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 > | 法规文件 > | 其他文件 > |
分享到: |
县属学校(单位)、乡镇中小学、幼儿园、民办学校:
淳安县第25届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审结果已揭晓。本次评选共收到论文706篇,评出获奖论文298篇,其中一等奖68篇,二等奖96篇,三等奖134篇,获奖面占送评论文总数的42.2%。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淳安县第25届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淳安县教育局
2024年4月29日
附件
淳安县第25届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德育
序号 | 论文题目 | 负责人 | 单位 |
一等奖 | |||
1 | 基于“三全五美”的中职班主任工作创新实践与探索 | 窦慧媛 | 千中职校 |
2 | 四式联结:协同共育理念下小学生情绪压力调控策略研究 | 汪维雅 | 枫树岭中小 |
3 | 汾味六艺: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育人新样式 | 余其成 | 龙川小学 |
4 | 小茶农:乡村振兴视野下小规模学校育人模式的探索 | 郑婷 | 千岛湖镇八小 |
5 | “三融”赋力:提升小班幼儿入园适应能力的实践研究 | 吴唐政 李秀 | 茶苑幼儿园 |
6 | 共玩·共融·共长——融合教育背景下提升聋健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实施与优化 | 张丽莹 | 威坪幼儿园 |
7 | 协同·整合·发展: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新范式 | 程璐 | 汾口二小 |
8 | 三级计划卡:幼小衔接背景下培养幼儿计划习惯的实践研究 | 王红婧 | 千镇中心幼园 |
9 | 三阶·三育·三适:基于生命活动的载体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大班“会动的魔法肚子”引发的生命探究为例 | 方慧娟 | 左口幼儿园 |
10 | “展·聚·融”三步进阶:基于幼小衔接幼儿时间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 方林霞 | 临岐幼儿园 |
11 | 三阶模式: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实践研究 | 余润超 | 临岐幼儿园 |
12 | 以思维导图为媒介,助力大班幼儿主题活动深度开展 | 王晓玲 | 临岐幼儿园 |
13 | 休闲驿站:小山坡游戏的创设与实施 | 方于茜 | 浪川幼儿园 |
14 | 源于生活 回归幼儿 ——小班幼儿喝水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 黄秋霞 | 千镇中心幼园 |
15 | 点亮感恩之心,让感恩之花落地 | 程翠 | 大墅中小 |
16 | 三式·三策·三享:指向大班幼儿图文创作能力的研究 | 汪丽娟 | 县第二幼儿园 |
17 | 莫让学生边缘化——农村小学边缘生转化案例实践研究 | 傅伟伟 | 姜家中小 |
18 | 进阶三部曲:助推中班幼儿“光盘”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 鲁燕玲 | 千镇中心幼园 |
19 | 根植“红色信念”:小学思政基于“红色故事”的育人模式探究 | 童娅萍 | 千岛湖镇八小 |
20 | 审美走向:小学生浸润式德育路径的实践探索 | 郑建仙 | 千岛湖镇七小 |
21 | 让教室的每一面墙说出不一样的话——项目式教室文化布置的实践探索 | 陈钰 | 千岛湖镇八小 |
二等奖 | |||
22 | 觉察·联结·成长:丧亲高中生哀伤辅导的策略研究 | 王瑾 | 威坪中学 |
23 | 蜗牛日记:幼儿观察生命活动的载体设计与实践 | 毛素芳 | 玉兰幼儿园 |
24 | 新城小集市:幼儿园社交空间的创设与实践 | 王瑜 | 新城幼儿园 |
25 | 三阶四评—依托“种桑”活动为路径赋能大班幼儿劳动素养的实践 | 李红燕 | 威坪幼儿园 |
26 | 画中话: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初中生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 | 胡怡珍 | 千岛湖初中 |
27 | 仁礼启蒙:乡村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高质量育人的实践 | 叶小凤 | 里商幼儿园 |
28 | 播种·养护·绽放: 提升小学高段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实践探索 | 王慧娇 | 千岛湖镇一小 |
29 | 探玩“树皮”:中班幼儿提升合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 方慧玲 | 县第二幼儿园 |
30 | 服务 引导 结合--基于“观察-沟通-支持”的家园共育模式建构 | 余淑蓉 | 南景幼儿园 |
31 | 立足情境,以思政课程为载体培养低学段学生班级责任意识 | 吴玲燕 | 浪川中小 |
32 | 运动魔方: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实施情绪教育的探索 | 严晓芳 | 县第二幼儿园 |
33 | 因“我”而融,为“我们”而合——农村小学特殊儿童 随班就读融合教学的策略性研究 | 郑迎春 | 梓桐中校 |
34 | 素养导向下的学校水文化“四善”育人策略新实践 | 应瞻华 | 千岛湖镇八小 |
35 | “爱心+”社区:培养幼儿良好“共情心”的载体设计与研究 | 方涛 | 实验幼儿园 |
36 | 战胜自我:希望理论视域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心理干预实践研究 | 邓思琪 | 瑶山中小 |
37 | 共情•转化•赋能“易怒”型学生在校的表现特征及转化策略研究 | 汪爱花 | 枫树岭中小 |
38 | 温暖三重奏,开启新乐章——基于“334”法则,小班特需幼儿入园适应个案研究 | 方坤霞 | 千镇中心幼园 |
39 | “红旅润童,基于儿童兴趣的班本化课程实施初探 ——以中班班本活动“红色之旅”的开展与实施为例 | 江素媛 | 文昌幼儿园 |
40 | 明理小剧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载体的研究 | 徐玉辉 | 实验小学 |
41 | 融爱于心,融育于行 ——融合教育背景下对班级特殊幼儿进行个别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 汪晓薰 | 汾口幼儿园 |
42 | 五域融通:STEM理念下传统节日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钱欢 | 千镇中心幼园 |
43 | 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与研究——以自主餐点环节为例 | 庞淑敏 | 县第二幼儿园 |
44 | 对一个语言障碍幼儿的教育矫治案例研究——以幼儿天天为例 | 洪思怡 | 汾口幼儿园 |
45 | @四维度:提升小学中段自我效能感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方聪 | 千岛湖镇一小 |
46 | “鱼”你相约 “渔”悦童年——以“鱼”为载体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情感的新思考 | 吴婉秋 | 南景幼儿园 |
47 | 聚焦·趣探·创境:基于小班幼儿不爱吃蔬菜问题的三式策略 | 仇晓娜 | 千镇中心幼园 |
48 | 卷•松•疏•展:前书写的家园共续式,让幼小衔接舒展开来 | 吴洁璐 李霄媛 | 茶苑幼儿园 |
49 | 积极暂停区:解决“霸凌”儿童行为问题的路径与创新载体的研究 | 朱海佳 | 枫树岭中小 |
三等奖 | |||
50 | GTD时间清单:大班幼儿自我管理品质的培育研究 | 宋淑敏 汪怡帆 | 茶苑幼儿园 |
51 | 缝补撕裂:“好孩子”与“坏孩子”情感疏导的 | 方泉 | 千岛湖镇六小 |
52 | 遇见·融合·共情——“托幼共育”模式下托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个案研究 | 童晓燕 | 浪川幼儿园 |
53 | 三“管”齐下:幼小衔接视野下大班幼儿物品整管能力的策略研究 | 何晓芬 | 千镇中心幼园 |
54 | 基于“龙马少年数智化”构建“五育融合”班级德育工作策略研究 | 汪爱仙 | 千岛湖镇一小 |
55 | 拯救让人心疼的你——学生情绪管理案例 | 童卫云 | 青溪小学 |
56 | 见“风”使舵 扬“童心”之帆——小班幼儿午睡习惯培养实践研究 | 缪莲 | 枫树岭幼儿园 |
57 | 高考激励教育“一卡通”---迎高考,战高三系列主题教育 | 方长荣 | 淳安二中 |
58 | “双轨制”:基于需求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班级管理新实践 | 祁明君 | 千岛湖初中 |
59 | 跟随·支持·评价——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大班建构游戏组织与实施的策略研究 | 王春霞 | 县第二幼儿园 |
60 | 德育微剧乡镇小学德育新载体 | 汪娟 | 汾口镇小 |
61 | 小学高段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探究 | 程霞丹 | 浪川中小 |
62 | 三级进阶:指向中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远远”的个案分析为例 | 张晨霞 | 千镇中心幼园 |
63 | “红色作业单”:低段学生红色根脉传承的德育研究 | 余笑笑 | 青溪小学 |
64 | “拖拉”中医馆——减少中班幼儿拖拉行为的实践研究 | 王红芳 | 南景幼儿园 |
65 | 主体参与:幼儿自主改善攻击性行为的实践研究 | 余海仙 | 枫树岭幼儿园 |
66 | 当“碍”遇上爱——以新入园托班幼儿哭闹现象研究为例 | 闻喜欢 程华琼 | 王阜幼儿园 |
67 | 共“沐”书香 “ 绘”情悦舞 | 宋玉萍 | 界首幼儿园 |
68 | 基于归因理论的“双线制”班级量化管理策略实践 | 徐慧华 | 千岛湖初中 |
69 | 四“式”于行•四“育”于心 ——双胞胎特需儿童个案策略研究 | 汪爱丹 | 汾口幼儿园 |
70 | 只要上路,定会遇到庆典 —— 对一名多动学生的行为干预 | 祝琴 | 千岛湖镇一小 |
71 | “生活+”融合教育视域下小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吴晨 | 千镇中心幼园 |
72 | 三阶·三力:提升乡村小学寄宿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路径研究 ——以“爱牙”主题为例 | 胡庆琳 | 梓桐中校 |
73 | 走进孩子的心灵,感悟孩子的世界 | 徐宁霞 | 淳安二中 |
