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
单位名称 | 淳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淳安县卫生监督所) | 法定代表人 | 章国平 |
住所 | 淳安县千岛湖镇环湖北路1859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2266.61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332.78 | 期末数(万元) | 2267.9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负责全县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负责全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负责全县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承担全县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预防与控制;承担全县疾病和健康相关危害因素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开展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应急处置;开展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等监督执法工作,做好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巡查监督。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27470422857Y | 举办单位 | 淳安县卫生健康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县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的各项要求开展业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业务活动情况1.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承担辖区内疫情信息收集与上报、流行病学调查、隔离防控等疫情防控日常工作;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研判分析、隔离防控、技术保障等应急处置工作;开展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等监督执法工作,做好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巡查监督。2.党的建设情况。一是按照改革要求,推进机构合并。根据省、市、县疾控体系改革要求,推动淳安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重组挂牌,选优配强党政领导班子,在班子分工上实行了统筹整合、交叉分管。优化内设科室,规范开展单位中层干部竞聘和工会等内设组织选举,科学调整人员分工。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工作指引。完善决策议事、工作纪律等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监管,不断提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三是加速人员融合,提升业务交流。强化培训加强队伍建设,以日常工作交流为依托,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支撑,以工会活动为载体,举办团队培训和活动10余次,不断加强团队凝聚力,不断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三)资源投入情况:主要有机构编制、人员、财政和其他资源单位共有一般事业编制36名,参公编制21名,编外3人;中心实验室拥有美国安捷伦气相色谱仪、美国热电原子吸收光谱仪、美国戴安离子色谱仪、日本岛津液相色谱仪、美国赛默飞QuantStudioDX实时荧光PCR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全自动固相萃取系统等大型高精仪器设备。建有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结核杆菌痰检培养实验室、百级洁净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以及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一批专用实验室。(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紧抓关键,以防促控坚守主责主业。一是扎实推进传染病预防。完善免规、慢性病防治、监测预警等防控手段,顺利推动33家预防接种单位切换“免规智慧系统”,加强对接种人员的培训指导,严格实行扫码接种,保证了疫苗的全程可追溯、可核查。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68.77%、66.55%,完成食品、生活饮用水水质、病媒生物等健康影响因素监测1700余项。二是推动疾控监督员试点。根据省、市工作部署,开展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并召开了工作培训会议。设立专职疾控监督员团队共20人(含4家县级医院各2名),兼职疾控监督员团队14人,每周定期对试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院感、生物安全、医废管理、依法执业等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强化检验能力。推动省规范化建设实验室设备和能力达到A类等级,按计划推进日常健教及病原微生物、地方病、水质等实验室检验检测,开展样本检测近万份,并以优异成绩通过盲样考核,参加全市疾控系统理化检验技术比武获得团体、个人三等奖。2.做优服务,以宣促知提升健康水平。一是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国家烟草使用监测、省级健康素养监测、孕妇碘营养与健康监测、传疟蚊媒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适龄女生二价HPV疫苗免费接种、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项目等民生实事项目,适龄女生二价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已完成321人全程接种,任务完成率121.13%。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项目全县累计完成44272人次接种,任务完成率100.4%。积极承担全市接种任务,目前已接种4100剂次。通过项目实施不断推动卫生服务更加普惠共享,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二是大力开展培训宣教。举办流行病学调查、慢病管理等能力提升班。依托315消费者权益日、儿童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爱牙日、糖尿病日等节日开展现场宣传活动等20余场,受众人数达3000余人。通过现场宣教,强化普法和科普,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及市民维护健康的意识,在杭州市性病防治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三是引导经营者健康有序发展。举办职业卫生、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各监管领域集中培训10余次,参训人员近1000人次。