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

淳安县生态产业和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4-06-24 来源: 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点击率:
  • 索引号:352472212/2024-29589
  • 文 号:
  • 发布机构: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计划总结
  • 公开日期:2024-06-24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聚焦工业经济高质发展

一是紧抓运行调度。锚定重点指标,打破每季一次经济运行分析的常态,形成日高频监测、周异动跟踪、月短板分析、季贡献评估的运行分析体系,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同时差异化下达考核指标,提升各产业平台的数据贡献度,倒排目标、倒逼落实二是紧抓项目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紧抓住重点项目建设牛鼻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欧力燕麦奶、中宏科创储能、杭千智能制造中心等3个项目列入省10亿元以上制造业重大项目计划,超额完成市定数量任务,累计完成投资5.04亿元;三是紧抓绿色体系。积极推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等工作,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经营方式,加强节能技改,推动工业企业循环化改造,提升资源产出率,不断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申报市级节水型企业3家、省级节水型企业5家、创建市级绿色低碳工厂2家、推荐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

(二)聚焦贸易流通利企惠民

一是深挖消费潜力。指导商贸主体开展促销活动20余场发放各类消费券700万元,拉动消费3000余万元。指导县餐饮行业协会举办系列美食活动,促进餐饮品质提升。组织企业参加网上年货节、全国双品网购节等活动,第十届杭州国际电商博会淳安馆累计接待超10000人次二是稳定外贸增量。优化完善外贸政策补助条款,加大对数据贡献的补助力度,开展外贸招商拓贸,壮大外贸体量,已补助各级政策资金约400万元。持续推动跨境电商等新兴外贸业态发展,协助企业申报市级跨境电商政策,累计补助资金31.65万元,获得省级跨境电商知名品牌1个;三是压实项目进度。以特别生态功能区考核为切入点,持续跟进综合性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项目,就调整扩容、业态布局、地块整理、政策扶持等具体问题,多次组织协调,在县级层面确定各单位职责和时间节点,年底前可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

(三)聚焦科技创新力争突破

一是强化主体培育。建立县级科技主体培育库,为企业提供国高企申报一站式服务,新申报国高企12家,通过率100%。积极掌握企业研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最新技术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上报2024年度“双尖双领”重大科技项目需求6项;二是完善扶持政策。印发《淳安县“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五年行动方案》,在科技投入、平台建设、主体培育、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激励,累计落实各类科技创新政策补助2755万元,惠及企业200余家次;三是赋能乡村振兴。优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帮扶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新兴共富产业,其中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13.6万亩,产值4.95亿元。2023年,获评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二十周年先进集体。

(四)聚焦粮食储备守牢底线

一是提升“五优联动”。“五优联动”试点品种增加至3个,开展订单收购。全县“五优联动”签约数量1884吨,较去年增加1211.5吨,同比增长180%,年底可超额完成1000吨考核目标;二是深化数字监管。完善“浙江粮仓”项目方案,并追加为政府投资项目。同步开展“物资在线”视频监控对接,实现粮库、物资库信息化全覆盖,该项工作在市平安建设战略和应急物资保障专项考核排名前列;三是强化冻肉管理。以资产评估、公开拍卖等流程开展2022年冻猪肉投放后续处置工作,形成冻猪肉工作闭环管理。按照公开招标规范流程,确定新一轮代储企业,中标金额较杭州市级补助标准低26.17%,共计节省财政资金11.7万元。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稳定工业经济运行

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运行条线会议,加强对重点数据的对比分析,全面掌握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研究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加快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如噢麦力(0ATLY)亚洲生态工厂、农夫青溪厂、杭千智造中心、千岛湖威士忌等,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着力培育优质企业,争取农夫青溪厂、博华食品、红泰砖业等企业在2024年一季度月度入规,争取中宏聚能、中宏科创、常淳科技、淳宇精密、先芯三期、千啤饮料生产线等新入规优质企业产能释放。持续推进“颗粒归仓”行动,做好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折旧、生产税净额指标归集上报,提升增加值率。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重要抓手,着重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进高效益企业入规,落实“工业上楼”,拓展工业用地空间。维持助企服务专班机制运行,全面做好日常联系、诉求收集、交办跟踪、结果反馈等工作,用心做好存量企业服务,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扩大贸易消费市场

