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乡镇窗口(资源库) >宋村乡 >规划计划 >计划总结 >

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5-04-30 来源: 淳安县宋村乡 点击率:
  • 索引号:733222612/2025-31879
  • 文 号:
  • 发布机构:淳安县宋村乡人民政府
  •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计划总结
  • 公开日期:2025-04-30

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宋村乡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不动摇,坚持产业兴乡方向不动摇,坚持和美宋村理念不动摇,团结带领全乡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加快推动宋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乡。

一、紧抓“抓人促事”工作理念,全面凝聚发展合力

坚持“成事先成人”,把“三支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纵深推进“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以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高质量发展。

1、坚持选育并重,锻造推动发展“主力军”。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严格把关干部选拔任用,以“能上能下”工作为试点完成中层干部调整工作,新提拔中层正职3人、中层副职2人,平职交流5人,进一步推动人岗适配,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巩固和开展主题教育回头看、党纪学习教育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凝心铸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力推进执纪办案亮剑行动,举行“宋纪说纪”系列活动7场次,组织青年党员、纪委干部等组成“宋纪宣讲团”,围绕各自业务线风险点,针对近年来农村党员、村两委干部在工程等领域高发的违纪违法案例,开展讨论和宣讲,深入推动全乡党员干部明德守纪,凝心聚力。

2、坚持强基固本,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打造“共享民宿”促共富集体经济联建项目,推动宋村乡共富工坊联合党支部和云港口村党总支开展党建联建,深化“村集体+村民”以“资金+闲置房屋”入股民宿享受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延伸打造“妈妈的味道”体验店,开展线上直播销售144场,累计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200余万元。开展“后进村整转扩面村级组织规范化提升行动”,针对后进村白云溪村,深入查摆、细化问题、全面整转、精准提升,顺利通过市委组织部实地检查。全面谋划村级组织换届,对全乡6个村逐村分析并制定“一村一策”,重点围绕红色村、黄色村的风险隐患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建立全乡38名村干部“一人一档”,并重点针对6名村主职干部进行精准画像,明晰换届重难点。针对村级经营管理后备人才不足的难题,乡主要领导带队赴在杭流动党支部进行动员引才,初步摸排2名有意愿返村干事的在外优秀青年。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新发展党员4人,新储备入党积极分子11名。

3、涵养人才生态,构筑人才聚集“新高地”谋划建立以现代“新农人”十路人才为重点的141人人才库,累计申报一星二星及三星以上乡土人才25名。依托民宿、电商等项目载体,培育以二十五里青山民宿主方莹为代表的新农人5人。深入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与鱼儿的家民宿主播的结对帮带,培养一批“能说会推”的在地“土主播”。利用节假日组织20余名新乡贤开展“乡村共富合伙人”宣传推介会,吸纳3名在外优秀人才反哺家乡,实现七碗茶等两家企业落地投产。联合浙江农林大学食健学院和云源一叶实业有限公司等宋村乡优秀企业开展人才合作交流,共同打造新型党建共同体,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合作、产研相融。以鱼儿的家为基地,面向当地民宿业主开设民宿经营培训班,鼓励优秀民宿主参加全国县域民宿经营高级人才线上培训班等交流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培训活动50余次,帮助全乡20余家民宿和农家乐经营者提升经营技能,带动当地民宿产业整体提升。以高素质农民、种植大户、工匠等本土人才为重点培育对象,借助职业院校、公益组织资源创新开展百业百匠、生煎包制作、辣酱制作等各类培训10余场,培训200余人次。

二、坚定坚持“两高”发展理念,全力提质产业内涵

坚持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推动,全面布局全域产业联动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

1、强化机制保障项目推进。李树坞水库与宋村水厂两大重点项目全面竣工,11月进入试运行阶段。宋村樟树下高端水饮料基地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一期道路及挡墙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合同签订、政策处理,涉高速安评工作均已完成,目前正与施工方对接,加快进场施工。政府投资500余万元的宋村村产业提升配套工程一期光伏项目已圆满竣工实现并线入网;投资560余万元的社会投资屋顶光伏项目已进场施工;3000余亩地面光伏项目水功能区调整已上报。东坡度假山庄,室外工程及餐饮配套工程预计年底能竣工,预计明年年初能开张运营。

