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孙艳燕老师分享的《个人简历的撰写》,重点讲简历的重要性及制作个人简历前的准备工作。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大工厂。各位同学们就是这个大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怎么样把产品卖个好价钱?那就要给客户看产品说明书和广告。而简历,其实就是一份产品说明书外加市场推广文案。所以,撰写个人简历的目的就是通过展示个人能力获得面试机会。
个人简历呈现形式
第一种是标准模板——主要适用于企业官网网申或者第三方平台在线填写;
在线填报的简历可以实现智能初筛。有一点像大家在淘宝买东西对产品的性能进行筛选的过程。雇主可以在数据后台添加对不同简历项的权重设置,然后通过系统对简历进行赋分。第二种个性化模板——主要用于纸质简历、电子邮箱投递。此外,面试的时候也需要带上几份个人简历,如果考官忘记带,可以立马递过去一份,这样会增加面试官的好感度。个性化的简历模板现在很多网站都有提供。这里要专门说一下,个性化简历是否需要做的特别特别有个性?我这里说的特别有个性是指别人的简历用是中规中矩的模板,A4纸大小一页。而你的简历是A5,用了硫酸纸,骑马钉,甚至还有粉红色的小丝带做成非常精美的一本,像个艺术品。需不需要这样?我个人的建议是:看公司的类型和岗位的热门程度。如果是一家设计类公司,非标准化的简历会更容易博眼球,吸引HR的注意。但如果是传统类的公司,且招聘的人数较多,岗位比较热门,投递简历的学生很多的情况下,我建议还是采用网上的常见模板比较好。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制作简历前的准备工作。总的来说,分为三步:第一步,分析岗位,了解要应聘的岗位的具体要求;第二步,分析自身,包括对自己的求职意愿,对目标岗位的要求,个人能力的评判,自身优势在哪里等;第三步:找到匹配点。换句话说,就是知己知彼,人职匹配。
为什么要做 这三步准备工作?
我们把企业的运行比作一个大机器,每一个员工就代表着这个机器上的元部件。要保证企业正常运行,不同部位所需的部件大小、特性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企业雇佣你,就是希望把你作为一个元部件,放在最合适的部位,让企业这个机器能够跑的更快,从而有更多的产出,实现更大的利润。所以有针对性的体现个人能力,才能更好的展现自己对于企业的价值。
这里就要说到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观点:简历,千万不能海投。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不能一份简历走天下。如果你在找工作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想做技术研发,还是想做市场营销,这个其实问题并不大,但是你绝对不能用同一份简历同时去投技术研发岗和市场营销岗。
如何分析岗位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企业的招聘公告是怎么产生的。
在我们就业网发布的招聘公告,一般包括岗位的名称、人数需求、岗位内容、专业要求等要素。一个企业里有无数个不同类型的岗位,比如涉及计算机类的技术岗位,就有可能有前端测试,技术支持,需求分析,软件开发等等。在进行校园招聘的时候,人力资源部会要求各个部门提交岗位需求。不同的岗位会有岗位说明书,包括岗位工作内容、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以及相关工作能力的描述,更专业一点,就是每一个岗位都会有一个岗位胜任力模型,这个模型是基于优秀员工的能力测评生成的,也就是说符合这个胜任力模型的人,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而我们的简历上要体现的,就是我们的个人能力符合这个岗位胜任力模型的要求,体现出我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为公司获得营收。所以我们在写简历之前,就要认真分析招聘公告里的每一条信息,提取出这个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不同的岗位会有明显的对能力的要求。我们来举几个例子:人力资源专员,因为跟人打交道,所以需要具备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如果是技术支持人员呢?那就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不然客户跟你说的产品问题听不懂,怎么提供支持呢?沟通能力也需要,因为要进行交流或者把相关的问题反馈给产品部门等;研发人员需要具备什么能力?首先专业技能要过硬,同时要有持续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提升研发水平,还需要有创新意识;营销人员需要具备什么能力?营销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时间销售的KPI是压在整个部门身上的,所以需要有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制定并完成营销计划,还要有抗压能力。当然,作为营销人员,沟通能力,说服别人的能力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分析自我