74 | “慧”自理“越”自立: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实践 | 程玲红 | 中洲幼儿园 |
75 | 理·法·情·行:四步法处理小学班级典型突发事件的策略研究 | 徐淑华 | 威坪镇小 |
76 | 自信缘于你的赞美——以一位腼腆型数学后进生转化之路为例 | 胡淳友 | 千岛湖镇七小 |
77 | 重塑“健康”:构建乡村小学家校共育新生态 | 严敏 | 浪川中小 |
78 | 全面·精准·有效:乡村初中心理健康一体化实践研究 | 余丽 | 大墅初中 |
79 | 校园体育课堂游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 郑鑫 | 枫树岭中小 |
80 | 课外拓展卡:多学科融合视野下渗透感恩教育的新载体 | 王欢 | 浪川中小 |
81 | 融合.联动:基于智障幼儿随班就读的个案研究 | 方文娟 | 实验幼儿园 |
82 | 迷你班会:小学生自主教育能力的载体设计与实践 | 应丽芬 | 汾口镇小 |
83 | 木艺刨花:小班幼儿格子游戏的设计与实施 | 余盈达 | 县第二幼儿园 |
84 | 指向深度参与的幼儿项目化学习策略——以“蜗牛故事”项目活动为例 | 徐亦义 | 县第二幼儿园 |
85 | 聚焦红色文化 创新育人路径—浅谈红色文化在中学德育中的应用 | 陈玉娟 | 淳安中学 |
86 | 家校联动,促进留守学生自卑心理有效调节的实践研究 | 陈建创 | 淳安二中 |
87 | “百年党史”系列班会设计:铸就红色文化之魂 | 徐方媛 | 浪川中小 |
88 | “小太阳共同体”:小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 竹明霞 | 千岛湖镇八小 |
89 | 古韵育新德:中国“君子”美德在幼儿品行塑造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 余晨芬 | 汾口幼儿园 |
90 | 以多彩主题为媒介培养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策略研究 | 江秀君 | 梓桐幼儿园 |
91 | 鹰架模式:助推小班幼儿洗手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 鲍飞蓉 | 汾口幼儿园 |
管理
序号 | 论文题目 | 负责人 | 单位 | |||
一等奖 | ||||||
1 | 转型看得见:生活教育视野下乡村小学高质办学实践探求 | 徐象平 | 大墅中小 | |||
2 | 促非师范毕业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校本实践 | 程霞丹 | 浪川中小 | |||
3 | 乡村小学教师在校“幸福品质”的培育路径与实践 | 李婧 | 龙川小学 | |||
4 | 点·线·面——搭建三维管理平台提升大班幼儿班级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 何洁 | 王阜幼儿园 | |||
5 | 专业素养成长营:智慧型教师成长路径的设计与实施 | 周莉平 | 青溪小学 | |||
6 | 九张自育单:提升种子教师辨析研究力的实践 | 鲍茶美 | 淳安青少年活动中心 | |||
7 | 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前书写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 徐千茜 | 威坪幼儿园 | |||
8 | “高光老师”养成记:鲶鱼效应推动下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 | 余昕 | 汾口二小 | |||
9 | bt“订制式”:幼儿园分层研训路径设计与实践研究 | 程玲红 魏燕萍 | 中洲幼儿园 | |||
二等奖 | ||||||
10 | 微说题:小班化背景下促进小学生数学深度思维的发展研究 | 叶肖霞 | 大墅中小 | |||
11 | 教育共富背景下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 洪楚菲 | 枫树岭中小 | |||
12 | 暖认知学习:以“创新性班级环创”为载体提升大班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实践研究 | 凌颖 | 威坪幼儿园 | |||
13 | 采他山之石 成自家之玉——小学低段班级管理载体的设计和运用研究 | 郑红华 | 千岛湖镇八小 | |||
14 | 双线五自教研:基于教师成长需求的园本教研新样式 | 严萌 张丽莹 | 威坪幼儿园 | |||
15 | 定点 • 研讨 • 践行:优化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策略研究 | 许雅 | 汾口幼儿园 | |||
16 | 微视频:双交互模式下保育员培训载体的创新研究 | 吴美君 | 临岐幼儿园 | |||
17 | 指向“学为中心”的淳实新学习实践圈的设计与实施 | 钱鹏 | 实验小学 | |||
18 | 岗位熔炼:社会化角色体验式班级管理实践研究 | 余敏 | 汾口中学 | |||
19 | 职业愿景构建幸福梦教育路径的设计与实施 | 汪约军 | 汾口中学 | |||
20 | 聚焦任务驱动 践行团队研修——能力提升工程2.0背景下教师研修团队的建构与实践 | 唐红敏 | 实验幼儿园 | |||
21 | 双向共生:借助问题线促进幼儿园户外游戏组织实施力教研行动 | 李秀 李霄媛 | 茶苑幼儿园 | |||
22 | 童趣游戏:三维九策助力大班幼儿全面发展 | 徐亦义 | 县第二幼儿园 | |||
23 | “攻心”新招式,“打通”新面貌 | 陈同 | 千岛湖镇七小 | |||
三等奖 | ||||||
24 | 发现•叩问•深化:优化学生上下学校园交通拥堵问题的策略实践 | 郑鹏俊 | 汾口幼儿园 | |||
25 | 寻、研、用:助推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做中成长 | 商初琴 | 新城幼儿园 | |||
26 | 以课例研修为载体 助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 金志燕 | 姜家中小 | |||
27 | “智”归纳 “慧”整理 “童”发展 “真”成长——运用游戏手段提高小班幼儿整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 郑彩红 | 临岐幼儿园 | |||
28 | 组团纠错:小班化背景下小学高段错题讲评范式的研究 | 徐玉辉 | 实验小学 | |||
29 | 成长型协作组:教研组驱动式发展路径的探索 | 邵攀 | 千岛湖镇七小 | |||
30 | 融合共长:区域教共体下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的路径创生 | 潘露霞 | 县第二幼儿园 | |||
31 | 深挖•聚焦•拓展:对教师在活动案例中价值判断能力提升的渐进式研究 | 汪爱丹 | 汾口幼儿园 | |||
32 | “墙墙”联合——大班幼儿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 | 吴慧晓 | 浪川幼儿园 | |||
33 | 星章烁动,低段语文课堂管理因你而精彩 | 徐萍 | 千岛湖镇一小 | |||
34 | 无缝链接:幼儿园融合教育实施的路径研究 | 方坤霞 | 千镇中心幼园 | |||
35 | “全阅读”理念下书香班级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徐静 | 青溪小学 | |||
36 | 学•强•重•建:主题教育引领下小学党员教师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 | 邓思琪 | 瑶山中小 | |||
37 | 班级管理 心育同行 | 金晓敏 | 梓桐中校 | |||
38 | 党建+“三位一体”新时代普通高中依法治校工作的实践与研究 | 卢晓玲 | 淳安二中 | |||
39 | 巧用“仪式” 提升“四力” ——仪式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 郑艳萍 | 淳安中学 | |||
40 | 纸艺+新:幼儿园纸艺活动新路径的设计与实施 | 徐卓青 | 新城幼儿园 | |||
41 |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共体虚拟教研模式探究 ——以教共体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师幼互动”教研活动为例 | 姜维 | 汾口幼儿园 | |||
课程建设
序号 | 论文题目 | 负责人 | 单位 |
一等奖 | |||
1 | 三基·四融:乡村“托幼一体化”环创的新实践 | 缪芬芬 | 浪川幼儿园 |
2 | 以微化难: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微项目化学习设计 ——以小数教学为例 | 严敏 | 浪川中小 |
3 | 乐在自然•向阳而生:“我是家乡娃”园本课程的建构实施 | 余姝 | 汾口幼儿园 |
4 | “一体化联合”研修:中职旅游专业“常态课”教学的优化路径 | 徐红仙 | 千中职校 |
5 | 无边界活动: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 毕毅彬 王红婧 | 千镇中心幼园 |
6 | 幸福通道:完整儿童视野下培智学校康复育人策略的实践研究 | 王华琴 | 培智学校 |
7 | “一题一课”视角下小学数学课程创新实践探索——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带※题教学设计为例 | 余露 | 千岛湖镇七小 |
8 | “行走墅里”:基于在地资源推进乡村小学跨学科实践的探究 | 黄微琴 | 大墅中小 |
9 | 学说行动:大概念视域下小学数学新学习样式的实践与研究 | 王银美 | 千岛湖镇三小 |
10 | 自然·融合·优质——《亲·自然 爱·生活》托幼一体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 叶小凤 严萌 | 里商幼儿园 |
11 | 童孙未解供耕养 也傍校园趣当家 | 蒋胜花 唐文霞 | 新城小学 |
12 | 生态农场:农村小学发现自然校本课程的探究与实践 | 徐倩 | 威坪镇小 |
13 | 真问题引领:后亚运时代幼儿创玩场馆的实践路径 | 陈黎 方巧玲 | 界首幼儿园 |
14 | 基于项目推进的农村普高“秀水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 王建华 | 淳安二中 |
15 | 三维动态评价:乡村幼儿园运动游戏评价的范式建构与实践 | 徐青 | 界首幼儿园 |
16 | 小学高段美术“创意素描”拓展课程的设计与研究 | 宋媛 | 临岐中小 |
17 | “乡”约微电影 厚植家乡情—初中美术跨学科特色课程建构与实施 | 雷圣锋 | 梓桐中校 |
18 | 基于地方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以淳安“睦剧服饰”校本课程建设为例 | 何颖 | 威坪镇小 |
19 | 学会创意:中班幼儿”小山坡涂鸦“课程的实践研究 | 余双霞 | 浪川幼儿园 |
20 | 情境驱导:儿童视角下小班项目活动推进策略的实践研究 | 雷鸣 | 县第二幼儿园 |