对县内近200余家理发店、小旅馆、职业卫生用人单位开展上门指导,不断巩固提升“国卫”成果,共化解521项职业卫生风险,风险化解率达90%。3.多措并举,以督促提增强执法质效。一是落实制度推进联合执法。落实“三书同达”制度,在行政处罚案件查办中实现行政处罚、合规指导、信用修复的“全链条”监管闭环,不断增强经营主体合法合规诚信经营意识。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改变多头执法、随意重复检查等现象,减轻企业迎检负担。联合公安、医保、文广旅体等10个部门开展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任务,检查指导监管对象73家。二是畅通投诉提升执法质效。依托110联动、12345市长热线、单位举报热线等,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处理36件,已处理反馈33件,其中查实违法行为19件,给予立案处罚19件,及时反馈率100%。抽取国家“双随机”任务183家,省级“双随机”任务73家,监督完成率已达100%,完成监督抽检141家1064份。今年来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56件,罚没款近90万元。三是加强专项规范行业发展。聚焦生活性美容、医疗美容等行业,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机构监管一件事”工作,在各平台对打击非法医疗美容进行宣传,开展专题培训,签订规范经营服务承诺书82份,共同维护美容服务场所的健康发展。4.闻令而动,以演促战构建防疫体系。一是做好梅汛期保障。组织14支疾控监督应急小分队赶赴受灾乡镇,对生活饮用水开展现场快检和实验室应急检测,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同时指导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乡镇、村干部开展汛后消杀,派发漂白粉、消毒液等消杀物资近2吨。进行汛后健康防疫知识宣教,累计张贴发放宣传海报、宣传单7500余份。二是做好应急演练。结合台风极端天气频繁、登革热疫情风险较大等情况,组织开展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疫应急演练。演练设置洪涝灾害应急处置、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PCO公司消杀技能等三个单元竞赛,组织全县9支基层医疗队伍以及4家PCO公司参赛队等80余人踊跃参赛。通过“三赛三竞”,有效检验和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消杀公司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三是做好三库。以“实战”“实演”为基础,全面提炼洪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做法。通过制定应急预案、操作规范,按照国家标准拍摄消杀技术、药物配置等教学视频,优化技术库。通过重新整编应急小分队,不断壮大卫生防疫应急处置人才库;通过聘请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及协理员,开展应急队伍能力建设培训,提升全体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水平,夯实人才库。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中心规范化建设有差距。虽然我们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A+等级的标准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检验检测设备有待升级、实验室检测能力有待提高、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等方面。2.执法力量不足。目前,卫健执法队伍涉及“大综合一体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等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因人员下沉、内部调动、工作融合等原因,牵制了部分执法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 ||
四、下一步打算 | 1.围绕改革主旋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市、县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要求推进相关工作,根据县卫健局、疾控局工作部署,理顺管理体制,全面提升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水平,推动我县疾控监督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一是加强基层能力培训。通过网络培训、集中培训、专项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分类分级分层培训,组织各类业务培训、技能比武活动,以传染病、慢性病、免疫规划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为重点,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岗位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二是优化人才评价机制。落实公共卫生领域首席专家、首席卫生监督员和高级专家制度,完善单位内部人才梯队培养机制。完善职称评审标准,注重考核工作绩效,坚持分层分类评价。三是健全人员激励机制。稳步提高疾控机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对疾控和医疗机构中从事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传染风险和长期外勤的现场公共卫生工作人员,按规定落实卫生防疫相关待遇政策。2.紧盯考核指挥棒,推进规范化等级建设。根据“健康浙江”及省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求,紧盯考核细则,推动县疾控中心规范化建设。一是强化人员配备。按要求加强疾控、监督人员配置,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分类比例,专业技术人员占疾控在岗人员数的比例≥85%,并科学配置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按要求加强高学历、骨干、专家等人才培养。二是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全省疾控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为契机,增加实验室设施设备,提升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通过提升实验室“硬件+软件”,争取成功创建A级实验室,并逐步提升至A+等级。三是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按照标准要求,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传染病疫情处置、免疫规划工作、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等10个方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2.聚焦关键主战场,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聚焦重点场所、重点机构和重点人群,紧抓流感、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病常态化防控,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通过加强预防接种、营养监测干预、慢性病综合防治、卫生监督执法等手段,不断完善精准化疾病防控策略。