统筹县域商业体系,跟踪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专家评审进展情况,争取纳入2024年省级试点,并根据项目清单,落实三年建设计划,细化项目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有序推进。以新一轮现代服务业政策为契机,加大对社零企业升限纳统、优秀商贸企业培育壮大、销售总部企业招引的支持力度。加强消费市场运行监测,及时兑现商贸服务业政策,指导企业举办特色商品展、休闲购物节等各类促进消费活动。持续鱼子酱之城打造,鼓励鲟龙公司设立鱼子酱展示体验中心,指导县餐饮协会与适时推出鱼子酱、鲟鱼菜技能比武,扩大鱼子酱应用范围。推动新零售新消费,引导贸易企业探索发展网红探店、优惠券秒杀、短视频宣传等销售宣传模式。加强对规模出口企业的走访服务,落实“一企一策”专项调研,商务、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提供力所能及的暖心支持,让企业安心生产、稳住订单。

(三)激活数字科创潜力

围绕杭州智能物联产业链群,细分数字经济领域赛道,实施产业链生态链招商新模式,高起点谋划,针对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化一体化招商机制,积极引入区域总部项目、研发制造等数字经济项目。重点监测先芯科技、美科光电、常淳科技等9家亿元以上规上数字经济企业,持续做好精准服务,进一步提高产能和增加值。加大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的招引合作力度,推动中科院声学所新安江试验场、715所、702所等在淳机构在科技创新上和淳安当地紧密合作。加快推进在杭科创飞地建设,发挥飞地在杭平台优势,引育更多科技主体,引导企业入库纳统。谋划新一轮科技创新政策,尤其是加大对规模企业首次研发投入的奖励力度,鼓励新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设立自有研发机构,培育国高企业做大做强。推进省、市、县各级特派员换届,不断强化农科人才服务功能。

(四)夯实粮食物资储备

“节粮减损”和“扩能提质”为双导向,重点实施生产环境改善、主体结构改造、加工设备更新、工艺动线优化、智能水平提升等建设内容,将县粮储公司原粮(稻谷)日加工能力由86吨提升至220吨。充分挖掘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杭州瑶记实业有限公司等相关粮油企业,做好工业总产值的企业纳统,并进一步粮油精深加工转化,积极培育本地粮油产品,加快推进县内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学制定年度储备轮换计划,优化品种结构,规范轮换储备粮,确保储备粮“吐故纳新”、“常储常新”,确保我县2.9万吨县级储备粮(含成品粮400吨)、285吨食用油储备任务按时足额到位。全面及时落实订单粮食收购任务,做好粮食质量关口前移监测,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完善“浙江粮仓”企业、仓房、库位等信息,正确填报购销业务数据,提升数据完整性、规范性,争取“浙江粮仓”数据填报质量达A级。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指标持续承压

虽然规上工业增加值、制造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货物贸易出口等指标同比增长且排名省市前列,但受到产业结构、企业数量、市场环境等影响,仍有部分指标在晾晒考核中落后,如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餐饮业营业额增速等指标已被赋黑旗。

(二)行业管理亟待完善

作为承担重要经济指标考核的经济部门,生态产业和商务局的职能重心在促进经济有效增长上,但根据三定方案,编制人数偏少,没有相应的行业管理专业人员和执法队伍,对标现行的安全生产、消费纠纷、行业投诉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与其他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相比,还存在管理能力不强、排查能力不足、处理能力不够等困难,多数问题得不到闭环处理。

(三)政策环境缺乏竞争

    受区位条件、城市能级、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各层级、各类企业尤其是产值高贡献大的企业引进更加困难,加之近两年整体经济下行,企业经营不善或者外流外溢现象较为严重。但现有的部分产业政策对比周边区县吸引力明显不足,如现代服务业政策、外经贸政策等,无论是让存量企业安心生产经营还是从外新引进市场主体,扶持标准上都缺乏竞争力。


