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专题专栏 >推动共同富裕 浙江先行探索 >淳安行动 >

胡家坪村:从“输血”到“造血”的振兴答卷

发布日期: 2025-03-18 来源: 千岛湖新闻网 点击率:
  • 索引号:330127/2025-31590
  • 文 号:
  • 发布机构:县府办
  •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共同富裕
  • 公开日期:2025-03-18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日里的胡家坪村生机勃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开发新旅游景点、发展“三优五特”产业……这个偏远的高山村从过去的“被动输血”转向如今的“主动造血”,一场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记者走进胡家坪村罗氏宗祠广场改造提升工程现场,只见数台挖掘机火力全开,工人们在各自岗位进行施工作业,修新路、搭戏台、建停车场……现场一片忙碌。“去年11月施工队进场施工,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预计今年7月底前完工。”施工队负责人唐传富说,“工程完工后,罗氏祠堂会被开发成新打卡点,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大大方便了附近村民生活。”

罗氏宗祠广场改造提升工程是胡家坪村美丽宜居示范村改造提升项目(以下简称“浙派民居项目”)的分项工程之一。浙派民居项目范围涵盖胡家坪行政村全村域,包括监控安防、杆线序化、农房改造、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重点区域文化游线规划等项目,旨在以建设胡家坪村为起点,通过“一”轴串联“两”中心和“四”片区,联动5个自然村,打造具有胡家坪特色的浙派民居美丽宜居形象,展示并体现整体大美、浙江气质的城乡风貌。

胡家坪村平均海拔800余米,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2%,全年一半以上时间都被云海笼罩。云雾缭绕的胡家坪宛若仙境,素有“云上胡家坪”的美称。如何让这样的“好风景”给村民、村集体带来“好收益”,当地一直在探索,而浙派民居项目正是一次新尝试。

“之前在滨江集团帮助下,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已有了极大改善。这次主动引入浙派民居项目,主要是为了带动外半村和下半村的农户,通过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带动村民经营民宿等富民产业。”胡家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长木说,浙派民居项目盘活了村里闲置用房,项目完工后,可以借助罗氏祠堂、戏台等新景点,深入挖掘本村传统文化,并结合节庆,通过舞蹈、戏曲等形式向游客展示宣传,让乡村文化“长”起来,让文化产业“兴”起来,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亮点。

村庄越变越美,人气越来越旺,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幸福。詹贵生是胡家坪村上塔自然村村民,如今在村里他也有了更多盼头,“以前生活很艰苦,也没有收入,只能去外面打工。现在村里重新开发,来了游客,地里的农作物也能销售出去,在家里就能挣钱。去年我仅在油茶、茶叶、山核桃上就多赚7万多元,年收入翻了几倍。”詹贵生说。

受地理条件制约,以前胡家坪村的农产品销售不出去,青壮年不得已外出谋生。

为让村里的农产品能销售出去,村里的人能留下来,2023年,王阜乡推动政企合作创建“云顶丰枫共富工坊”,引进省市农科院技术,对农特产品进行统一管理和包装,打造“三优五特”农特产品牌。2024年,王阜乡又通过试点发展“一村一产业”,优先建成胡家坪村山茶油基地和夏秋茶基地,并将“一村一产业”作为民呼我为督政会议题,强化人大监督落实。今年,王阜乡还计划通过技术引进、专家服务以及人大助力等方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与此同时,当地探索形成“市场+企业订单”“多产业+多渠道”等供销模式,持续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做广销路。

“现在,我们的‘三优五特’农产品供不应求。2024年,全村山茶油产出2万余斤,为此我们村特地创办了榨油厂,既方便本村村民榨油,也让闻家村、金家岙村等周边村民受惠。”罗长木笑着说,胡家坪村“三优”(山核桃、山茶油和高山茶叶)“五特”(小花猪、“高山飞鸡”、高山蔬菜、紫菊和蜂蜜)在品质持续提升、销路彻底保障的前提下,正源源不断充盈村民的“钱袋子”。相较2021年,2024年胡家坪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19029元提升至35000元,村集体总收入由20.6万元提升至126万元。2025年以来,胡家坪村已通过滨江集团销售山茶油、山核桃近3万斤,实现“两项收入”均超120万元。

“胡家坪村浙派民居项目是2024年王阜乡积极争取的省级项目,在原有基础上,配合乡村旅游做进一步提高升级。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拓宽发展渠道,为山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让本乡本土百姓尽可能实现‘家门口’就业,让在外有志青年能够返乡创业,整体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王阜乡党委委员、副乡长童裳深说。

春风掠过鲜嫩滴翠的高山蔬菜,吹进简约大气的灰瓦白墙间,浙派民居项目建设得热火朝天,“三优五特”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在明媚灿烂的春光中,胡家坪村书写的乡村振兴画卷已跃然纸上……