一是推进无结核社区建设。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淳安实际,2025年计划将汾口镇列为全省无结核社区建设点,同时推动威坪镇同标准创建。宣传、筛查、防治、管理等工作同步推进。通过无结核社区创建,“抓点带面”提升全县结核病防治综合质量。二是推进第五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联合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总工会、县民政局等成员单位,以普及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为工作重点,推进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校园、进家庭”行动,认真组织实施宣教、救治、关怀等各项工作措施,持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扩大检测覆盖面、扩大治疗覆盖面、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管理,为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夯实基础。三是推进智慧服务预防接种单位建设。对照“A、A+、A++”标准,持续推进规范化建设,合理设置功能分区,强化疫苗安全管理,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开展接种服务,进一步提升智慧服务水平。实行动态管理,智慧接种门诊认定后如发现不符合相应标准的,督促落实改进,仍不符合要求的降低等级。4.用好数字推动器,持续深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完善县级疾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健全跨部门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通报机制,加强我县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升聚集性疫情的发现和处置能力。加强对卫生监督精密智控平台、诊疗行为、住宿场所、医疗废物处置、集中式供水单位、口腔诊疗等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推动“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依法执业合规平台”建设,积极化解、查处风险预警。以国家双随机、省级跨部门联合双随机工作为工作重点,依托“掌上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三书同达”等制度,规范化做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5.细耕宣教责任田,着力造浓大健康氛围。加强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重点节日举办健康咨询活动、健康讲座等进行健康主题宣传。及时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提高居民预防疾病能力和健康知晓率。加强孕期碘营养与子代认知能力状况调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和监测、市级住院伤害监测及其他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和宣教,推动各类项目落地见效。落实普法责任制,在执法过程中加强指导宣传,提升监管对象的依法经营意识,引导广大群众共同维护良好卫生健康环境。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6月7日按规定进行了变更登记,变更内容为名称和法定代表人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
分享到: |
单位名称 | 淳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淳安县卫生监督所) | 法定代表人 | 章国平 |
住所 | 淳安县千岛湖镇环湖北路1859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2266.61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332.78 | 期末数(万元) | 2267.9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县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负责全县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负责全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负责全县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承担全县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预防与控制;承担全县疾病和健康相关危害因素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开展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应急处置;开展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等监督执法工作,做好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巡查监督。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27470422857Y | 举办单位 | 淳安县卫生健康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县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的各项要求开展业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业务活动情况1.机构编制批复文件工作职责开展情况。承担辖区内疫情信息收集与上报、流行病学调查、隔离防控等疫情防控日常工作;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研判分析、隔离防控、技术保障等应急处置工作;开展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等监督执法工作,做好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巡查监督。2.党的建设情况。一是按照改革要求,推进机构合并。根据省、市、县疾控体系改革要求,推动淳安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重组挂牌,选优配强党政领导班子,在班子分工上实行了统筹整合、交叉分管。优化内设科室,规范开展单位中层干部竞聘和工会等内设组织选举,科学调整人员分工。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工作指引。完善决策议事、工作纪律等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监管,不断提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三是加速人员融合,提升业务交流。强化培训加强队伍建设,以日常工作交流为依托,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支撑,以工会活动为载体,举办团队培训和活动10余次,不断加强团队凝聚力,不断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三)资源投入情况:主要有机构编制、人员、财政和其他资源单位共有一般事业编制36名,参公编制21名,编外3人;中心实验室拥有美国安捷伦气相色谱仪、美国热电原子吸收光谱仪、美国戴安离子色谱仪、日本岛津液相色谱仪、美国赛默飞QuantStudioDX实时荧光PCR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全自动固相萃取系统等大型高精仪器设备。