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窗口(资源库) > | 汾口镇 > | 政府工作报告 > |
分享到: |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镇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下,围绕“三个年”行动,加快推进“五区”建设,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各项事业取得较好成效。
据统计,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97亿元,同比增长13.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3602万。完成总税收3902.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81.6万元,同比增长13.89%。“5080”目标全部完成,其中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041.69万元,与去年持平;经营性收入2864.16万元,同比增长3%。
一、聚焦生态优先,环境品质持续改善
护牢底线红线。推进森林质量提升,2024年开展国储林现有林改培1266亩,集约人工林栽培3.2亩,中幼林抚育689亩,采伐作业1220.2亩等工程建设。强化林业执法力度,调查完成森林督查3个批次25个图斑,移交查处林业案件12起,严厉打击非法侵占、盗伐林木等违法行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成垦造项目入库162.42亩,推进3个即可恢复耕地项目建设,恢复面积356.89亩;完成世行项目涉耕整改图斑243块,整改面积480.35亩;完成市级等各类耕地“非农化”整治图斑87宗,整改销号3宗。
深化难点整治。细致开展自查自改,主动进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大排查大整治,自查整改一般问题121个、重点问题10处,督察期间我镇收到1个普通交办件,已完成整改销号。加压推进疫木除治,2023—2024年度松材线虫病疫木集中除治总数25241.6吨,2024—2025年度疫木除治攻坚工作紧抓进度、安全和质量,疫木进厂1.5万吨,小班验收630余个,完成除治总量的80%。
打响生态品牌。持续做好生态修复,深化减污降碳工作,武强溪湿地入选浙江省首批湿地生态修复优秀案例。不断优化“五水共治”,持之以恒开展“找寻查挖”、污水溢流“治反复反复治”攻坚行动和入河排口自查,全年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率达98.54%,治水客厅管理平台建设案例入选2024年度杭州市河湖长制工作典型案例,汾口镇成功入选“杭州市五水共治二十佳镇街”,上榜全省“五水共治”考核优秀乡镇,荣获杭州市“勇夺金鼎建新功”行政集体嘉奖。
二、提速产业建设,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农业稳步提质。提升基础建设水平,投资8759万元实施农田水利提质增效工程,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5300亩,高标准农田提升5056亩,新建粮功区321亩。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建成汾口农林产品加工园、“稻立方”农事服务中心、稻米展示中心等项目,提供集中育秧、烘干加工、农技服务、冷链仓储和农事研学等一体化社会服务。挖掘农业特色资源,新引进茶叶精加工企业2家,全镇春夏秋茶累计产量258吨,总产值超4600万元;推行“稻蛙”“稻鸭”等综合种养2000余亩,通过“一水两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产品品质。培育农业引领人才,新农人代表张腾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乡村振兴共富青年先锋“青牛奖”百强人选,事迹被浙江组工微信公众号刊发。
产业精准提能。促进产业集约发展,发挥美科光电链主型企业效应,新引进配套企业2家,形成“1+8”的上下游配套企业集群,年产值超3亿元;有序推进美科光电二期、宋京和茅屏农光互补等项目建设,“光电小镇”显示度逐步彰显。鼓励企业创新升级,完成中盛路桥二期建设,积极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项目,全年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县前列。加大招商服务力度,招引培育限(规)上服务业企业11家、落地产业项目4个,实际投入资金1.81亿元。强化“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点、堵点问题50余个;完善项目全流程管理服务机制,成立重点项目攻坚推进小组,助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文旅持续提升。增强市场活力热度,全镇2024年旅游过夜人次同比增长3.23%,全域旅游人次达38万,旅游市场主体税收同比增幅100.48%,云谷松涧被评为汾口首家精品民宿。深挖汾口文化内涵,举办“2024杭州千岛湖毛家村进士馆开馆仪式暨毛家村首届进士文化节”活动和汪家桥晒圣旨活动,吸引游客2000余人次,《汾口草龙》获得2024淳安县第三届民间艺术龙舞展演金奖,小草龙亮相意大利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展,走上国际舞台。讲好汾口发展故事,在人民网、浙江在线等媒体、平台发布报道200余篇,其中元旦草龙表演活动受到央视、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春茶开采在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第一时间》等多家栏目播出,谋划并拍摄制作“龙耳青年说”、汾口镇“村”彩纷呈村书记访谈系列节目,累计播放量超30万次。