21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方孝彬 | 青溪小学 |
22 | 从“科学探究”到“科学实践”——以《电和磁》一课教学为例谈重构教学的有效策略 | 李露佳 | 文昌中小 |
23 | 融合课堂:基于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载体的新实践 | 李婧 | 龙川小学 |
24 | 五维支架: 提升大班幼儿竹子创意美术能力的实践研究 | 方惠 | 县第二幼儿园 |
25 | 小学畅想曲:结构化视域下的幼小衔接课程实践 | 汪紫燕 | 枫树岭幼儿园 |
二等奖 | |||
26 | 基于“齿轮教学”的中职汽修实训课堂新样态的探究和应用 | 方晖 | 千中职校 |
27 | “寻探•创想•启智”:基于幼儿兴趣的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以小班班本课程“奇妙的洞洞”为例 | 徐嫣 | 大墅幼儿园 |
28 | 梳理·开发·构建:培养学生故事复述能力的策略探究 | 金坤艳 | 汾口镇小 |
29 | 入境•联动•迁移——结构化理念下的初中传统器乐欣赏教学实践 | 洪秀英 | 排岭初中 |
30 | 三步成趣:以文化传承为目的的项目化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以《我是汾口草龙非遗传承人》为例 | 祝淑维 | 汾口二小 |
31 | “本草+ ”背景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 | 李镓丞 | 临岐初中 |
32 | 溯源与重构 整合促提升 ——以低段“认识时间”为例重构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 | 余瑾 | 千岛湖镇三小 |
33 | 动手吧:幼儿园探究课程的园本实践研究 | 章学嘉 | 实验幼儿园 |
34 | 悦玩成长:基于儿童本位的“渔悦”园本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 | 童慧娟 | 南景幼儿园 |
35 | 趣玩科“木”:大班测量核心经验游戏的设计与实践 | 方慧玲 | 县第二幼儿园 |
36 | 学习进阶:提升抽象思维的小学数学任务设计的策略 | 郑建仙 | 千岛湖镇七小 |
37 | 选·截·玩·述 基于绘本的小班玩色游戏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 王小娟 | 梓桐幼儿园 |
38 | 素养导向下活动型校本综合课程群的设计与实施——以《山乡水韵》校本课程为例 | 朱海佳 | 枫树岭中小 |
39 | 大单元背景下微习作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 ——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 | 赵美月 | 大墅中小 |
40 | 学会问题解决:幼儿种植活动“小豆角成长记”项目的实施 | 鲍文琪 | 姜家幼儿园 |
41 | 三驱•三支•三元:基于项目式学习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实践研究——以大班项目活动“我的幼儿园”为例 | 许雅 | 汾口幼儿园 |
42 | 兴趣·经验·探究·成效:大班“探创麻绣”班本课程创生与推进 | 徐小娟唐欢 | 王阜幼儿园 |
43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建构与实践——以“文学中的劳动美”为例 | 金丹婷 | 临岐中小 |
44 | 铺·垒·连·架——提升大班幼儿剧本创编能力的学习方式与研究 | 方巧玲 | 临岐幼儿园 |
45 | 挖掘在地资源实施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八都麻绣”为例 | 郑荷欢 | 王阜中校 |
46 | 导读卡: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载体的设计与运用研究 | 王晓玲 | 临岐幼儿园 |
47 | 书画小镇,水墨“趣”画 基于幼儿创意美术“水墨画”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方丽娟 | 梓桐幼儿园 |
48 | 趣玩、融玩、创玩:幼儿运动游戏实施策略研究——以“中班呼啦圈游戏”推进为例 | 滕晓俊 | 千镇中心幼园 |
49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科学“电与磁”单元教学实践探索 | 鲁丽娟 | 梓桐中校 |
50 | 以番薯为线索,促课程以发展——大班“诶(éi),番薯”呼应课程的创生与推进 | 詹宝强 | 王阜幼儿园 |
51 | 三式•三场:基于驱动成长的幼儿园游戏设计与实施 | 姚翠 | 文昌幼儿园 |
52 | 学会和儿童对话 ——基于绘本的第一学段儿童哲学教学实践研究 | 毛茜茜 | 汾口二小 |
53 | 以玩促教:基于游戏化的中职机械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吴雯婷 | 千中职校 |
54 | 基于STEM教育理念:探索幼儿园项目活动的开发与实施——以中班项目活动《巧娃火车诞生记》为例 | 何洁 徐佳苗 | 王阜幼儿园 |
55 | 基于问题解决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五年级开心微农场:“我的鸡地我做主”为例 | 程翠 | 大墅中小 |
56 | 项目推进:结构化视域下“玩转圆柱”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 余仙娣 | 南山学校 |
57 | 六步审议法:让主题审议唤起儿童的力量 | 管莹佳 | 茶苑幼儿园 |
58 | 问题驱动:指向幼儿主动探究能力的项目活动学习 ——以大班项目活动“趣挖千岛湖”为例 | 汪美娟 | 实验幼儿园 |
59 | 五创联动:利用生活资源进行幼儿园创意美术的实践研究 | 方文娟 | 实验幼儿园 |
三等奖 | |||
60 | 立足项目学习 培养计算思维——基于计算思维的虚拟机器人项目学习实践研究 | 蓝青 | 大墅中小 |
61 | 商讨式:乡村寄宿制学校“核心素养”背景下宿舍环创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 赵颖 | 梓桐中校 |
62 | 共学·共享·共进:提升大班幼儿区域活动分享环节能力的策略研究 | 滕婷 方晨怡 | 鸠坑幼儿园 |
63 | 重组•巧设•评价:“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整合教 学模式探究——以“平面图形的面积”为例 | 方惠 | 大墅中小 |
64 | 基于儿童视角的主题审议可视化策略探究——以大班《动物大世界》为例 | 张丽莹 | 威坪幼儿园 |
65 | 探寻自然 乐享生活——托班生活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 | 吕晓倩 | 县第二幼儿园 |
66 | 依托本土美食构建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 夏鸿娟 | 实验幼儿园 |
67 | 幼小衔接视域下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以“入学计划书”为例 | 方莹丽 | 实验幼儿园 |
68 | 小实验:普高数学探究实践创新设计研究 | 洪之来 | 汾口中学 |
69 | “环保问号成长记”---农村幼儿园大班幼儿垃圾分类行为养成的实践研究 | 方婷 | 界首幼儿园 |
70 | 郭菲菲护树行动:问题导向下的数学跨学科实践学习路径研究 | 郭菲菲 | 临岐初中 |
71 | 奔向朝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践 | 傅伟伟 | 姜家中小 |
72 | 依托优秀传统文化绘本,开发小学低段校本德育课程 | 柯海雁 | 千岛湖镇八小 |
73 | 大单元下的“古今灯彩相辉映”教学案例 ——市级非遗丁家畈花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 蔡珍珍 | 屏门中小 |
74 | 生趣 激趣 添趣:E·P·E模式下大班趣味体育活动教学实践探索——以大班“四人接力赛”为例 | 方雅玲 | 临岐幼儿园 |
75 | 做思共生,助推幼儿动态成长的研究策略 ——以“中班菠菜种植记”为例 | 倪钰 | 姜家幼儿园 |
76 | 知行合一: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以“一颗豆子的旅行”设计与实施为例 | 叶肖霞 | 大墅中小 |
77 | 骑行联动——大班户外骑行游戏的创新实践 | 汪霞婷 | 威坪幼儿园 |
78 | 趣玩集市:大班幼儿“骑龙巷集市”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 汪敉 | 千镇中心幼园 |
79 | 行走地图:基于空间方位的大班幼儿游戏载体的研究 | 余秋雅 | 汾口幼儿园 |
80 | 主题审议2.0:基于儿童立场的“三阶式”审议策略探寻 | 李秀 方淑懿 | 茶苑幼儿园 |
81 | 依托阅读卡促进儿童“深阅读”的策略探究 | 方爱红 | 千岛湖镇三小 |
82 | 游戏计划书:提升大班幼儿区域游戏合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 洪紫萍 | 姜家幼儿园 |
83 | 问题驱动:促进幼儿主动探究能力的研究实践——以小班班本课程《谁的泡泡大》实施为例 | 何建英 | 茶苑幼儿园 |
84 | 指向计算思维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支架的设计研究 | 王子维 | 淳安二中 |
85 | 习劳树德:“赋能育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 饶燕红 | 富文中小 |
86 | 问·探·评:提升大班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以大班项目课程“茶叶”为例 | 鲁燕玲 | 千镇中心幼园 |
87 | 三环·三策:提升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学习品质的策略与实践 | 方晨怡 滕婷 | 鸠坑幼儿园 |
88 | ”三问三优”提升大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 叶梦婷 | 实验幼儿园 |
89 | 送信游戏:大班幼儿空间方位学习载体的设计与实施 | 方涛 | 实验幼儿园 |
90 | 新媒体融合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剪映APP”课程新样式研究 | 窦慧媛 | 千中职校 |
91 | 畅读•赏读•创读——统编教材一年级反复结构式课文学教策略研究+三小王笑 | 王笑 | 千岛湖镇三小 |
92 | “鱼”主题启蒙:基于大胆表现理念下小班美术创造力培养样式研究 | 王小燕 | 千镇中心幼园 |
93 | “双减”背景下小学舞龙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 童海鹏 | 千岛湖镇八小 |