建有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结核杆菌痰检培养实验室、百级洁净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以及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一批专用实验室。(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紧抓关键,以防促控坚守主责主业。一是扎实推进传染病预防。完善免规、慢性病防治、监测预警等防控手段,顺利推动33家预防接种单位切换“免规智慧系统”,加强对接种人员的培训指导,严格实行扫码接种,保证了疫苗的全程可追溯、可核查。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68.77%、66.55%,完成食品、生活饮用水水质、病媒生物等健康影响因素监测1700余项。二是推动疾控监督员试点。根据省、市工作部署,开展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并召开了工作培训会议。设立专职疾控监督员团队共20人(含4家县级医院各2名),兼职疾控监督员团队14人,每周定期对试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院感、生物安全、医废管理、依法执业等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强化检验能力。推动省规范化建设实验室设备和能力达到A类等级,按计划推进日常健教及病原微生物、地方病、水质等实验室检验检测,开展样本检测近万份,并以优异成绩通过盲样考核,参加全市疾控系统理化检验技术比武获得团体、个人三等奖。2.做优服务,以宣促知提升健康水平。一是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国家烟草使用监测、省级健康素养监测、孕妇碘营养与健康监测、传疟蚊媒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适龄女生二价HPV疫苗免费接种、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项目等民生实事项目,适龄女生二价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已完成321人全程接种,任务完成率121.13%。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项目全县累计完成44272人次接种,任务完成率100.4%。积极承担全市接种任务,目前已接种4100剂次。通过项目实施不断推动卫生服务更加普惠共享,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二是大力开展培训宣教。举办流行病学调查、慢病管理等能力提升班。依托315消费者权益日、儿童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爱牙日、糖尿病日等节日开展现场宣传活动等20余场,受众人数达3000余人。通过现场宣教,强化普法和科普,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及市民维护健康的意识,在杭州市性病防治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三是引导经营者健康有序发展。举办职业卫生、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各监管领域集中培训10余次,参训人员近1000人次。对县内近200余家理发店、小旅馆、职业卫生用人单位开展上门指导,不断巩固提升“国卫”成果,共化解521项职业卫生风险,风险化解率达90%。3.多措并举,以督促提增强执法质效。一是落实制度推进联合执法。落实“三书同达”制度,在行政处罚案件查办中实现行政处罚、合规指导、信用修复的“全链条”监管闭环,不断增强经营主体合法合规诚信经营意识。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改变多头执法、随意重复检查等现象,减轻企业迎检负担。联合公安、医保、文广旅体等10个部门开展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任务,检查指导监管对象73家。二是畅通投诉提升执法质效。依托110联动、12345市长热线、单位举报热线等,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处理36件,已处理反馈33件,其中查实违法行为19件,给予立案处罚19件,及时反馈率100%。抽取国家“双随机”任务183家,省级“双随机”任务73家,监督完成率已达100%,完成监督抽检141家1064份。今年来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56件,罚没款近90万元。三是加强专项规范行业发展。聚焦生活性美容、医疗美容等行业,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机构监管一件事”工作,在各平台对打击非法医疗美容进行宣传,开展专题培训,签订规范经营服务承诺书82份,共同维护美容服务场所的健康发展。4.闻令而动,以演促战构建防疫体系。一是做好梅汛期保障。组织14支疾控监督应急小分队赶赴受灾乡镇,对生活饮用水开展现场快检和实验室应急检测,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同时指导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乡镇、村干部开展汛后消杀,派发漂白粉、消毒液等消杀物资近2吨。进行汛后健康防疫知识宣教,累计张贴发放宣传海报、宣传单7500余份。二是做好应急演练。结合台风极端天气频繁、登革热疫情风险较大等情况,组织开展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疫应急演练。演练设置洪涝灾害应急处置、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PCO公司消杀技能等三个单元竞赛,组织全县9支基层医疗队伍以及4家PCO公司参赛队等80余人踊跃参赛。通过“三赛三竞”,有效检验和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消杀公司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三是做好三库。以“实战”“实演”为基础,全面提炼洪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做法。通过制定应急预案、操作规范,按照国家标准拍摄消杀技术、药物配置等教学视频,优化技术库。通过重新整编应急小分队,不断壮大卫生防疫应急处置人才库;通过聘请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及协理员,开展应急队伍能力建设培训,提升全体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水平,夯实人才库。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中心规范化建设有差距。虽然我们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A+等级的标准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检验检测设备有待升级、实验室检测能力有待提高、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等方面。2.执法力量不足。目前,卫健执法队伍涉及“大综合一体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等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因人员下沉、内部调动、工作融合等原因,牵制了部分执法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 ||