三、突出美富并重,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靓化城镇秀美。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围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以及扩大辐射带动力的目标,推进集镇基础设施提升、管网及配套设施改造等项目建设。持续打造美丽城镇,通过调查研究、细致谋划,形成公共服务优化、特色产业培育等四个领域47项重点工作任务,完成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试点申报;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在5次市、县督查中均得到好评,春风里驿入选杭州市“共富风貌驿·江南驿”典型案例。
深化乡村和美。围绕主题持续建设,注重挖掘稻香茅屏、清廉汪家桥等具有主题性的资源,进行深化拓展,茅屏村创成省级未来乡村及市级数字乡村,汪家桥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并已开工建设。聚焦村庄和谐融合,推动禾田特色村、郑家和美乡村项目建设,茅屏村在和美庭院创建评比中获得一致好评。推进幸福安居工程,做好农房建设指导服务,持续提升农村建筑整体风貌;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巡查房屋8776幢,落实困难户危旧房改造9幢。稳妥推进农民转移集聚惠民安居工程,共搬迁29户95人。
强化共富共美。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汪家桥村与安徽省金寨县水坪村联建发展20亩石菖蒲种植基地,探索党建基地“稻+”综合种养,茅屏村流转土地通过“认领认种”丰富农事体验活动,打造“每日金稻”,带动农户就业和增收。搭建平台促进共富,通过镇街协作、联乡结村等帮扶举措,积极争取资金发展经济,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85%;新建共富工坊5家,新增来料加工点7个,完成来料加工点基础提升21个,累计稳定家门口就业1900余人,收入达2000余万元,旭鑫电器、茗琉服装厂被评为杭州市二星级侨助工坊。
四、坚定惠民利民,民生保障向好向优
均衡改善民生服务。关注老龄服务提升,新增5家老年食堂运营,智慧助餐全覆盖;中大朗颐汾口康养中心进入全县“一院两点”布局,成为区域性集中供养点,并上榜2024长三角旅居养老地。聚焦完善基础设施,汾口新水厂2024年5月全面并网,富溪、湛川集中供水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基本完工,让群众能够喝上放心水;推进汾口客货邮村级物流点建设,40个网点的客运班车正常运营。提高平台服务成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2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20人,通过零工市场、“浙里找零工”等载体,为企业推送岗位信息300余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80余人次。实施医疗资源整合,有序实施县二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合并,推进精卫中心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提标提质群体保障。落实救助有力有效,2024年新增低保134户183人,核准取消124户208人;低保边缘户新增28户57人,核准取消19户37人,共发放救助资金2075余万元。关心关爱儿童成长,投资6万元对镇未成年人保护站进行提升改造,新增儿童心理咨询服务功能,开展活动15次;排查出留守儿童146名,募集78名爱心妈妈结对,为5名社会散居孤儿提供生活保障,为139名困境儿童额外发放补贴近百万元。加大助残暖心力度,新增残疾人110人,新增各式辅具适配103人,无障碍改造7户,新增残疾人稳定就业21人、自主创业补贴2人。
繁荣乡村文体事业。浓厚农村文化氛围,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7个,开展送戏下乡12场,广场舞作品《汾口草龙》在“龙腾千岛”2024淳安县第三届民间艺术龙舞展演暨大型文化踩街活动中获最佳表演金奖。增添社会活动空间,开展留守儿童春泥活动,以及全民阅读文化活动,完成百姓健身房健身场地、体育惠民共享场地各1处,开展全民健身村级体育赛事150场,荣获淳安县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杭州邻里阅读空间。推进教育资源整合,投资500万元,完成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以及汾口镇第二小学界川校区撤并工作。
五、强化基层治理,平安建设稳步提升
营造优质服务环境。巩固安全生产基础,指导20家企业参与社会化服务项目,剖析15家企业生产弊病;排查来料加工点72个,发现风险隐患20余处,均实现闭环整改、治标治本。发挥综合执法优势,落地“一支队伍管执法”,推行“亮码检查”“综合查一次”,2024年累计开展及时检查1次,触发式检查50次,联合检查9次,破解交叉检查、多头检查等难题,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提升法治工作能力。强化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巡回法庭进湿地公园、开展爱鸟周普法、季度廉政教育等以案释法的形式,提升镇村干部法治意识,全年共开展志愿宣讲活动100余场,普及群众2万余人次。提高政府法治水平,汾口镇承接水利、林业等11个领域98项行政处罚事项,工作中努力营造包容审慎的法治化环境,落实“企业生产安静日”“首违不罚”等制度,2024年累计办理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案件182件、普通程序案件208件,首违不罚案件113件,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拓宽矛盾化解渠道,推广“两万步”工作机制,创新“八仙桌”议事平台,打造“汪大伯”联调中心,建立“和合家事调解站”,发挥警情联动作用,调解矛盾纠纷200余起,化解2件历史遗留信访积案,“八仙桌+”治理模式被评为平安千岛湖建设20周年十佳案例之一,人民调解员汪友康入选第三季度杭州好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汾口镇应急消防管理站,整合民安、飞鹰、村警等力量组建联防联控应急队伍,全年处置火灾38起、救援16起,成功创建省级优秀专职消防队。