一滴解决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堵点、难点,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联合桐庐县、建德市,首倡并成功举办首届“一湖两江杯”大型企退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完善交流机制,扩大活动影响,形成品牌效应,促进淳建桐三地企退人员人文交流。

四、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拧紧用工安全阀

1.创新推出“完工安薪课”活动。2023年8月,创新推出“完工安薪课”,筑牢工程建设项目工资支付监管闭环,破解完工阶段出现的完工结算不及时、资金不到位、工资纠纷多等诸多问题。“完工安薪课”指在项目临近完工前,由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乡镇(产业平台)安排工作人员深入项目工地一线,及时开展工程量和工程款结算、欠薪信访件处置情况复盘梳理、夯实隐患排查摸清欠款底数、强化工资纠纷协调处置,真正从资金保障、分清工程款与工资款两本账,确保实现“项目完工、工资结清”。自“完工安薪课”推动以来,已对 8个项目260余人开展授课,提供政策咨询170余人次,现场促成7个班组达成工资结算确认,涉及195名农民工工资290万余元。

2.加强护航亚运重点案件攻坚。亚运期间,会同公安、住建、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等单位集中攻坚,成功化解千岛湖银泰城(新城店)A区块项目、柳岸晓风新都项目、亚运度假村中建八局、江西奇信、萧山园林、常州天成等重点隐患问题,涉及1100余人,涉及金额2396余万元。联动公安成功处置了G330国道淳安千岛湖大桥至临岐改建工程PPP项目、银泰城新城店项目、千岛湖希岸酒店装修项目3起以农民工工资名义讨要工程款、机械款等款项和扬言跳楼等极端事件,公安对相关人员作出行政拘留1件、行政处罚2件,有效维护亚运期间全县社会稳定。

3.强化劳动关系源头治理。全年累计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85人,完成企业用工体检91家。开展“安薪护航迎亚运”排查整治欠薪隐患专项检查、“大宣传、大排查、大整治”暨护航亚运专项治理行动,深入涉亚企业、场馆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等用工服务指导,共出动检查人员23人次,走访企业501家,提供用工指导意见20条。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月活动,联合县委网信办、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税务局累计排查企业48家,涉及挂牌问题整改1家,劝退注销1家。

4.持续推进无讼指数提升。推进劳动纠纷“一窗受理”,坚持每案必调,2023年共接待群众来电来访265批次,提供法律法规咨询、用工指导服务140余次,案外化解劳动纠纷76起。全县超过70%以上的劳动纠纷案件化解在乡镇基层,无讼指数达到97,排名全省第5名。2023年共办理仲裁案件108件,涉案金额1039.85万元,全年仲裁结案率为97.75%,仲裁调解成功率为85.66%。

五、人社综合服务纵深推进,人社领域闯新路

1.深入推进走访调研工作。聚焦我县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监测引导,2023年对酒店、旅行社、A级景区、民宿、水上项目、旅游新业态、游船、快艇等八大类旅游行业共计4000人开展收入调查工作,了解员工的实际收入水平。在此基础上,在县旅游集团开展以工资体系结构、绩效考核、技能提升激励、优化岗位人员结构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工作。依托调研和试点,形成调研文章《破解山区县旅游从业人员收入偏低瓶颈及对策建议》,目前市人社局已将此作为优秀调研文章上报至人社部。

2.优化提升人社窗口服务。继续做好省市各项应用承接落实和推广使用工作,一网通办率达到99.35%,“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工单上报采纳10条,占全县采纳数的37%。积极落实“跨省通办”和“一网通办”工作任务,超期办件率控制在1%以下,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99.96%,并列全市区县第一位。深入推行“网办、掌办、自助办”三种新办理模式,117项业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目前线上可办高频事项达39个,为群众导办、帮办10万余人次。依托政务服务2.0平台和省市人社工作平台,将43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下沉到乡镇、村(社区)就近办。在全县24个乡镇的28家农商银行网点设立社保服务窗口,将需求最大的15项社保民生服务事项纳入“社银合作”,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人社业务。

3.抓实抓细党建系列工作。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多次在局系统开展“‘八八战略’在身边”主题宣讲活动、学习强国知识竞赛、“明德守法、完善自我”座谈会等活动,全体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意识不断提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更加深刻,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工作能力进一步强化。抓实支部建设,规范开展支部主题党日,组织开展党员春训冬训,推进支部开展“红色矩阵”争创,2023年局系统全体党员共参加护航亚运等活动百余场次,我局组工信息宣传列全县部门第二位。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工作和廉政责任书签订工作,每月开展作风效能督查。

打印】【 】【 背景颜色】【 辅助线】 【 关闭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593095219/2024-28835

发布机构

人社局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4-02

有效性

淳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4-04-02

浏览次数:

2023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围绕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工作重点,系统推进就业创业、人才人事、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来电等各项任务,攻坚克难,成效明显。