94 | 大班幼儿自然测量游戏中结构化任务的实践——以“裁缝小铺”区角为例 | 占雅 | 姜家幼儿园 |
95 | 项目化理念下小班玩色活动的优化实践 | 余慧芳 | 千镇中心幼园 |
96 | 设计英语课文预读任务 提升高中生自主阅读能力 | 唐蔚芳 | 淳安中学 |
97 | 跨界·融合·创新: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路径探寻 | 唐章强 | 青溪小学 |
98 | 家校共育:基于“全媒体”助力“亲子共读” | 余勇 | 千岛湖镇三小 |
99 | 整合•联读•创写:探寻“1+X读写联动”的新路径 ——以统编教材第一学段为例 | 周宝华 | 汾口二小 |
100 | 链接多维评价,助推深度学习——多维评价在中班一起“趣”秋游课程故事中的有效运用 | 黄晶晶 | 汾口幼儿园 |
101 | 乐享球游:小学水平二“篮球游戏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 方萍 | 瑶山中小 |
102 | 不同口罩的作用调查---项目学习课程的研究实践 | 申屠倩 | 浪川中小 |
103 | 创意•闯关•争章:新课标视域下低段期末非纸笔测评实践探究 | 伊春娥 | 南山学校 |
104 | 新课堂 新元素——游戏元素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 王晓艳 | 汾口镇小 |
105 | 聚焦公平:幼儿园高质量区角活动的设计 | 宋爱琴 | 千镇中心幼园 |
106 | 析·用·拓:核心经验视角下“前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童慧静 | 千镇中心幼园 |
107 | 基于小班“千岛美食”项目课程开展的实践研究 | 徐洁 | 千镇中心幼园 |
108 | 依托项目化学习助推大班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探究——以大班“轻粘土”布展课程为例 | 方瑞莎 | 姜家幼儿园 |
乡村教育
序号 | 论文题目 | 负责人 | 单位 |
一等奖 | |||
1 | “竹”够有趣 趣探竹韵——儿童视角下竹韵游戏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胡玥 | 大墅幼儿园 |
2 | 指尖上的舞蹈:提升乡村幼儿教师园本课程建设能力的实践探索 | 何春凤 | 文昌幼儿园 |
3 | 求坑趣源:基于时空重构的乡村小学育人案例研究 | 王琦 方星 | 新城小学 |
4 | 根·更·耕:小学耕读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路径的研究 | 汪琳 | 威坪镇小 |
二等奖 | |||
5 | “乡野·乡趣·乡情” —农村幼儿园“三园乡情美育”课程实施的路径创新 | 方慧娟 | 左口幼儿园 |
6 | 抱团让我们更有力量 | 蒋胜花 | 千岛湖镇六小 |
7 | 乡村振兴背景下融入地域元素的主题实践作业设计与实施 | 余青 | 汾口镇小 |
8 | 定向越野:基于江南山乡资源的小学体育活动创新设计与实践 | 徐真 | 新城小学 |
9 | 建·解·构:幼儿自制绘本课程的记录方式创新研究—以绘本《毛毛虫,我怕》为例 | 徐淑婷 | 威坪幼儿园 |
10 | “三把钥匙”开启乡村教师园本课程建设实施路径的探索 | 詹秋兰 | 大墅幼儿园 |
11 | 共建共享 以美育人—共富背景下城乡资源赋能小学国画教学的探究 | 赵颖 | 梓桐中校 |
三等奖 | |||
12 | 配“卡”而行 “教”“学”并进 ——农村小班化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 吕春欢 | 浪川中小 |
13 | 三环五式:基于“狮城智慧生产园”的乡村劳育范式探索 | 施诗 | 姜家中小 |
14 | “三滑四策”:基于乡村幼儿滑行类游戏的实践研究 | 何玉 | 临岐幼儿园 |
15 | “四交”渐进式:提升乡村小学寄宿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探究 | 胡庆琳 | 梓桐中校 |
16 | 依地域文化,探传统课程——农村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内容设计及实施路径 | 林杭生 | 枫树岭中小 |
17 | 乡村自然劳动体验视域下激发幼儿探索欲的实践研究 ——以“番薯”课程实践活动为例 | 洪春 | 临岐幼儿园 |
18 | 基于一体机优化乡村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策略研究 | 姚翠 方奇彤 | 文昌幼儿园 |
19 | 核心素养视角下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以“种植活动”为例 | 周晓阳 | 枫树岭中小 |
“双减”专题
序号 | 论文题目 | 负责人 | 单位 |
一等奖 | |||
1 | 弹性作业:新教育公平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 童庆日 | 汾口初中 |
2 | 习作支架:小学中高段学生写作关键能力提升的研究 | 徐象平 | 大墅中小 |
3 | 评价跟进:依托CIPP模式优化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 | 何春凤 | 文昌幼儿园 |
4 | 教育共富下少年宫助力乡镇学校课后服务的实践 | 鲍茶美 | 淳安青少年活动中心 |
5 | “七化”并举 统筹发力——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作业优化设计 | 童永才 | 千岛湖镇三小 |
6 |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 | 孙滨 | 汾口初中 |
7 | 学过留痕 让学习真正发生——任务痕迹单在小学高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汪娟 | 汾口镇小 |
8 | 链接社会:乡村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设计与研究 | 汪龙武 | 大墅中小 |
9 | 聚焦幼儿学习品质 以“长周期渗透学习”助推幼小衔接 | 章学嘉 | 实验幼儿园 |
二等奖 | |||
10 | 引·启·提·创:小学数学题组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 方芝华 | 威坪镇小 |
11 | 小学数学“后置性探究作业”的设计与实践——以“量与计量”为例 | 郑斌婷 | 汾口镇小 |
12 | 成长驿站: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语文素养测评的优化路径 | 胡绿香 | 千岛湖镇六小 |
13 | 指尖艺术: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中低段美术粘土教学的路径探究 | 陈钰 | 千岛湖镇八小 |
14 | 指向高阶思维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组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 王俊婷 | 千岛湖镇一小 |
15 | 小学科学“一主三维”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 童妙君 | 汾口二小 |
16 |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 陈建创 | 淳安二中 |
17 | “好少年”档案:家校共育背景下的乡村小学数字化综合评价新实践 | 庄雄丰 | 瑶山中小 |
18 | 作业超市:“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策略探寻 | 楼赛平 | 姜家中小 |
19 | 基于五育并举“阳光六好学子”综合性评价内容设计和实践探究 | 洪亮 | 千岛湖镇六小 |
20 | 全息·实证·个性:基于学生立场的小学生综合评价实效性研究 | 汪志栋 | 汾口镇小 |
21 | 融合∙创新:五育并举视域下乡村小学科学课后服务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余丽霞 | 汾口镇小 |
22 | “三式”进阶:单元整体视域下跨学科学习的实践性作业初探——以PEP四上U6为例 | 汪维雅 | 枫树岭中小 |
三等奖 | |||
23 | 素养引领下小学数学“单元活动”作业的思与行——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 | 郑珊 | 千岛湖镇六小 |
24 | 基于整组单元的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3 My friends为例 | 张丹红 | 汾口镇小 |
25 | 倾学·清点·亲本—基于“微测评”的精准教学新样态实践研究 | 王晓飞 | 威坪镇小 |
26 | 素养导向下单元整体作业项目化设计策略——以三下“动物的一生”单元为例 | 陈婷 | 实验小学 |
27 | 让课间十分钟“燃”起来——“双减”背景下乡村小学课间活动多样化研究 | 鲍高洁 | 瑶山中小 |
28 | 四循三单:基于循证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 | 蒋航波 | 中洲中小 |
29 | 活力双卡:激活小学低段户外体育锻炼的策略研究 | 徐英 | 千岛湖镇一小 |
30 | “双减”下玩转暑期作业 ---优化初中科学暑期作业的实践研究 | 王飞 | 千岛湖初中 |
31 | “双减”背景下小学第二学段运算教学单元整合的策略研究 | 汪爱花 | 枫树岭中小 |
32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和运用研究 | 童文茜 | 梓桐中校 |
33 | 规划四步法:“双减”背景下提升幼儿规划能力的策略研究 | 何凤仙 | 临岐幼儿园 |
34 | 基于主题审议背景下的家园互动评价手册设计与实施 | 方玉英 胡丽芳 | 瑶山幼儿园 |
35 | 借助几何可视化教学促进高段学生数学知识主动构建 | 郭海稳 | 汾口镇小 |
36 |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单元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 | 郑佩 | 安阳中小 |
37 | 积“微”成“著”: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英语“微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 | 吴晓琴 | 千岛湖镇六小 |
38 | 对标·聚焦·提素:“教-学-评”一致视域下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 | 王红妤 | 千岛湖镇八小 |
39 | “双减”背景下小学中段数学“三型”作业设计策略 | 胡塘杰 | 汾口镇小 |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2512149/2024-29188
发布机构