分析自我主要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入手。一个是客观的方面,包括你的教育背景,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另一个是主观的方面。主要包括求职意愿,或者说自己对岗位的内在标准。比如你想从事什么类型的岗位?专业技术型的研发岗?还是营销岗?职能管理岗?等等。以及你想在哪里工作,去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这些在写简历之前都需要考虑清楚。最后要对自己目前所具备的个人能力进行梳理。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善于沟通?执行力强?还是分析能力强?组织协调力强?抗压能力强?最后,需要对岗位所需的能力和自身所具备的能力进行配对。能够匹配,说明你适合这个岗位,接下去就要有针对性的开始撰写个人简历,通过简历的内容来体现你的人职匹配。
了解了以上信息以后,我们才可以开始着手制作个人简历。
一份完整的个人简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块:
求职意向、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学生工作经历、实习经历或者项目经历、专业技能掌握情况、获奖情况。此外,在篇幅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大学期间的主修课程、兴趣爱好、自我评价等。
求职意向
为了体现人职匹配,简历上写明求职意向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让HR便于对简历按岗位分类后,进行初筛。另外一方面,可以让HR在筛选的过程中,根据你的求职意向,结合你的简历内容,来判断是否人职匹配。
个人信息
接着说一下个人信息。既然是说明书,那么个人信息不能少。姓名、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都是必选项。
那接下来我重点谈一下几个可选项。
第一个可选项是照片。照片要不要放呢?我的建议是要。但照片的质量会直接决定你的简历是被看一秒还是二十秒。HR在看简历的时候,第一眼就是看照片。好看、端正的照片的确会吸引HR。
第二个可选项是籍贯。要不要写籍贯呢?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投递的企业是你生源地的企业,那么写上籍贯,通过初筛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员工的稳定性是人力资源部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就非常看重的一个要素,HR认为本地生源毕业生可以体现出更高的稳定性。
特别要说明一下,简历写完以后,自己要认真检查有没有错别字、电话号码有没有少写、电子邮箱地址有没有写错、有没有出现标点符号的错误、上下排版有没有统一等。这些低级错误都要避免。前几天我帮一位同学投递简历进行了内推,没多久HR联系我说该学生联系不上。后来我通过学院老师联系到该生核实后发现,学生把自己简历上的手机号码写错了。这要是投递了多份简历的话,该错失了多少就业机会啊!
学习经历
那接下来说一下简历中的学习经历。这里主要写是什么时间段,在哪里读书,读的是什么专业,达到怎样的一个学历水平。这些基本信息一般按照倒叙的情况来写就可以了。如果你应聘的是生源地的用人单位,而且你在生源地读了一个不错的高中,那也可以把高中的信息都写上。
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一个可选项。一般很多企业都会有员工俱乐部。系统内部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比赛,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会比较多一点。所以偶尔会有一些企业指明要有某一个运动特长的毕业生。
工作、实习、项目经历