打印】【 】【 背景颜色】【 辅助线】 【 关闭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352472212/2024-29589

发布机构

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6-24

有效性

淳安县生态产业和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4-06-24

浏览次数: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聚焦工业经济高质发展

一是紧抓运行调度。锚定重点指标,打破每季一次经济运行分析的常态,形成日高频监测、周异动跟踪、月短板分析、季贡献评估的运行分析体系,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同时差异化下达考核指标,提升各产业平台的数据贡献度,倒排目标、倒逼落实二是紧抓项目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紧抓住重点项目建设牛鼻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欧力燕麦奶、中宏科创储能、杭千智能制造中心等3个项目列入省10亿元以上制造业重大项目计划,超额完成市定数量任务,累计完成投资5.04亿元;三是紧抓绿色体系。积极推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等工作,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经营方式,加强节能技改,推动工业企业循环化改造,提升资源产出率,不断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申报市级节水型企业3家、省级节水型企业5家、创建市级绿色低碳工厂2家、推荐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

(二)聚焦贸易流通利企惠民

一是深挖消费潜力。指导商贸主体开展促销活动20余场发放各类消费券700万元,拉动消费3000余万元。指导县餐饮行业协会举办系列美食活动,促进餐饮品质提升。组织企业参加网上年货节、全国双品网购节等活动,第十届杭州国际电商博会淳安馆累计接待超10000人次二是稳定外贸增量。优化完善外贸政策补助条款,加大对数据贡献的补助力度,开展外贸招商拓贸,壮大外贸体量,已补助各级政策资金约400万元。持续推动跨境电商等新兴外贸业态发展,协助企业申报市级跨境电商政策,累计补助资金31.65万元,获得省级跨境电商知名品牌1个;三是压实项目进度。以特别生态功能区考核为切入点,持续跟进综合性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项目,就调整扩容、业态布局、地块整理、政策扶持等具体问题,多次组织协调,在县级层面确定各单位职责和时间节点,年底前可完成招标并开工建设。

(三)聚焦科技创新力争突破

一是强化主体培育。建立县级科技主体培育库,为企业提供国高企申报一站式服务,新申报国高企12家,通过率100%。积极掌握企业研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最新技术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上报2024年度“双尖双领”重大科技项目需求6项;二是完善扶持政策。印发《淳安县“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五年行动方案》,在科技投入、平台建设、主体培育、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激励,累计落实各类科技创新政策补助2755万元,惠及企业200余家次;三是赋能乡村振兴。优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帮扶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新兴共富产业,其中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13.6万亩,产值4.95亿元。2023年,获评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二十周年先进集体。

(四)聚焦粮食储备守牢底线

一是提升“五优联动”。“五优联动”试点品种增加至3个,开展订单收购。全县“五优联动”签约数量1884吨,较去年增加1211.5吨,同比增长180%,年底可超额完成1000吨考核目标;二是深化数字监管。完善“浙江粮仓”项目方案,并追加为政府投资项目。同步开展“物资在线”视频监控对接,实现粮库、物资库信息化全覆盖,该项工作在市平安建设战略和应急物资保障专项考核排名前列;三是强化冻肉管理。以资产评估、公开拍卖等流程开展2022年冻猪肉投放后续处置工作,形成冻猪肉工作闭环管理。按照公开招标规范流程,确定新一轮代储企业,中标金额较杭州市级补助标准低26.17%,共计节省财政资金11.7万元。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稳定工业经济运行

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运行条线会议,加强对重点数据的对比分析,全面掌握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研究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加快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如噢麦力(0ATLY)亚洲生态工厂、农夫青溪厂、杭千智造中心、千岛湖威士忌等,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着力培育优质企业,争取农夫青溪厂、博华食品、红泰砖业等企业在2024年一季度月度入规,争取中宏聚能、中宏科创、常淳科技、淳宇精密、先芯三期、千啤饮料生产线等新入规优质企业产能释放。持续推进“颗粒归仓”行动,做好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折旧、生产税净额指标归集上报,提升增加值率。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重要抓手,着重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进高效益企业入规,落实“工业上楼”,拓展工业用地空间。维持助企服务专班机制运行,全面做好日常联系、诉求收集、交办跟踪、结果反馈等工作,用心做好存量企业服务,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扩大贸易消费市场