教育局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4-29
有效性
关于公布淳安县第25届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审结果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4-04-29
浏览次数:
县属学校(单位)、乡镇中小学、幼儿园、民办学校:
淳安县第25届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审结果已揭晓。本次评选共收到论文706篇,评出获奖论文298篇,其中一等奖68篇,二等奖96篇,三等奖134篇,获奖面占送评论文总数的42.2%。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淳安县第25届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淳安县教育局
2024年4月29日
附件
淳安县第25届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德育
序号 | 论文题目 | 负责人 | 单位 |
一等奖 | |||
1 | 基于“三全五美”的中职班主任工作创新实践与探索 | 窦慧媛 | 千中职校 |
2 | 四式联结:协同共育理念下小学生情绪压力调控策略研究 | 汪维雅 | 枫树岭中小 |
3 | 汾味六艺: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育人新样式 | 余其成 | 龙川小学 |
4 | 小茶农:乡村振兴视野下小规模学校育人模式的探索 | 郑婷 | 千岛湖镇八小 |
5 | “三融”赋力:提升小班幼儿入园适应能力的实践研究 | 吴唐政 李秀 | 茶苑幼儿园 |
6 | 共玩·共融·共长——融合教育背景下提升聋健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实施与优化 | 张丽莹 | 威坪幼儿园 |
7 | 协同·整合·发展: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新范式 | 程璐 | 汾口二小 |
8 | 三级计划卡:幼小衔接背景下培养幼儿计划习惯的实践研究 | 王红婧 | 千镇中心幼园 |
9 | 三阶·三育·三适:基于生命活动的载体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大班“会动的魔法肚子”引发的生命探究为例 | 方慧娟 | 左口幼儿园 |
10 | “展·聚·融”三步进阶:基于幼小衔接幼儿时间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 方林霞 | 临岐幼儿园 |
11 | 三阶模式: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实践研究 | 余润超 | 临岐幼儿园 |
12 | 以思维导图为媒介,助力大班幼儿主题活动深度开展 | 王晓玲 | 临岐幼儿园 |
13 | 休闲驿站:小山坡游戏的创设与实施 | 方于茜 | 浪川幼儿园 |
14 | 源于生活 回归幼儿 ——小班幼儿喝水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 黄秋霞 | 千镇中心幼园 |
15 | 点亮感恩之心,让感恩之花落地 | 程翠 | 大墅中小 |
16 | 三式·三策·三享:指向大班幼儿图文创作能力的研究 | 汪丽娟 | 县第二幼儿园 |
17 | 莫让学生边缘化——农村小学边缘生转化案例实践研究 | 傅伟伟 | 姜家中小 |
18 | 进阶三部曲:助推中班幼儿“光盘”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 鲁燕玲 | 千镇中心幼园 |
19 | 根植“红色信念”:小学思政基于“红色故事”的育人模式探究 | 童娅萍 | 千岛湖镇八小 |
20 | 审美走向:小学生浸润式德育路径的实践探索 | 郑建仙 | 千岛湖镇七小 |
21 | 让教室的每一面墙说出不一样的话——项目式教室文化布置的实践探索 | 陈钰 | 千岛湖镇八小 |
二等奖 | |||
22 | 觉察·联结·成长:丧亲高中生哀伤辅导的策略研究 | 王瑾 | 威坪中学 |
23 | 蜗牛日记:幼儿观察生命活动的载体设计与实践 | 毛素芳 | 玉兰幼儿园 |
24 | 新城小集市:幼儿园社交空间的创设与实践 | 王瑜 | 新城幼儿园 |
25 | 三阶四评—依托“种桑”活动为路径赋能大班幼儿劳动素养的实践 | 李红燕 | 威坪幼儿园 |
26 | 画中话: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初中生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 | 胡怡珍 | 千岛湖初中 |
27 | 仁礼启蒙:乡村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高质量育人的实践 | 叶小凤 | 里商幼儿园 |
28 | 播种·养护·绽放: 提升小学高段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实践探索 | 王慧娇 | 千岛湖镇一小 |
29 | 探玩“树皮”:中班幼儿提升合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 方慧玲 | 县第二幼儿园 |
30 | 服务 引导 结合--基于“观察-沟通-支持”的家园共育模式建构 | 余淑蓉 | 南景幼儿园 |
31 | 立足情境,以思政课程为载体培养低学段学生班级责任意识 | 吴玲燕 | 浪川中小 |
32 | 运动魔方: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实施情绪教育的探索 | 严晓芳 | 县第二幼儿园 |
33 | 因“我”而融,为“我们”而合——农村小学特殊儿童 随班就读融合教学的策略性研究 | 郑迎春 | 梓桐中校 |
34 | 素养导向下的学校水文化“四善”育人策略新实践 | 应瞻华 | 千岛湖镇八小 |
35 | “爱心+”社区:培养幼儿良好“共情心”的载体设计与研究 | 方涛 | 实验幼儿园 |
36 | 战胜自我:希望理论视域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心理干预实践研究 | 邓思琪 | 瑶山中小 |
37 | 共情•转化•赋能“易怒”型学生在校的表现特征及转化策略研究 | 汪爱花 | 枫树岭中小 |
38 | 温暖三重奏,开启新乐章——基于“334”法则,小班特需幼儿入园适应个案研究 | 方坤霞 | 千镇中心幼园 |
39 | “红旅润童,基于儿童兴趣的班本化课程实施初探 ——以中班班本活动“红色之旅”的开展与实施为例 | 江素媛 | 文昌幼儿园 |
40 | 明理小剧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载体的研究 | 徐玉辉 | 实验小学 |
41 | 融爱于心,融育于行 ——融合教育背景下对班级特殊幼儿进行个别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 汪晓薰 | 汾口幼儿园 |
42 | 五域融通:STEM理念下传统节日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钱欢 | 千镇中心幼园 |
43 | 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与研究——以自主餐点环节为例 | 庞淑敏 | 县第二幼儿园 |
44 | 对一个语言障碍幼儿的教育矫治案例研究——以幼儿天天为例 | 洪思怡 | 汾口幼儿园 |
45 | @四维度:提升小学中段自我效能感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方聪 | 千岛湖镇一小 |
46 | “鱼”你相约 “渔”悦童年——以“鱼”为载体培养幼儿良好社会性情感的新思考 | 吴婉秋 | 南景幼儿园 |
47 | 聚焦·趣探·创境:基于小班幼儿不爱吃蔬菜问题的三式策略 | 仇晓娜 | 千镇中心幼园 |
48 | 卷•松•疏•展:前书写的家园共续式,让幼小衔接舒展开来 | 吴洁璐 李霄媛 | 茶苑幼儿园 |
49 | 积极暂停区:解决“霸凌”儿童行为问题的路径与创新载体的研究 | 朱海佳 | 枫树岭中小 |
三等奖 | |||
50 | GTD时间清单:大班幼儿自我管理品质的培育研究 | 宋淑敏 汪怡帆 | 茶苑幼儿园 |
51 | 缝补撕裂:“好孩子”与“坏孩子”情感疏导的 | 方泉 | 千岛湖镇六小 |
52 | 遇见·融合·共情——“托幼共育”模式下托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个案研究 | 童晓燕 | 浪川幼儿园 |
53 | 三“管”齐下:幼小衔接视野下大班幼儿物品整管能力的策略研究 | 何晓芬 | 千镇中心幼园 |
54 | 基于“龙马少年数智化”构建“五育融合”班级德育工作策略研究 | 汪爱仙 | 千岛湖镇一小 |
55 | 拯救让人心疼的你——学生情绪管理案例 | 童卫云 | 青溪小学 |
56 | 见“风”使舵 扬“童心”之帆——小班幼儿午睡习惯培养实践研究 | 缪莲 | 枫树岭幼儿园 |
57 | 高考激励教育“一卡通”---迎高考,战高三系列主题教育 | 方长荣 | 淳安二中 |
58 | “双轨制”:基于需求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班级管理新实践 | 祁明君 | 千岛湖初中 |
59 | 跟随·支持·评价——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大班建构游戏组织与实施的策略研究 | 王春霞 | 县第二幼儿园 |
60 | 德育微剧乡镇小学德育新载体 | 汪娟 | 汾口镇小 |
61 | 小学高段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探究 | 程霞丹 | 浪川中小 |
62 | 三级进阶:指向中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远远”的个案分析为例 | 张晨霞 | 千镇中心幼园 |
63 | “红色作业单”:低段学生红色根脉传承的德育研究 | 余笑笑 | 青溪小学 |
64 | “拖拉”中医馆——减少中班幼儿拖拉行为的实践研究 | 王红芳 | 南景幼儿园 |
65 | 主体参与:幼儿自主改善攻击性行为的实践研究 | 余海仙 | 枫树岭幼儿园 |
66 | 当“碍”遇上爱——以新入园托班幼儿哭闹现象研究为例 | 闻喜欢 程华琼 | 王阜幼儿园 |
67 | 共“沐”书香 “ 绘”情悦舞 | 宋玉萍 | 界首幼儿园 |
68 | 基于归因理论的“双线制”班级量化管理策略实践 | 徐慧华 | 千岛湖初中 |
69 | 四“式”于行•四“育”于心 ——双胞胎特需儿童个案策略研究 | 汪爱丹 | 汾口幼儿园 |
70 | 只要上路,定会遇到庆典 —— 对一名多动学生的行为干预 | 祝琴 | 千岛湖镇一小 |
71 | “生活+”融合教育视域下小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吴晨 | 千镇中心幼园 |
72 | 三阶·三力:提升乡村小学寄宿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路径研究 ——以“爱牙”主题为例 | 胡庆琳 | 梓桐中校 |
