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乡镇窗口(资源库) >鸠坑乡 >规划计划 >规划信息 >

淳安县鸠坑乡人民政府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5-05-15 来源: 淳安县鸠坑乡 点击率:
  • 索引号:002512974/2025-31923
  • 文 号:
  • 发布机构:鸠坑乡
  •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 公开目录:规划信息
  • 公开日期:2025-05-15

一、以改革为动力,激发产业新动能

构筑才助共富格局。依托茶产业乡村人才共富综合体,通过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提供培训补贴、开展创业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茶二代引育人才渠道,持续打好“储”“育”“用”“管”四张牌,抓牢后继有人根本大计,持续做大茶二代人才库达50人以上,鼓励后备人才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重点培育一批技能能手、星级乡土人才,非遗传承人达10人以上。

深化夏秋茶试点建设。围绕夏秋茶市级共富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全乡域发展夏秋茶经济。实施鸠坑种南赋片区外引工程,鼓励村集体、农户开展土地流转建设新良种茶基地,力争新建成50亩以上。推进茶园示范化、标准化、宜机化改造,提升茶园种植、生产配套基础设施,推动“茶叶标准地”扩面提升,改建现代化示范茶园200亩。完善“企业+村集体+农户”订单农业机制,鸠坑乡南赋片区实施扩面行动与保价订单收购,争取至试点结束后,夏秋茶采摘面积扩大至4000亩

释放联农带农共富效应。进一步做实“龙头+大户+村集体+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确保夏秋茶有人收。同时发挥村集体“桥梁”作用,通过订单模式,引导农户采摘,确保夏秋茶有人采。通过深化共富模式,不断激活内生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动能。

二、以发展为核心,夯实共富同心圆

优势产业再提速。强化政策引导,持续推动茶园生态化管理,组建茶事服务中心,积极推进社会化、专业化茶事服务,持续扩大有机认证面积,实现有机培管全域化。扩大鸠坑种茶园规模,挖掘转移农户茶园资源,鼓励村集体统一流转经营,建成一批共富茶园,助推村集体经济消薄增收。推进赋置、星光等共富茶厂建设,引导南赋片区夏秋茶采收,进一步助力村集体和茶农增收。

龙头引育再突破。强化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加大扶持力度,激发其内在活力。一方面,通过茶厂升级改造与设备更新,提升本地企业茶叶生产加工能力与水平,争取新培育出1家市级、2家及以上县级龙头企业,以及多家示范性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另一方面,外引链主型企业延链补链。积极引进1-2家精深加工“链主型”企业,以应对茶叶供过于求的风险,并抢抓茶饮料、茶食品等深加工市场机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发展后劲再增强。深化“三茶”统筹理念,整合茶树王、茶博馆等资源,发挥“鸠坑寻踪”茶都十景线路优势,开发“一日茶农”等亲子研学项目,盘活乡村闲置农房布局茶食、茶服、茶器等与茶相关的新业态,推出采茶、炒茶、品茶、斗茶等各类茶主题团建活动。完成“贡茶楼”建设,打造集茶文化展示、茶产品展销、茶艺休憩、茶研学交流于一体的沉浸式茶廊,以茶树王文化内涵引领鸠坑茶产业提档升级。

三、以美丽为方向,绘就生态新画卷

力求短板全面补齐。围绕交接断面水质提升,找准关键,坚持工程性措施和管理型手段双管齐下,针对茶园、农业面源问题,强化科研团队技术支撑,积极争取在茶园、农田排水沟和主渠交汇口附近建设生态拦截沟,同时按照水质改善的要求,实施一批整治工程,尽最大努力提升改善交接断面水质。同时要加强河道管理,在施工管理、卫生保洁、河道水生植物种植等方面多措并举,力求水质年年有提升。