2、提档升级推动服务业发展。针对宋村乡社零、服务业等产业短板指标,着力挖掘培育一批诸如玖业品贵、财气服饰、湖畔鱼轩等企业,其中财气服饰、湖畔鱼轩分别于7月、8月顺利实现月度入库,三季度社零指标实现扭负转正,1-9月服务业营收增速66%,在扭负转正的同时实现组内进位争先。此外浙江玖业品贵商贸有限公司、杭州千岛湖鱼儿的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千岛湖兰川民宿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有望于11月完成月度入库,完成圆满完成全年月度入库企业数量指标,并超额完成年度入库任务,全力打赢宋村服务业指标长期靠后的“翻身仗”。

3、精准施策促进多元增收。通过整乡镇推进与联乡结村机制深度融合,重点推动村集体以茶叶、蔬菜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结合传统茶园改造提升、宋村村产业提升配套工程等项目落地实施和淳安县华湾农业有限公司、淳安县七碗茶农业有限公司、杭州千岛湖云岭蔬菜制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的引进,茶叶、蔬菜种植总面积稳定在0.7万亩以上(含复种),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5%,为村集体消薄增收打下夯实基础。与“鱼儿的家”携手打造“妈妈的味道”体验店,实现传统美食与现代营销的完美结合。发挥强村公司和头部民宿的联动效益,启动共富种养项目,实现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乡6个村总村集体经济收入535.59万元,经营性收入297.26万元,已有5个村提前完成消薄增收“8050”目标,最后一个村预计11月中旬能完成。

三、始终不忘为民服务理念,全域提升幸福指数

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新模式,不断凝聚为民服务新动能,全面推动民生事业发展,全方位提升群众幸福感。

1、全力推进转移集聚紧抓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机遇,全力推进转移集聚这个能切实改善全乡偏远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惠民利民工程。构建专班运作、驻村办公和全员压上、责任包干的工作责任体系,确保工作高效有序开展。重点推进高山偏远的青山口连岭上自然村整村搬迁,目前已完成25户83人的集聚转移工作,累计发放安居券1870.92万元,并完成2个点位14户45人腾退工作和上一轮2户转移搬迁资产处置工作,同步做好进城选房和困难户保障等服务工作,让农户转的安心、住的舒心。

2、全力保障防汛防台。面对今年强降雨量前所未有的梅汛期,宋村乡乡村两级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应对,坚持全员在岗、全心投入、全力救援。累计投入救援力量200余人,出动巡查人员近500人次,对8大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无死角排查;第一时间转移风险点内居住人员348人,开展暖心贴心日常照料服务;全面落实落细上级有关防汛救灾工作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抢险自救。灾后,迅速开展防汛复盘总结,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完成《宋村乡综合应急处置预案》的编制,建立以自然村为单位组建防汛救灾队伍,配齐物资,实现村自为战的做法被纳入县级防汛防台工作经验。

3、基层治理高效推进。完善《宋村乡人民调解工作实施方案》《宋村乡专职人民调解员考核办法》,组建“舅说事”调解室,构建宋村乡“网格员+包村组+乡金牌调解+部门联动”的四级调解机制。举办全乡矛盾纠纷调解专题培训,邀请老民警、法庭法官、驻庭调解员现身说案,进一步提升宋村调解队伍的矛盾纠纷处理能力。完成应急消防管理站三级标准站标准建设并通过市级验收,制定详细计划积极开展火灾逃生应急演练、防汛应急演练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等应急演练,2024年按照计划组织辖区各村开展各类应急演练9次,参与演练人员160余人。注重过程性建设,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积极起底近三年的“三源”情况,开展“不限时”的矛盾纠纷排查行动,截至目前,已排查处理矛盾纠纷82件,化解81件,1件正在处理中。出台《宋村乡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定期全覆盖式走访、13个领域的专项督查、重点节点联合检查,累计开展各类排查26次,发现隐患300余个,均按要求完成整改。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标语、横幅等多种渠道针对各类易发的公共事件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全年累计悬挂横幅60余条,发放各类应急宣传单2600余张,组织人员观看生命重于泰山教育片共计人数300余人。