及时处置欠薪问题,全年稳妥调处疫木欠薪、交通事故等事件49起,化解苗头性群体信访10余起,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干部群众努力工作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代表和离退休干部,向所有支持汾口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仍需加强,引擎作用强的项目偏少,产业链建设需持续跟进,农业品牌塑造和产品转化为商品方面仍需继续努力,群众增收、民生保障、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的期待还存在差距。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提醒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对症下药,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开启“十五五”新篇的准备之年,提前思考、及早谋划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汾口镇将紧扣全县“1231”发展格局,聚焦“县域副中心,乐业新汾口”发展定位,在新“三个年”行动中务实担当、砥砺前行,力争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速。
一、优环境、强管护,持续彰显生态价值
聚焦“绿色守护”。坚持绿色本底守为先的理念,对照森林督查案例,做好分析研判,夯实林地审批、林木采伐、林业项目过程监管,守好一方林,护好一片绿。按照松材线虫病防治五年攻坚战工作目标,2024至2025除治周期在基数总量上下降40%,要严目标、严标准、严验收开展疫木除治工作。强化工作协同,落实森林防火、松材线虫病防控、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的联动巡查机制,加强林地占用审批核查,严肃打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
聚焦“长效管理”。推进郑家秸秆收储中心建设,常态落实河湖长制,推进水环境整治、农村污水运维,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抓好污水零直排镇街长效管护,常态化开展“找寻查挖”工作。加强数字管网系统维护,落实集镇居民户内外设施主体责任。通过机动巡查和全面整治相结合、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环保队伍监督管理。探索建立交通、环保等第三方专业运维机构年度绩效评价机制,增强第三方运维管理成效。
聚焦“生态经济”。开展以宋京村为中心的“万亩油茶产业带”建设,探索“油茶+中药材”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打造林业油茶产业的样板。推进龙源、宋京片区万亩油茶产业带建设,打造高标准示范林、丰产林。加强与县两山公司的沟通协作,创新国储林利益联结分红模式,打造重楼、茯苓等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拓宽生态价值转换通道。
二、创特色、强保障,稳步提升经济实力
做强特色农业。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耕地保护职责,以连片规模化流转为抓手,推进即可恢复耕地整治和农田水利专项债建设。推进“稻立方”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打造我镇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2025年计划播种粮食面积2.9万亩。稳固“茶产业”,发挥李宇、强龙等茶企引领作用,做好交界、郑家茶厂投运营,鼓励御叶香、纯茗等茶企加工夏秋茶,延长茶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谋划打造以茅屏村西坞畈茶叶园为中心的有机生态茶基地,提升融合发展水平。培育“新动能”,推进数字农业建设,鼓励通过“电商+合作社+农民”模式,提高产品销售量。聚焦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宣传“新农人”政策,吸引更多青年人返乡创业。
加强项目攻坚。围绕打造“光电小镇”发展方向,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茅屏、宋京农光互补项目建设,完成美科光电二期建设,持续招引电子器件等光电配套企业,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以“能就业、有税收、无污染”为标准,围绕美科光电周边一期200余亩土地资源,与县经济开发区联合招商,形成招商项目集聚发展。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原红星兵工厂出租房屋回收工作,谋划打造威士忌酒谷项目;对接城镇开发边界优化、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加速推进三中水饮料项目开工建设,促进解决中盛路桥、红泰砖业用地困难。克难攻坚推进重点,继续实施重点项目小组攻坚,跟进杭淳开高速汾口段征迁工作,责任到组、工作到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夯实文旅基础。倡导“经营乡村”理念,利用汾口草龙、晒圣旨等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开展稻香节、毛家村进士节、汪家桥“六月六”晒圣旨等活动,串联松皋书院、汪氏家厅、龙门古塔、赤川口古村落等节点,打造研学游、美食游等具有汾口特色的旅游产品。谋划湿地水杉网红打卡点、界川片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以促进旅游过夜人次、全域旅游人次稳中有升。拓展宣传路径,运用短视频等新媒体,谋划拍摄《跟着支书看基层》《跟着“90”后看基层》系列栏目,提高汾口乡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增颜值,提品质,不断改善镇村面貌