73 | 走进孩子的心灵,感悟孩子的世界 | 徐宁霞 | 淳安二中 |
74 | “慧”自理“越”自立: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实践 | 程玲红 | 中洲幼儿园 |
75 | 理·法·情·行:四步法处理小学班级典型突发事件的策略研究 | 徐淑华 | 威坪镇小 |
76 | 自信缘于你的赞美——以一位腼腆型数学后进生转化之路为例 | 胡淳友 | 千岛湖镇七小 |
77 | 重塑“健康”:构建乡村小学家校共育新生态 | 严敏 | 浪川中小 |
78 | 全面·精准·有效:乡村初中心理健康一体化实践研究 | 余丽 | 大墅初中 |
79 | 校园体育课堂游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 郑鑫 | 枫树岭中小 |
80 | 课外拓展卡:多学科融合视野下渗透感恩教育的新载体 | 王欢 | 浪川中小 |
81 | 融合.联动:基于智障幼儿随班就读的个案研究 | 方文娟 | 实验幼儿园 |
82 | 迷你班会:小学生自主教育能力的载体设计与实践 | 应丽芬 | 汾口镇小 |
83 | 木艺刨花:小班幼儿格子游戏的设计与实施 | 余盈达 | 县第二幼儿园 |
84 | 指向深度参与的幼儿项目化学习策略——以“蜗牛故事”项目活动为例 | 徐亦义 | 县第二幼儿园 |
85 | 聚焦红色文化 创新育人路径—浅谈红色文化在中学德育中的应用 | 陈玉娟 | 淳安中学 |
86 | 家校联动,促进留守学生自卑心理有效调节的实践研究 | 陈建创 | 淳安二中 |
87 | “百年党史”系列班会设计:铸就红色文化之魂 | 徐方媛 | 浪川中小 |
88 | “小太阳共同体”:小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 竹明霞 | 千岛湖镇八小 |
89 | 古韵育新德:中国“君子”美德在幼儿品行塑造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 余晨芬 | 汾口幼儿园 |
90 | 以多彩主题为媒介培养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策略研究 | 江秀君 | 梓桐幼儿园 |
91 | 鹰架模式:助推小班幼儿洗手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 鲍飞蓉 | 汾口幼儿园 |
管理
序号 | 论文题目 | 负责人 | 单位 | |||
一等奖 | ||||||
1 | 转型看得见:生活教育视野下乡村小学高质办学实践探求 | 徐象平 | 大墅中小 | |||
2 | 促非师范毕业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校本实践 | 程霞丹 | 浪川中小 | |||
3 | 乡村小学教师在校“幸福品质”的培育路径与实践 | 李婧 | 龙川小学 | |||
4 | 点·线·面——搭建三维管理平台提升大班幼儿班级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 何洁 | 王阜幼儿园 | |||
5 | 专业素养成长营:智慧型教师成长路径的设计与实施 | 周莉平 | 青溪小学 | |||
6 | 九张自育单:提升种子教师辨析研究力的实践 | 鲍茶美 | 淳安青少年活动中心 | |||
7 | 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前书写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 徐千茜 | 威坪幼儿园 | |||
8 | “高光老师”养成记:鲶鱼效应推动下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 | 余昕 | 汾口二小 | |||
9 | bt“订制式”:幼儿园分层研训路径设计与实践研究 | 程玲红 魏燕萍 | 中洲幼儿园 | |||
二等奖 | ||||||
10 | 微说题:小班化背景下促进小学生数学深度思维的发展研究 | 叶肖霞 | 大墅中小 | |||
11 | 教育共富背景下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 洪楚菲 | 枫树岭中小 | |||
12 | 暖认知学习:以“创新性班级环创”为载体提升大班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实践研究 | 凌颖 | 威坪幼儿园 | |||
13 | 采他山之石 成自家之玉——小学低段班级管理载体的设计和运用研究 | 郑红华 | 千岛湖镇八小 | |||
14 | 双线五自教研:基于教师成长需求的园本教研新样式 | 严萌 张丽莹 | 威坪幼儿园 | |||
15 | 定点 • 研讨 • 践行:优化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策略研究 | 许雅 | 汾口幼儿园 | |||
16 | 微视频:双交互模式下保育员培训载体的创新研究 | 吴美君 | 临岐幼儿园 | |||
17 | 指向“学为中心”的淳实新学习实践圈的设计与实施 | 钱鹏 | 实验小学 | |||
18 | 岗位熔炼:社会化角色体验式班级管理实践研究 | 余敏 | 汾口中学 | |||
19 | 职业愿景构建幸福梦教育路径的设计与实施 | 汪约军 | 汾口中学 | |||
20 | 聚焦任务驱动 践行团队研修——能力提升工程2.0背景下教师研修团队的建构与实践 | 唐红敏 | 实验幼儿园 | |||
21 | 双向共生:借助问题线促进幼儿园户外游戏组织实施力教研行动 | 李秀 李霄媛 | 茶苑幼儿园 | |||
22 | 童趣游戏:三维九策助力大班幼儿全面发展 | 徐亦义 | 县第二幼儿园 | |||
23 | “攻心”新招式,“打通”新面貌 | 陈同 | 千岛湖镇七小 | |||
三等奖 | ||||||
24 | 发现•叩问•深化:优化学生上下学校园交通拥堵问题的策略实践 | 郑鹏俊 | 汾口幼儿园 | |||
25 | 寻、研、用:助推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做中成长 | 商初琴 | 新城幼儿园 | |||
26 | 以课例研修为载体 助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 金志燕 | 姜家中小 | |||
27 | “智”归纳 “慧”整理 “童”发展 “真”成长——运用游戏手段提高小班幼儿整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 郑彩红 | 临岐幼儿园 | |||
28 | 组团纠错:小班化背景下小学高段错题讲评范式的研究 | 徐玉辉 | 实验小学 | |||
29 | 成长型协作组:教研组驱动式发展路径的探索 | 邵攀 | 千岛湖镇七小 | |||
30 | 融合共长:区域教共体下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的路径创生 | 潘露霞 | 县第二幼儿园 | |||
31 | 深挖•聚焦•拓展:对教师在活动案例中价值判断能力提升的渐进式研究 | 汪爱丹 | 汾口幼儿园 | |||
32 | “墙墙”联合——大班幼儿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 | 吴慧晓 | 浪川幼儿园 | |||
33 | 星章烁动,低段语文课堂管理因你而精彩 | 徐萍 | 千岛湖镇一小 | |||
34 | 无缝链接:幼儿园融合教育实施的路径研究 | 方坤霞 | 千镇中心幼园 | |||
35 | “全阅读”理念下书香班级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徐静 | 青溪小学 | |||
36 | 学•强•重•建:主题教育引领下小学党员教师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 | 邓思琪 | 瑶山中小 | |||
37 | 班级管理 心育同行 | 金晓敏 | 梓桐中校 | |||
38 | 党建+“三位一体”新时代普通高中依法治校工作的实践与研究 | 卢晓玲 | 淳安二中 | |||
39 | 巧用“仪式” 提升“四力” ——仪式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 郑艳萍 | 淳安中学 | |||
40 | 纸艺+新:幼儿园纸艺活动新路径的设计与实施 | 徐卓青 | 新城幼儿园 | |||
41 |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共体虚拟教研模式探究 ——以教共体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师幼互动”教研活动为例 | 姜维 | 汾口幼儿园 | |||
课程建设
序号 | 论文题目 | 负责人 | 单位 |
一等奖 | |||
1 | 三基·四融:乡村“托幼一体化”环创的新实践 | 缪芬芬 | 浪川幼儿园 |
2 | 以微化难: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微项目化学习设计 ——以小数教学为例 | 严敏 | 浪川中小 |
3 | 乐在自然•向阳而生:“我是家乡娃”园本课程的建构实施 | 余姝 | 汾口幼儿园 |
4 | “一体化联合”研修:中职旅游专业“常态课”教学的优化路径 | 徐红仙 | 千中职校 |
5 | 无边界活动:美术活动中提升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 毕毅彬 王红婧 | 千镇中心幼园 |
6 | 幸福通道:完整儿童视野下培智学校康复育人策略的实践研究 | 王华琴 | 培智学校 |
7 | “一题一课”视角下小学数学课程创新实践探索——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带※题教学设计为例 | 余露 | 千岛湖镇七小 |
8 | “行走墅里”:基于在地资源推进乡村小学跨学科实践的探究 | 黄微琴 | 大墅中小 |
9 | 学说行动:大概念视域下小学数学新学习样式的实践与研究 | 王银美 | 千岛湖镇三小 |
10 | 自然·融合·优质——《亲·自然 爱·生活》托幼一体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 叶小凤 严萌 | 里商幼儿园 |
11 | 童孙未解供耕养 也傍校园趣当家 | 蒋胜花 唐文霞 | 新城小学 |
12 | 生态农场:农村小学发现自然校本课程的探究与实践 | 徐倩 | 威坪镇小 |
13 | 真问题引领:后亚运时代幼儿创玩场馆的实践路径 | 陈黎 方巧玲 | 界首幼儿园 |
14 | 基于项目推进的农村普高“秀水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 王建华 | 淳安二中 |
15 | 三维动态评价:乡村幼儿园运动游戏评价的范式建构与实践 | 徐青 | 界首幼儿园 |
16 | 小学高段美术“创意素描”拓展课程的设计与研究 | 宋媛 | 临岐中小 |
17 | “乡”约微电影 厚植家乡情—初中美术跨学科特色课程建构与实施 | 雷圣锋 | 梓桐中校 |
18 | 基于地方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以淳安“睦剧服饰”校本课程建设为例 | 何颖 | 威坪镇小 |