2025年工作计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绘好生态底色,聚焦产业提质、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本。

一、聚焦党建引领,凝聚人才发展合力。

1、深化干部全方位管理。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纵深推进“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抓实“共享民宿促共富”集体经济联建项目、村干部经营能力提升等举措,营造先进带后进,大村带小村的互助氛围,推动形成人人爱宋村“大家”、人人建设宋村“大家”的干事创业氛围。

2、深化换届全方位布局。着眼2025年村级组织换届,根据前期情况建立问题和任务清单,实行“一村一策”做好风险防范,进一步加大走访排摸等力度以充实后备人选,确保所有村最终实现平稳换届及人员高质量。

3、深化人才全方位培养。依托千岛集市、乡贤回归做好引才、聚才、留才,聚焦乡村电商促富、乡村农旅发展、乡村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多路“新农人”引育,重点做好“十佳系列乡村人才”“二类现代农业产业领军人才”“乡村名匠工作室”等人才培养,着重培育“新农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二、聚焦产业提质,绘就共富山水画卷

1、夯实基础产业。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山区产业整乡镇推进项目,积极发展高山茶叶、高山蔬菜等特色种植产业,助推云源一叶、华湾农业、七碗茶等企业持续稳健发展,建成具有SC认证资质的宋村示范茶厂,引领茶叶合作社联盟与农户共同成长,带动本地茶产业整体升级、品牌打造。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农特产品品牌,实现各村集体经济各有特色,全面实现消薄增收全覆盖目标。谋划打造乡级来料加工中心,推动来料加工经济一村一坊、乡贤回归两大项目,计划新建共富工坊2家,着力破解群众家门口就业难题,实现老百姓就业顾家两不误。

2、强化项目带动继续深挖服务业潜力,密切联系库内企业,帮助服务业存量企业健康稳定增长,提前谋划并培育1-2家企业月度入库,持续保持服务业增长优势。全面盘活闲置物业,顺利推进玖业品贵高端酒水仓储中心、妈妈的味道云港口直播体验店、天使临门互联网+药房+社区新零售。紧盯宋村小学地块的腾笼换鸟、全力招引医养项目,以新业态模式打造别具特色的宋村热闹。彰显特色优势资源,持续跟踪网红溪流钓、精灵部落、东坡度假山庄等网红项目,破译互联网密码集聚别具韵味的宋村流量。精益服务重点项目,以钉钉子精神咬紧樟树下高端饮用水项目,全力以赴推进宋村乡樟树下高端水饮料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提前完成土地平整,充分对接客商,快速响应需求,确保高端饮用水项目尽早落地生根,为全县健康水业发展贡献宋村力量。

3、促进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宋村竹马、宋村拉狮、渔舟唱晚等传统文化融合到民宿旅游、研学疗养、水饮料产业上,赋予传统非遗文化新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体验的文化品位,打造大师工作室、宋村IP水饮料、非遗主题民宿和非遗展示馆等一批文化产业,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打造有记忆、有故事的民俗文化风情村,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三、聚焦以民为本,书写幸福民生答卷