致力城镇宜居宜业。坚持内塑品质、外塑形象,以城镇化建设为抓手,逐地块明确切实可行的利用方案,推进集镇范围内部分老旧、闲置房屋腾退更新,推进舒翠、县二院、汾口夜市和三桥等范围内插花地改造利用,推进杨旗未来社区、邻里广场等项目建设,通过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整治提升、发展景观农业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城镇风貌品质。
致力乡村和谐美丽。坚持问题导向,对垃圾堆放处理、污水排放、水域环境等问题开展自查自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紧抓重点,统筹规划,承接乡村发展五色规划工作,继续推进农民转移集聚,推进禾田村市级精品村、汪家桥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争取毛家村、禾田村、桃林畈村等村的数字乡村、未来乡村及和美乡村项目,力争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60%以上。
致力生活富裕富足。以缩小收入差距为目标,推广村建村营党建基地、“认种认养”订单农业,探索小切口农产品品牌创建发展商品农业。试点田园稻香、果韵稻香等共富帮共体,通过稻蛙、稻鸭、稻虾等综合种养模式,鼓励探索饲养量与水稻品质匹配度,在提升“一粒米”主产品质量的同时,增加农业亩产单位效益。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业大户、企业结合市场供给,通过种植、农作给农户提供更多的灵活就业,鼓励农户参与到来料加工富民产业中去,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
四、惠民生、增福祉,协调推进社会事业
聚焦公共服务配套优化。实施集镇路网完善工程,新建酒厂路;对集镇部分街道进行改造,加强水、电、气配套建设;谋划高速互通、产业示范区与集镇路网衔接。完善“一老一小”服务机制,探索中央厨房、老年助餐点、共享餐桌运营模式,扩大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模式普惠辐射面,争创淳安县首个星级养老机构。优化婴幼儿驿站、向日葵亲子小屋配置,提升幼儿服务水平。推进农村饮水联网,对可纳入但还未纳入集中供水的行政村,争取实施水厂管网延伸和并网工程。加强农村道路管护,实施村道中修工程。
聚焦特殊群体管护。严格落实“一证通办”要求,继续做好低保低边、临时救助审核管理,做好应退尽退、应享尽享工作。以公服“七优享”工程攻坚行动为支撑,依托社会救助联合体平台,按照救助政策清单,紧盯困难群众最关心和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精准匹配群众需求与服务资源,推动社会救助从单一化的兜底保障向多元化的幸福提质转变。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机制,持续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聚焦教科文卫发展。巩固文化创建成果,继续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完成村文化礼堂提升改造、古建筑修缮保护工作,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全民健康行动,积极筹备赛事活动,完成龙源村省级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以及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3处。协助做好汾口中学搬迁,谋划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优化调整。推进精卫中心,以及中心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基层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优治理、强职能,全面保障平安稳定
围绕中心保平安。紧盯杭淳开高速征地、村级组织换届两项中心工作,加强相互协同,对面上重点人、事、物开展排查,做到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保障重点项目平稳有序推进。针对道路交通、项目施工、企业生产等重点领域,以及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重点时段,开展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注重多宣合一、一宣多效,持续开展安全宣教工作,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落实举措抓三源。用好“两万步”“汪大伯”联调等好的机制,重点强化村级事务的公开公平、合理规范、程序流程,紧盯农民建房、违法建筑、邻里纠葛等重点领域,通过规范作为、有效作为减少信访矛盾。加强矛盾限时化解、有效化解跟进工作,形成“一般矛盾村级化解,复杂矛盾镇村联合化解,疑难矛盾联调会同化解”的闭环机制,重点强化抓苗头、抓初访的解决率,朝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努力,实现访源、诉源、警源全面下降,打造汾口基层治理品牌。
提升能力促法治。注重镇干部员法治意识和能力提升工作,业务线要理解吃透条线政策和规定,能够有的放矢开展工作。针对农村工作短板,设置不同主题和载体,开展针对性的交流座谈,以及参与调解实践,提升镇干部员法治基础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执法工作,综合运用教育引导、劝导示范、指导约谈、刚性执法等方式,实现“单向规制”向“多元共治”转变。
各位代表!拼搏岁月留痕迹,奋斗铸就新篇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凝聚全镇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唯实唯勤、善作善成,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作出汾口贡献!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2512851/2025-31264
