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
单位名称 | 淳安县防雷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余昌松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新安大街16号淳安县气象局101室 | ||
开办资金(万元) | 5.00 | 经费来源 | 经费自理 |
年初数(万元) | 5 | 期末数(万元) | 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强化县级气象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负责雷电灾害监测分析、公报制作发布等技术服务承担雷击灾情调查、收集和上报;承担防雷减灾科普宣传承担建设项目雷击风险评估建设项目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跟踪检测、竣工检测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负责防雷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导农村防雷工作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27MB0L32634J | 举办单位 | 淳安县气象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防雷中心继续强化县级气象部门的防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做好雷电灾害监测分析、灾情调查收集上报,做好防雷减灾科普宣传,负责防雷监测行业监管、指导,做好农村防雷工作,同时做好防雷行政审批及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县级防雷安全工作平稳有序。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高度重视防雷安全工作,通过多措并举,全面提升防雷安全意识、强化监督检查以及提高技术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1、提升防雷安全意识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5月12日防灾减灾日、6月23日防雷减灾日以及全国科普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我们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摆台宣传、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广泛传播防雷安全知识。我们还利用宣传栏、会议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全年累计开展活动覆盖人员超过1万人,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社会全员对防雷安全的认识,还提高了公众在雷电天气中的自我保护能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防雷安全的良好氛围。2、强化防雷监督检查为确保防雷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年度防雷专项检查计划。针对易燃易爆等重点风险领域,开展了防雷双随机抽查和防雷安全码动态管理。全县48处易燃易爆场所实现了防雷全覆盖,绿码率达到了100%,有效保障了这些高危场所的防雷安全。此外,我们还联合县住建局燃气办、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了2次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形成了多部门协同监管的良好局面。同时,我们发布了年度防雷定检通告,提请各行业明确主体责任,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总体工作中。在强化防雷检测第三方机构管理方面,我们开展了3次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3、提高防雷技术水平为了提升防雷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我们积极组织开展防雷技术培训班,邀请市气象局的专家对防雷技术进行系统培训和讲解。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防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新防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引进了先进的防雷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提升了防雷工作水平。此外,我们还定期开展防雷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对防雷设施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防雷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防雷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投入不足,导致技术服务水平提升缓慢。2、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且存在人才流失的现象,影响了防雷工作的深入开展。3、防雷宣传与教育不够深入。公众对防雷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高,防雷宣传和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4、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不够紧密。在与其他部门开展防雷工作时,存在沟通不畅、协作不够紧密的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 ||
四、下一步打算 | 1、深化防雷安全宣传教育:制定防雷安全宣传教育计划,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会议等形式,持续宣传防雷安全知识。组织防雷安全知识培训班和演练活动,提高相关人员的防雷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2、加强防雷设施建设和管理:对已有防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对存在问题的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加强对新建建筑物、设备和场所的防雷设施设计和施工监管,确保防雷设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3、完善防雷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防雷工作责任制和巡查制度,明确各部门的防雷工作职责和巡查计划。完善防雷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防雷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4、提升防雷技术水平:组织防雷技术培训班和交流活动,提高防雷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新防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引进先进的防雷设备和技术,提升防雷工作水平。5、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与气象、教育、住建等部门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防雷安全工作。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及时获取和共享雷电灾害信息,共同应对雷电灾害。6、强化防雷安全检查和评估。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
分享到: |
单位名称 | 淳安县防雷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余昌松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镇新安大街16号淳安县气象局101室 | ||
开办资金(万元) | 5.00 | 经费来源 | 经费自理 |
年初数(万元) | 5 | 期末数(万元) | 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强化县级气象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负责雷电灾害监测分析、公报制作发布等技术服务承担雷击灾情调查、收集和上报;承担防雷减灾科普宣传承担建设项目雷击风险评估建设项目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跟踪检测、竣工检测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负责防雷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导农村防雷工作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27MB0L32634J | 举办单位 | 淳安县气象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防雷中心继续强化县级气象部门的防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做好雷电灾害监测分析、灾情调查收集上报,做好防雷减灾科普宣传,负责防雷监测行业监管、指导,做好农村防雷工作,同时做好防雷行政审批及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县级防雷安全工作平稳有序。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高度重视防雷安全工作,通过多措并举,全面提升防雷安全意识、强化监督检查以及提高技术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1、提升防雷安全意识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5月12日防灾减灾日、6月23日防雷减灾日以及全国科普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我们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摆台宣传、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广泛传播防雷安全知识。我们还利用宣传栏、会议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全年累计开展活动覆盖人员超过1万人,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社会全员对防雷安全的认识,还提高了公众在雷电天气中的自我保护能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防雷安全的良好氛围。2、强化防雷监督检查为确保防雷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年度防雷专项检查计划。针对易燃易爆等重点风险领域,开展了防雷双随机抽查和防雷安全码动态管理。全县48处易燃易爆场所实现了防雷全覆盖,绿码率达到了100%,有效保障了这些高危场所的防雷安全。此外,我们还联合县住建局燃气办、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了2次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形成了多部门协同监管的良好局面。同时,我们发布了年度防雷定检通告,提请各行业明确主体责任,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总体工作中。在强化防雷检测第三方机构管理方面,我们开展了3次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3、提高防雷技术水平为了提升防雷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我们积极组织开展防雷技术培训班,邀请市气象局的专家对防雷技术进行系统培训和讲解。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防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新防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引进了先进的防雷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提升了防雷工作水平。此外,我们还定期开展防雷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对防雷设施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防雷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防雷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投入不足,导致技术服务水平提升缓慢。2、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且存在人才流失的现象,影响了防雷工作的深入开展。3、防雷宣传与教育不够深入。公众对防雷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高,防雷宣传和教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4、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不够紧密。在与其他部门开展防雷工作时,存在沟通不畅、协作不够紧密的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 ||
四、下一步打算 | 1、深化防雷安全宣传教育:制定防雷安全宣传教育计划,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会议等形式,持续宣传防雷安全知识。组织防雷安全知识培训班和演练活动,提高相关人员的防雷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2、加强防雷设施建设和管理:对已有防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对存在问题的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加强对新建建筑物、设备和场所的防雷设施设计和施工监管,确保防雷设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3、完善防雷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防雷工作责任制和巡查制度,明确各部门的防雷工作职责和巡查计划。完善防雷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防雷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4、提升防雷技术水平:组织防雷技术培训班和交流活动,提高防雷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新防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引进先进的防雷设备和技术,提升防雷工作水平。5、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与气象、教育、住建等部门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防雷安全工作。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及时获取和共享雷电灾害信息,共同应对雷电灾害。6、强化防雷安全检查和评估。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