作为应届毕业生,你是没有工作经验的,所以HR并不能从你的简历中直观的获知你是否能够胜任目前应聘的这个岗位,他只能从你过去的学生干部经历、学习\实践经历以及参与的项目经历的描述中来看你是不是具备应聘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及是否符合岗位说明书中的胜任力模型要求。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提出学生干部优先的原因。因为我们会普遍有这样的认知:做过学生干部的同学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会比较好。
这里要介绍一个实习经历的写作方法,叫STAR法则。STAR法则是情景、目标、行动、结果的缩写,也叫成就故事。它是一种常常被用在面试中的技巧。面试官用它来收集面试者和工作相关的具体信息和能力。STAR法则不仅仅可以用在面试中,相同的思路和技巧,也可以用在简历的撰写过程中。我们来看一下STAR法则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S
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也就是背景。
T
你是如何明确你的目标的。
A
针对这样的情况分析,你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方式。
R
结果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学习到了什么。
用STAR法则写出来的简历,可以有效的体现你的能力,而且让HR快速的将你所具备的能力和你应聘的岗位胜任力模型之间进行匹配。简而言之就是你要在个人经历里面写清楚:什么时候,在什么部门,担任什么样的岗位,做了一件什么事情,怎么做的,最后获得了一个怎么样的结果。在用STAR法则撰写个人简历的时候,要尽可能利用数字说话。因为在一堆方形的汉字中,其实阿拉伯数字是很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的。HR在看个人简历的时候,往往会先看其中出现的数字,然后往前往后延展开,看清楚这个数字涉及的信息有哪一些是展现各工作成效最好的形式。
简历是获得一份工作的敲门砖。任何想要找工作的人,都需要先准备一份个人简历。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把自己的简历投递到企业hr在招聘公告里留下的电子邮箱中,然后hr收到邮件后会进行手工筛选是目前大部分企业采取的简历收集方式。这样形式的投递会有更多个性化的成分在里面,你可以选择个性化的模板来包装。你的简历也可以在邮件的正文中附上一段简短的自荐信。但不管怎么样的个性化,最后能通过初筛才是唯一的目的。
我们在投递电子简历的时候,事先应该做好以下四个准备工作。
注册邮箱
在一个靠谱的网站注册一个专门用来找工作投递电子简历的邮箱,并且把这个邮箱的显示名改成“学校+姓名”。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很无聊的操作,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hr,打开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发现一溜的邮件名称都是火星文甲骨文,这个时候出现一个“学校+姓名”的,是不是会马上增加好感度?首先想到这个孩子还挺靠谱,我先看看他的邮件吧。
命名文件
把你的电子简历,不管是pdf格式也好,word格式也好,甚至是jpg格式也好,要把标题改成“学校+姓名”,并且标注上岗位名称。我遇到过一位hr跟我吐槽说有收到个人的简历的名称叫“新建word文档”,或者就叫“个人简历”的。一般这样的简历hr会比较反感,因为会增加他的操作步骤,他需要点击打开文本看一遍这个人投哪个岗位,然后再更改了文件名以后进行另存。如果同一个岗位能有十个人以上的简历候选人。那这个叫“新建word文档”的,可能就会直接被丢弃了。
更改标题
任何电子简历都需要有一个正儿八经的标题,用来告诉对方你这份邮件的中心思想、目的。这不仅仅是在应聘岗位的过程中,以后你们工作的时候也会有很多机会使用电子邮件,一定不要忽略了邮件标题。一份没有标题的邮件,需要对方打开以后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的,会给别人带来一种发邮件的人不靠谱、没礼貌的感觉。邮件标题其实和简历的文件名作用是一样的,就是告诉hr我这份邮件是用来应聘的,是应聘具体的哪个岗位。所以标题要写明某学校某同学某专业应聘某某岗位。因为标题行其实可以显示的字数比较多,所以建议把专业也选上,会更好一些。
选对时机点击发送
当以上三个方面都准备好以后,最后一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点击发送。有同学问发送就发送还讲究什么?
