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电气焊作业的安全监管,聚焦流动电气焊作业安全管控,消除事故风险,减少事故发生,结合《淳安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经县安委办研究决定,现就深化电气焊安全监管“一件事”改革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聚焦流动电气焊违规动火作业难排查难监管、现场监护缺失等突出问题,依托浙里焊、工业企业安全在线,应用技术预警,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手段,实现电气焊作业“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逐步压缩流动电气焊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空间,违章操作等问题;强化全链条监管责任落实,严厉打击违规电气焊作业行为,坚决遏制违规电气焊作业火灾事故发生,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二、重点范围
(一)全县涉及电气焊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涵盖工矿企业、建筑工地、医院、养老院、商场(市场)、沿街商铺、休闲娱乐场所、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等各相关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
(二)全县电气焊特种作业人员
以上特种作业人员主要包括:
1.持有应急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的人员;
2.持有建设部门颁发的“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建筑焊工)”的人员;
3.持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承压焊和结构焊)”的人员。
三、工作内容
(一)持续深入涉焊单位、用户底数摸排。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乡镇全面动员再次组织开展一次大排查,进一步摸清本行业本辖区涉及电气焊单位和个人底数,并做好赋码和安全管理工作。
住建部门负责建筑工地、钢结构拆改建工程、建筑安装、建筑装饰装修及流动维修等建筑施工领域的涉焊单位及用户登记、电焊机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汽修企业、交通场站和交通工程涉焊单位及用户登记、电焊机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管理工作。
文旅部门负责文化和旅游等单位涉焊单位及用户登记、电焊机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做好工业企业涉焊单位登记、电焊机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管理工作。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领域涉焊单位登记、电焊机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管理工作。
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做好对户外广告和沿街店面的涉焊单位及用户登记、电焊机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管理工作。
其他部门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原则负责做好行业领域内涉焊单位及用户登记、电焊机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管理工作。
持续深入电焊机联网改造。按照“发现一台,安装一台”的原则,持续推进落实电焊机“加芯赋码”全覆盖。推行“浙里焊”数字监管平台,严格落实电焊机实名制登记、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及各相关部门要对所属行业、辖区内电焊机数量、作业人员等情况进行核查,全面查漏补缺,确保所有电焊机与电气焊从业人员接入“浙里焊”平台,使用电焊设备全部完成“加芯赋码”,做到应接尽接、应装尽装。将电焊设备是否“加芯赋码”纳入乡镇考核,建立月通报制度,对于长期存在的无证作业等安全管理不到位问题,县安委办将对属地和有关单位进行约谈。
(三)持续深入电气焊执法监管。一是推进委托综合执法。委托乡镇行使应急管理、消防部门关于电气焊的执法事项,行使行政检查权、行政处罚权。二是实施“ 首查负责制”。实施无证、违规电气焊查处“首查负责制”。任何部门一经发现无证、违规电气焊等动火作业违法行为的,一律先行制止,并固定相关证据。在依法进行查处的同时,对不涉及本部门执法权限的要第一时间移交相关执法部门查处,坚决杜绝监管盲区,实现监管、查处、执法的无缝对接。三是从严从快执法打击。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住建、消防等部门,以及乡镇综合执法队伍,要与公安、检察机关加强联动,做好行刑衔接案件查办,加大危险作业罪的侦办力度。对电气焊作业违法行为,一律实施“一案双罚”(处罚违法作业人员和用工企业、施工单位)。
(四)持续深入公示典型,强化社会监督。通过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曝光电气焊典型案例,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电焊气割作业的监督作用,拓宽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淳安应急管理”公布举报投诉电话,鼓励社会公众对电焊气割作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四、保障举措
各单位请于每月25日前上报当月工作进展、治理成效、典型案例、存在问题及下一步举措。县安委办将于每月对深化电气焊安全监管“一件事”改革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晾晒,并作为赋红黑旗的重要依据。
淳安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6月12日