力争风貌出圈出彩。始终坚持把“治违建、美村容、强管理、提品质”作为主攻方向,强力推进“扮靓乡村”攻坚战,以“点”突破、沿“线”整治、全“面”提升,聚焦重点、示范引领、强力督导,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颜”增“质”扮靓乡村。聚焦风貌提升,争创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构建起“体验更精致、设施更精良、景观更精美”的茶乡风貌新格局。

力促乡村向优向好。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为总牵引,加快推进青苗村市级和美乡村特色村、县级数字乡村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产业发展配套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提升,着力厚“底子”、美“面子”、强“里子”,以绣花功夫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四、以稳定为基石,争做和谐鸠坑人

大力发展民生事业。聚焦“一老一小”,依托村级照料中心,探索“双龄共养”新模式,通过整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老幼共融空间重塑,促进了老、幼代际共融发展。加强村老年食堂的运营绩效,全面落实杭州市“全城通”智慧助餐服务提升行动,加快构建“助餐服务圈”,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开展“鸠坑寻踪”书画作品写生活动,持续举办严村文化日、村晚等系列品牌活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强力推进民生工程。回应百姓关切,补齐民生短板,重点推进农民转移集聚工程,深入走访动员完成“点将”搬迁村庄转移工作,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同时走访关心已转农户,倾听心声与诉求,帮助转移集聚农户更好融入城镇化生活。继续紧密跟进鸠坑口大桥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堵点问题,确保项目早日建成通车,推进淳安更好地融入浙皖毗邻区黄金旅游线建设,加快实现“十分钟抵达杭黄高速口”的便捷交通圈。

着力增强善治保障。全力推进“鸠坑茶叙品牌创建,落实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摸机制,精准化解,打造“全域枫桥”的矛盾纠纷调解新格局确保年度矛盾纠纷总量实现下降3%的目标。常态化巩固鸠坑乡防汛最小作战单元工作体系,为抗台防汛工作打下坚实应对基础。持续深化交通安全、电信诈骗、安全生产等宣教工作,确保全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零发案”。持续做好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聚焦茶企、建筑工地、项目工程、农林用船等重点领域,防范与化解安全生产及消防隐患,守住辖区生产安全。


打印】【 】【 背景颜色】【 辅助线】 【 关闭

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002512974/2025-31923

发布机构

鸠坑乡

备注/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5-15

有效性

淳安县鸠坑乡人民政府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5-05-15

浏览次数:

一、以改革为动力,激发产业新动能

构筑才助共富格局。依托茶产业乡村人才共富综合体,通过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提供培训补贴、开展创业扶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茶二代引育人才渠道,持续打好“储”“育”“用”“管”四张牌,抓牢后继有人根本大计,持续做大茶二代人才库达50人以上,鼓励后备人才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重点培育一批技能能手、星级乡土人才,非遗传承人达10人以上。

深化夏秋茶试点建设。围绕夏秋茶市级共富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全乡域发展夏秋茶经济。实施鸠坑种南赋片区外引工程,鼓励村集体、农户开展土地流转建设新良种茶基地,力争新建成50亩以上。推进茶园示范化、标准化、宜机化改造,提升茶园种植、生产配套基础设施,推动“茶叶标准地”扩面提升,改建现代化示范茶园200亩。完善“企业+村集体+农户”订单农业机制,鸠坑乡南赋片区实施扩面行动与保价订单收购,争取至试点结束后,夏秋茶采摘面积扩大至4000亩

释放联农带农共富效应。进一步做实“龙头+大户+村集体+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确保夏秋茶有人收。同时发挥村集体“桥梁”作用,通过订单模式,引导农户采摘,确保夏秋茶有人采。通过深化共富模式,不断激活内生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动能。

二、以发展为核心,夯实共富同心圆

优势产业再提速。强化政策引导,持续推动茶园生态化管理,组建茶事服务中心,积极推进社会化、专业化茶事服务,持续扩大有机认证面积,实现有机培管全域化。扩大鸠坑种茶园规模,挖掘转移农户茶园资源,鼓励村集体统一流转经营,建成一批共富茶园,助推村集体经济消薄增收。推进赋置、星光等共富茶厂建设,引导南赋片区夏秋茶采收,进一步助力村集体和茶农增收。

