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 > | 规划计划 > | 计划总结 > |
分享到: |
2025年,县人力社保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部署要求,围绕“稳就业、促改革、强保障、优服务”的总体目标,全面提升人社工作效能,为淳安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范例贡献更多力量,努力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推动就业创业,助力共同富裕。扩大就业服务体系覆盖面。依托各乡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淳安农商银行等线下网点,打造“人社驿站”、“零工驿站”,依托“淳安就业”、“淳招你”等网络招聘平台。助力转移集聚重点人群实现就业。针对转移集聚、进城陪读等重点人群,搭建就业平台,动态掌握帮扶需求,加强分类精准帮扶,做好跟踪服务管理,特别是要挖掘适合大龄人员和女性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提升岗位推荐服务精准度。优化创业平台助力回淳就业创业。围绕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整合创业资源,提升大学生创业园新园区功能,举办助力创业现场活动,邀请市创业导师来淳指导,提升创业项目质量。通过认定创业陪跑空间,发挥市场力量孵化创业企业等举措,吸引淳籍人员回归,有序引导淳籍年轻人回淳就业创业。
二是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强化技能人才培育。加强3+X特色产业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协同投促局对接中国酒业协会,根据产业需求做好威士忌酿酒师等课程、题库开发,并做好省级专项职业考核标准的申报和开发工作。结合转移人员需求,开展辣椒酱制作、来料加工等培训,促进转移人员转得出、安得下。优化高技能人才津贴政策,优化“技能共富贷”金融产品,做优技能人才结构,促进技岗匹配、以技提薪。布局建设“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打造乡村“技能学堂”,出台建设技能培训圈工作规范及方案,绘制“技能培训资源地图”,构建行业部门、乡镇、村(社区)、机构(学校)四方互动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2025年,建成技能培训服务点23个,技能培训中心2个,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以上。提升专技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淳安特色产业需求,推动产才融合,提升人才对产业的黏合度,大力招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制定新一轮《紧缺专业目录》,落实各类人才政策。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精准对接远算科技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以及威士忌等重点企业,鼓励设站和招引博士后,力争新增博士后工作站1家。借助市县特聘专家计划,鼓励企事业单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三是优化招聘岗位管理,提升事业人员专业性。持续规范事业单位管理。从严抓好事业单位招聘工作,深化招聘程序和环节,既保障招聘公开公平公正,又提升新招聘人员专业和岗位契合度。按照上级有关精神,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工作。配合出台编外用工管理细则,加强编外用工公开招聘和用工管理工作。促进事业单位人岗匹配。落实上级职称支持政策,完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发挥晋升激励作用。协助出台新一轮紧缺专业目录,指导卫健系统持续招引更多实用人才。继续配合教育系统做好教师分流工作,推进教育事业超常规发展。
四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养老保险改革。强化落实社保政策执行。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培训工作,确保实施养老保险渐进式延退改革顺利进行,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相关工作。落实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强化警示教育,定期组织内控检查,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妥善处理养老保险相关遗留问题。坚持法治原则,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处置相关案件。审慎经办业务,严格参保资格和劳动关系认定。兼顾劳动者和企业权益,发挥处置协调机制作用,及时处理急重难事件,保持社会面上总体平稳。深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创新举措。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村集体补助政策,健全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继续争取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提档补缴政策试点。积极引导城乡居保高档次缴费人员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转换。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鼓励更多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推动企业年金扩大覆盖面;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丰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种类和服务。
五是健全劳动关系体系,维护和谐稳定。积极推进政府项目优先清偿。联动发改、财政等部门建立政企项目农民工工资月结月清定期排查机制,优先拨付政府项目人工费用,督促相关企业加强资金调度管理。联合林业、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和乡镇(平台)积极向上争取,加强对疫木除治、农田水利专项债、小额工程项目等的资金监管和统筹安排,强化过程监管。进一步夯实源头治理。畅通法律法规和维权渠道宣传,引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劳动者理性维权。充分发挥“真薪”等信息化平台作用,定期排查企业和工程项目,落实主动监管服务,动态掌握企业和项目用工情况。全面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形成欠薪处置指引,将维权投诉吸附在本地。进一步强化根治欠薪合力。针对案发量较高的工程建设项目、疫木除治等,落实各乡镇、平台属地责任,按照“谁管工程谁管欠薪”、“管行业就要管欠薪”等原则,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制度落实和工资支付。持续做好督查通报,落实案件交办督办流转,确保欠薪线索全量流转行业主管部门处置。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593095219/2025-31876
发布机构