发布机构
汾口镇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2-05
有效性
淳安县汾口镇人民政府2025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25-02-05
浏览次数: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镇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下,围绕“三个年”行动,加快推进“五区”建设,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各项事业取得较好成效。
据统计,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97亿元,同比增长13.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3602万。完成总税收3902.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81.6万元,同比增长13.89%。“5080”目标全部完成,其中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041.69万元,与去年持平;经营性收入2864.16万元,同比增长3%。
一、聚焦生态优先,环境品质持续改善
护牢底线红线。推进森林质量提升,2024年开展国储林现有林改培1266亩,集约人工林栽培3.2亩,中幼林抚育689亩,采伐作业1220.2亩等工程建设。强化林业执法力度,调查完成森林督查3个批次25个图斑,移交查处林业案件12起,严厉打击非法侵占、盗伐林木等违法行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成垦造项目入库162.42亩,推进3个即可恢复耕地项目建设,恢复面积356.89亩;完成世行项目涉耕整改图斑243块,整改面积480.35亩;完成市级等各类耕地“非农化”整治图斑87宗,整改销号3宗。
深化难点整治。细致开展自查自改,主动进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大排查大整治,自查整改一般问题121个、重点问题10处,督察期间我镇收到1个普通交办件,已完成整改销号。加压推进疫木除治,2023—2024年度松材线虫病疫木集中除治总数25241.6吨,2024—2025年度疫木除治攻坚工作紧抓进度、安全和质量,疫木进厂1.5万吨,小班验收630余个,完成除治总量的80%。
打响生态品牌。持续做好生态修复,深化减污降碳工作,武强溪湿地入选浙江省首批湿地生态修复优秀案例。不断优化“五水共治”,持之以恒开展“找寻查挖”、污水溢流“治反复反复治”攻坚行动和入河排口自查,全年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率达98.54%,治水客厅管理平台建设案例入选2024年度杭州市河湖长制工作典型案例,汾口镇成功入选“杭州市五水共治二十佳镇街”,上榜全省“五水共治”考核优秀乡镇,荣获杭州市“勇夺金鼎建新功”行政集体嘉奖。
二、提速产业建设,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农业稳步提质。提升基础建设水平,投资8759万元实施农田水利提质增效工程,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5300亩,高标准农田提升5056亩,新建粮功区321亩。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建成汾口农林产品加工园、“稻立方”农事服务中心、稻米展示中心等项目,提供集中育秧、烘干加工、农技服务、冷链仓储和农事研学等一体化社会服务。挖掘农业特色资源,新引进茶叶精加工企业2家,全镇春夏秋茶累计产量258吨,总产值超4600万元;推行“稻蛙”“稻鸭”等综合种养2000余亩,通过“一水两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产品品质。培育农业引领人才,新农人代表张腾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乡村振兴共富青年先锋“青牛奖”百强人选,事迹被浙江组工微信公众号刊发。
产业精准提能。促进产业集约发展,发挥美科光电链主型企业效应,新引进配套企业2家,形成“1+8”的上下游配套企业集群,年产值超3亿元;有序推进美科光电二期、宋京和茅屏农光互补等项目建设,“光电小镇”显示度逐步彰显。鼓励企业创新升级,完成中盛路桥二期建设,积极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项目,全年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县前列。加大招商服务力度,招引培育限(规)上服务业企业11家、落地产业项目4个,实际投入资金1.81亿元。强化“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点、堵点问题50余个;完善项目全流程管理服务机制,成立重点项目攻坚推进小组,助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文旅持续提升。增强市场活力热度,全镇2024年旅游过夜人次同比增长3.23%,全域旅游人次达38万,旅游市场主体税收同比增幅100.48%,云谷松涧被评为汾口首家精品民宿。深挖汾口文化内涵,举办“2024杭州千岛湖毛家村进士馆开馆仪式暨毛家村首届进士文化节”活动和汪家桥晒圣旨活动,吸引游客2000余人次,《汾口草龙》获得2024淳安县第三届民间艺术龙舞展演金奖,小草龙亮相意大利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展,走上国际舞台。讲好汾口发展故事,在人民网、浙江在线等媒体、平台发布报道200余篇,其中元旦草龙表演活动受到央视、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春茶开采在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第一时间》等多家栏目播出,谋划并拍摄制作“龙耳青年说”、汾口镇“村”彩纷呈村书记访谈系列节目,累计播放量超30万次。