我认为是需要讲究的,怎么样让hr能够在状态最好的时间看到你的简历很重要。他的状态好、心情好,简历初筛通过的可能性就大。说不定连“新建Word文档”这种简历都会愿意帮你改一下文件名,对不对?你觉得hr什么时候的状态是最好的,或者说你认为什么时候hr会第一眼就在茫茫邮件中看到你的发来的邮件呢?这个时候我们先来讨论一下电子邮箱的收件机制,电子邮箱采用的是堆栈原理进行收件。什么叫堆栈呢?学计算机的同学应该知道。举个例子,子弹的弹夹就是堆栈,最新放进弹夹的子弹是在最上面的。电子邮箱也是据你打开电子邮箱那一刻,最近的时间收到的邮件就是呈现在邮箱的最上方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在投递电子简历的时候,可以选择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下午两点到四点这个时间段。
分享到: |
编者按:
孙艳燕老师分享的《个人简历的撰写》,重点讲简历的重要性及制作个人简历前的准备工作。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大工厂。各位同学们就是这个大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怎么样把产品卖个好价钱?那就要给客户看产品说明书和广告。而简历,其实就是一份产品说明书外加市场推广文案。所以,撰写个人简历的目的就是通过展示个人能力获得面试机会。
个人简历呈现形式
第一种是标准模板——主要适用于企业官网网申或者第三方平台在线填写;
在线填报的简历可以实现智能初筛。有一点像大家在淘宝买东西对产品的性能进行筛选的过程。雇主可以在数据后台添加对不同简历项的权重设置,然后通过系统对简历进行赋分。第二种个性化模板——主要用于纸质简历、电子邮箱投递。此外,面试的时候也需要带上几份个人简历,如果考官忘记带,可以立马递过去一份,这样会增加面试官的好感度。个性化的简历模板现在很多网站都有提供。这里要专门说一下,个性化简历是否需要做的特别特别有个性?我这里说的特别有个性是指别人的简历用是中规中矩的模板,A4纸大小一页。而你的简历是A5,用了硫酸纸,骑马钉,甚至还有粉红色的小丝带做成非常精美的一本,像个艺术品。需不需要这样?我个人的建议是:看公司的类型和岗位的热门程度。如果是一家设计类公司,非标准化的简历会更容易博眼球,吸引HR的注意。但如果是传统类的公司,且招聘的人数较多,岗位比较热门,投递简历的学生很多的情况下,我建议还是采用网上的常见模板比较好。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制作简历前的准备工作。总的来说,分为三步:第一步,分析岗位,了解要应聘的岗位的具体要求;第二步,分析自身,包括对自己的求职意愿,对目标岗位的要求,个人能力的评判,自身优势在哪里等;第三步:找到匹配点。换句话说,就是知己知彼,人职匹配。
为什么要做 这三步准备工作?
我们把企业的运行比作一个大机器,每一个员工就代表着这个机器上的元部件。要保证企业正常运行,不同部位所需的部件大小、特性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企业雇佣你,就是希望把你作为一个元部件,放在最合适的部位,让企业这个机器能够跑的更快,从而有更多的产出,实现更大的利润。所以有针对性的体现个人能力,才能更好的展现自己对于企业的价值。
这里就要说到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观点:简历,千万不能海投。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不能一份简历走天下。如果你在找工作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想做技术研发,还是想做市场营销,这个其实问题并不大,但是你绝对不能用同一份简历同时去投技术研发岗和市场营销岗。
如何分析岗位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企业的招聘公告是怎么产生的。
在我们就业网发布的招聘公告,一般包括岗位的名称、人数需求、岗位内容、专业要求等要素。一个企业里有无数个不同类型的岗位,比如涉及计算机类的技术岗位,就有可能有前端测试,技术支持,需求分析,软件开发等等。在进行校园招聘的时候,人力资源部会要求各个部门提交岗位需求。不同的岗位会有岗位说明书,包括岗位工作内容、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以及相关工作能力的描述,更专业一点,就是每一个岗位都会有一个岗位胜任力模型,这个模型是基于优秀员工的能力测评生成的,也就是说符合这个胜任力模型的人,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而我们的简历上要体现的,就是我们的个人能力符合这个岗位胜任力模型的要求,体现出我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为公司获得营收。所以我们在写简历之前,就要认真分析招聘公告里的每一条信息,提取出这个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不同的岗位会有明显的对能力的要求。我们来举几个例子:人力资源专员,因为跟人打交道,所以需要具备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如果是技术支持人员呢?