19 | 学会创意:中班幼儿”小山坡涂鸦“课程的实践研究 | 余双霞 | 浪川幼儿园 |
20 | 情境驱导:儿童视角下小班项目活动推进策略的实践研究 | 雷鸣 | 县第二幼儿园 |
21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方孝彬 | 青溪小学 |
22 | 从“科学探究”到“科学实践”——以《电和磁》一课教学为例谈重构教学的有效策略 | 李露佳 | 文昌中小 |
23 | 融合课堂:基于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载体的新实践 | 李婧 | 龙川小学 |
24 | 五维支架: 提升大班幼儿竹子创意美术能力的实践研究 | 方惠 | 县第二幼儿园 |
25 | 小学畅想曲:结构化视域下的幼小衔接课程实践 | 汪紫燕 | 枫树岭幼儿园 |
二等奖 | |||
26 | 基于“齿轮教学”的中职汽修实训课堂新样态的探究和应用 | 方晖 | 千中职校 |
27 | “寻探•创想•启智”:基于幼儿兴趣的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以小班班本课程“奇妙的洞洞”为例 | 徐嫣 | 大墅幼儿园 |
28 | 梳理·开发·构建:培养学生故事复述能力的策略探究 | 金坤艳 | 汾口镇小 |
29 | 入境•联动•迁移——结构化理念下的初中传统器乐欣赏教学实践 | 洪秀英 | 排岭初中 |
30 | 三步成趣:以文化传承为目的的项目化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以《我是汾口草龙非遗传承人》为例 | 祝淑维 | 汾口二小 |
31 | “本草+ ”背景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 | 李镓丞 | 临岐初中 |
32 | 溯源与重构 整合促提升 ——以低段“认识时间”为例重构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 | 余瑾 | 千岛湖镇三小 |
33 | 动手吧:幼儿园探究课程的园本实践研究 | 章学嘉 | 实验幼儿园 |
34 | 悦玩成长:基于儿童本位的“渔悦”园本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 | 童慧娟 | 南景幼儿园 |
35 | 趣玩科“木”:大班测量核心经验游戏的设计与实践 | 方慧玲 | 县第二幼儿园 |
36 | 学习进阶:提升抽象思维的小学数学任务设计的策略 | 郑建仙 | 千岛湖镇七小 |
37 | 选·截·玩·述 基于绘本的小班玩色游戏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 王小娟 | 梓桐幼儿园 |
38 | 素养导向下活动型校本综合课程群的设计与实施——以《山乡水韵》校本课程为例 | 朱海佳 | 枫树岭中小 |
39 | 大单元背景下微习作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 ——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 | 赵美月 | 大墅中小 |
40 | 学会问题解决:幼儿种植活动“小豆角成长记”项目的实施 | 鲍文琪 | 姜家幼儿园 |
41 | 三驱•三支•三元:基于项目式学习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实践研究——以大班项目活动“我的幼儿园”为例 | 许雅 | 汾口幼儿园 |
42 | 兴趣·经验·探究·成效:大班“探创麻绣”班本课程创生与推进 | 徐小娟唐欢 | 王阜幼儿园 |
43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建构与实践——以“文学中的劳动美”为例 | 金丹婷 | 临岐中小 |
44 | 铺·垒·连·架——提升大班幼儿剧本创编能力的学习方式与研究 | 方巧玲 | 临岐幼儿园 |
45 | 挖掘在地资源实施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八都麻绣”为例 | 郑荷欢 | 王阜中校 |
46 | 导读卡: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载体的设计与运用研究 | 王晓玲 | 临岐幼儿园 |
47 | 书画小镇,水墨“趣”画 基于幼儿创意美术“水墨画”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方丽娟 | 梓桐幼儿园 |
48 | 趣玩、融玩、创玩:幼儿运动游戏实施策略研究——以“中班呼啦圈游戏”推进为例 | 滕晓俊 | 千镇中心幼园 |
49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科学“电与磁”单元教学实践探索 | 鲁丽娟 | 梓桐中校 |
50 | 以番薯为线索,促课程以发展——大班“诶(éi),番薯”呼应课程的创生与推进 | 詹宝强 | 王阜幼儿园 |
51 | 三式•三场:基于驱动成长的幼儿园游戏设计与实施 | 姚翠 | 文昌幼儿园 |
52 | 学会和儿童对话 ——基于绘本的第一学段儿童哲学教学实践研究 | 毛茜茜 | 汾口二小 |
53 | 以玩促教:基于游戏化的中职机械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吴雯婷 | 千中职校 |
54 | 基于STEM教育理念:探索幼儿园项目活动的开发与实施——以中班项目活动《巧娃火车诞生记》为例 | 何洁 徐佳苗 | 王阜幼儿园 |
55 | 基于问题解决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五年级开心微农场:“我的鸡地我做主”为例 | 程翠 | 大墅中小 |
56 | 项目推进:结构化视域下“玩转圆柱”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 余仙娣 | 南山学校 |
57 | 六步审议法:让主题审议唤起儿童的力量 | 管莹佳 | 茶苑幼儿园 |
58 | 问题驱动:指向幼儿主动探究能力的项目活动学习 ——以大班项目活动“趣挖千岛湖”为例 | 汪美娟 | 实验幼儿园 |
59 | 五创联动:利用生活资源进行幼儿园创意美术的实践研究 | 方文娟 | 实验幼儿园 |
三等奖 | |||
60 | 立足项目学习 培养计算思维——基于计算思维的虚拟机器人项目学习实践研究 | 蓝青 | 大墅中小 |
61 | 商讨式:乡村寄宿制学校“核心素养”背景下宿舍环创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 赵颖 | 梓桐中校 |
62 | 共学·共享·共进:提升大班幼儿区域活动分享环节能力的策略研究 | 滕婷 方晨怡 | 鸠坑幼儿园 |
63 | 重组•巧设•评价:“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整合教 学模式探究——以“平面图形的面积”为例 | 方惠 | 大墅中小 |
64 | 基于儿童视角的主题审议可视化策略探究——以大班《动物大世界》为例 | 张丽莹 | 威坪幼儿园 |
65 | 探寻自然 乐享生活——托班生活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 | 吕晓倩 | 县第二幼儿园 |
66 | 依托本土美食构建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 夏鸿娟 | 实验幼儿园 |
67 | 幼小衔接视域下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策略—以“入学计划书”为例 | 方莹丽 | 实验幼儿园 |
68 | 小实验:普高数学探究实践创新设计研究 | 洪之来 | 汾口中学 |
69 | “环保问号成长记”---农村幼儿园大班幼儿垃圾分类行为养成的实践研究 | 方婷 | 界首幼儿园 |
70 | 郭菲菲护树行动:问题导向下的数学跨学科实践学习路径研究 | 郭菲菲 | 临岐初中 |
71 | 奔向朝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践 | 傅伟伟 | 姜家中小 |
72 | 依托优秀传统文化绘本,开发小学低段校本德育课程 | 柯海雁 | 千岛湖镇八小 |
73 | 大单元下的“古今灯彩相辉映”教学案例 ——市级非遗丁家畈花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 蔡珍珍 | 屏门中小 |
74 | 生趣 激趣 添趣:E·P·E模式下大班趣味体育活动教学实践探索——以大班“四人接力赛”为例 | 方雅玲 | 临岐幼儿园 |
75 | 做思共生,助推幼儿动态成长的研究策略 ——以“中班菠菜种植记”为例 | 倪钰 | 姜家幼儿园 |
76 | 知行合一: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以“一颗豆子的旅行”设计与实施为例 | 叶肖霞 | 大墅中小 |
77 | 骑行联动——大班户外骑行游戏的创新实践 | 汪霞婷 | 威坪幼儿园 |
78 | 趣玩集市:大班幼儿“骑龙巷集市”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 汪敉 | 千镇中心幼园 |
79 | 行走地图:基于空间方位的大班幼儿游戏载体的研究 | 余秋雅 | 汾口幼儿园 |
80 | 主题审议2.0:基于儿童立场的“三阶式”审议策略探寻 | 李秀 方淑懿 | 茶苑幼儿园 |
81 | 依托阅读卡促进儿童“深阅读”的策略探究 | 方爱红 | 千岛湖镇三小 |
82 | 游戏计划书:提升大班幼儿区域游戏合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 洪紫萍 | 姜家幼儿园 |
83 | 问题驱动:促进幼儿主动探究能力的研究实践——以小班班本课程《谁的泡泡大》实施为例 | 何建英 | 茶苑幼儿园 |
84 | 指向计算思维的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支架的设计研究 | 王子维 | 淳安二中 |
85 | 习劳树德:“赋能育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 饶燕红 | 富文中小 |
86 | 问·探·评:提升大班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以大班项目课程“茶叶”为例 | 鲁燕玲 | 千镇中心幼园 |
87 | 三环·三策:提升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学习品质的策略与实践 | 方晨怡 滕婷 | 鸠坑幼儿园 |
88 | ”三问三优”提升大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 叶梦婷 | 实验幼儿园 |
89 | 送信游戏:大班幼儿空间方位学习载体的设计与实施 | 方涛 | 实验幼儿园 |
90 | 新媒体融合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剪映APP”课程新样式研究 | 窦慧媛 | 千中职校 |
91 | 畅读•赏读•创读——统编教材一年级反复结构式课文学教策略研究+三小王笑 | 王笑 | 千岛湖镇三小 |
92 | “鱼”主题启蒙:基于大胆表现理念下小班美术创造力培养样式研究 | 王小燕 | 千镇中心幼园 |