三、突出美富并重,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靓化城镇秀美。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围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以及扩大辐射带动力的目标,推进集镇基础设施提升、管网及配套设施改造等项目建设。持续打造美丽城镇,通过调查研究、细致谋划,形成公共服务优化、特色产业培育等四个领域47项重点工作任务,完成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试点申报;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工作在5次市、县督查中均得到好评,春风里驿入选杭州市“共富风貌驿·江南驿”典型案例。
深化乡村和美。围绕主题持续建设,注重挖掘稻香茅屏、清廉汪家桥等具有主题性的资源,进行深化拓展,茅屏村创成省级未来乡村及市级数字乡村,汪家桥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并已开工建设。聚焦村庄和谐融合,推动禾田特色村、郑家和美乡村项目建设,茅屏村在和美庭院创建评比中获得一致好评。推进幸福安居工程,做好农房建设指导服务,持续提升农村建筑整体风貌;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巡查房屋8776幢,落实困难户危旧房改造9幢。稳妥推进农民转移集聚惠民安居工程,共搬迁29户95人。
强化共富共美。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汪家桥村与安徽省金寨县水坪村联建发展20亩石菖蒲种植基地,探索党建基地“稻+”综合种养,茅屏村流转土地通过“认领认种”丰富农事体验活动,打造“每日金稻”,带动农户就业和增收。搭建平台促进共富,通过镇街协作、联乡结村等帮扶举措,积极争取资金发展经济,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85%;新建共富工坊5家,新增来料加工点7个,完成来料加工点基础提升21个,累计稳定家门口就业1900余人,收入达2000余万元,旭鑫电器、茗琉服装厂被评为杭州市二星级侨助工坊。
四、坚定惠民利民,民生保障向好向优
均衡改善民生服务。关注老龄服务提升,新增5家老年食堂运营,智慧助餐全覆盖;中大朗颐汾口康养中心进入全县“一院两点”布局,成为区域性集中供养点,并上榜2024长三角旅居养老地。聚焦完善基础设施,汾口新水厂2024年5月全面并网,富溪、湛川集中供水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基本完工,让群众能够喝上放心水;推进汾口客货邮村级物流点建设,40个网点的客运班车正常运营。提高平台服务成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2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20人,通过零工市场、“浙里找零工”等载体,为企业推送岗位信息300余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80余人次。实施医疗资源整合,有序实施县二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合并,推进精卫中心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提标提质群体保障。落实救助有力有效,2024年新增低保134户183人,核准取消124户208人;低保边缘户新增28户57人,核准取消19户37人,共发放救助资金2075余万元。关心关爱儿童成长,投资6万元对镇未成年人保护站进行提升改造,新增儿童心理咨询服务功能,开展活动15次;排查出留守儿童146名,募集78名爱心妈妈结对,为5名社会散居孤儿提供生活保障,为139名困境儿童额外发放补贴近百万元。加大助残暖心力度,新增残疾人110人,新增各式辅具适配103人,无障碍改造7户,新增残疾人稳定就业21人、自主创业补贴2人。
繁荣乡村文体事业。浓厚农村文化氛围,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7个,开展送戏下乡12场,广场舞作品《汾口草龙》在“龙腾千岛”2024淳安县第三届民间艺术龙舞展演暨大型文化踩街活动中获最佳表演金奖。增添社会活动空间,开展留守儿童春泥活动,以及全民阅读文化活动,完成百姓健身房健身场地、体育惠民共享场地各1处,开展全民健身村级体育赛事150场,荣获淳安县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杭州邻里阅读空间。推进教育资源整合,投资500万元,完成中小学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以及汾口镇第二小学界川校区撤并工作。
五、强化基层治理,平安建设稳步提升
营造优质服务环境。巩固安全生产基础,指导20家企业参与社会化服务项目,剖析15家企业生产弊病;排查来料加工点72个,发现风险隐患20余处,均实现闭环整改、治标治本。发挥综合执法优势,落地“一支队伍管执法”,推行“亮码检查”“综合查一次”,2024年累计开展及时检查1次,触发式检查50次,联合检查9次,破解交叉检查、多头检查等难题,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提升法治工作能力。强化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巡回法庭进湿地公园、开展爱鸟周普法、季度廉政教育等以案释法的形式,提升镇村干部法治意识,全年共开展志愿宣讲活动100余场,普及群众2万余人次。提高政府法治水平,汾口镇承接水利、林业等11个领域98项行政处罚事项,工作中努力营造包容审慎的法治化环境,落实“企业生产安静日”“首违不罚”等制度,2024年累计办理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案件182件、普通程序案件208件,首违不罚案件113件,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拓宽矛盾化解渠道,推广“两万步”工作机制,创新“八仙桌”议事平台,打造“汪大伯”联调中心,建立“和合家事调解站”,发挥警情联动作用,调解矛盾纠纷200余起,化解2件历史遗留信访积案,“八仙桌+”治理模式被评为平安千岛湖建设20周年十佳案例之一,人民调解员汪友康入选第三季度杭州好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汾口镇应急消防管理站,整合民安、飞鹰、村警等力量组建联防联控应急队伍,全年处置火灾38起、救援16起,成功创建省级优秀专职消防队。