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 > | 规划计划 > | 计划总结 > |
分享到: |
2024年,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县财政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狠抓收支管理,深化财政国资改革,主动防范各类风险,有力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范例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1.坚持财力统筹,不遗余力抓收入。一是组织收入出实招。聚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石地位,加强税源监管,强化重点企业走访服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增长4.5%,增幅居全市前列。进一步细化分解20项收入攻坚举措,全年实现资源资产转化收入8.4亿元,有效扩充政府可用财力。二是争取资金求实效。紧盯中央及省市政策和资金投向,积极争取省市在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特别生态功能区、公共服务优质提升等领域对淳安的支持,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60.2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6.6亿元、再融资一般债券资金2.6亿元。三是资金统筹做实功。坚持优存量与扩增量双向发力,实施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项目资金统筹整合,全年统筹区县协作、移民、特别生态功能区市级部门倾斜资金等4.8亿元用于民生和项目建设支出,提升财政资金配置绩效。
2.坚持以民为本,不遗余力保民生。一是一般性开支做“减法”。持续健全落实“过紧日子”机制,明确过紧日子10项举措和24项负面清单,并围绕严控三公、办公、宣传、培训等10个方面拟定30项细化举措,在全县层面上真正营造“过紧日子”氛围。二是民生投入做“加法”。以超常规保障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淳安三中、千岛珍珠学校项目进程,全年教育支出13.5亿元。持续提高民生保障标准,继续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350元提升至每人每月370元,每年新增支出2400万元。全力推动我县高水平医疗体系建设和三甲能力提升,实现困难家庭医疗费用负担封顶等政策落地,推动建立覆盖城乡、功能互补、优质高效、均等共享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医疗卫生体系,全年卫生健康支出8亿元。三是机制建设做“乘法”。以“不增投入增服务”为原则,在公共服务领域构建“三同三跨三不”财政资金集中配置机制和公共服务项目绩效评价“三分”体系,努力以资金高绩效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优质。
3.坚持服务大局,不遗余力促发展。一是强化重点领域资金保障。持续优化杭淳开高速公路、秋口水库等重大项目资金拼盘方案,为顺利推进项目做好财政基础保障。强化财政资金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力度,全年落实保障政府投资项目资金19.7亿元,带动扩大社会有效投资。优先落实转移集聚资金保障,助力1326户4226人进城安居乐业,并配套完善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入学倾斜、增办老年食堂等举措,让进城农户“留得住”、“融得进”。二是全面落实积极财政要求。聚焦我县“4+1”深绿产业体系,持续完善现行产业政策,加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生态制造业投资、电子商务发展等扶持力度,全年兑现本级产业政策2亿元,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行动,落实“食在杭州”、“电子产品”等相关促进消费刺激政策,全年兑现“两新”资金1亿元,形成消费和投资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三是完善产业基金管理模式。出台淳安县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基金投资管理、考核评价、激励约束、尽职免责机制,实现基金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引导“两山基金”加大对水饮料、大健康等特色生态制造业投资力度,基金实缴规模达4亿元,有力推动水饮料产业做强做大。持续推进“飞地基金”落地实施,强化与浙商资本、杭州国投等优质资源的股权合作,发挥国有资本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撬动和整合作用。
4.坚持改革攻坚,不遗余力补短板。一是深化政府采购增值化服务改革。推动政府采购远程异地开评标管理,开展采购项目线上履约验收,实现政府采购电子化全链路贯通,供应商采购“零跑腿”。制定“政采清单”,全面集成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需求,变“企业找商机”为“商机找企业”,全年实际政府采购金额6.3亿元,其中授予中小企业金额占比95.7%。二是深化财会监督改革。制定“财会监督加强年”活动工作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全年完成财经纪律专项整治等24项财会监督检查,持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探索建立财会监督与巡察监督同部署、同研判、同检查、同报告、同整改“五同步”工作机制。2024年完成对县公安局、生态环境淳安分局的“巡财联动”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财会监督工作格局。三是深化国资高效闭环管理机制。构建“党建引领+现代企业制度”治理模式。制定下发国企党建工作要点,从思想政治建设、重点项目推进、人员队伍提升、清廉国企机制、党建品牌矩阵五个方面细化25项工作举措,推动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制定国企外部董事制度和财务总监管理办法,从大型国企、高校和专业事务所选任36名人员,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库,选派7名财务总监兼任企业董事,提高企业决策科学化水平。搭建国资数字监管系统,以“人”“财”“资”三类数据为底座,实现实时查询和动态监管及提前预警等功能,帮助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实现国企家底全面盘清。
过去一年,县财政部门敢于担当,善作善成,各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成绩殊为不易。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受多方因素制约,财政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财政刚性支出规模不断增加和短期政府财源难以快速增长的矛盾不断扩大,财政“紧平衡”的态势进一步突出;二是重资金轻绩效的现象仍然存在,强化零基预算,切实过紧日子仍需久久为功;三是社保收支缺口持续扩大,财政兜底的压力进一步提升。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研究破解路径。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2512552/2025-31781