那就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不然客户跟你说的产品问题听不懂,怎么提供支持呢?沟通能力也需要,因为要进行交流或者把相关的问题反馈给产品部门等;研发人员需要具备什么能力?首先专业技能要过硬,同时要有持续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提升研发水平,还需要有创新意识;营销人员需要具备什么能力?营销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时间销售的KPI是压在整个部门身上的,所以需要有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制定并完成营销计划,还要有抗压能力。当然,作为营销人员,沟通能力,说服别人的能力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分析自我
分析自我主要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入手。一个是客观的方面,包括你的教育背景,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另一个是主观的方面。主要包括求职意愿,或者说自己对岗位的内在标准。比如你想从事什么类型的岗位?专业技术型的研发岗?还是营销岗?职能管理岗?等等。以及你想在哪里工作,去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这些在写简历之前都需要考虑清楚。最后要对自己目前所具备的个人能力进行梳理。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善于沟通?执行力强?还是分析能力强?组织协调力强?抗压能力强?最后,需要对岗位所需的能力和自身所具备的能力进行配对。能够匹配,说明你适合这个岗位,接下去就要有针对性的开始撰写个人简历,通过简历的内容来体现你的人职匹配。
了解了以上信息以后,我们才可以开始着手制作个人简历。
一份完整的个人简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块:
求职意向、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学生工作经历、实习经历或者项目经历、专业技能掌握情况、获奖情况。此外,在篇幅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大学期间的主修课程、兴趣爱好、自我评价等。
求职意向
为了体现人职匹配,简历上写明求职意向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让HR便于对简历按岗位分类后,进行初筛。另外一方面,可以让HR在筛选的过程中,根据你的求职意向,结合你的简历内容,来判断是否人职匹配。
个人信息
接着说一下个人信息。既然是说明书,那么个人信息不能少。姓名、学历、毕业院校、所学专业、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都是必选项。
那接下来我重点谈一下几个可选项。
第一个可选项是照片。照片要不要放呢?我的建议是要。但照片的质量会直接决定你的简历是被看一秒还是二十秒。HR在看简历的时候,第一眼就是看照片。好看、端正的照片的确会吸引HR。
第二个可选项是籍贯。要不要写籍贯呢?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投递的企业是你生源地的企业,那么写上籍贯,通过初筛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员工的稳定性是人力资源部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就非常看重的一个要素,HR认为本地生源毕业生可以体现出更高的稳定性。
特别要说明一下,简历写完以后,自己要认真检查有没有错别字、电话号码有没有少写、电子邮箱地址有没有写错、有没有出现标点符号的错误、上下排版有没有统一等。这些低级错误都要避免。前几天我帮一位同学投递简历进行了内推,没多久HR联系我说该学生联系不上。后来我通过学院老师联系到该生核实后发现,学生把自己简历上的手机号码写错了。这要是投递了多份简历的话,该错失了多少就业机会啊!
学习经历
那接下来说一下简历中的学习经历。这里主要写是什么时间段,在哪里读书,读的是什么专业,达到怎样的一个学历水平。这些基本信息一般按照倒叙的情况来写就可以了。如果你应聘的是生源地的用人单位,而且你在生源地读了一个不错的高中,那也可以把高中的信息都写上。
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一个可选项。一般很多企业都会有员工俱乐部。系统内部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比赛,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会比较多一点。所以偶尔会有一些企业指明要有某一个运动特长的毕业生。
工作、实习、项目经历