及时处置欠薪问题,全年稳妥调处疫木欠薪、交通事故等事件49起,化解苗头性群体信访10余起,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干部群众努力工作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代表和离退休干部,向所有支持汾口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仍需加强,引擎作用强的项目偏少,产业链建设需持续跟进,农业品牌塑造和产品转化为商品方面仍需继续努力,群众增收、民生保障、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的期待还存在差距。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提醒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对症下药,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开启“十五五”新篇的准备之年,提前思考、及早谋划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汾口镇将紧扣全县“1231”发展格局,聚焦“县域副中心,乐业新汾口”发展定位,在新“三个年”行动中务实担当、砥砺前行,力争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速。
一、优环境、强管护,持续彰显生态价值
聚焦“绿色守护”。坚持绿色本底守为先的理念,对照森林督查案例,做好分析研判,夯实林地审批、林木采伐、林业项目过程监管,守好一方林,护好一片绿。按照松材线虫病防治五年攻坚战工作目标,2024至2025除治周期在基数总量上下降40%,要严目标、严标准、严验收开展疫木除治工作。强化工作协同,落实森林防火、松材线虫病防控、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的联动巡查机制,加强林地占用审批核查,严肃打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
聚焦“长效管理”。推进郑家秸秆收储中心建设,常态落实河湖长制,推进水环境整治、农村污水运维,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抓好污水零直排镇街长效管护,常态化开展“找寻查挖”工作。加强数字管网系统维护,落实集镇居民户内外设施主体责任。通过机动巡查和全面整治相结合、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环保队伍监督管理。探索建立交通、环保等第三方专业运维机构年度绩效评价机制,增强第三方运维管理成效。
聚焦“生态经济”。开展以宋京村为中心的“万亩油茶产业带”建设,探索“油茶+中药材”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打造林业油茶产业的样板。推进龙源、宋京片区万亩油茶产业带建设,打造高标准示范林、丰产林。加强与县两山公司的沟通协作,创新国储林利益联结分红模式,打造重楼、茯苓等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拓宽生态价值转换通道。
二、创特色、强保障,稳步提升经济实力
做强特色农业。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耕地保护职责,以连片规模化流转为抓手,推进即可恢复耕地整治和农田水利专项债建设。推进“稻立方”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打造我镇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2025年计划播种粮食面积2.9万亩。稳固“茶产业”,发挥李宇、强龙等茶企引领作用,做好交界、郑家茶厂投运营,鼓励御叶香、纯茗等茶企加工夏秋茶,延长茶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谋划打造以茅屏村西坞畈茶叶园为中心的有机生态茶基地,提升融合发展水平。培育“新动能”,推进数字农业建设,鼓励通过“电商+合作社+农民”模式,提高产品销售量。聚焦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宣传“新农人”政策,吸引更多青年人返乡创业。
加强项目攻坚。围绕打造“光电小镇”发展方向,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茅屏、宋京农光互补项目建设,完成美科光电二期建设,持续招引电子器件等光电配套企业,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以“能就业、有税收、无污染”为标准,围绕美科光电周边一期200余亩土地资源,与县经济开发区联合招商,形成招商项目集聚发展。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推进原红星兵工厂出租房屋回收工作,谋划打造威士忌酒谷项目;对接城镇开发边界优化、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加速推进三中水饮料项目开工建设,促进解决中盛路桥、红泰砖业用地困难。克难攻坚推进重点,继续实施重点项目小组攻坚,跟进杭淳开高速汾口段征迁工作,责任到组、工作到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夯实文旅基础。倡导“经营乡村”理念,利用汾口草龙、晒圣旨等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开展稻香节、毛家村进士节、汪家桥“六月六”晒圣旨等活动,串联松皋书院、汪氏家厅、龙门古塔、赤川口古村落等节点,打造研学游、美食游等具有汾口特色的旅游产品。谋划湿地水杉网红打卡点、界川片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以促进旅游过夜人次、全域旅游人次稳中有升。拓展宣传路径,运用短视频等新媒体,谋划拍摄《跟着支书看基层》《跟着“90”后看基层》系列栏目,提高汾口乡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增颜值,提品质,不断改善镇村面貌