四、下一步打算 | 1.围绕改革主旋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市、县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要求推进相关工作,根据县卫健局、疾控局工作部署,理顺管理体制,全面提升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督水平,推动我县疾控监督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一是加强基层能力培训。通过网络培训、集中培训、专项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分类分级分层培训,组织各类业务培训、技能比武活动,以传染病、慢性病、免疫规划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为重点,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岗位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二是优化人才评价机制。落实公共卫生领域首席专家、首席卫生监督员和高级专家制度,完善单位内部人才梯队培养机制。完善职称评审标准,注重考核工作绩效,坚持分层分类评价。三是健全人员激励机制。稳步提高疾控机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对疾控和医疗机构中从事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有传染风险和长期外勤的现场公共卫生工作人员,按规定落实卫生防疫相关待遇政策。2.紧盯考核指挥棒,推进规范化等级建设。根据“健康浙江”及省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求,紧盯考核细则,推动县疾控中心规范化建设。一是强化人员配备。按要求加强疾控、监督人员配置,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分类比例,专业技术人员占疾控在岗人员数的比例≥85%,并科学配置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按要求加强高学历、骨干、专家等人才培养。二是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全省疾控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为契机,增加实验室设施设备,提升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通过提升实验室“硬件+软件”,争取成功创建A级实验室,并逐步提升至A+等级。三是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按照标准要求,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传染病疫情处置、免疫规划工作、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等10个方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2.聚焦关键主战场,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聚焦重点场所、重点机构和重点人群,紧抓流感、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病常态化防控,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通过加强预防接种、营养监测干预、慢性病综合防治、卫生监督执法等手段,不断完善精准化疾病防控策略。一是推进无结核社区建设。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淳安实际,2025年计划将汾口镇列为全省无结核社区建设点,同时推动威坪镇同标准创建。宣传、筛查、防治、管理等工作同步推进。通过无结核社区创建,“抓点带面”提升全县结核病防治综合质量。二是推进第五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联合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总工会、县民政局等成员单位,以普及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为工作重点,推进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校园、进家庭”行动,认真组织实施宣教、救治、关怀等各项工作措施,持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扩大检测覆盖面、扩大治疗覆盖面、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管理,为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夯实基础。三是推进智慧服务预防接种单位建设。对照“A、A+、A++”标准,持续推进规范化建设,合理设置功能分区,强化疫苗安全管理,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开展接种服务,进一步提升智慧服务水平。实行动态管理,智慧接种门诊认定后如发现不符合相应标准的,督促落实改进,仍不符合要求的降低等级。4.用好数字推动器,持续深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完善县级疾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健全跨部门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通报机制,加强我县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升聚集性疫情的发现和处置能力。加强对卫生监督精密智控平台、诊疗行为、住宿场所、医疗废物处置、集中式供水单位、口腔诊疗等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推动“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依法执业合规平台”建设,积极化解、查处风险预警。以国家双随机、省级跨部门联合双随机工作为工作重点,依托“掌上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三书同达”等制度,规范化做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5.细耕宣教责任田,着力造浓大健康氛围。加强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重点节日举办健康咨询活动、健康讲座等进行健康主题宣传。及时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提高居民预防疾病能力和健康知晓率。加强孕期碘营养与子代认知能力状况调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和监测、市级住院伤害监测及其他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和宣教,推动各类项目落地见效。落实普法责任制,在执法过程中加强指导宣传,提升监管对象的依法经营意识,引导广大群众共同维护良好卫生健康环境。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6月7日按规定进行了变更登记,变更内容为名称和法定代表人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