1、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推动李树坞水库和宋村水厂早日通水,改变过去“旱季没水喝、雨季水又浑”的状况,实现老百姓“喝水难”到“喝好水”的转变。持续关爱社会困难群体,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资金管理使用和实效督查,确保困难群众“应享尽享”。谋划打造乡级来料加工中心,推动来料加工经济一村一坊、乡贤回归两大项目建设,实现老百姓就业顾家两不误。抓实、抓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缴工作,持续加强文教卫等民生领域的保障投入,全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压茬推进转移集聚工作。“乡镇头号工程、百姓头等大事”的政治站位扎实推进农民转移集聚工作,秉承一盘棋谋划、一表式推进、一体化落实,紧盯“点将”进度条,攻坚“点将”连岭上,在今年全力完成连岭自然村“点将”式整村搬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全面排摸全乡农户转移意向,建立动态数据库和滚动推进机制,确保应转尽转、应转快转。

3、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打击防范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攻坚行动、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坚决遏制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做好“护苗”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和惩治电诈、“黄赌毒”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经济犯罪、民生犯罪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巩固信访积案化解成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势头。

四、聚焦生态保护,靓化“原味”颜值。

1、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乡创建成果,指导群众在生产作业、发展经济的同时,主动参与村内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提升村居环境卫生面貌,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宋村。扎实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秸秆禁烧、文明祭祖等工作,让青山的底色永不褪色,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优良。

2、不断擘画高颜值和美宋村。巩固“特色发展型”现代化美丽城镇市级示范镇创建成果,高标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云崖宋溪”为特色主题,围绕现有跌水叠山的自然景观,对现有景点进行改造提升,推动休闲步道和休闲公园等文化主题节点打造。充分挖掘各村特色内容,集中力量打造民宿云港、白云深处、印象宋村、名茶镜洪、十里青山等一批环境优美、产业鲜明、主题突出、消薄有力的乡村振兴样板村。

3、不断加快生态价值转化。加强与林业部门的对接,结合国储林项目开发,全面谋划推动千岛湖状元谷山地越野基地建设,实现山地越野车、摩托车、自行车赛事市场化、常态化、品牌化,力争打造为国内越野车专业赛事及训练首选地。不断提升“鱼”品牌知名度,打响吃“全鱼宴”、品“鱼肉小笼包”等宋村鱼类美食品牌,让“吃好鱼来宋村”成为来淳食客的共同认知;让住“鱼儿的家”成为来淳游客的共同追求。全力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


打印】【 】【 背景颜色】【 辅助线】 【 关闭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733222612/2025-31879

发布机构

淳安县宋村乡人民政府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4-30

有效性

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5-04-30

浏览次数:

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宋村乡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不动摇,坚持产业兴乡方向不动摇,坚持和美宋村理念不动摇,团结带领全乡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加快推动宋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乡。

一、紧抓“抓人促事”工作理念,全面凝聚发展合力

坚持“成事先成人”,把“三支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纵深推进“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以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高质量发展。

1、坚持选育并重,锻造推动发展“主力军”。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严格把关干部选拔任用,以“能上能下”工作为试点完成中层干部调整工作,新提拔中层正职3人、中层副职2人,平职交流5人,进一步推动人岗适配,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巩固和开展主题教育回头看、党纪学习教育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凝心铸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力推进执纪办案亮剑行动,举行“宋纪说纪”系列活动7场次,组织青年党员、纪委干部等组成“宋纪宣讲团”,围绕各自业务线风险点,针对近年来农村党员、村两委干部在工程等领域高发的违纪违法案例,开展讨论和宣讲,深入推动全乡党员干部明德守纪,凝心聚力。

2、坚持强基固本,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打造“共享民宿”促共富集体经济联建项目,推动宋村乡共富工坊联合党支部和云港口村党总支开展党建联建,深化“村集体+村民”以“资金+闲置房屋”入股民宿享受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延伸打造“妈妈的味道”体验店,开展线上直播销售144场,累计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200余万元。开展“后进村整转扩面村级组织规范化提升行动”,针对后进村白云溪村,深入查摆、细化问题、全面整转、精准提升,顺利通过市委组织部实地检查。全面谋划村级组织换届,对全乡6个村逐村分析并制定“一村一策”,重点围绕红色村、黄色村的风险隐患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建立全乡38名村干部“一人一档”,并重点针对6名村主职干部进行精准画像,明晰换届重难点。针对村级经营管理后备人才不足的难题,乡主要领导带队赴在杭流动党支部进行动员引才,初步摸排2名有意愿返村干事的在外优秀青年。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新发展党员4人,新储备入党积极分子11名。