人社局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4-30
有效性
淳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5-04-30
浏览次数:
2025年,县人力社保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部署要求,围绕“稳就业、促改革、强保障、优服务”的总体目标,全面提升人社工作效能,为淳安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范例贡献更多力量,努力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推动就业创业,助力共同富裕。扩大就业服务体系覆盖面。依托各乡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淳安农商银行等线下网点,打造“人社驿站”、“零工驿站”,依托“淳安就业”、“淳招你”等网络招聘平台。助力转移集聚重点人群实现就业。针对转移集聚、进城陪读等重点人群,搭建就业平台,动态掌握帮扶需求,加强分类精准帮扶,做好跟踪服务管理,特别是要挖掘适合大龄人员和女性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提升岗位推荐服务精准度。优化创业平台助力回淳就业创业。围绕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整合创业资源,提升大学生创业园新园区功能,举办助力创业现场活动,邀请市创业导师来淳指导,提升创业项目质量。通过认定创业陪跑空间,发挥市场力量孵化创业企业等举措,吸引淳籍人员回归,有序引导淳籍年轻人回淳就业创业。
二是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强化技能人才培育。加强3+X特色产业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协同投促局对接中国酒业协会,根据产业需求做好威士忌酿酒师等课程、题库开发,并做好省级专项职业考核标准的申报和开发工作。结合转移人员需求,开展辣椒酱制作、来料加工等培训,促进转移人员转得出、安得下。优化高技能人才津贴政策,优化“技能共富贷”金融产品,做优技能人才结构,促进技岗匹配、以技提薪。布局建设“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打造乡村“技能学堂”,出台建设技能培训圈工作规范及方案,绘制“技能培训资源地图”,构建行业部门、乡镇、村(社区)、机构(学校)四方互动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2025年,建成技能培训服务点23个,技能培训中心2个,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以上。提升专技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淳安特色产业需求,推动产才融合,提升人才对产业的黏合度,大力招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制定新一轮《紧缺专业目录》,落实各类人才政策。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精准对接远算科技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以及威士忌等重点企业,鼓励设站和招引博士后,力争新增博士后工作站1家。借助市县特聘专家计划,鼓励企事业单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三是优化招聘岗位管理,提升事业人员专业性。持续规范事业单位管理。从严抓好事业单位招聘工作,深化招聘程序和环节,既保障招聘公开公平公正,又提升新招聘人员专业和岗位契合度。按照上级有关精神,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工作。配合出台编外用工管理细则,加强编外用工公开招聘和用工管理工作。促进事业单位人岗匹配。落实上级职称支持政策,完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发挥晋升激励作用。协助出台新一轮紧缺专业目录,指导卫健系统持续招引更多实用人才。继续配合教育系统做好教师分流工作,推进教育事业超常规发展。
四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养老保险改革。强化落实社保政策执行。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培训工作,确保实施养老保险渐进式延退改革顺利进行,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相关工作。落实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强化警示教育,定期组织内控检查,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妥善处理养老保险相关遗留问题。坚持法治原则,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处置相关案件。审慎经办业务,严格参保资格和劳动关系认定。兼顾劳动者和企业权益,发挥处置协调机制作用,及时处理急重难事件,保持社会面上总体平稳。深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创新举措。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村集体补助政策,健全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继续争取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提档补缴政策试点。积极引导城乡居保高档次缴费人员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转换。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鼓励更多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推动企业年金扩大覆盖面;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丰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种类和服务。
五是健全劳动关系体系,维护和谐稳定。积极推进政府项目优先清偿。联动发改、财政等部门建立政企项目农民工工资月结月清定期排查机制,优先拨付政府项目人工费用,督促相关企业加强资金调度管理。联合林业、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和乡镇(平台)积极向上争取,加强对疫木除治、农田水利专项债、小额工程项目等的资金监管和统筹安排,强化过程监管。进一步夯实源头治理。畅通法律法规和维权渠道宣传,引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劳动者理性维权。充分发挥“真薪”等信息化平台作用,定期排查企业和工程项目,落实主动监管服务,动态掌握企业和项目用工情况。全面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形成欠薪处置指引,将维权投诉吸附在本地。进一步强化根治欠薪合力。针对案发量较高的工程建设项目、疫木除治等,落实各乡镇、平台属地责任,按照“谁管工程谁管欠薪”、“管行业就要管欠薪”等原则,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制度落实和工资支付。持续做好督查通报,落实案件交办督办流转,确保欠薪线索全量流转行业主管部门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