作为应届毕业生,你是没有工作经验的,所以HR并不能从你的简历中直观的获知你是否能够胜任目前应聘的这个岗位,他只能从你过去的学生干部经历、学习\实践经历以及参与的项目经历的描述中来看你是不是具备应聘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及是否符合岗位说明书中的胜任力模型要求。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提出学生干部优先的原因。因为我们会普遍有这样的认知:做过学生干部的同学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会比较好。
这里要介绍一个实习经历的写作方法,叫STAR法则。STAR法则是情景、目标、行动、结果的缩写,也叫成就故事。它是一种常常被用在面试中的技巧。面试官用它来收集面试者和工作相关的具体信息和能力。STAR法则不仅仅可以用在面试中,相同的思路和技巧,也可以用在简历的撰写过程中。我们来看一下STAR法则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S
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也就是背景。
T
你是如何明确你的目标的。
A
针对这样的情况分析,你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方式。
R
结果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学习到了什么。
用STAR法则写出来的简历,可以有效的体现你的能力,而且让HR快速的将你所具备的能力和你应聘的岗位胜任力模型之间进行匹配。简而言之就是你要在个人经历里面写清楚:什么时候,在什么部门,担任什么样的岗位,做了一件什么事情,怎么做的,最后获得了一个怎么样的结果。在用STAR法则撰写个人简历的时候,要尽可能利用数字说话。因为在一堆方形的汉字中,其实阿拉伯数字是很能吸引人的注意力的。HR在看个人简历的时候,往往会先看其中出现的数字,然后往前往后延展开,看清楚这个数字涉及的信息有哪一些是展现各工作成效最好的形式。
简历是获得一份工作的敲门砖。任何想要找工作的人,都需要先准备一份个人简历。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把自己的简历投递到企业hr在招聘公告里留下的电子邮箱中,然后hr收到邮件后会进行手工筛选是目前大部分企业采取的简历收集方式。这样形式的投递会有更多个性化的成分在里面,你可以选择个性化的模板来包装。你的简历也可以在邮件的正文中附上一段简短的自荐信。但不管怎么样的个性化,最后能通过初筛才是唯一的目的。
我们在投递电子简历的时候,事先应该做好以下四个准备工作。
注册邮箱
在一个靠谱的网站注册一个专门用来找工作投递电子简历的邮箱,并且把这个邮箱的显示名改成“学校+姓名”。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很无聊的操作,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hr,打开了自己的电子邮箱,发现一溜的邮件名称都是火星文甲骨文,这个时候出现一个“学校+姓名”的,是不是会马上增加好感度?首先想到这个孩子还挺靠谱,我先看看他的邮件吧。
命名文件
把你的电子简历,不管是pdf格式也好,word格式也好,甚至是jpg格式也好,要把标题改成“学校+姓名”,并且标注上岗位名称。我遇到过一位hr跟我吐槽说有收到个人的简历的名称叫“新建word文档”,或者就叫“个人简历”的。一般这样的简历hr会比较反感,因为会增加他的操作步骤,他需要点击打开文本看一遍这个人投哪个岗位,然后再更改了文件名以后进行另存。如果同一个岗位能有十个人以上的简历候选人。那这个叫“新建word文档”的,可能就会直接被丢弃了。
更改标题
任何电子简历都需要有一个正儿八经的标题,用来告诉对方你这份邮件的中心思想、目的。这不仅仅是在应聘岗位的过程中,以后你们工作的时候也会有很多机会使用电子邮件,一定不要忽略了邮件标题。一份没有标题的邮件,需要对方打开以后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的,会给别人带来一种发邮件的人不靠谱、没礼貌的感觉。邮件标题其实和简历的文件名作用是一样的,就是告诉hr我这份邮件是用来应聘的,是应聘具体的哪个岗位。所以标题要写明某学校某同学某专业应聘某某岗位。因为标题行其实可以显示的字数比较多,所以建议把专业也选上,会更好一些。
选对时机点击发送
当以上三个方面都准备好以后,最后一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点击发送。有同学问发送就发送还讲究什么?
我认为是需要讲究的,怎么样让hr能够在状态最好的时间看到你的简历很重要。他的状态好、心情好,简历初筛通过的可能性就大。说不定连“新建Word文档”这种简历都会愿意帮你改一下文件名,对不对?你觉得hr什么时候的状态是最好的,或者说你认为什么时候hr会第一眼就在茫茫邮件中看到你的发来的邮件呢?这个时候我们先来讨论一下电子邮箱的收件机制,电子邮箱采用的是堆栈原理进行收件。什么叫堆栈呢?学计算机的同学应该知道。举个例子,子弹的弹夹就是堆栈,最新放进弹夹的子弹是在最上面的。电子邮箱也是据你打开电子邮箱那一刻,最近的时间收到的邮件就是呈现在邮箱的最上方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在投递电子简历的时候,可以选择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下午两点到四点这个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