龙头引育再突破。强化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加大扶持力度,激发其内在活力。一方面,通过茶厂升级改造与设备更新,提升本地企业茶叶生产加工能力与水平,争取新培育出1家市级、2家及以上县级龙头企业,以及多家示范性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另一方面,外引链主型企业延链补链。积极引进1-2家精深加工“链主型”企业,以应对茶叶供过于求的风险,并抢抓茶饮料、茶食品等深加工市场机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发展后劲再增强。深化“三茶”统筹理念,整合茶树王、茶博馆等资源,发挥“鸠坑寻踪”茶都十景线路优势,开发“一日茶农”等亲子研学项目,盘活乡村闲置农房布局茶食、茶服、茶器等与茶相关的新业态,推出采茶、炒茶、品茶、斗茶等各类茶主题团建活动。完成“贡茶楼”建设,打造集茶文化展示、茶产品展销、茶艺休憩、茶研学交流于一体的沉浸式茶廊,以茶树王文化内涵引领鸠坑茶产业提档升级。

三、以美丽为方向,绘就生态新画卷

力求短板全面补齐。围绕交接断面水质提升,找准关键,坚持工程性措施和管理型手段双管齐下,针对茶园、农业面源问题,强化科研团队技术支撑,积极争取在茶园、农田排水沟和主渠交汇口附近建设生态拦截沟,同时按照水质改善的要求,实施一批整治工程,尽最大努力提升改善交接断面水质。同时要加强河道管理,在施工管理、卫生保洁、河道水生植物种植等方面多措并举,力求水质年年有提升。

力争风貌出圈出彩。始终坚持把“治违建、美村容、强管理、提品质”作为主攻方向,强力推进“扮靓乡村”攻坚战,以“点”突破、沿“线”整治、全“面”提升,聚焦重点、示范引领、强力督导,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颜”增“质”扮靓乡村。聚焦风貌提升,争创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构建起“体验更精致、设施更精良、景观更精美”的茶乡风貌新格局。

力促乡村向优向好。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为总牵引,加快推进青苗村市级和美乡村特色村、县级数字乡村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产业发展配套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提升,着力厚“底子”、美“面子”、强“里子”,以绣花功夫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四、以稳定为基石,争做和谐鸠坑人

大力发展民生事业。聚焦“一老一小”,依托村级照料中心,探索“双龄共养”新模式,通过整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老幼共融空间重塑,促进了老、幼代际共融发展。加强村老年食堂的运营绩效,全面落实杭州市“全城通”智慧助餐服务提升行动,加快构建“助餐服务圈”,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开展“鸠坑寻踪”书画作品写生活动,持续举办严村文化日、村晚等系列品牌活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强力推进民生工程。回应百姓关切,补齐民生短板,重点推进农民转移集聚工程,深入走访动员完成“点将”搬迁村庄转移工作,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同时走访关心已转农户,倾听心声与诉求,帮助转移集聚农户更好融入城镇化生活。继续紧密跟进鸠坑口大桥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堵点问题,确保项目早日建成通车,推进淳安更好地融入浙皖毗邻区黄金旅游线建设,加快实现“十分钟抵达杭黄高速口”的便捷交通圈。

着力增强善治保障。全力推进“鸠坑茶叙品牌创建,落实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摸机制,精准化解,打造“全域枫桥”的矛盾纠纷调解新格局确保年度矛盾纠纷总量实现下降3%的目标。常态化巩固鸠坑乡防汛最小作战单元工作体系,为抗台防汛工作打下坚实应对基础。持续深化交通安全、电信诈骗、安全生产等宣教工作,确保全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零发案”。持续做好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聚焦茶企、建筑工地、项目工程、农林用船等重点领域,防范与化解安全生产及消防隐患,守住辖区生产安全。