93 | “双减”背景下小学舞龙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 童海鹏 | 千岛湖镇八小 |
94 | 大班幼儿自然测量游戏中结构化任务的实践——以“裁缝小铺”区角为例 | 占雅 | 姜家幼儿园 |
95 | 项目化理念下小班玩色活动的优化实践 | 余慧芳 | 千镇中心幼园 |
96 | 设计英语课文预读任务 提升高中生自主阅读能力 | 唐蔚芳 | 淳安中学 |
97 | 跨界·融合·创新: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路径探寻 | 唐章强 | 青溪小学 |
98 | 家校共育:基于“全媒体”助力“亲子共读” | 余勇 | 千岛湖镇三小 |
99 | 整合•联读•创写:探寻“1+X读写联动”的新路径 ——以统编教材第一学段为例 | 周宝华 | 汾口二小 |
100 | 链接多维评价,助推深度学习——多维评价在中班一起“趣”秋游课程故事中的有效运用 | 黄晶晶 | 汾口幼儿园 |
101 | 乐享球游:小学水平二“篮球游戏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 方萍 | 瑶山中小 |
102 | 不同口罩的作用调查---项目学习课程的研究实践 | 申屠倩 | 浪川中小 |
103 | 创意•闯关•争章:新课标视域下低段期末非纸笔测评实践探究 | 伊春娥 | 南山学校 |
104 | 新课堂 新元素——游戏元素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 王晓艳 | 汾口镇小 |
105 | 聚焦公平:幼儿园高质量区角活动的设计 | 宋爱琴 | 千镇中心幼园 |
106 | 析·用·拓:核心经验视角下“前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童慧静 | 千镇中心幼园 |
107 | 基于小班“千岛美食”项目课程开展的实践研究 | 徐洁 | 千镇中心幼园 |
108 | 依托项目化学习助推大班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探究——以大班“轻粘土”布展课程为例 | 方瑞莎 | 姜家幼儿园 |
乡村教育
序号 | 论文题目 | 负责人 | 单位 |
一等奖 | |||
1 | “竹”够有趣 趣探竹韵——儿童视角下竹韵游戏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胡玥 | 大墅幼儿园 |
2 | 指尖上的舞蹈:提升乡村幼儿教师园本课程建设能力的实践探索 | 何春凤 | 文昌幼儿园 |
3 | 求坑趣源:基于时空重构的乡村小学育人案例研究 | 王琦 方星 | 新城小学 |
4 | 根·更·耕:小学耕读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路径的研究 | 汪琳 | 威坪镇小 |
二等奖 | |||
5 | “乡野·乡趣·乡情” —农村幼儿园“三园乡情美育”课程实施的路径创新 | 方慧娟 | 左口幼儿园 |
6 | 抱团让我们更有力量 | 蒋胜花 | 千岛湖镇六小 |
7 | 乡村振兴背景下融入地域元素的主题实践作业设计与实施 | 余青 | 汾口镇小 |
8 | 定向越野:基于江南山乡资源的小学体育活动创新设计与实践 | 徐真 | 新城小学 |
9 | 建·解·构:幼儿自制绘本课程的记录方式创新研究—以绘本《毛毛虫,我怕》为例 | 徐淑婷 | 威坪幼儿园 |
10 | “三把钥匙”开启乡村教师园本课程建设实施路径的探索 | 詹秋兰 | 大墅幼儿园 |
11 | 共建共享 以美育人—共富背景下城乡资源赋能小学国画教学的探究 | 赵颖 | 梓桐中校 |
三等奖 | |||
12 | 配“卡”而行 “教”“学”并进 ——农村小班化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 吕春欢 | 浪川中小 |
13 | 三环五式:基于“狮城智慧生产园”的乡村劳育范式探索 | 施诗 | 姜家中小 |
14 | “三滑四策”:基于乡村幼儿滑行类游戏的实践研究 | 何玉 | 临岐幼儿园 |
15 | “四交”渐进式:提升乡村小学寄宿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探究 | 胡庆琳 | 梓桐中校 |
16 | 依地域文化,探传统课程——农村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内容设计及实施路径 | 林杭生 | 枫树岭中小 |
17 | 乡村自然劳动体验视域下激发幼儿探索欲的实践研究 ——以“番薯”课程实践活动为例 | 洪春 | 临岐幼儿园 |
18 | 基于一体机优化乡村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策略研究 | 姚翠 方奇彤 | 文昌幼儿园 |
19 | 核心素养视角下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以“种植活动”为例 | 周晓阳 | 枫树岭中小 |
“双减”专题
序号 | 论文题目 | 负责人 | 单位 |
一等奖 | |||
1 | 弹性作业:新教育公平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 童庆日 | 汾口初中 |
2 | 习作支架:小学中高段学生写作关键能力提升的研究 | 徐象平 | 大墅中小 |
3 | 评价跟进:依托CIPP模式优化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 | 何春凤 | 文昌幼儿园 |
4 | 教育共富下少年宫助力乡镇学校课后服务的实践 | 鲍茶美 | 淳安青少年活动中心 |
5 | “七化”并举 统筹发力——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作业优化设计 | 童永才 | 千岛湖镇三小 |
6 |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 | 孙滨 | 汾口初中 |
7 | 学过留痕 让学习真正发生——任务痕迹单在小学高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汪娟 | 汾口镇小 |
8 | 链接社会:乡村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设计与研究 | 汪龙武 | 大墅中小 |
9 | 聚焦幼儿学习品质 以“长周期渗透学习”助推幼小衔接 | 章学嘉 | 实验幼儿园 |
二等奖 | |||
10 | 引·启·提·创:小学数学题组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 方芝华 | 威坪镇小 |
11 | 小学数学“后置性探究作业”的设计与实践——以“量与计量”为例 | 郑斌婷 | 汾口镇小 |
12 | 成长驿站: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语文素养测评的优化路径 | 胡绿香 | 千岛湖镇六小 |
13 | 指尖艺术: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中低段美术粘土教学的路径探究 | 陈钰 | 千岛湖镇八小 |
14 | 指向高阶思维小学高段语文单元整组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 王俊婷 | 千岛湖镇一小 |
15 | 小学科学“一主三维”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 童妙君 | 汾口二小 |
16 |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 陈建创 | 淳安二中 |
17 | “好少年”档案:家校共育背景下的乡村小学数字化综合评价新实践 | 庄雄丰 | 瑶山中小 |
18 | 作业超市:“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策略探寻 | 楼赛平 | 姜家中小 |
19 | 基于五育并举“阳光六好学子”综合性评价内容设计和实践探究 | 洪亮 | 千岛湖镇六小 |
20 | 全息·实证·个性:基于学生立场的小学生综合评价实效性研究 | 汪志栋 | 汾口镇小 |
21 | 融合∙创新:五育并举视域下乡村小学科学课后服务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余丽霞 | 汾口镇小 |
22 | “三式”进阶:单元整体视域下跨学科学习的实践性作业初探——以PEP四上U6为例 | 汪维雅 | 枫树岭中小 |
三等奖 | |||
23 | 素养引领下小学数学“单元活动”作业的思与行——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 | 郑珊 | 千岛湖镇六小 |
24 | 基于整组单元的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3 My friends为例 | 张丹红 | 汾口镇小 |
25 | 倾学·清点·亲本—基于“微测评”的精准教学新样态实践研究 | 王晓飞 | 威坪镇小 |
26 | 素养导向下单元整体作业项目化设计策略——以三下“动物的一生”单元为例 | 陈婷 | 实验小学 |
27 | 让课间十分钟“燃”起来——“双减”背景下乡村小学课间活动多样化研究 | 鲍高洁 | 瑶山中小 |
28 | 四循三单:基于循证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 | 蒋航波 | 中洲中小 |
29 | 活力双卡:激活小学低段户外体育锻炼的策略研究 | 徐英 | 千岛湖镇一小 |
30 | “双减”下玩转暑期作业 ---优化初中科学暑期作业的实践研究 | 王飞 | 千岛湖初中 |
31 | “双减”背景下小学第二学段运算教学单元整合的策略研究 | 汪爱花 | 枫树岭中小 |
32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和运用研究 | 童文茜 | 梓桐中校 |
33 | 规划四步法:“双减”背景下提升幼儿规划能力的策略研究 | 何凤仙 | 临岐幼儿园 |
34 | 基于主题审议背景下的家园互动评价手册设计与实施 | 方玉英 胡丽芳 | 瑶山幼儿园 |
35 | 借助几何可视化教学促进高段学生数学知识主动构建 | 郭海稳 | 汾口镇小 |
36 |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单元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 | 郑佩 | 安阳中小 |
37 | 积“微”成“著”: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英语“微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 | 吴晓琴 | 千岛湖镇六小 |
38 | 对标·聚焦·提素:“教-学-评”一致视域下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 | 王红妤 | 千岛湖镇八小 |
39 | “双减”背景下小学中段数学“三型”作业设计策略 | 胡塘杰 | 汾口镇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