3、涵养人才生态,构筑人才聚集“新高地”谋划建立以现代“新农人”十路人才为重点的141人人才库,累计申报一星二星及三星以上乡土人才25名。依托民宿、电商等项目载体,培育以二十五里青山民宿主方莹为代表的新农人5人。深入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与鱼儿的家民宿主播的结对帮带,培养一批“能说会推”的在地“土主播”。利用节假日组织20余名新乡贤开展“乡村共富合伙人”宣传推介会,吸纳3名在外优秀人才反哺家乡,实现七碗茶等两家企业落地投产。联合浙江农林大学食健学院和云源一叶实业有限公司等宋村乡优秀企业开展人才合作交流,共同打造新型党建共同体,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合作、产研相融。以鱼儿的家为基地,面向当地民宿业主开设民宿经营培训班,鼓励优秀民宿主参加全国县域民宿经营高级人才线上培训班等交流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培训活动50余次,帮助全乡20余家民宿和农家乐经营者提升经营技能,带动当地民宿产业整体提升。以高素质农民、种植大户、工匠等本土人才为重点培育对象,借助职业院校、公益组织资源创新开展百业百匠、生煎包制作、辣酱制作等各类培训10余场,培训200余人次。

二、坚定坚持“两高”发展理念,全力提质产业内涵

坚持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推动,全面布局全域产业联动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

1、强化机制保障项目推进。李树坞水库与宋村水厂两大重点项目全面竣工,11月进入试运行阶段。宋村樟树下高端水饮料基地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一期道路及挡墙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合同签订、政策处理,涉高速安评工作均已完成,目前正与施工方对接,加快进场施工。政府投资500余万元的宋村村产业提升配套工程一期光伏项目已圆满竣工实现并线入网;投资560余万元的社会投资屋顶光伏项目已进场施工;3000余亩地面光伏项目水功能区调整已上报。东坡度假山庄,室外工程及餐饮配套工程预计年底能竣工,预计明年年初能开张运营。

2、提档升级推动服务业发展。针对宋村乡社零、服务业等产业短板指标,着力挖掘培育一批诸如玖业品贵、财气服饰、湖畔鱼轩等企业,其中财气服饰、湖畔鱼轩分别于7月、8月顺利实现月度入库,三季度社零指标实现扭负转正,1-9月服务业营收增速66%,在扭负转正的同时实现组内进位争先。此外浙江玖业品贵商贸有限公司、杭州千岛湖鱼儿的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千岛湖兰川民宿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有望于11月完成月度入库,完成圆满完成全年月度入库企业数量指标,并超额完成年度入库任务,全力打赢宋村服务业指标长期靠后的“翻身仗”。

3、精准施策促进多元增收。通过整乡镇推进与联乡结村机制深度融合,重点推动村集体以茶叶、蔬菜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结合传统茶园改造提升、宋村村产业提升配套工程等项目落地实施和淳安县华湾农业有限公司、淳安县七碗茶农业有限公司、杭州千岛湖云岭蔬菜制品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的引进,茶叶、蔬菜种植总面积稳定在0.7万亩以上(含复种),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5%,为村集体消薄增收打下夯实基础。与“鱼儿的家”携手打造“妈妈的味道”体验店,实现传统美食与现代营销的完美结合。发挥强村公司和头部民宿的联动效益,启动共富种养项目,实现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乡6个村总村集体经济收入535.59万元,经营性收入297.26万元,已有5个村提前完成消薄增收“8050”目标,最后一个村预计11月中旬能完成。

三、始终不忘为民服务理念,全域提升幸福指数

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积极探索为民服务新模式,不断凝聚为民服务新动能,全面推动民生事业发展,全方位提升群众幸福感。