分享到: |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电气焊作业的安全监管,聚焦流动电气焊作业安全管控,消除事故风险,减少事故发生,结合《淳安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经县安委办研究决定,现就深化电气焊安全监管“一件事”改革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聚焦流动电气焊违规动火作业难排查难监管、现场监护缺失等突出问题,依托浙里焊、工业企业安全在线,应用技术预警,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手段,实现电气焊作业“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逐步压缩流动电气焊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空间,违章操作等问题;强化全链条监管责任落实,严厉打击违规电气焊作业行为,坚决遏制违规电气焊作业火灾事故发生,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二、重点范围
(一)全县涉及电气焊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涵盖工矿企业、建筑工地、医院、养老院、商场(市场)、沿街商铺、休闲娱乐场所、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等各相关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
(二)全县电气焊特种作业人员
以上特种作业人员主要包括:
1.持有应急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的人员;
2.持有建设部门颁发的“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建筑焊工)”的人员;
3.持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承压焊和结构焊)”的人员。
三、工作内容
(一)持续深入涉焊单位、用户底数摸排。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乡镇全面动员再次组织开展一次大排查,进一步摸清本行业本辖区涉及电气焊单位和个人底数,并做好赋码和安全管理工作。
住建部门负责建筑工地、钢结构拆改建工程、建筑安装、建筑装饰装修及流动维修等建筑施工领域的涉焊单位及用户登记、电焊机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汽修企业、交通场站和交通工程涉焊单位及用户登记、电焊机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管理工作。
文旅部门负责文化和旅游等单位涉焊单位及用户登记、电焊机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做好工业企业涉焊单位登记、电焊机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管理工作。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领域涉焊单位登记、电焊机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管理工作。
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做好对户外广告和沿街店面的涉焊单位及用户登记、电焊机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管理工作。
其他部门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原则负责做好行业领域内涉焊单位及用户登记、电焊机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的管理工作。
持续深入电焊机联网改造。按照“发现一台,安装一台”的原则,持续推进落实电焊机“加芯赋码”全覆盖。推行“浙里焊”数字监管平台,严格落实电焊机实名制登记、芯片安装以及电气焊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及各相关部门要对所属行业、辖区内电焊机数量、作业人员等情况进行核查,全面查漏补缺,确保所有电焊机与电气焊从业人员接入“浙里焊”平台,使用电焊设备全部完成“加芯赋码”,做到应接尽接、应装尽装。将电焊设备是否“加芯赋码”纳入乡镇考核,建立月通报制度,对于长期存在的无证作业等安全管理不到位问题,县安委办将对属地和有关单位进行约谈。
(三)持续深入电气焊执法监管。一是推进委托综合执法。委托乡镇行使应急管理、消防部门关于电气焊的执法事项,行使行政检查权、行政处罚权。二是实施“ 首查负责制”。实施无证、违规电气焊查处“首查负责制”。任何部门一经发现无证、违规电气焊等动火作业违法行为的,一律先行制止,并固定相关证据。在依法进行查处的同时,对不涉及本部门执法权限的要第一时间移交相关执法部门查处,坚决杜绝监管盲区,实现监管、查处、执法的无缝对接。三是从严从快执法打击。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住建、消防等部门,以及乡镇综合执法队伍,要与公安、检察机关加强联动,做好行刑衔接案件查办,加大危险作业罪的侦办力度。对电气焊作业违法行为,一律实施“一案双罚”(处罚违法作业人员和用工企业、施工单位)。
(四)持续深入公示典型,强化社会监督。通过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曝光电气焊典型案例,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电焊气割作业的监督作用,拓宽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淳安应急管理”公布举报投诉电话,鼓励社会公众对电焊气割作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四、保障举措
各单位请于每月25日前上报当月工作进展、治理成效、典型案例、存在问题及下一步举措。县安委办将于每月对深化电气焊安全监管“一件事”改革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晾晒,并作为赋红黑旗的重要依据。
淳安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