一、       就业创业工作蹄疾步稳,牢牢稳住基本盘

1.稳就业,拓宽招聘渠道。坚持扩大就业,稳定就业形势,通过电视、微信、抖音、云聘会等平台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58场次,累计组织2820余家次企业参加,累计提供60000余个就业岗位。组织“智汇千岛,才创未来”系列引才招聘全国行活动,累计组织94家次企业赴湖南科技大学、武汉工商学院等11校3地举办各类招引人才活动。建设两个线下零工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发布各类零工岗位2500余个,进场求职人数800余人次,服务我县百姓获取零工就业信息。2023年,我县城镇新增就业6426人。

2.促发展,服务企业用工。企业用工监测顺利开展。开展企业用工监测,企业用工监测为季度性抽样调查,我县共选取86家规上用工企业作为样本,企业年底从业人数较年初增幅为0.18%,用工总体保持稳定。简化办理流程,提升兑现速度,实行大数据比对,实现人社领域助企纾困政策“免申直享”,企业零申请、零上门,就能享受待遇。全年共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失业补助金、一次性留工补贴、各项见习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失业金等政策资金4300余万元。

3.助创业,营造创新氛围。联合县委组织部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因地制宜建成来料加工、农旅融合等类型共富工坊110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6942人。依托乡镇人力社保站,推进引进企业合作项目工作,共引进培育包括林下套种中药材示范基地、林下套种黄金项目、共富工坊项目、辣椒酱制作项目等4个创业项目。开展首届淳安创新创业大赛,面向海内外20余个高校、研究中心、人才集团等平台征集项目274个。

二、引才育才质量不断提升,注入发展新动能

1.落实各类人才政策。制定公布《淳安县2023-2024年紧缺专业目录》。积极开展钱江特聘专家申报,入选特聘专家8人。认定市、县人才292人、107人,引进35周岁以下高校毕业生1716人,兑现人才政策资金2258余万元。推荐申报国家海外创业类人才计划6人,申报数为历年最多。新建1家博士后工作站,成功引进7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工作站设站招收比达100%,招收博士后人数和设站比达到历年之最高。推荐申报杭州市留学生创业资助项目1个,资助金额15万元,实现近年来留创资助项目零的突破。

2.实施高技能人才提质行动。出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百业百匠”技能竞赛活动,强化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全年开展技能竞赛74场,评估认定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7家,新增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推荐浙江杰出工匠1人、浙江青年人才14人、浙江工匠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257人,兑现高技能人才奖补资金304万元。实施企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扩容行动,全年新增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16家,开展技能等级认定企业37家,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326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687人。我县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新增技能人才数等指标列全市第一。

3.实施特色产业技能强基行动。围绕构建“4+1”深绿产业体系,优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机制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制度,引导劳动者按需自主选择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技能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实施乡村特色小吃培训提升行动,创新制定“苞芦粿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并列入省级考核规范标准。鼓励支持县内民办培训机构引入“建德豆腐包制作”“小笼包制作(嵊州)”“鱼丸制作(石浦)”等特色小吃类技能培训,促进乡村特色小吃产业专业化发展,助力乡村劳动力提技增收。全年开展乡村特色小吃类技能培训75期2605人次。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彰显共富型特征

1.创新开展工伤数智应用。针对工伤参保覆盖不全、预防意识薄弱、认定取证困难、基金安全不够等问题,以建筑行业为对象切入治理,依托真薪平台开发工伤数智应用,提升工伤管理能力,以简化业务经办、开展多维监督、消减参保盲区、加强工伤预防为手段,提升用人单位和职工工伤预防意识,筑牢工伤保险基金安全。截至12月底,我县工伤认定428件,较2022年减少63件,同比下降12.94%,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735万元,较2022年增加64万元,同比增长3.89%。相关做法获得省人社厅厅长、副厅长批示肯定。

2.高质量完成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紧扣考核指标,联合税务、劳保等部门通过政策宣传、上门督查、经办培训等方式,深入推进参保扩面和基金征缴,保障我县参保人数和参保率。截至12月底,全县参加社保培训的企业和乡镇社保专干1000余人,全县企业养老参保人数70352人,较上年末68875人增加了1477人,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我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四,考核优秀,累计获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项性责任额减免200万元。

3.平稳落实各类社保待遇调标提待。高度重视待遇调整及发放工作,按时做好各类待遇发放工作,企业退休(职)新增人员2746人,实际正常发放33905人,月发放养老金共计11587.11万元;机关事业退休新增人员362人,实际正常发放6006人,月发放养老金共计4807.83万元;城乡居保新增人员7904人,实际正常发放人员96062人,月发放养老金6396.89万元。稳妥做好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工作,2023年7月,完成2023年淳安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工作。涉及全县退休人员3.77万人,调待资金3519.79万元,其中,企业养老3.19万人,调待金额2622.23万元,平均调整额度117.95元;机关事业单位0.58万人,调待金额897.56万元,平均调整额度223.1元。及时做好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发放和退休人员预发转实发的计发工作。