发布机构
县财政局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4-15
有效性
淳安县财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5-04-15
浏览次数:
2024年,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县财政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狠抓收支管理,深化财政国资改革,主动防范各类风险,有力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范例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1.坚持财力统筹,不遗余力抓收入。一是组织收入出实招。聚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石地位,加强税源监管,强化重点企业走访服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增长4.5%,增幅居全市前列。进一步细化分解20项收入攻坚举措,全年实现资源资产转化收入8.4亿元,有效扩充政府可用财力。二是争取资金求实效。紧盯中央及省市政策和资金投向,积极争取省市在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特别生态功能区、公共服务优质提升等领域对淳安的支持,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60.2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6.6亿元、再融资一般债券资金2.6亿元。三是资金统筹做实功。坚持优存量与扩增量双向发力,实施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项目资金统筹整合,全年统筹区县协作、移民、特别生态功能区市级部门倾斜资金等4.8亿元用于民生和项目建设支出,提升财政资金配置绩效。
2.坚持以民为本,不遗余力保民生。一是一般性开支做“减法”。持续健全落实“过紧日子”机制,明确过紧日子10项举措和24项负面清单,并围绕严控三公、办公、宣传、培训等10个方面拟定30项细化举措,在全县层面上真正营造“过紧日子”氛围。二是民生投入做“加法”。以超常规保障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淳安三中、千岛珍珠学校项目进程,全年教育支出13.5亿元。持续提高民生保障标准,继续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350元提升至每人每月370元,每年新增支出2400万元。全力推动我县高水平医疗体系建设和三甲能力提升,实现困难家庭医疗费用负担封顶等政策落地,推动建立覆盖城乡、功能互补、优质高效、均等共享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医疗卫生体系,全年卫生健康支出8亿元。三是机制建设做“乘法”。以“不增投入增服务”为原则,在公共服务领域构建“三同三跨三不”财政资金集中配置机制和公共服务项目绩效评价“三分”体系,努力以资金高绩效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优质。
3.坚持服务大局,不遗余力促发展。一是强化重点领域资金保障。持续优化杭淳开高速公路、秋口水库等重大项目资金拼盘方案,为顺利推进项目做好财政基础保障。强化财政资金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力度,全年落实保障政府投资项目资金19.7亿元,带动扩大社会有效投资。优先落实转移集聚资金保障,助力1326户4226人进城安居乐业,并配套完善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入学倾斜、增办老年食堂等举措,让进城农户“留得住”、“融得进”。二是全面落实积极财政要求。聚焦我县“4+1”深绿产业体系,持续完善现行产业政策,加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生态制造业投资、电子商务发展等扶持力度,全年兑现本级产业政策2亿元,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行动,落实“食在杭州”、“电子产品”等相关促进消费刺激政策,全年兑现“两新”资金1亿元,形成消费和投资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三是完善产业基金管理模式。出台淳安县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基金投资管理、考核评价、激励约束、尽职免责机制,实现基金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引导“两山基金”加大对水饮料、大健康等特色生态制造业投资力度,基金实缴规模达4亿元,有力推动水饮料产业做强做大。持续推进“飞地基金”落地实施,强化与浙商资本、杭州国投等优质资源的股权合作,发挥国有资本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撬动和整合作用。
4.坚持改革攻坚,不遗余力补短板。一是深化政府采购增值化服务改革。推动政府采购远程异地开评标管理,开展采购项目线上履约验收,实现政府采购电子化全链路贯通,供应商采购“零跑腿”。制定“政采清单”,全面集成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需求,变“企业找商机”为“商机找企业”,全年实际政府采购金额6.3亿元,其中授予中小企业金额占比95.7%。二是深化财会监督改革。制定“财会监督加强年”活动工作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全年完成财经纪律专项整治等24项财会监督检查,持续保持高压监管态势。探索建立财会监督与巡察监督同部署、同研判、同检查、同报告、同整改“五同步”工作机制。2024年完成对县公安局、生态环境淳安分局的“巡财联动”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财会监督工作格局。三是深化国资高效闭环管理机制。构建“党建引领+现代企业制度”治理模式。制定下发国企党建工作要点,从思想政治建设、重点项目推进、人员队伍提升、清廉国企机制、党建品牌矩阵五个方面细化25项工作举措,推动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制定国企外部董事制度和财务总监管理办法,从大型国企、高校和专业事务所选任36名人员,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库,选派7名财务总监兼任企业董事,提高企业决策科学化水平。搭建国资数字监管系统,以“人”“财”“资”三类数据为底座,实现实时查询和动态监管及提前预警等功能,帮助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实现国企家底全面盘清。
过去一年,县财政部门敢于担当,善作善成,各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成绩殊为不易。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受多方因素制约,财政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财政刚性支出规模不断增加和短期政府财源难以快速增长的矛盾不断扩大,财政“紧平衡”的态势进一步突出;二是重资金轻绩效的现象仍然存在,强化零基预算,切实过紧日子仍需久久为功;三是社保收支缺口持续扩大,财政兜底的压力进一步提升。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研究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