1、全力推进转移集聚紧抓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机遇,全力推进转移集聚这个能切实改善全乡偏远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惠民利民工程。构建专班运作、驻村办公和全员压上、责任包干的工作责任体系,确保工作高效有序开展。重点推进高山偏远的青山口连岭上自然村整村搬迁,目前已完成25户83人的集聚转移工作,累计发放安居券1870.92万元,并完成2个点位14户45人腾退工作和上一轮2户转移搬迁资产处置工作,同步做好进城选房和困难户保障等服务工作,让农户转的安心、住的舒心。

2、全力保障防汛防台。面对今年强降雨量前所未有的梅汛期,宋村乡乡村两级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应对,坚持全员在岗、全心投入、全力救援。累计投入救援力量200余人,出动巡查人员近500人次,对8大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无死角排查;第一时间转移风险点内居住人员348人,开展暖心贴心日常照料服务;全面落实落细上级有关防汛救灾工作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抢险自救。灾后,迅速开展防汛复盘总结,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完成《宋村乡综合应急处置预案》的编制,建立以自然村为单位组建防汛救灾队伍,配齐物资,实现村自为战的做法被纳入县级防汛防台工作经验。

3、基层治理高效推进。完善《宋村乡人民调解工作实施方案》《宋村乡专职人民调解员考核办法》,组建“舅说事”调解室,构建宋村乡“网格员+包村组+乡金牌调解+部门联动”的四级调解机制。举办全乡矛盾纠纷调解专题培训,邀请老民警、法庭法官、驻庭调解员现身说案,进一步提升宋村调解队伍的矛盾纠纷处理能力。完成应急消防管理站三级标准站标准建设并通过市级验收,制定详细计划积极开展火灾逃生应急演练、防汛应急演练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等应急演练,2024年按照计划组织辖区各村开展各类应急演练9次,参与演练人员160余人。注重过程性建设,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积极起底近三年的“三源”情况,开展“不限时”的矛盾纠纷排查行动,截至目前,已排查处理矛盾纠纷82件,化解81件,1件正在处理中。出台《宋村乡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定期全覆盖式走访、13个领域的专项督查、重点节点联合检查,累计开展各类排查26次,发现隐患300余个,均按要求完成整改。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标语、横幅等多种渠道针对各类易发的公共事件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全年累计悬挂横幅60余条,发放各类应急宣传单2600余张,组织人员观看生命重于泰山教育片共计人数300余人。

2025年工作计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绘好生态底色,聚焦产业提质、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本。

一、聚焦党建引领,凝聚人才发展合力。

1、深化干部全方位管理。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纵深推进“争星晋位、全域建强”行动,抓实“共享民宿促共富”集体经济联建项目、村干部经营能力提升等举措,营造先进带后进,大村带小村的互助氛围,推动形成人人爱宋村“大家”、人人建设宋村“大家”的干事创业氛围。

2、深化换届全方位布局。着眼2025年村级组织换届,根据前期情况建立问题和任务清单,实行“一村一策”做好风险防范,进一步加大走访排摸等力度以充实后备人选,确保所有村最终实现平稳换届及人员高质量。

3、深化人才全方位培养。依托千岛集市、乡贤回归做好引才、聚才、留才,聚焦乡村电商促富、乡村农旅发展、乡村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多路“新农人”引育,重点做好“十佳系列乡村人才”“二类现代农业产业领军人才”“乡村名匠工作室”等人才培养,着重培育“新农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二、聚焦产业提质,绘就共富山水画卷

1、夯实基础产业。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山区产业整乡镇推进项目,积极发展高山茶叶、高山蔬菜等特色种植产业,助推云源一叶、华湾农业、七碗茶等企业持续稳健发展,建成具有SC认证资质的宋村示范茶厂,引领茶叶合作社联盟与农户共同成长,带动本地茶产业整体升级、品牌打造。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农特产品品牌,实现各村集体经济各有特色,全面实现消薄增收全覆盖目标。谋划打造乡级来料加工中心,推动来料加工经济一村一坊、乡贤回归两大项目,计划新建共富工坊2家,着力破解群众家门口就业难题,实现老百姓就业顾家两不误。