致力城镇宜居宜业。坚持内塑品质、外塑形象,以城镇化建设为抓手,逐地块明确切实可行的利用方案,推进集镇范围内部分老旧、闲置房屋腾退更新,推进舒翠、县二院、汾口夜市和三桥等范围内插花地改造利用,推进杨旗未来社区、邻里广场等项目建设,通过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整治提升、发展景观农业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城镇风貌品质。
致力乡村和谐美丽。坚持问题导向,对垃圾堆放处理、污水排放、水域环境等问题开展自查自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紧抓重点,统筹规划,承接乡村发展五色规划工作,继续推进农民转移集聚,推进禾田村市级精品村、汪家桥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争取毛家村、禾田村、桃林畈村等村的数字乡村、未来乡村及和美乡村项目,力争和美乡村覆盖率达到60%以上。
致力生活富裕富足。以缩小收入差距为目标,推广村建村营党建基地、“认种认养”订单农业,探索小切口农产品品牌创建发展商品农业。试点田园稻香、果韵稻香等共富帮共体,通过稻蛙、稻鸭、稻虾等综合种养模式,鼓励探索饲养量与水稻品质匹配度,在提升“一粒米”主产品质量的同时,增加农业亩产单位效益。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业大户、企业结合市场供给,通过种植、农作给农户提供更多的灵活就业,鼓励农户参与到来料加工富民产业中去,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
四、惠民生、增福祉,协调推进社会事业
聚焦公共服务配套优化。实施集镇路网完善工程,新建酒厂路;对集镇部分街道进行改造,加强水、电、气配套建设;谋划高速互通、产业示范区与集镇路网衔接。完善“一老一小”服务机制,探索中央厨房、老年助餐点、共享餐桌运营模式,扩大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模式普惠辐射面,争创淳安县首个星级养老机构。优化婴幼儿驿站、向日葵亲子小屋配置,提升幼儿服务水平。推进农村饮水联网,对可纳入但还未纳入集中供水的行政村,争取实施水厂管网延伸和并网工程。加强农村道路管护,实施村道中修工程。
聚焦特殊群体管护。严格落实“一证通办”要求,继续做好低保低边、临时救助审核管理,做好应退尽退、应享尽享工作。以公服“七优享”工程攻坚行动为支撑,依托社会救助联合体平台,按照救助政策清单,紧盯困难群众最关心和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精准匹配群众需求与服务资源,推动社会救助从单一化的兜底保障向多元化的幸福提质转变。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机制,持续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聚焦教科文卫发展。巩固文化创建成果,继续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完成村文化礼堂提升改造、古建筑修缮保护工作,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全民健康行动,积极筹备赛事活动,完成龙源村省级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建设,以及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3处。协助做好汾口中学搬迁,谋划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优化调整。推进精卫中心,以及中心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基层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优治理、强职能,全面保障平安稳定
围绕中心保平安。紧盯杭淳开高速征地、村级组织换届两项中心工作,加强相互协同,对面上重点人、事、物开展排查,做到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保障重点项目平稳有序推进。针对道路交通、项目施工、企业生产等重点领域,以及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重点时段,开展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注重多宣合一、一宣多效,持续开展安全宣教工作,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落实举措抓三源。用好“两万步”“汪大伯”联调等好的机制,重点强化村级事务的公开公平、合理规范、程序流程,紧盯农民建房、违法建筑、邻里纠葛等重点领域,通过规范作为、有效作为减少信访矛盾。加强矛盾限时化解、有效化解跟进工作,形成“一般矛盾村级化解,复杂矛盾镇村联合化解,疑难矛盾联调会同化解”的闭环机制,重点强化抓苗头、抓初访的解决率,朝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努力,实现访源、诉源、警源全面下降,打造汾口基层治理品牌。
提升能力促法治。注重镇干部员法治意识和能力提升工作,业务线要理解吃透条线政策和规定,能够有的放矢开展工作。针对农村工作短板,设置不同主题和载体,开展针对性的交流座谈,以及参与调解实践,提升镇干部员法治基础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执法工作,综合运用教育引导、劝导示范、指导约谈、刚性执法等方式,实现“单向规制”向“多元共治”转变。
各位代表!拼搏岁月留痕迹,奋斗铸就新篇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凝聚全镇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唯实唯勤、善作善成,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作出汾口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