统筹县域商业体系,跟踪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专家评审进展情况,争取纳入2024年省级试点,并根据项目清单,落实三年建设计划,细化项目管理办法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有序推进。以新一轮现代服务业政策为契机,加大对社零企业升限纳统、优秀商贸企业培育壮大、销售总部企业招引的支持力度。加强消费市场运行监测,及时兑现商贸服务业政策,指导企业举办特色商品展、休闲购物节等各类促进消费活动。持续鱼子酱之城打造,鼓励鲟龙公司设立鱼子酱展示体验中心,指导县餐饮协会与适时推出鱼子酱、鲟鱼菜技能比武,扩大鱼子酱应用范围。推动新零售新消费,引导贸易企业探索发展网红探店、优惠券秒杀、短视频宣传等销售宣传模式。加强对规模出口企业的走访服务,落实“一企一策”专项调研,商务、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提供力所能及的暖心支持,让企业安心生产、稳住订单。

(三)激活数字科创潜力

围绕杭州智能物联产业链群,细分数字经济领域赛道,实施产业链生态链招商新模式,高起点谋划,针对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化一体化招商机制,积极引入区域总部项目、研发制造等数字经济项目。重点监测先芯科技、美科光电、常淳科技等9家亿元以上规上数字经济企业,持续做好精准服务,进一步提高产能和增加值。加大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的招引合作力度,推动中科院声学所新安江试验场、715所、702所等在淳机构在科技创新上和淳安当地紧密合作。加快推进在杭科创飞地建设,发挥飞地在杭平台优势,引育更多科技主体,引导企业入库纳统。谋划新一轮科技创新政策,尤其是加大对规模企业首次研发投入的奖励力度,鼓励新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设立自有研发机构,培育国高企业做大做强。推进省、市、县各级特派员换届,不断强化农科人才服务功能。

(四)夯实粮食物资储备

“节粮减损”和“扩能提质”为双导向,重点实施生产环境改善、主体结构改造、加工设备更新、工艺动线优化、智能水平提升等建设内容,将县粮储公司原粮(稻谷)日加工能力由86吨提升至220吨。充分挖掘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杭州瑶记实业有限公司等相关粮油企业,做好工业总产值的企业纳统,并进一步粮油精深加工转化,积极培育本地粮油产品,加快推进县内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学制定年度储备轮换计划,优化品种结构,规范轮换储备粮,确保储备粮“吐故纳新”、“常储常新”,确保我县2.9万吨县级储备粮(含成品粮400吨)、285吨食用油储备任务按时足额到位。全面及时落实订单粮食收购任务,做好粮食质量关口前移监测,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完善“浙江粮仓”企业、仓房、库位等信息,正确填报购销业务数据,提升数据完整性、规范性,争取“浙江粮仓”数据填报质量达A级。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指标持续承压

虽然规上工业增加值、制造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货物贸易出口等指标同比增长且排名省市前列,但受到产业结构、企业数量、市场环境等影响,仍有部分指标在晾晒考核中落后,如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餐饮业营业额增速等指标已被赋黑旗。

(二)行业管理亟待完善

作为承担重要经济指标考核的经济部门,生态产业和商务局的职能重心在促进经济有效增长上,但根据三定方案,编制人数偏少,没有相应的行业管理专业人员和执法队伍,对标现行的安全生产、消费纠纷、行业投诉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与其他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相比,还存在管理能力不强、排查能力不足、处理能力不够等困难,多数问题得不到闭环处理。

(三)政策环境缺乏竞争

    受区位条件、城市能级、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各层级、各类企业尤其是产值高贡献大的企业引进更加困难,加之近两年整体经济下行,企业经营不善或者外流外溢现象较为严重。但现有的部分产业政策对比周边区县吸引力明显不足,如现代服务业政策、外经贸政策等,无论是让存量企业安心生产经营还是从外新引进市场主体,扶持标准上都缺乏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