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部门窗口(资源库) > 应急管理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 > 救灾 > 款物管理 >

淳安县推进防汛抢险救援装备应用提升强化水域安全救援能力

发布日期: 2024-08-13 11:02 来源: 淳安县应急管理局 点击率:
  • 索引号:770802157/2024-30026
  • 文 号:
  • 发布机构:应急管理局
  •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灾害事故救援领域信息
  • 公开日期:2024-08-13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770802157/2024-30026

发布机构

应急管理局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有效性

淳安县推进防汛抢险救援装备应用提升强化水域安全救援能力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

淳安县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聚焦水域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持续发力探索最优方案、配备最强保障、发挥最佳效用,切实发挥好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动抢险救援智能化、轻型化、模块化,进一步提升县域水域救援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3年7月,成功入选浙江省防汛抢险救援装备应用试点县以来,共处置千岛湖水域应急事件32起,其中涉险营救20起、亡人打捞9起、灾害防控3起,成功救援15人。

一、以优化顶层设计为牵引,探索最优实施方案

(一)组建多层次专班,拧好攻坚“一股绳”。由县应急管理局牵头,联合相关部门、救援机构、装备供应商等单位成立专班,专题研究制定具有淳安辨识度的试点工作指引,进一步细化工作颗粒度,实施挂图作战、赋旗争先,确保责任到人、举措到位。截至目前,开展专题讨论研究6次,明确攻坚任务36项,设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12份,落实相关责任人9人。

(二)探索社会化运行,夯实基础“硬根基”。以县勇士公益救援队作为试点单位,实施县财政配套与试点社会化救援队自筹相结合的“1+1”资金模式,选优配强专业化、实用性强的抢险救援装备。截至目前,筹措资金400余万元,配齐5G双模对讲机、水下通讯系统、水下机器人、大水深声呐扫描装备、水下可视视频探测器等16类实用型智能化装备167件,布点“一杆一圈一绳”185套。

(三)全要素保障,搭建考评一体平台。以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为核心,建立教员资质、场地配套、设备辅助等为重点的全要素服务保障体系,精心打造潜水打捞、水下破拆等6大类训练课程,建成具有较高水准的考培一体化场所。截至目前,建成标准化水上应急救援训练基地380亩,内含水上训练平台400平方米,聘请专业涉水救援教员4名,已承办潜水救援培训20期,参与培训230人,考取相关资质90余人。

二、以引导多元参与为载体,落实最强保障体系

(一)全方位联动,构建多元参与模式。出台《淳安县水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全面整合现有水上应急救援力量,建立统一完善的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体系,构建“标准化、全程化、实效化、高效化”工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县乡联动、社会参与”联勤体系。截至目前,共组建县级综合救援队伍1支、社会救援队伍4支、乡镇综合应急消防救援队伍23支,配备专业救援力量1400余人。

(二)全覆盖管控,创新水域网格机制。将千岛湖湖区按照“全覆盖”原则划分为5大片区、18个网格,以“党员+n”模式,建立8个小分队16个小组的“作战单元”,靠前布点水域网格应急处突力量,打造1分钟响应、3分钟出门、30分钟到场快速处置圈,实现千岛湖全水域遇险30分钟高效处置。2023年12月14日,千岛湖中心湖区一岛屿发生森林火情,通过靠前布点的水域救援力量,实现了10分钟到达、15分钟基本控制火情。

(三)提升专业化能力,建强人防“软实力”。推进应急救援人员全方位专业技能提升工作,鼓励救援队员考取专业资质,提升队伍救援能力专业水平。同时,开展新配设备专题培训,在选定水域开展实战救援演练,提升队伍实操水平,进一步强化人机契合度,全力打造懂水域救援、会水域救援、能水域救援的专业水域救援队伍。截至目前,共开展新型设备培训6次、实战救援演练11次,社会救援队中持有潜水员证、船艇驾驶证、无人机驾驶证等各类技能队员占比达87%。

三、以强化科技赋能为重点,发挥最佳应用效果

(一)智能集成,提升管控力度。聚焦5G、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新材料等安全应急装备集成应用,结合“机电、编程、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术,组建以无人机、高空鹰眼、单兵、布控球等为主的智能化感知体系,实现一屏远程调度、实时传输水域救援画面,提升现场救援、调度指挥协同性和信息共享性。截至目前,共标示风险易发高发“重点”“痛点”63处。

(二)多效联结,重塑救援流程。将水下救援设备与地面可视设备利用物联网、遥感、视频识别、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相联结,实现救援现场与后面指挥实时互通,并建立“接警-快速反应-评测救援环境-声呐扫描搜索-水下机器人确认-潜水员下潜确认-水陆通讯系统实时报告”安全有效的水下现场救援流程。截至目前,共有效开展水域救援35次,赴丽水市、临海市、建德市等地参与水面水下应急救援工作6次。

(三)全域覆盖,扩大智能支撑。通过试点示范带动县、乡、村三级防汛防台提能升级建设,投入1700万元资金,为县、乡两级综合救援队配备热成像无人机、声呐、北斗手持终端、复合气体探测器、雷达生命探测仪、救援无人机等八大类1704套物资,大幅度提升抢险救援物资智能化水平;通过基层防汛防台标准化建设,为基层配备239部卫星电话、23台单兵等通讯设备,在“五断”等极端情况下,实现县域内多灾易灾乡镇可视化指挥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