4.规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引导企退人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发挥余热,贡献社会,展现企退人员精神风貌与多元活力。通过数智应用等“微改革”,一点一滴解决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堵点、难点,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联合桐庐县、建德市,首倡并成功举办首届“一湖两江杯”大型企退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完善交流机制,扩大活动影响,形成品牌效应,促进淳建桐三地企退人员人文交流。

四、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拧紧用工安全阀

1.创新推出“完工安薪课”活动。2023年8月,创新推出“完工安薪课”,筑牢工程建设项目工资支付监管闭环,破解完工阶段出现的完工结算不及时、资金不到位、工资纠纷多等诸多问题。“完工安薪课”指在项目临近完工前,由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乡镇(产业平台)安排工作人员深入项目工地一线,及时开展工程量和工程款结算、欠薪信访件处置情况复盘梳理、夯实隐患排查摸清欠款底数、强化工资纠纷协调处置,真正从资金保障、分清工程款与工资款两本账,确保实现“项目完工、工资结清”。自“完工安薪课”推动以来,已对 8个项目260余人开展授课,提供政策咨询170余人次,现场促成7个班组达成工资结算确认,涉及195名农民工工资290万余元。

2.加强护航亚运重点案件攻坚。亚运期间,会同公安、住建、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等单位集中攻坚,成功化解千岛湖银泰城(新城店)A区块项目、柳岸晓风新都项目、亚运度假村中建八局、江西奇信、萧山园林、常州天成等重点隐患问题,涉及1100余人,涉及金额2396余万元。联动公安成功处置了G330国道淳安千岛湖大桥至临岐改建工程PPP项目、银泰城新城店项目、千岛湖希岸酒店装修项目3起以农民工工资名义讨要工程款、机械款等款项和扬言跳楼等极端事件,公安对相关人员作出行政拘留1件、行政处罚2件,有效维护亚运期间全县社会稳定。

3.强化劳动关系源头治理。全年累计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85人,完成企业用工体检91家。开展“安薪护航迎亚运”排查整治欠薪隐患专项检查、“大宣传、大排查、大整治”暨护航亚运专项治理行动,深入涉亚企业、场馆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等用工服务指导,共出动检查人员23人次,走访企业501家,提供用工指导意见20条。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月活动,联合县委网信办、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税务局累计排查企业48家,涉及挂牌问题整改1家,劝退注销1家。

4.持续推进无讼指数提升。推进劳动纠纷“一窗受理”,坚持每案必调,2023年共接待群众来电来访265批次,提供法律法规咨询、用工指导服务140余次,案外化解劳动纠纷76起。全县超过70%以上的劳动纠纷案件化解在乡镇基层,无讼指数达到97,排名全省第5名。2023年共办理仲裁案件108件,涉案金额1039.85万元,全年仲裁结案率为97.75%,仲裁调解成功率为85.66%。

五、人社综合服务纵深推进,人社领域闯新路

1.深入推进走访调研工作。聚焦我县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监测引导,2023年对酒店、旅行社、A级景区、民宿、水上项目、旅游新业态、游船、快艇等八大类旅游行业共计4000人开展收入调查工作,了解员工的实际收入水平。在此基础上,在县旅游集团开展以工资体系结构、绩效考核、技能提升激励、优化岗位人员结构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工作。依托调研和试点,形成调研文章《破解山区县旅游从业人员收入偏低瓶颈及对策建议》,目前市人社局已将此作为优秀调研文章上报至人社部。

2.优化提升人社窗口服务。继续做好省市各项应用承接落实和推广使用工作,一网通办率达到99.35%,“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工单上报采纳10条,占全县采纳数的37%。积极落实“跨省通办”和“一网通办”工作任务,超期办件率控制在1%以下,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99.96%,并列全市区县第一位。深入推行“网办、掌办、自助办”三种新办理模式,117项业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目前线上可办高频事项达39个,为群众导办、帮办10万余人次。依托政务服务2.0平台和省市人社工作平台,将43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下沉到乡镇、村(社区)就近办。在全县24个乡镇的28家农商银行网点设立社保服务窗口,将需求最大的15项社保民生服务事项纳入“社银合作”,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人社业务。

3.抓实抓细党建系列工作。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多次在局系统开展“‘八八战略’在身边”主题宣讲活动、学习强国知识竞赛、“明德守法、完善自我”座谈会等活动,全体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意识不断提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更加深刻,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工作能力进一步强化。抓实支部建设,规范开展支部主题党日,组织开展党员春训冬训,推进支部开展“红色矩阵”争创,2023年局系统全体党员共参加护航亚运等活动百余场次,我局组工信息宣传列全县部门第二位。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工作和廉政责任书签订工作,每月开展作风效能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