打印】【 】【 背景颜色】【 辅助线】 【 关闭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330127/2025-31590

发布机构

县府办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3-18

有效性

胡家坪村:从“输血”到“造血”的振兴答卷

发布日期: 2025-03-18

浏览次数: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日里的胡家坪村生机勃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开发新旅游景点、发展“三优五特”产业……这个偏远的高山村从过去的“被动输血”转向如今的“主动造血”,一场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记者走进胡家坪村罗氏宗祠广场改造提升工程现场,只见数台挖掘机火力全开,工人们在各自岗位进行施工作业,修新路、搭戏台、建停车场……现场一片忙碌。“去年11月施工队进场施工,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预计今年7月底前完工。”施工队负责人唐传富说,“工程完工后,罗氏祠堂会被开发成新打卡点,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大大方便了附近村民生活。”

罗氏宗祠广场改造提升工程是胡家坪村美丽宜居示范村改造提升项目(以下简称“浙派民居项目”)的分项工程之一。浙派民居项目范围涵盖胡家坪行政村全村域,包括监控安防、杆线序化、农房改造、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重点区域文化游线规划等项目,旨在以建设胡家坪村为起点,通过“一”轴串联“两”中心和“四”片区,联动5个自然村,打造具有胡家坪特色的浙派民居美丽宜居形象,展示并体现整体大美、浙江气质的城乡风貌。

胡家坪村平均海拔800余米,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2%,全年一半以上时间都被云海笼罩。云雾缭绕的胡家坪宛若仙境,素有“云上胡家坪”的美称。如何让这样的“好风景”给村民、村集体带来“好收益”,当地一直在探索,而浙派民居项目正是一次新尝试。

“之前在滨江集团帮助下,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已有了极大改善。这次主动引入浙派民居项目,主要是为了带动外半村和下半村的农户,通过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带动村民经营民宿等富民产业。”胡家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长木说,浙派民居项目盘活了村里闲置用房,项目完工后,可以借助罗氏祠堂、戏台等新景点,深入挖掘本村传统文化,并结合节庆,通过舞蹈、戏曲等形式向游客展示宣传,让乡村文化“长”起来,让文化产业“兴”起来,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亮点。

村庄越变越美,人气越来越旺,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幸福。詹贵生是胡家坪村上塔自然村村民,如今在村里他也有了更多盼头,“以前生活很艰苦,也没有收入,只能去外面打工。现在村里重新开发,来了游客,地里的农作物也能销售出去,在家里就能挣钱。去年我仅在油茶、茶叶、山核桃上就多赚7万多元,年收入翻了几倍。”詹贵生说。

受地理条件制约,以前胡家坪村的农产品销售不出去,青壮年不得已外出谋生。

为让村里的农产品能销售出去,村里的人能留下来,2023年,王阜乡推动政企合作创建“云顶丰枫共富工坊”,引进省市农科院技术,对农特产品进行统一管理和包装,打造“三优五特”农特产品牌。2024年,王阜乡又通过试点发展“一村一产业”,优先建成胡家坪村山茶油基地和夏秋茶基地,并将“一村一产业”作为民呼我为督政会议题,强化人大监督落实。今年,王阜乡还计划通过技术引进、专家服务以及人大助力等方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与此同时,当地探索形成“市场+企业订单”“多产业+多渠道”等供销模式,持续做优品质、做强品牌、做广销路。

“现在,我们的‘三优五特’农产品供不应求。2024年,全村山茶油产出2万余斤,为此我们村特地创办了榨油厂,既方便本村村民榨油,也让闻家村、金家岙村等周边村民受惠。”罗长木笑着说,胡家坪村“三优”(山核桃、山茶油和高山茶叶)“五特”(小花猪、“高山飞鸡”、高山蔬菜、紫菊和蜂蜜)在品质持续提升、销路彻底保障的前提下,正源源不断充盈村民的“钱袋子”。相较2021年,2024年胡家坪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19029元提升至35000元,村集体总收入由20.6万元提升至126万元。2025年以来,胡家坪村已通过滨江集团销售山茶油、山核桃近3万斤,实现“两项收入”均超120万元。

“胡家坪村浙派民居项目是2024年王阜乡积极争取的省级项目,在原有基础上,配合乡村旅游做进一步提高升级。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拓宽发展渠道,为山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让本乡本土百姓尽可能实现‘家门口’就业,让在外有志青年能够返乡创业,整体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王阜乡党委委员、副乡长童裳深说。

春风掠过鲜嫩滴翠的高山蔬菜,吹进简约大气的灰瓦白墙间,浙派民居项目建设得热火朝天,“三优五特”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在明媚灿烂的春光中,胡家坪村书写的乡村振兴画卷已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