2、强化项目带动继续深挖服务业潜力,密切联系库内企业,帮助服务业存量企业健康稳定增长,提前谋划并培育1-2家企业月度入库,持续保持服务业增长优势。全面盘活闲置物业,顺利推进玖业品贵高端酒水仓储中心、妈妈的味道云港口直播体验店、天使临门互联网+药房+社区新零售。紧盯宋村小学地块的腾笼换鸟、全力招引医养项目,以新业态模式打造别具特色的宋村热闹。彰显特色优势资源,持续跟踪网红溪流钓、精灵部落、东坡度假山庄等网红项目,破译互联网密码集聚别具韵味的宋村流量。精益服务重点项目,以钉钉子精神咬紧樟树下高端饮用水项目,全力以赴推进宋村乡樟树下高端水饮料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提前完成土地平整,充分对接客商,快速响应需求,确保高端饮用水项目尽早落地生根,为全县健康水业发展贡献宋村力量。

3、促进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宋村竹马、宋村拉狮、渔舟唱晚等传统文化融合到民宿旅游、研学疗养、水饮料产业上,赋予传统非遗文化新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体验的文化品位,打造大师工作室、宋村IP水饮料、非遗主题民宿和非遗展示馆等一批文化产业,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打造有记忆、有故事的民俗文化风情村,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三、聚焦以民为本,书写幸福民生答卷

1、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推动李树坞水库和宋村水厂早日通水,改变过去“旱季没水喝、雨季水又浑”的状况,实现老百姓“喝水难”到“喝好水”的转变。持续关爱社会困难群体,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资金管理使用和实效督查,确保困难群众“应享尽享”。谋划打造乡级来料加工中心,推动来料加工经济一村一坊、乡贤回归两大项目建设,实现老百姓就业顾家两不误。抓实、抓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缴工作,持续加强文教卫等民生领域的保障投入,全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压茬推进转移集聚工作。“乡镇头号工程、百姓头等大事”的政治站位扎实推进农民转移集聚工作,秉承一盘棋谋划、一表式推进、一体化落实,紧盯“点将”进度条,攻坚“点将”连岭上,在今年全力完成连岭自然村“点将”式整村搬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全面排摸全乡农户转移意向,建立动态数据库和滚动推进机制,确保应转尽转、应转快转。

3、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打击防范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攻坚行动、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等专项行动,坚决遏制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做好“护苗”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和惩治电诈、“黄赌毒”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经济犯罪、民生犯罪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巩固信访积案化解成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势头。

四、聚焦生态保护,靓化“原味”颜值。

1、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乡创建成果,指导群众在生产作业、发展经济的同时,主动参与村内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提升村居环境卫生面貌,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宋村。扎实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秸秆禁烧、文明祭祖等工作,让青山的底色永不褪色,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优良。

2、不断擘画高颜值和美宋村。巩固“特色发展型”现代化美丽城镇市级示范镇创建成果,高标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云崖宋溪”为特色主题,围绕现有跌水叠山的自然景观,对现有景点进行改造提升,推动休闲步道和休闲公园等文化主题节点打造。充分挖掘各村特色内容,集中力量打造民宿云港、白云深处、印象宋村、名茶镜洪、十里青山等一批环境优美、产业鲜明、主题突出、消薄有力的乡村振兴样板村。

3、不断加快生态价值转化。加强与林业部门的对接,结合国储林项目开发,全面谋划推动千岛湖状元谷山地越野基地建设,实现山地越野车、摩托车、自行车赛事市场化、常态化、品牌化,力争打造为国内越野车专业赛事及训练首选地。不断提升“鱼”品牌知名度,打响吃“全鱼宴”、品“鱼肉小笼包”等宋村鱼类美食品牌,让“吃好鱼来宋村”成为来淳食客的共同认知;让住“鱼儿的家”成为来淳游客的共同追求。全力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